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90

大南瓜小咪咪
自考问答 > 自考本科 > 自考组织行为学重点章节分值占比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背信弃翊

已采纳

组织行为学复习要点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1.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答: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性的科学。它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知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性,从而提高各级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以便更有效地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2.组织行为学的性质与特点是什么? 答:组织行为学的性质、特点是: (1)边缘性、综合性; (2)两重性; (3)实用性。组织行为学这个学科带有两重性,即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个是科学性,一个是艺术性。组织行为学因为经过了科学研究和试验的过程,由于有客观根据而且反映了客观规律,所以具有科学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即使一个人能把组织行为学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仍然不能够保证知识的有效,因为知识的应用中有很多的经验、技巧,所以称其为艺术性。 第二章发展与理论源泉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是什么? 答: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主要是: (1)心理学; (2)社会学; (3)人类学; (4)政治学、伦理学、生物学、生理学等。2.简述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与联系。 答: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两个学科的联系集中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的联系上,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心理活动只有通过行为来表现和衡量;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行为是在一定心理活动指导下进行的。管理心理学在侧重研究管理中的心理活动规律性时,离不开行为研究;组织行为学在侧重研究组织中的行为规律时,也离不开心理研究。两个学科的区别集中表现在研究对象各有侧重和其理论基础及应用范围的不同。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并相应地采取管理对策,侧重于实践和应用。而组织行为学则主要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的行为在组织中的发展规律性,侧重于学术和理论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理论源泉比管理心理学更广泛,它不仅来自心理学,还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其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它不仅把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组织管理,而且把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原理也应用于组织管理。 第三章研究方法1.研究方法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研究方法应遵循如下原则: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2)收集数据资料的客观性; (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 (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对未来的预见性。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案例研究法; (2)观察法; (3)调查法; (4)测验法; (5)实验法。 第四章知觉与行为1.什么是知觉? 答:[[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整个客观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2.社会知觉会发生哪些偏差? 答: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它包括对人知觉、人际知觉、角色知觉、因果关系知觉。由于受某些知觉规律的影响,社会知觉可能发生以下偏差:第一印象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定型效应。 第五章价值观、态度与行为1.什么是价值观? 答:[[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价值观及其体系是法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2.简述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 答:[[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工作态度作为工作的内在心理动力,引发各种工作行为,就是工作态度的功能。这种态度的功能主要包括影响对工作的知觉与判断、促进学习、提高工作的忍耐力等。一般讲,积极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的知觉、判断、学习、工作的忍耐力等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反之,消极的工作态度,由于受中介因素的影响,使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十分复杂。 第六章个性差异与工作安排1.什么是个性? 