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

发布时间: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

发布时间: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

2021年自考免考政策一、免考条件1、统招生可免考已合格的同名课程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第二专业,均可按规定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部分课程。2、报考同一学历层次第二专业的免考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专科(段)专业,或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可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名称和要求相同(或较低)的课程。其中非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相近专业的,免考课程不超过一半。3、报考高一学历层次专业的免考专科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即专升本),可免考已学过且成绩合格的公共政治课(同类课程可互相代替,如“中国革命史”可代替“毛泽东思想概论”)。其中自学考试专科毕业生还可以免考本、专科(段)中课程代号完全相同的课程。4、部分专业毕业生可免考课程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或专科(段)专业,可免考本、专科(段)中以原学专业基础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如数学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类课程;英语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非英语类专业的公共英语等课程;物理专业毕业生可免考“物理”或“普通物理”等课程;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等课程,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可免考中文类专业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中文类课程。二、免考手续办理流程考生在报名期间向市自考办提出申请,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市自考办审核后,将有关证明材料、免考考生信息数据库报省自考办审批。课程免考批准后,有关证明材料退还本人,省自考办打印《免考课程合格证》发给考生。具体转考免考手续,各个省市有所不同,请致电当地所在自学考试办公室咨询。三、免考手续所需材料要求免考部分课程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向所在的市、县(区)自学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考办)提出申请,填写《课程免考申请表》一份,并提供下列材料:1、原毕业学校或自考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当年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最后一学年)可提供学校教务处证明(原件一份)。2、原毕业学校的学籍卡复印件一份,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红印);或者将本人人事档案中的学籍卡复印一份,并加盖本人人事关系主管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公章(红印)。学籍卡应含有每学期所学的课程、学分、学时、考试类型、考试成绩等内容。自学考试毕业生只需提供本人《毕业生登记表》中成绩栏部分的复印件一份即可。

由于自考不断得到国家重视,相关政策也与来越严格,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疫情来临,但是报考人数突破700万,教育发展一直没有停歇,有大量的在职人员提升学历。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了几点改革政策:1、严格、2、限制、3、停招,快来一起看看2021年自考政策的大动作吧! 1、报考条件严格 目前全国部分省份要求在报考本科,之前就要拿到专科学历,报读大专需要提供中专及高中文凭,否则不能报名。之前很多省份对于专本连考没有特别的说明与限制,只要在申请本科毕业证前拿到专科学历就行。但现在开始有省份禁止专本套读(专本套读是指读了成人大专后,通常是成教、网教、电大这三种形式,然后再同时自考一个本科)。 2、人数、户籍的限制 2021年上海市对部分高校部分专业的新生报名人数进行了限制,复旦大学的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报考的新生限定在600人,新闻学专升本专业报考的新生限定在100人。四川个别考点限制报考人数,广东、河南、江苏等报考大省经常出现部分地区满员的情况,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抢占名额,避免出现报不上名的情。 北京市早在9月1日就对报名户籍做出了限制,外地户籍考生报考需要具有北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北京市居住证》。青海、江西、吉林原则上不接受外地户籍报考,如需报考则需要提交相关的工作证明或者学习证明。10月份,湖南也发布了关于户籍的相关通知,规定10月起不再接受非本省户籍考生报名,如需报考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明以及3个月以上个人参保证明。河北承德、湖北黄冈、浙江绍兴、宁夏固原、杭州萧山等地区对自考报名的户籍也做出了限制。 3、重点名校专科、热门专业停招 热门专业停招:山东停考22门;河北停考8门;安徽停考4门;北京停考8门;甘肃停考18门;山西停55考门;黑龙江停考6门。预计全部省份公布后,全国停考的专业将高达非常的常见。专业停考是不接受新生注册报考,老生也需在规定时间内毕业才能拿到学历。也就是说,没有报考过的,就没有机会再考这个专业了,如果想报考就要抓紧报名,不要错过了。这种调整是各省自己制定的,所以就需要大家密切注意本省的教育考试院。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最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填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了“普通本科高校应聚焦主业,高质量办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专业,逐步减少专科专业、专科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南京大学原主考的行政管理学本科不再接纳新的考生注册,新的考生须按照新的主考学校注册报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相继退出了自考主考院校。看这个趋势还会有更多的重点名校,不再做提升至专科的继续教育,本科院校将把重点放在本科阶段,减少专科专业和学生数量,名校的专科学历以后会越来越难拿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出台

