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04

tracy07280917
自考问答 > 自考本科 > 自考本科教育学二真题试卷及答案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绰号昵称

已采纳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 概念题(每题5分,共20分) 教师合格证制度 古典管理理论 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投资二. 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 简要分析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2、 试分析科层制组织理论。3、 请列举教育管理的方法。4、 简要分析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的特点及其局限性。5、 简述巴纳德关于组织要素的理论。四、 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评述我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及有效利用。2、 评述行为科学在教育管理研究中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解释名词(每题5分,共30分)非正式组织 校本教师培训 行为科学 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制 双因素理论 法约尔二、简答题1.简述依法治教的种种表现。(10分) 2.试论教育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0分)三、 论述题1.试分析教师管理的基本法律制度。(20分)2.评述巴纳德组织沟通理论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30分)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教育人事管理 非程序化决策 义务教育 松散结合理论 校本管理 教育行政中央集权制 西蒙 组织文化二、论述题1.评述激励理论及其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15分)2.结合《教育法》中有关规定,论证举办学校的必要条件。(15分)3.你认为学校组织中人际沟通行为主要有哪些障碍?如何才能在学校管理中达到有效的沟通?(30分)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管理学考研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管理学招生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一、名词解释:行政管理 教育规划 组织发展 跳板原则 松散结合理论二、简述题:1、法约尔管理思想之主要内容?2、教育政策的意义何在?3、教学管理的内容?4、教育科研管理的主要程序?三、综述题:1、简述依法治教的种种表现。2、试分析学习型组织理论及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2005 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 真题2005年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 )(A)适龄儿童必须接受法定年限的基础教育(B)家长必须送子女入学接受法定年限的基础教育(C)各级政府必须提供基本条件确保适龄儿童受到法定年限的基础教育(D)各级政府必须提供基本条件确保适龄儿童受到法定年限的基础教育2 世界中等教育发展趋势之一是( )(A)从单轨学制转向双轨学制(B)从单轨学制转向分支型学制(C)从双轨学制转向分支型学制(D)从双轨学制转向分支型学制,进而通过综合高中达到单轨制3 美国教育家伊里奇在《非学校化社会》中主张取消学校制度,代之以(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教育网络(D)学习化社会4 “家庭学校”(home school)是一种( )(A)新兴的家庭教育方式(B)主要在家庭中实施的义务教育方式(C)由家庭举办的学校(D)新型的“私塾”或“寺子屋”5 教育“生物起源说”的代表是( )(A)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B)法国社会学家勒图尔诺(C)德国教育家沛西。能(D)美国教育家孟禄6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年的一项实验证实( )(A)专家或权威的积极暗示可以改善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B)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C)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表现影响教师在工作上的努力程度(D)教师领导学生的方式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7 活动课程又称( )(A)“经验课程”、“综合课程”、“生活课程”(B)“经验课程”、“综合课程”、“儿童中心课程”(C)“综合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D)“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8 特别重视强化作用的教学理论流派有(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C)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D)情感教学理论和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9 瑞士学者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依次划分为( )(A)感知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B)感知运算阶段、动作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抽象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D)感知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抽象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0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第三阶段的道德思维方式( )(A)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B)以相对的快乐主义为定向(C)以人际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D)以遵从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为定向二、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 制度化教育2 核心课程3 特朗普制4 教师专业反展5 布莱特效应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40分)1 教育功能指对个人及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2 潜在课程并不是课程。3 课程标准即教学大纲。4 品德是个体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 试论现代教育的公共性。2 试论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基本途径。3 参考下列材料分析和评论世界各国的教育先行政策。多少世纪以来,特别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则倾向于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许多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不顾由此带来的沉重牺牲和一切困难,也选择了这条道路。例如,刚果人民共和国不顾国家人均收入畸低(约220美元),每4个居民中就有1个进入免费小学。古巴虽然资源有限,但也许迅速地向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成人扫盲发展,并且扩大到了中等教育。喀麦隆从1967年到1968年把它的公共教育经费增加了65 0/0,同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增加了10 0/0多一点。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心理学一、 解释下列术语(任选其中8个术语作答,每一解释满分为5分,共40分) 1、陈述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 3、先行组织者 4、动作技能 5、行为目标 6、态度 7、生成学习 8、替代强化 9、最近发展区 10、定义性概念 二、 问答题(任选 其中3个作答,每个问题满分为20分,共60分) 1、 陈述加涅在智慧技能领域中所提出的学习分类,并分析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习层级论”对教学设计的含义。 