答:[[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包括(1)个性倾向性,如兴趣、爱好、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即心理过程的特征,主要包括气质、能力和性格。2.人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人的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能力的水平差异; (2)能力的类型差异; (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第七章人际关系与群体行为1.人际关系的重要性着重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要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如下: (1)人际关系影响群体内聚力和工作效率; (2)人际关系影响职工的身心健康; (3)人际关系影响职工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2.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因素: (1)距离的远近; (2)相似性; (3)个性特点。 第八章信息沟通1.什么是信息沟通? 答:信息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情报、信息的过程。传达的工具不仅限于语言、文字、符号,也包括姿态和行为。2.简述人际沟通的P.A.C理论。 答:人际沟通的P.A.C理论又称[[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该理论指出,每个人在心理上有三种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儿童自我状态(C)。这三种状态是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而成为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父母自我状态"以权威与优越感为标志,表现为统治、责骂和其他专制作用。"成人自我状态"其特征是客观与理智。一般能与人平等交往。"儿童自我状态"以冲动、偏执为特征。"父母"状态与"儿童"状态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反应往往并非一贯,而"成人"状态的思考与反应则具有统一性和一般性,因此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上述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性格,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从而影响人际沟通的效果。 第九章群体行为与绩效1.什么是群体? 答:组织中的群体是指二人或二人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2.影响群体行为和绩效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群体行为和绩效的因素包括:群体成员的个性特征、群体特征及社会环境。其中群体特征因素主要是指群体规模、群体构成、角色、地位、规范、内聚力。 第十章群体冲突1.简述冲突与竞争的区别。 答: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冲突与竞争不同。冲突的对象是目标不同的另一方。而竞争的双方则具有同一个目标,不需要发生势不两立的争夺。2.冲突的来源有哪些? 答:罗突斯认为冲突的来源有三个方面: (1)沟通因素; (2)结构因素; (3)个体行为因素。 第十一章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1.什么是领导? 答:[[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领导不同于领导者,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领导不同于管理,领导偏重于决策与用人,而管理侧重于执行决策,组织力量完成组织目标。领导作为动态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领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领导是一种"投入"与"产出"; (3)领导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及环境的函数。2.简述超Y理论的基本思想和要点。 答:超Y理论,实际上是一种情势理论,也有人称为Z理论或权变理论。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伊杰·诺斯奇率先提出的。超Y理论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人们是怀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而且人们的需要类型可能有所不同。 (2)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3)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的素质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有很大的影响; (4)当目标达到后,个人的胜任感得到了满足,原来已经实现的目标,又会激起职工产生新的胜任感,使职工向着新的更高的目标努力。 超Y理论要求领导者与管理者在管理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因事、因其不同的情景采取不同的方法,而不是千篇一律或因循守旧。 第十二章领导行为理论1.有哪几种领导行为理论? 答:[[领导行为理论]]主要有: (1)斯多基尔和沙特尔的[[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 (2)布莱克和莫顿的[[领导方格模式]]; (3)卡特赖特和詹德的[[PM型领导模式]]; (4)利克特的[[领导系统模式]]; (5)勒温的[[领导作风理论]]。2.指出1.1型、9.1型、1.9型、5.5型、9.9型领导的类型。 答:在领导方格模式中, 1.1型属贫乏型领导; 9.1型属任务第一型领导; 1.9型属俱乐部型领导; 5.5型属中间型领导; 9.9型属协调型领导。 第十三章领导权变理论1.有哪几种领导权变理论模式? 