由于自考不断得到国家重视,相关政策也与来越严格,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疫情来临,但是报考人数突破700万,教育发展一直没有停歇,有大量的在职人员提升学历。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了几点改革政策:1、严格、2、限制、3、停招,快来一起看看2021年自考政策的大动作吧! 1、报考条件严格 目前全国部分省份要求在报考本科,之前就要拿到专科学历,报读大专需要提供中专及高中文凭,否则不能报名。之前很多省份对于专本连考没有特别的说明与限制,只要在申请本科毕业证前拿到专科学历就行。但现在开始有省份禁止专本套读(专本套读是指读了成人大专后,通常是成教、网教、电大这三种形式,然后再同时自考一个本科)。 2、人数、户籍的限制 2021年上海市对部分高校部分专业的新生报名人数进行了限制,复旦大学的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报考的新生限定在600人,新闻学专升本专业报考的新生限定在100人。四川个别考点限制报考人数,广东、河南、江苏等报考大省经常出现部分地区满员的情况,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抢占名额,避免出现报不上名的情。 北京市早在9月1日就对报名户籍做出了限制,外地户籍考生报考需要具有北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北京市居住证》。青海、江西、吉林原则上不接受外地户籍报考,如需报考则需要提交相关的工作证明或者学习证明。10月份,湖南也发布了关于户籍的相关通知,规定10月起不再接受非本省户籍考生报名,如需报考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明以及3个月以上个人参保证明。河北承德、湖北黄冈、浙江绍兴、宁夏固原、杭州萧山等地区对自考报名的户籍也做出了限制。 3、重点名校专科、热门专业停招 热门专业停招:山东停考22门;河北停考8门;安徽停考4门;北京停考8门;甘肃停考18门;山西停55考门;黑龙江停考6门。预计全部省份公布后,全国停考的专业将高达非常的常见。专业停考是不接受新生注册报考,老生也需在规定时间内毕业才能拿到学历。也就是说,没有报考过的,就没有机会再考这个专业了,如果想报考就要抓紧报名,不要错过了。这种调整是各省自己制定的,所以就需要大家密切注意本省的教育考试院。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最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填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了“普通本科高校应聚焦主业,高质量办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专业,逐步减少专科专业、专科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南京大学原主考的行政管理学本科不再接纳新的考生注册,新的考生须按照新的主考学校注册报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相继退出了自考主考院校。看这个趋势还会有更多的重点名校,不再做提升至专科的继续教育,本科院校将把重点放在本科阶段,减少专科专业和学生数量,名校的专科学历以后会越来越难拿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由于自考毕业证的含金量是成人教育中最高的一种,所以自考深受社会在职人员的喜爱,但是随着我国对成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自考将会越来越严,2021年自考将迎来改革。那么自考改革具体内容有什么?2021年自考改革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2021年,学历政策又有大动作,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句废话,这是即将到来的真实情况。 这几年来,学历提升的相关政策都在日渐收紧,报名条件越来越严格,考试难度和修业年限都在相应的增加。

专业停招

说起专业的问题,大家知道就2019年一年,全国就有上百个热门专业被停考,不接受新生注册报考,老生也需在规定时间内毕业才能拿到学历。这种调整是各省自己制定的,所以就需要大家密切注意本省的教育考试院。

机会变少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最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0年拟招生专业填报有关工作的通知》。

强调了“普通本科高校应聚焦主业,高质量办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专业,逐步减少专科专业、专科学生的数量和比例。”

也就是说,本科院校将把重点放在本科阶段,减少专科专业和学生数量,名校的专科学历,将会逐渐退出大家的视线。

根据出台的新规定分析。2021年自考改革将对自考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考试难度加大,自考考试只会越来严格,并且自考考试难度也将会上升,所以各位同学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样才能保证尽早拿到毕业证。

2、费用提升,自考改革不止对自考管理更加严格,费用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离名校的距离更加遥远,现在很多提升到专科学历的同学会选择一个名校进行报考,在改革后“985”“211”等重点大学不在招收专科段,只开设本科段,那些想要通过名校毕业证为自己在“镀一层金”的同学的梦想要破灭了。