2、 以下是心理学家对态度的改变及品德的形成所提出的诸种理论解释,请就这些理论观点指出它们对态度与品德教育的启示。A.认知发展观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失调论 3、 早在8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已注意到影响问题解决的三大要素是: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有组织的言语信息(图式)。请合当今对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范式谈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4、 试比较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与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的异同及适用性。 5、 下面是一位著名足球教练写的关于他如何教阻劫技能的经验: “在训练初,我将阻劫技术加以分解,最终运动员能在不假思索的条件下完成阻劫。我力求在一短时间内提供充分的练习,而一次不要求运动员练习太多的动作。我坚持要求运动员分别练习阻劫的局部动作。我仔细观察我的孩子们,我告诉他们正在练习的技能是什么。当我对他们的错误进行解释时,他们似乎练得更好,并这项活动” 请对上经验中已被心理学研究证明是有效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因素作出分析。欢迎来到免费考研网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心理学2000年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3*10=30分) 1、 知识结构,2、问题空间,3、成就动机,4、精加工策略,5、态度,6、图式,7、强化,8、迁移,9、弱方法,10。动作技能 二. 论述题(共三题) 1、 专家新手比较论型是当今认知教学心理学家为揭示造就人的认知能力差异根源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论式,(1)列举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已获得的若干研究结论,(2)就这类造成专门人才差异的根源提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见解与看法。(25分) 2、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将人所获得的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并从两类知识中又分解成若干亚类形式。(1)用图示式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他们对知识的整个分解情况;(2)对各种知识的形式作用及相互关系作出作叙述。(25分) 3、 学习动机是维持长期的、艰巨的学习的推动力,但成功的学习也可反过来促使学生产生想学的动机,因此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一种因果的双向系统。假定您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使用这一原理?(20分 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 简答题 (4*10=40分)1. 简述J·R·安德森的知识分类体系2. 简述R·加涅的5类学习结果3. 简述动作技能学习的进程及支持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4. 简述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心理机制二、 问答题(3道题 中任选 2道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1、 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不仅对人的知识作了明确的分类,而且还提示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间存在互动。(1)请阐明在各领域的专家头脑中具备哪些知识方面的优势,(2)并就这些知识间的互动情况作出阐明。2、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是求理解,二是将理解转化为能作用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远非是简单地“拷贝”或吸收,因此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非常强调其中的建构过程。(1)请根据这一学术观点分析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的同化理论与Gagne的认知技能获得观所侧重的方面;(2)他们在解释认知学习方面的力度。3、 “知识创新”是当前颇为流利的用语,而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在解决问题中便有创新,因为他们所说的问题是指个体首次遇到而又无现成的知识可以直接利用来解决的情境。(1)请例举个体在解决问题中必须依赖的各类知识;(2)并对上述这种流行的用语作出在心理学上可行的解释。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三、 专业术语解释 (8*8=64分)1、 产生式系统2、 精致或精加工3、 组织4、 图式5、 命题网络6、 学习层级7、 问题空间8、 任务分析三. 问答题(题1、2各为30分,题3、4各为26分,请在3、4之间任选一题作答,本部分共计86分)1、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在专家-新手的比较研究中所得出的若干发现,分析:(1)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知识,以及(2)各类知识的相互作用(30分)2、 当今在我国的教育界对创新和创造性行为的培养呼声极高,有些人也希望通过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达到这一目标。衣根据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在(1)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以及(2)传授一般的推理策略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达到上述目标的最有希望的途径。(30分)3、 描述态度的形成及改变的心理机制,并就学习与认知领域中的学习的区别及困难程度提出您的见解。(26分)4、描述动作技能获得的三个阶段,并就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提出您 的见解华东师范大学1999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全民教育 《民本主义教育》 教育民主化 学习策略 核心课程 道德认识 价值澄清法 陶冶 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再作必要的分析。每题8分)1、 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目标2、 德育与政治教育是一回事3、 课程与教科书不是一回事4、 考试就是评价二、 论述题(每题12分)1、 谈谈你对规范教育学建立的理解2、 科学技术的不断革命将对教育产生哪些挑战?3、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主要有哪些?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每题5分)1、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 学制3、 教学策略4、 道德两难问题简答题(每题10分)1、“全民教育”的发生和发展2、{《学会生存》的主要内容问答题(每题30分)1、 集体教育与发展个性的关系2、 你怎样理解“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时素质教育的重点 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 概念解释(每题4分) 教学 智育 终身教育 继续教育 义务教育二、 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每题5分)1、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标志着教育学达到了科学化水平。2、 班级上课制是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唯一有效的组织形式。3、 德育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实施。4、 课程与教学是同一回事情。