答:[[领导权变理论]]包括:领导行为的连续带模式、菲德勒模式、通路--目标模式、领导参与模式、不成熟--成熟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2.影响领导行为的权变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领导行为的权变因素主要是:领导者自身的素质、被领导者的个性特点及环境。 第十四章领导决策1.领导决策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领导决策应遵循以下原则: (1)信息准全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系统分析原则; (4)对比择优原则; (5)时效原则; (6)团体决策原则。2.简述领导决策的程序与途径。 答:领导决策的程序分为八个阶段: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核定价值准则; (4)拟定方案; (5)方案评估; (6)方案选优; (7)试验实证; (8)普遍实施。 决策民主化、科学化与群体化是领导有效决策的必由之路。 第十五章激励与需要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1.什么是激励? 答: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即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2.简述激励理论的分类。 答:激励理论分为三类: (1)需要型激励理论; (2)过程型激励理论; (3)状态型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理论,是从动机--行为过程或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试图解释是什么因素引起、维持并且指引某种行为去实现目标这类问题。该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起点--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的满足这样的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和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属于该激励理论的主要有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和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状态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励的终点--需要的满足与否或状态来探讨激励问题的。它包括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 第十六章过程型激励理论及其应用1.期望理论可用什么公式来表示? 答:期望理论可用下列公式来表示,即: 动机水平=期望值×效价 M=E×V 动机水平也即激励程度(M),反映一个人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和持久程度。它决定着人们在工作中会付出多大的努力。期望(E)是指人们对某一行为导致的预期目标或结果之可能性大小的判断,也称为主观概率。效价(V)是指人们对所预期目标的重视程度或评价高低,即人们在主观上认为该目标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程度。2.简述过程型激励理论的应用价值。 答:期望理论不仅体现了需要理论的各种基本观点,而且更完整地反映了工作动机或激励的基本规律。管理人员在管理中既要提高人们对目标意义的认识,又要设法提高他们对实现目标的信心,即主观概率。 目标理论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理论,其意义还在于它告诉企业管理者,应该尽可能使组织中各级人员都能经常看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并随着目标实现的进程不断予以反锁。让职工明确自己的任务与具体的责任与职权,从而激励职工的积极性。 强化理论启发管理人员应遵循强化原则,正确运用奖惩的手段,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第十七章公平理论和挫折理论及其应用1.公平理论的公式可以怎样表示? 答:公平理论一般用以下两种公式表示: 这里所谓的"付出"和"所得"都是一个人的主观感觉或判断。"付出"指的是一个人自己觉得劳动量多少,效率高低和质量好坏,还指自己所感觉到的能力、经验、资历、学历、投资等贡献的高低或多少。而"所得"则指的是一个人主观认识到的在工作劳动后所得到的回报,如工资报酬、奖金、地位、权力、待遇、奖赏、表扬甚至自己体会到的成绩感等。职工的工作态度和生产积极性不仅受其所得的绝对报酬的影响,而且还受所得的相对报酬的影响。职工在群体中进行的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尤其是前者所产生的公平或不公平感往往影响职工的工作动机。2.挫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挫折产生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因素: (1)客观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因素; (2)主观条件因素,包括个人目标的适合性、个人本身能力、个人对工作环境了解的程度,个人价值观念和态度的矛盾。 第十八章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1.简述组织组成的要素即组织变量。 答:组织是一个有共同目标和一定边界的社会实体和活动过程及活动系统。 组织变量包括结构变量: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权力体系、复杂性、集权化、职业化、人员结构等,因果变量:规模、技术和环境等。结构变量是静态的,受因果变量的制约。两者从不同角度反映着组织的内外部特征。2.简述组织理论的发展。 答:组织的成长发展理论揭示了组织的成长发展过程。该理论指出,组织成长发展的主要动机有下列三个方面:自我实现、保住优秀人才、追求经济效益。组织发展往往经历创业阶段、聚合阶段、规范化阶段、成熟阶段。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组织理论一般可以分为传统、行为和现代三种。传统组织理论的中心思想和特征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把组织看成封闭系统的组织理论。把组织管理的重点放在组织内部,着重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大利润,重视工作与物,而忽视人。