各位想要参加自考的同学看到自考改革政策以后有没有一种心碎的感觉,越来越严格的自考说明了我国对成人教育越来越重视,成人教育毕业证的认可度也会有所上升,2021年是自考改革的过度年,各位想要报名的同学抓紧吧。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查询

部分地区限籍报考

2018年,北京市在自考报考条件中规定了外地户籍限制报考,明确报名需持北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北京市居住证》。

在此之前,青海、江西等地就有规定,原则上不接受非本地籍报考,报考需提交相关工作和学习证明。

,湖南省也发布了关于异地新考生限考的文件。

想在2023年自考的异地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心仪的学校是否招收异地考生,以免到时报不上名。

学位证书获取更难

从2022年开始,很多高校开始停止授予部分专业学位证书或者增加学位证书授予条件。

此外,广东工业大学取消工程造价、金融学专业的自考学士学位,华南师范大学取消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商管理等9个专业学位,华南农业大学取消电子商务、环境生态工程等4个专业学位。

985高校陆续取消自考

2021年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相继宣布退出自考主考院校行列!在此之前,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师大、南京大学等985高校已经取消担任自考主考院校了。现在仅存的自考985大学的部分专业也已进入停考过渡阶段。

考试时间可能统一

北京教育考试院规定,北京市自考考试时间调整至全国统考周,不再安排其他考试时间。此前,很多省份的自考不止两次,但在最近几年,陆续调整为两次。

由此可见,随着教育政策的改变,全国各省将统一考试时间,这对于自考考生来讲,意味着拿证时间会延长。

前置学历要求更严格

此前全国大部分省份自考报考不限学历,但因为疫情的原因,部分地区在前置学历上做一些限制,报考本科需要提供专科毕业证或者学信网可查的在籍证明。有的地区虽然在规定中没有明确写,但报考的时候也要求提供专科毕业证。

以上政策的调整变化可以看出2022以后的自考会越来越规范化,也更严格,睹影知竿,以后提升学历的难度也会越来越大。

2023年自考改革最新规定;

(1) 2023年将一步一步取消本科院校的成人大学专科招生,自考成教网教三库合一,统称为继续教育,拿证难度加大。2023年2月份,中专和高中将上学信网,以后将不出现没有中专或者高中文凭报考专科的情况。

(2)从2022年开始,很多高校开始停止授予部分专业学位证书或者增加学位证书授予条件。

(3)自考改革后无学信网可查高中或中专学历,将不能报考大专。也就是说报考大专之前需要大家先取得高中学历才能够报考,否则不能进行报考。

2、2023年自考考试流程

自考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学历教育其中的一种,主要以自学或者助学为学习方式,通过国家或者地方统一组织的考试就可以取得国家认可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考生参加单科考试,合格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所有科目合格后,颁发自考本科毕业证。

3、2023年自考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一般是4月、10月,个别省份,1月、7月也可以报考,考生根据情况选择考试科目。自学考试专本科生的毕业率比较低,但考试顺利的话,最快1.5年-2年就可以拿证。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允许持有本科毕业证书或单科《课程合格证书》的自考生进入相关院校学习,或攻读学位或免修、减修部分课程。

2021年自考专升本最新政策

2021年自考免考政策一、免考条件1、统招生可免考已合格的同名课程国家承认学历的各类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第二专业,均可按规定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部分课程。2、报考同一学历层次第二专业的免考专科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专科(段)专业,或本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可免考已学过且考试成绩合格的名称和要求相同(或较低)的课程。其中非自学考试毕业生报考相近专业的,免考课程不超过一半。3、报考高一学历层次专业的免考专科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专业(即专升本),可免考已学过且成绩合格的公共政治课(同类课程可互相代替,如“中国革命史”可代替“毛泽东思想概论”)。其中自学考试专科毕业生还可以免考本、专科(段)中课程代号完全相同的课程。4、部分专业毕业生可免考课程专科及以上毕业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段)或专科(段)专业,可免考本、专科(段)中以原学专业基础知识所组成的课程,如数学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数学类课程;英语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非英语类专业的公共英语等课程;物理专业毕业生可免考“物理”或“普通物理”等课程;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可免考非计算机类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基础”等课程,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可免考中文类专业的“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中文类课程。二、免考手续办理流程考生在报名期间向市自考办提出申请,并附有关证明材料。市自考办审核后,将有关证明材料、免考考生信息数据库报省自考办审批。课程免考批准后,有关证明材料退还本人,省自考办打印《免考课程合格证》发给考生。具体转考免考手续,各个省市有所不同,请致电当地所在自学考试办公室咨询。三、免考手续所需材料要求免考部分课程的考生,应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向所在的市、县(区)自学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考办)提出申请,填写《课程免考申请表》一份,并提供下列材料:1、原毕业学校或自考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当年普通高校的应届本科或专科毕业生(最后一学年)可提供学校教务处证明(原件一份)。2、原毕业学校的学籍卡复印件一份,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红印);或者将本人人事档案中的学籍卡复印一份,并加盖本人人事关系主管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的公章(红印)。学籍卡应含有每学期所学的课程、学分、学时、考试类型、考试成绩等内容。自学考试毕业生只需提供本人《毕业生登记表》中成绩栏部分的复印件一份即可。