三、 简答题(每题5分)1、 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有何区别?2、 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特征有哪些?3、 我国当今颁布实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4、 课堂教学中组织讨论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四、 论述题(每题20分) 1. 从教育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出发,主析教育产业化的观点。2. 试评论“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一、 概念解释(每题4分选做5题)。教育主体 教育资源 德育的发展原则 体谅模式 泰勒原理 教学机智二、 简答题(每题10分,选做4题)1. 解读教育目的的主要维度有哪些?2. 班主任工作或教学工作中基本的理解步骤是什么?3. 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关系。4. 规范用语和评价性用语在德育中的用法。5. 怎样理解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6. 怎样理解学校本位课程开发的内涵?三、 论述题(每题20分,选做两题)1. 论教育激励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2. 试论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3. 联系实际论述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之关系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卷考试科目: 招生专业:教育学及相关专业 一、 专业术语解释。(每题8分,共计64分)1、 产生式系统2、 精致或精加工3、 组织4、 图式5、 命题网络6、 学习层级7、 问题空间8、 任务分析二、 问答题(题1、2各为30分,题3、4务为26分,请有3、4之间任选题作答,本部分共计86分)1、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在专家一新手的性研究中所得出的若干发现,分析:(1) 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知识;(2) 各类知识相互作用2、 当今年我国的教育界创新意识和创新性行为的培养响声极高,有些人也希望通过(1)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以及在(2)传授一般的推理策略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达到上述目标的最有希望的途径。3、 描述态度的五项原则及改变的心理机制,并就这类学习与认知领域的学习的区别及困难程度你的见解。4、 描述动作技能获得的三个阶段,并就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提出你的见解。答案:1产生系统(发生集合):每一产生式(一种“条件行动”的规则)均含有一个目标或子目标,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一个条件;这些目标或子目标能使所有的产生式连结一个有组织的目标层级的整体,这个整体,就叫“产生式系统”。实际上,一个产生式系统代表了人在从事某一特定任务时一系列的复杂行为。2、组织:组织是陈述性知识分成若干子集,并表明各子集的复杂行为之间关系的过程。它能使工作记忆有限的容量在提取时有所提高,也提供更有效的线索。3、命题网络:现代认识心理学家设想,贮存在人长时记忆中的任何信息单位,并非孤立在放在哪里的,其中分享同一主题的若干命题会发生相互联系,正是信息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人推理及解决问题的基础,认知心理学家尝试用“命题网络(结构)”这种方式来揭示这种联系,在他们所设想的命题中,所有的组成单位都是命题,通常用结点(圆形)表示信息的基本单位,用连线或箭头表示命题中的论题及关系,以及一命题与他们命题之间的联系。4、学习层级:个人通过直接学习由基干个已知的具体的概念组织起来的陈述(定义),来掌握一个新的定义性概念的含义,随着这些获得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定义性概念的积累,又为人有可能来学习通过这些概念来表述的定理、规则或法则创设了条件,而规则、原理、法则的掌握又为人可能来解决有关的问题创设了条件,这种通过低级的学习形式获得的学习结果,为逐次获得高一级的学习能力的层级称为学习层级。5、图式:陈述性的知识的更为高级的单位,它是人对自己熟悉的范畴事件、文本或其它各种实体的命题.次序及知觉信息所作的综合。图式含这些实体中关键的或典型的特征信息,但实体的另一些特征可以有所变化。6、精致:是在新的知识与人已有的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甚至还能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起多种联系的基础上,作出某种新的推论或补充。这些精致作用给日后提取信息提供了多种可选择的通路,也为日后对回忆的重新构想提供额外的信息。7、问题空间(问题空间的搜索):问题解决者在解决问题时所经历的各种问题状态,它由问题解决者最初面对的问题情境(起始状态),在抵达目的途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情境(中间状态),以及最终达到的状态所构成。8、任务分析:既可被视为一种教学理论,也可被视为一种教学设计技术,作为一教学设计技术,它在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且要学生形成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基层次关系,并据此确定促使这些能力在倾向学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教育学考研试题 考试科目:教育学招生专业:教育学有关专业一、名词解释:教育目的 全民教育 程序教学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 价值澄清法 《民本主义与教育》二、判断分析题:1、教育目的的实质表现是教育功能2、教学管理的核心是班级管理。3、心理内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4、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5、课程论解决的主要是怎样编教材的问题。三、论述题:1、怎样促进教育投资的合理有效利用?2、结合实际谈谈怎样促进个体受教育权的实现?3、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4、学生有哪些基本权利?怎样树立新型师生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 解释下列术语(任选其中8个术语作答,每一解释满分为5分,共40分)1、陈述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 3、先行组织者 4、动作技能 5、行为目标 6、态度 7、生成学习 8、替代强化 9、最近发展区 10、定义性概念二、 问答题(任选 其中3个作答,每个问题满分为20分,共60分)1、 陈述加涅在智慧技能领域中所提出的学习分类,并分析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习层级论”对教学设计的含义。2、 以下是心理学家对态度的改变及品德的形成所提出的诸种理论解释,请就这些理论观点指出它们对态度与品德教育的启示。A.认知发展观 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失调论3、 早在80年代中期认知心理学家就已注意到影响问题解决的三大要素是: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有组织的言语信息(图式)。请合当今对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比较研究范式谈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4、 试比较奥苏泊尔的同化理论与加涅的学习层级理论的异同及适用性。5、 下面是一位著名足球教练写的关于他如何教阻劫技能的经验:“在训练初,我将阻劫技术加以分解,最终运动员能在不假思索的条件下完成阻劫。我力求在一短时间内提供充分的练习,而一次不要求运动员练习太多的动作。我坚持要求运动员分别练习阻劫的局部动作。我仔细观察我的孩子们,我告诉他们正在练习的技能是什么。当我对他们的错误进行解释时,他们似乎练得更好,并这项活动”请对上经验中已被心理学研究证明是有效的动作技能的学习因素作出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2000年教育心理学试题一、名词解释(3*10=30分)1、 知识结构,2、问题空间,3、成就动机,4、精加工策略,5、态度,6、图式,7、强化,8、迁移,9、弱方法,10。动作技能二. 论述题(共三题)1、 专家新手比较论型是当今认知教学心理学家为揭示造就人的认知能力差异根源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论式,(1)列举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已获得的若干研究结论,(2)就这类造成专门人才差异的根源提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见解与看法。