强调管理中的规章制度与上层管理者的决策及个人的作用。行为组织理论的中心思想和特征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组织理论,强调人际关系与信息沟通。现代组织理论的中心思想是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理性模式,开始认识到组织外部环境对组织内部结构和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要服从整体战略目标。它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强调组织是个社会性组织,强调组织的生存价值、社会作用与性格特征等。按照这种组织理论组织设计必须考虑环境、战略、技术和组织结构这四个数变因素。 第十九章工作设计1.什么是工作设计? 答:工作设计是指为了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而采取与满足工作者个人需要有关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能和工作关系的设计。工作设计对工作绩效有直接影响。2.简述工作设计的理论方法与实施的原则。 答:工作设计的理论方法包括工作专业化,工作轮换与扩大化,以及现代的工作设计方法三种。 工作设计的实施必须遵循综合原则,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从心理学角度看,工作设计要考虑工作者的个人特征、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整个组织的气氛和管理方式这三种因素。从工效学角度看,工作设计必须重视能力与知识原则、时间与功能原则、职责与权利原则、设备与地点原则。从技术学角度看,也应重视工艺流程、技术要求、生产和设备等条件对工作设计的影响。 第二十章事业生涯的设计与开发1.什么是事业生涯的设计与事业生涯的开发? 答: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所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职务和职位的发展道路。事业生涯的设计就是对这种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计划的过程。事业生涯的开发就是为达到设计所列出的各阶段事业目标而进行的各种开发性活动。2.事业生涯的选择应考虑哪几方面? 答:事业生涯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根据个人的职业行为、自我观念和所处社会背景等个性特征来选择职业,以及根据组织所提供的机会和有可行性机会的信息传递,来选择组织单位。 第二十一章工作压力1.个人对压力的体验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答:个人对压力的体验受以下因素的制约:知觉、经历、压力水平与工作绩效、人际关系。2.对待压力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 答:对待压力方法很多,诸如排除或控制压力来源,抵消压力的影响,增强个人抗拒压力的能力,从事各项体育活动,饮食合适,睡眠充足,以及治疗等方法。 第二十二章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1.衡量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是什么? 答:组织行为合理化标准,是组织行为合理化过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判断尺度。衡量组织行为合理化的标准主要有: (1)组织结构的合理化: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组织权责体系的合 理界定与授权行为的合理性,组织结构功能的优化等方面; (2)组织运行要素的有效性:领导行为的有效性,组织决策的有效性,激励行为的有效性,控制行为的有效性等方面; (3)组织气氛的和谐性:组织成员的认同程度,组织成员的协同性,组织成员参与意识的强弱,组织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等方面。 第二十三章组织变革与对策1.组织变革的动因是什么? 答:组织变革的动因来自组织的内部与外部。引起组织变革的内在基本动因是: (1)组织目标的选择与修正; (2)组织结构的改变; (3)组织职能的转变; (4)组织成员内在动机与需求的变化。 组织变革的外部驱动因素是: (1)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2)组织环境的变动; (3)管理现代化的需要。2.组织变革的基本模式有哪些? 答:组织变革的模式是指组织变革的要素构成、运行程序、变革的方式和方法的总体思维框架。组织变革模式综合起来主要有下述几种: (1)组织变革动因模式; (2)组织变革的系统模式; (3)组织变革的程序模式。 第二十四章组织文化1.简述组织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答: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内全体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是管理精神世界中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 组织文化的特点是: (1)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组织文化作用是整体的效用; (3)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4)具有个体性; (5)具有创新性。 组织文化具有如下功能: (1)目标导向功能; (2)凝聚功能; (3)激励功能; (4)创新功能; (5)约束功能; (6)效率功能。2.组织文化的建立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建立组织文化应遵循下列原则: (1)目标原则; (2)价值原则; (3)卓越原则; (4)参与原则; (5)成效原则; (6)亲密原则; (7)正直原则; (8)环境原则。 第二十五章[[绩效考核]]1.什么是绩效考核? 答:绩效考核是对组织行为活动的效能进行科学的考察与核定的程度、方式、方法之总称。从宏观角度看,绩效考核包括对整个组织行为活动成果的测量与评价。从微观角度看,包括组织内各个群体和组织成员全体的考核。2.简述引起绩效考核误差的心理因素。 答:引起绩效考核误差的心理因素是: (1)晕轮效应; (2)首见效应; (3)常知效应; (4)近因效应; (5)趋中; (6)暗示; (7)情感。