1、普通专升本招生人数小幅缩减

河南积极落实国家扩招政策,硕士研究生招生2.83万人,较2019年增加8000人;专升本招生7.08万人,较2019年增加1.88万人;新增本科第二学位教育招生8300人。

疫情期间,高密度举办“分秒在线促就业”等网络双选会,延长就业手续办理时限;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后,及时举办全省性的线下双选会,引导高校恢复校园现场双选活动。

考生们可能也看到了,近期,天津市发布了2021年普通专升本考试的招生简章,从招生计划可看,总招生规模与2020年相比有所缩减,缩减的幅度大概为29.4%。不仅如此,招生院校也有所减少,今年的招生院校有15所,但是,2021年的招生院校有13所,减少了2所。

2、普通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变化

据了解,山西省考试科目从2020年的3门,即2门公共基础课和1门专业基础课,变成了1门公共基础课与1门专业基础课。公共基础的课内容包括英语+大学语文/高数,考试总分由500分变为300分。广东省专升本考试科目则由原来的5门变为4门。

不能不说,考试科目的减少降低了考生们的复习压力,但是,考生们不要忽视一个问题,考试科目的减少,可能意味着单科考试分数的增加,同时,对于考生们单科的分数的要求也更加高。

3、2021年普通专升本报考时间提前

可能很多考生们都看到过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中表示:普通专升本招录工作在2021年6月底前完成。

扩展资料:

2021专升本考试注意事项:

专升本竞争力虽然比高考小,但依然需要你努力学习。

在专科学院就读的普通本科毕业生。由于只是本省的考生考试。甚至有一部分人并不打算「专升本」。所以竞争力比起高考要小得多,难度相对来说也并没有高考那么大。

专升本考试是可以跨专业的 ,但是跨度不能太大。比如,学的是机械类专业,跨专业时,想考医学专业,这绝对是行不通的。这也就是说,可以跨专业报考,但是专业之间的差距。不可以跨太大,只能选一般来说。

专升本可以报大概8个,即填报8个志愿,每一个志愿包括一个学校、一个专业。但是,各省份都有差别,能够报考的学校数量也不尽相同。择相近的专业。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河南30项措施力促毕业生就业

统招专升本报考条件

1、选拔对象为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经省招生部门按规定程序正式录取的、本省各类普通高校的专科三年级在籍学生(普通全日制统招入学)。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上进心强,品行端正;在校期间未受记过(含)以上处分,无考试作弊记录。

3、分省份要求英语水平,比如上海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4、具有普通高职(专科)毕业学历的退役士兵,经民政系统等有关单位按照规定和程序审核后,可参加普通专升本。

扩展资料

经专升本举办高校录取和省教育厅备案通过后,考生持录取通知书,按录取高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专升本举办高校应当在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学籍注册。

审查发现考生信息等证明材料与本人实际不符等情况,学校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专升本学生原则上单独编班教学,确实无法单独编班的可安排插班教学。

各举办高校应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重构专升本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专升本学生进入本科专业学习后,不得转专业或转学。专升本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按照国家规定填写,标注“在本校XX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的实际时间填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统招专升本

2021年的时候,没有什么新政策的,因为基本上2022年的时候,就出了新政策,所以可以参考一下。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出台了

自考本科2022年新政策如下:

1、部分地区限制外地户籍报考

专业和院校同等重要,专业决定了你未来的学习方向及职业发展,所以在选择学校之前,根据自身学科特长、性格特征、兴趣、家庭资源、就业情况等找到专业方向。

早在2018年,北京市自考报名条件中便公布了外地户籍限制报考的相关规定,明确外地户籍报考需持有《北京市居住证》。

2、考试时间趋于“全国统考”

2021年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称,自2022年起将北京自考笔试课程考试时间统一调整至全国统考周,不再安排其他时间考试。

3、部分学校增加学位证授予条件

自考学位证和毕业证是两个不同的证书,学士学位是高等教育本科阶段授予的学位名称,它与毕业证是相互独立的,并不会影响本科毕业。

但学位证对于我们未来考公、考研、留学或者是求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近年来,各个院校对于学位证的发放也越来越严格。部分大学已经表示将于2022年开始实施对于颁发学位证的新规定。

4、部分专业取消授予学位证

根据2019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近年来部分学校专业已经开始取消授予学位证以跟进自考全面全面改革政策,多所院校专业将不再授予学位证书。

5、自考本科学位英语改革

自2022年起统一协作组织安排考试。学位英语高校联盟考试时间为2022年4月份。通过近年来自考的诸多政策颁布和改革变化,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及各地方政府对于成人自考教育的逐步重视,各项学历教育的逐渐严格也意味着自考学历的含金量将获得更大的保证。

由于自考不断得到国家重视,相关政策也与来越严格,从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疫情来临,但是报考人数突破700万,教育发展一直没有停歇,有大量的在职人员提升学历。在这里帮大家总结了几点改革政策:1、严格、2、限制、3、停招,快来一起看看2021年自考政策的大动作吧! 1、报考条件严格 目前全国部分省份要求在报考本科,之前就要拿到专科学历,报读大专需要提供中专及高中文凭,否则不能报名。之前很多省份对于专本连考没有特别的说明与限制,只要在申请本科毕业证前拿到专科学历就行。但现在开始有省份禁止专本套读(专本套读是指读了成人大专后,通常是成教、网教、电大这三种形式,然后再同时自考一个本科)。 2、人数、户籍的限制 2021年上海市对部分高校部分专业的新生报名人数进行了限制,复旦大学的行政管理专升本专业报考的新生限定在600人,新闻学专升本专业报考的新生限定在100人。四川个别考点限制报考人数,广东、河南、江苏等报考大省经常出现部分地区满员的情况,所以,各位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抢占名额,避免出现报不上名的情。 北京市早在9月1日就对报名户籍做出了限制,外地户籍考生报考需要具有北京市公安机关签发的《北京市居住证》。青海、江西、吉林原则上不接受外地户籍报考,如需报考则需要提交相关的工作证明或者学习证明。10月份,湖南也发布了关于户籍的相关通知,规定10月起不再接受非本省户籍考生报名,如需报考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明以及3个月以上个人参保证明。河北承德、湖北黄冈、浙江绍兴、宁夏固原、杭州萧山等地区对自考报名的户籍也做出了限制。 3、重点名校专科、热门专业停招 热门专业停招:山东停考22门;河北停考8门;安徽停考4门;北京停考8门;甘肃停考18门;山西停55考门;黑龙江停考6门。预计全部省份公布后,全国停考的专业将高达非常的常见。专业停考是不接受新生注册报考,老生也需在规定时间内毕业才能拿到学历。也就是说,没有报考过的,就没有机会再考这个专业了,如果想报考就要抓紧报名,不要错过了。这种调整是各省自己制定的,所以就需要大家密切注意本省的教育考试院。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最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拟招生专业填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了“普通本科高校应聚焦主业,高质量办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专业,逐步减少专科专业、专科学生的数量和比例。”南京大学原主考的行政管理学本科不再接纳新的考生注册,新的考生须按照新的主考学校注册报考。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名校相继退出了自考主考院校。看这个趋势还会有更多的重点名校,不再做提升至专科的继续教育,本科院校将把重点放在本科阶段,减少专科专业和学生数量,名校的专科学历以后会越来越难拿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   索引序列
  •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
  •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出台
  •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查询
  •   2021年自考专升本最新政策
  •   2021年自考最新政策出台了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