(25分)2、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将人所获得的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并从两类知识中又分解成若干亚类形式。(1)用图示式文字叙述的形式描述他们对知识的整个分解情况;(2)对各种知识的形式作用及相互关系作出作叙述。(25分)3、 学习动机是维持长期的、艰巨的学习的推动力,但成功的学习也可反过来促使学生产生想学的动机,因此动机与学习的关系是一种因果的双向系统。假定您作为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使用这一原理?(20分)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 简答题 (4*10=40分)1. 简述J·R·安德森的知识分类体系2. 简述R·加涅的5类学习结果3. 简述动作技能学习的进程及支持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4. 简述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心理机制二、 问答题(3道题 中任选 2道作答,每题30分,共60分)1、 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不仅对人的知识作了明确的分类,而且还提示了在这些不同类型的知识间存在互动。(1)请阐明在各领域的专家头脑中具备哪些知识方面的优势,(2)并就这些知识间的互动情况作出阐明。2、 学习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一是求理解,二是将理解转化为能作用外部世界的能力,而远非是简单地“拷贝”或吸收,因此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非常强调其中的建构过程。(1)请根据这一学术观点分析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的同化理论与Gagne的认知技能获得观所侧重的方面;(2)他们在解释认知学习方面的力度。3、 “知识创新”是当前颇为流利的用语,而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在解决问题中便有创新,因为他们所说的问题是指个体首次遇到而又无现成的知识可以直接利用来解决的情境。(1)请例举个体在解决问题中必须依赖的各类知识;(2)并对上述这种流行的用语作出在心理学上可行的解释。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三、 专业术语解释 (8*8=64分)1、 产生式系统2、 精致或精加工3、 组织4、 图式5、 命题网络6、 学习层级7、 问题空间8、 任务分析三. 问答题(题1、2各为30分,题3、4各为26分,请在3、4之间任选一题作答,本部分共计86分)1、 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在专家-新手的比较研究中所得出的若干发现,分析:(1)解决问题所需的各类知识,以及(2)各类知识的相互作用(30分)2、 当今在我国的教育界对创新和创造性行为的培养呼声极高,有些人也希望通过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来达到这一目标。衣根据认知教学心理学家在(1)传授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方面,以及(2)传授一般的推理策略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指出达到上述目标的最有希望的途径。(30分)3、 描述态度的形成及改变的心理机制,并就学习与认知领域中的学习的区别及困难程度提出您的见解。(26分)4、描述动作技能获得的三个阶段,并就这类学习的内外条件提出您 的见解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华东师范大学1998年教育心理学考研试题 --------------------------------------------------------------------------------一、 解释下列术语(任选其中8个术语作答,每一解释满分为5分,共40分)1、陈述性知识 2、程序性知识 3、先行组织者 4、动作技能 5、行为目标 6、态度 7、生成学习 8、替代强化 9、最近发展区 10、定义性概念二、 问答题(任选 其中3个作答,每个问题满分为20分,共60分)1、 陈述加涅在智慧技能领域中所提出的学习分类,并分析他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学习层级论”对教学设计的含义。2、 以下是心理学家对态度的改变及品

336 评论(9)

江秀梅+刘洋

有志青年 我看好你哦努力吧~~~~

95 评论(13)

都市月亮飘飘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闭卷部分一、 填空题 (10选7,每题1分)1. 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2. 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3. 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4. 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5.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6. 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7. 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8.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9. 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二、 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1. 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A. 红又专人才B. 理论人才C. 职业型人才D. 技术型人才2. 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A. 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B. 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C. 高等教育决定文化D. 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3. 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A.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B. 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C. 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D.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4. 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A. 政治思想教育B. 培养能力C. 素质提高D. 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5. 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A. 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B. 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C. 灵活性差D. 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6. 中国高等学校实( C )。A. 通才教育B.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C.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D. 专才教育7. 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A. 大众化发展B. 英才教育发展C. 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D. 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8. (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A. 搞好宣传B. 发展校园文化C. 培养专门人才D. 发展科学9. 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 教学B. 发展素质C. 科研训练D. 生产劳动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A. 社会活动频繁B. 人际关系好C. 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D. 教学成绩突出三、名词解释 (每题4分,15选3。)1.