218 评论(9)

几丁不二

26. 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 )B. 政治性价值观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______。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______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为手段。3.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______。4.个性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______两大部分所组成。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______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6.组织行为学认为,领导就是影响和指引他人(个体)或______来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7.在通路—目标理论中,领导者发布指示,明确告诉下属做什么,怎么做,这种领导方式是______型领导。8.可行性原则要求,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的______条件下能够顺利实施。9.根据成就需要理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前提下,人的最主要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______。10.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______,是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态度的总和。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2.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3.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A.参与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自然观察法4.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哪一个标准划分的( )A.神经过程的特征 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5.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 )A.敏捷活泼 B.小心迟疑 C.缓慢稳定 D.迅猛急躁6.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 )A.经济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C.审美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7.事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 )A.父母的支持与反对 B.配偶的合作配合与否C.主管领导的关心 D.本人对终身事业生涯的设想与考虑8.当情况紧急、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应采用的处理冲突的策略是( )A.竞争(强制)策略 B.回避策略C.迁就策略(克制策略) D.合作策略(解决问题策略)9.菲德勒模式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所接受的程度,即信任、喜爱、忠诚和( )A.愿意追随的程度 B.任务的结构C.参与支持 D.职位的权力10.在布莱克和莫顿的领导(行为)方格图中,属于(9,1)格的领导方式是( )A.贫乏型领导 B.俱乐部型领导C.任务第一型领导 D.中间型领导11.领导者究竟要选择哪种领导方式,除了考虑下级的个性特点因素,还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 )A.经济 B.人际关系 C.政治 D.环境12.决策的前提是( )A.决策民主化 B.信息 C.预测 D.法律规范13.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 )A.弗鲁姆 B.洛克 C.斯金纳 D.佛隆14.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 )A.尊重需要 B.交往(或爱的)需要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15.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 )A.尊重需要 B.成就需要C.权力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16.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C.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 D.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17.在勒温的组织变革程序中,利用必要的强化方法将所期望的新态度和新行为长久保持下去,这一阶段叫做( )A.解冻 B.改变 C.冻结 D.演变18.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PM领导行为评价法中,M是指( )A.领导者的个人品德 B.领导者的工作绩效C.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D.领导者的指挥能力19.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典型特点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A.职能制 B.直线制C.事业部制(或分权事业部制) D.超事业部制20.在组织(结构)理论中,那种强调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的理论是( )A.传统组织(结构)理论 B.行为组织(结构)理论C.现代组织(结构)理论 D.综合组织(结构)理论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1.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科学,它包括( )A.生物人类学 B.体质人类学 C.文化人类学D.考古学 E.生理人类学2.非正式沟通网络的基本形式有( )A.链式 B.集束式 C.偶然式D.流言式 E.单线式3.冲突的来源主要有( )A.沟通因素 B.群体因素 C.结构因素D.个人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E.激励因素4.领导理论一般包括( )A.领导因素理论 B.领导绩效理论 C.领导需要理论D.领导行为理论 E.领导权变理论5.双因素理论认为,企业中影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可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分为( )A.激励因素 B.心理因素 C.生理因素D.社会因素 E.保健因素6.合理的组织目标的设置应具有的特征是( )A.一致性 B.协调性 C.适应性D.可行性 E.可操作性四、简答题(在下列5道题目中任选4题回答。每小题7分,共28分)1.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2.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事业生涯的五个阶段是什么?3.组织文化建立的指导原则有哪些?4.领导威信的作用是什么?5.简述对待压力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五、论述题(在下列3题中任选2题作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1.论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2.领导者应如何帮助受挫者战胜挫折?3.联系实际论述组织变革的压力。浙江省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0152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个体2.系统分析3.准实验4.个性心理特征5.心理与行为状态6.组织(或群体和组织)7.指令8.主客观9.合群需要10.精神状态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 2.B 3.D 4.C 5.C6.B 7.D 8.A 9.A 10.C 11.D 12.C 13.A 14.A 15.D16.C 17.C 18.C 19.C 20.B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BCD 2.BCDE 3.ACD 4.ADE 5.AE 6.ABCDE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如答对题数超过4题,以前4题计分)1.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主要方法:①案例研究法。②观察法。观察法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按照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来分类,可以把观察法分为参与观察法和非参与观察法。第二,按照观察情景的差异来分类,可把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③调查法。