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P52. 我国的教育方针 ——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P313. 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 ——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P294. 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P315.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 —— 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P646. 大众高等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 —— 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受教育者分布广泛,使更多的人特别是工农大众子女也可以上大学。教育规模扩展,以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和形式的多样化为特征。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建设人才,也包括一部分未来的国家管理人员。P697. 课程 —— 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到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广义的课程突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界线,使教育活动克服了以学科、智育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P2358. 教学计划 —— 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P2409. 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它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P24210.教材 —— 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教材的基本构成包括目录、正文、作业、实验、图表、附录、索引和注释。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P24511.班级授课制 —— 班级授课制也称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固定的教学时间表,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P25312.学分制 —— 学分制是与学年制不同的教学管理制度,是计算学生学习进程或学习分量的一种方法、手段或尺度。一般是将学生毕业时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的总体分解成各“小单元”,并分别确定为必修与选修两大类,规定每门课程的学分和取得该专业毕业应修满的总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或获得学位的业务标准。P26313.教学和教学过程 —— 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介(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构成的系统,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动态过程而展开就称为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到下,系统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时发展智力和体力,树立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教学过程本质上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有三个特点:其一,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二,学生系统地学习间接知识的过程;其三,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形成的过程。P218-21914.教学原则 —— 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P22615.学制 ——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P85四、简述题 (每题8分,18选4。)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5答:(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1. 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 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3.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 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1. 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 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 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9答:(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1. 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 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3.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 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1.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 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P17答:(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1. 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2. 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3. 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1. 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 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P25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 (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研究职能) (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针对社会)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P32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P48答:在高校中,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三个:课堂教学、科学研究训练、社会实践活动。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 P171答: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高校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通过社会服务,直接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尽管高校教师的作用与贡献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具有滞后性,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教师的劳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难及时地、直接地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因此社会上仍存在轻视教师劳动的观念,以为教师的工作是简单的重复,与物质财富的生产没有关系。但是政府通过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为教师社会地位的确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对教育经费和教师待遇都有所规定。高校教师应该看到,我国经济尚欠发达,经济待遇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同时还应意识到,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自己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要有默默无闻的准备。8.当代大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P185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气质和性格两方面:1、大学生的气质已经基本稳定下来,能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并能克服气质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发挥积极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气质特征,使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扬长避短,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更好地发展自己。2、大学生的性格正逐渐完善和稳定下来,具有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具有积极的意志品质与理智情感特征。教育上主要是帮助大学生改变以往性格特征中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9.如何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在课程结构中的关系。P236-237 正确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 (1)要加强基础课,以有利于学好专业课,也有利于专业变换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2)加强基础课并非愈宽愈深愈好,要适度,使学生在普通课的基础上实现高度专业化; (3)专业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的职业倾向课。着眼于拓宽专业眼界,提高专业理论思维层次和掌握科学的一般方法论。 正确处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1)两类课程应比例适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主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增加教育计划的灵活性。(2)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适当压缩必修课的学时和教学内容。以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的学业能反映本专业的规格和要求;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2)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克服忽视实践的倾向,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与能力。10.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 P213答:(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要与国家的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一致 (二)培养目标和规格要实事求是,切忌偏高和偏低 (三)培养要求应体现层次、规格的差异性,切忌笼统 (四)人才培养质量规格的国际可比性。在学习年限、课程体系、学分、教材、学位水平方面,尽可能地和国际公认的标准接近。11.简述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P266答: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有:(一)有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二)由于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使组成教学法的双方在整个体系中的比重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的校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三)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12.大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是什么?P223答: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增强。独立性增强意味着他们对老师的依赖已经减弱;自主性增强意味着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选择发展方向;学习探索性的增强意味着在一定范围内他们也以直接知识为认识对象。13.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意义 P297答:(一)教学与科研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科研是提高师资水平的基本途径 (三)科研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发展新学科的基础 (五)科研是学校直接为和会服务的主要渠道 (六)科研是加速学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条件14.简述社会实践活动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意义 P325答: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拓展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 (三)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造才能和组织才能 (四)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完善个性品质15.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P353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用马毛邓来教育和武装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主要有: (一)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教育学生,增强大学生认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三)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引导、培养和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控制的能力16.简述我国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的意义有哪些。P113答:教师聘任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地局面,一是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二是优化了高校教师的队伍结构,对加强高校的学科建设,提高学术水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三是聘任制有利于形成竞争上岗的局面。17.简述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的特征 P92-93答: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位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中。高校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我国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够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进入各层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实行严格、规范而统一的考试制度。――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加强改革,增强灵活性,但总体上比较刻板、划一。18.