具体有三种:面谈法、电话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④心理测验法(或测验法)。⑤实验法。具体有三种: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和准实验法。2.事业生涯按个人生命周期划分,一般来说,人们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①成长阶段(从出生到14岁)。这个阶段最先占主导地位的是各种需要和幻想。②探索阶段(15岁到24岁)。这阶段大体发生在学校的业余活动和工作生涯的开始阶段。③创立阶段(25岁至44岁)。寻找一个适当的领域,个人打算在这个领域中创立事业,永久保持下去。④维持阶段(45岁到64岁)。想占住这个工作领域,个人继续沿着所创立的事业道路前进。⑤衰退阶段(65岁以上)。3.标准答案一:组织文化建立的指导原则有:①目标原则②价值原则③卓越原则④激励原则⑤环境原则⑥个性原则⑦相对稳定原则。标准答案二:组织文化建立的指导原则有:①目标原则②价值原则③卓越原则④参与原则⑤成效原则⑥亲密原则⑦正直原则⑧环境原则。4.威信是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他表现为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尊重、信赖、钦佩、崇敬和心甘情愿的服从、追随、仿效的精神感召力。具体而言,领导威信的作用主要有:①决定领导者影响力的强弱②提高领导效能的重要条件③有利于推进组织改革④有助于融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⑤有利于吸引人才。5.排除或控制压力来源,抵消压力的影响,增强个人抗拒压力的随能力,从事各项体育活动,适当的饮食,足够的睡眠,以及治疗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对付压力的方法和措施。具体来说,有以下方法:①以改变行为方式来减轻和抵消压力,如重新确定新的目标管理,改善工作环境,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和工作任务,进行工作职务的分析等。②积极开展散步、慢跑、打网球、游泳等体育活动,从而增强抵消压力的本领。③采用“深肌肉放松法”、“精神放松法”和“快速放松法”等方法,来增加对压力的承受能力。五、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如答题数超过2题,以前2题计分)1.标准答案一:决策是领导者管理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领导职能的主要内容。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效决策形成的重要保证。第一,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决策民主化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因为①决策民主化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必由之路②决策民主化是组织决策的未来趋势。决策民主化有四个主要内容①决策观念民主化②决策体制的合理化③决策研究的公开化④决策的法制化。第二,决策科学化是组织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进步必然趋势,也是领导有效决策的根本。决策科学化是①组织超大规模发展的需要②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多变性的需要③是现代社会活动联系的广泛性和影响后果的严重性的需要。决策科学化有三个主要内容:①决策思想科学化,包括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统和系统的决策观念②决策程序的科学化,主要是指决策程序是一个科学系统,有一整套科学技术做保障,使每个步骤达到科学化③决策方法科学化。第三,决策民主化与决策科学化有着密切的联系。①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证②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③决策民主化和决策科学化是任何有效决策都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标准答案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效决策形成的保证。第一,为了实现决策民主化,必须做到:①决策观念民主化。要在我国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决策不民主的思想观念和传统心理;同时,树立决策民主化的新观念,除了宣传和引导之外,还必须有健全的民主和法律制度来保证。②决策研究的公开化③决策体制的合理化。必须进行决策体制的改革,实行党政分开,加强人民参政议政和参与决策的权力。④决策的法制化。这既是决策体制合理化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决策研究公开化的一个重要条件。第二,决策科学化必须做到①决策研究机构健全化。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必须健全各种决策研究机构,改变决策研究机构的隶属性,增强相对独立的研究性,培养大批决策研究人员,建立一支决策研究的专家队伍。②决策制定过程的程序化。2.答:在管理中经常采用的,比较有效的战胜挫折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帮助受挫者进行客观而冷静的分析。首先是分析挫折产生原因,这样做一方面为了避免下次重蹈覆辙,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情绪方面的反应,因为如果挫折源于客观原因,个人无能为力,当事人的挫折心理就可以大大减轻。其次是分析挫折后果,如果能使受挫者认识到受挫后没有带来多大损失,他心理上的负担会随之减轻,情绪上也可为之放松。②帮助受挫者建立正确的“失败”观。使受挫者认识到,很多工作需要经过多次努力和不断改进才会成功,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之中孕育着成功。③领导者应对受挫者的消极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对不同个性的受挫者采取不同的帮助方法,使他们振作起来。④改变工作环境和气氛。这里有两种方法:第一,帮助受挫者摆脱原来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到新的环境中去。第二,改变环境气氛,对受挫者予以同情和支持。⑤采用心理咨询和治疗。采用这种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受挫折者克服困难:第一,使受挫者更容易减少顾虑,倾诉自己的苦恼,从而平息其激愤情绪。第二,帮助受挫者制定适合其能力水平的目标。第三,帮助受挫者增进对工作情景的了解,制订有效的对应措施。第四,帮助受挫者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寻求加以补偿的途径。3.答:在当今世界,各种组织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承受着极大的压力,这些压力有可能变为推动组织进行变革的强大动力。组织变革的压力主要包括八个方面:①技术进步对组织的压力。②知识爆炸对组织的压力。③产品迅速老化对组织的压力。④价值观的改变对组织的压力。⑤新法令、新政策对组织的压力。⑥劳动力素质改变对组织的压力。⑦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组织的压力。⑧新的管理原理与方法的出现对组织的压

238 评论(15)

相关问答

  • 组织行为学自考本科重点章节

    自考组织行为学考试重点: 一、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及应用: 1、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人du们在对他人形成印zhi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受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

    热心网友小王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章节

    一、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

    YangBin啊啊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章节总结

    一、简述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通过制定工作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 2、为每项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 3、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

    六月的橙子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3
  •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章节总结分析

    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天津家具城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组织行为学自考重点章节汇总

    考虑到成人自考的特点,这个标准还只相当于全日制普通高校同类专业本、专科生结业水平的标准。因此,自学考试的每套试题必须体现这个标准,也就是说要达到这个标准规定的难

    龙龙1004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3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