简述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三个模式 P116答:人们通常将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划分为三种模式:(一)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下,高等教育完全由国家举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决策权力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直接调解高等教育活动。以法国为典型代表。(二)权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又称分权制,一般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来独立行使高等教育决策、立法、财政拨款以及评估、监督职能。以美国为典型代表。(三)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简称结合型管理体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与高等教育部门共同承担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各自在不同层次行使其职能,并满足各方利益需要的管理体制,以德、日、英等国家为代表。开卷部分一、分析、论述题 (8选1)1. 谈一谈你对高等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的看法和想法?P171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1)高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劳动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这种作用的认识程度;(2)在我国现今条件下,教师的经济待遇与社会地位的提高要有一个过程;(3)教师社会地位的高低,最终取决于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取决与自己对社会贡献与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出色地履行教师职责,才能真心赢得社会的尊重。2.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析大学教学方法的特点P266答题应围绕以下要点展开分析(1)大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由教师直接控制转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由于大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逐渐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加;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

105 评论(13)

Bohollsland

四川2011年4月教师资格(A)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 B )。A.幼儿老师B.父母C.长辈D.小学一年级老师2.强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的教育家是( B )。A.陶行知B.杜威C.康德D.马卡连柯3.范例教学认为教学的主体是( A )。A.学生B.教师C.教材D.教学手段4.教师在上新课之前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B )。A.巩固性谈话B.自发性谈话C.指导性谈话D.接交性谈话5.由家长和其他年长者成员配合学校对孩子不同程度地实施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影响称之为( C )。A.校外教育B.配合教育C.家庭教育D.社区教育6.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D )。A.教育大纲B.教育目标C.培养目标D.教育目的 7.学校课程改革中主要是改革( D )。A.课程设计B.课程制订C.教材编制D.课程设置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各门文化课B.思想品德课C.课外活动D.少先队工作9.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心是( B )。A.教学改革和实验B.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C.实施素质教育D.个性发展10.广播电视教学相比于课堂教学的优点是( C )。A.能够使用先进的图像呈现方式 B.它同时利用学生的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C.学生人数多,教学的相对成本较低D.能够及时地接受学生的反馈信息11.体育是进行其它各育的( B )。A.必要条件B.物质基础C.重要保证D.重要手段12.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D )A.社会关系B.人际关系C.教育关系D.师生关系13.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14.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D )。A.柏拉图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15.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 B )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6.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 B )。A.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B.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D.能动地接受教育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A.热爱学生B.为人师表C.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团结互助18.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孔子 苏格拉底B.孔子 亚里斯多德C.孟子 柏拉图D.朱喜 苏格拉底19。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 D )。A.练习法B.实验法C.试验法D.实习法20.“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A.内容正确B.方法恰当C.目的明确D.情感深厚二、概念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角色:可理解为个人在特定社会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的总和。教师角色行为的研究,就是从角色人手,研究教师实际表现的特征和进入多种角色的方法和途径,帮助教师对照基本职能,完善自我。2.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3.教学目标的叙写:在于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说明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它必须用学生可判断分析的具体行为来描述,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4.道尔顿制v:教-师.不在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叙谈,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5.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索,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答:(1)传授知识;(2)形成技能;(3)培养职能;(4)发展个性。2.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2)课程设计与编织结构化;(3)课程形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和综合化;(4)课程内容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3.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特点。答:(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3)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4.简述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答:(1)初中学生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明显提高; .(2)初中学生记忆力的发展是人生记忆“高峰”的前奏,如教育有方,其记忆力会获得较大的发展;(3)初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4)初中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也加速发展,而且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逐步增加;(5)初中生一致行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独立性不断提高;(6)初中学生的情绪活动表现很强烈。5.简述教学设计的特征。答: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1)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2)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3)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4)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5)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6)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当前对中学生的教育应主义的问题。答:中学生的教育应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面向全体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全面地得到发展。(1)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3)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4)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法制的教育;(5)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故;(6)加强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7)重视人生观教育。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的?答:自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发现学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学生在课程中应当学习的是基本结构,也就是每门学科最具有根本性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等。而基本结构是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的讲授学习的,要通过学生的发现学习去构造。发现法的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2)探究—研讨法;探究一研讨法与发现法有密切联系,在实质上也基本一致。这种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被普遍应用。探究研讨法没有十分严格的程序,但十分注重利用发展心理学所提供的关于儿童不同认识阶段的特征,由此形成了一些十分突出的特点。(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刨立的。所谓纲要信号图式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是教学辅助根据。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有时一张图表仅由几个信号组成,有时一张图表可以包括教科书中二三节甚至四五节课的内容。(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暗示教学法采取与传统教学法完全相反的做法,上课如同游戏、表演。暗示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充分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与感情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统一,尤其是调动和发掘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愉快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信息。(5)范例教学法;范例教学的主要倡导者是德国著名教育家、教学论专家瓦根舍因和克拉夫斯基,他们提出了若干范例教学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认为,范例的基本特征有三个: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6)非指导教学法。罗杰斯提出的非指导性教学,是由他的“非指导性治疗”演变过来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最后达到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四川省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心理学(A级)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一般认为,桑代克发表的《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该书出版于【】A.1913年B.1903年C.1923年D.1879年2.皮亚杰认为,7至11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A.思维准备阶段B.思维阶段C.感觉运动阶段D.抽象思维阶段3.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是【】A.智力理论B.动机理论C.学习理论D.认知理论4.提出掌握学习理论的学者是【】A.华生B.布鲁纳C.布鲁姆D.班杜拉5.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分类的最初提出者是【】A.加涅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6.迁移的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A.人本主义B.官能心理学C.行为主义D.认知心理学7.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由低到高分为四种水平,其中最高水平是【】A.解释的理解B.字面理解C.批判性理解D.创造性理解8.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阶段是【】A.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B.活动定向C.有声的外部言语D.无声的外部言语9.问题解决的最后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10.一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或信念归诸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叫【】A.认同B.移植C.投射D.回归1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生存需要B.归属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2.刺激-反应联结学习理论最初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布鲁纳13.与求异思维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形象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4.教学过程中的测量主要采用的方法是【】A.观察B.测验C.访谈D.实验15.最早提出迁移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华生C.布鲁纳D.斯金纳16.提出动机性遗忘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弗洛伊德B.罗杰斯C.布鲁纳D.斯金纳17.一般来说,认知风格中场独立性者更感兴趣的学科是【】A.文学B.数学C.历史D.法律18.研究认知风格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是【】A.西蒙B.威特金C.苛勒D.卡根19.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A.求异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20.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问题解决的【】A.分析问题阶段B.提出假设阶段C.发现问题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21.有意义学习的三种类型是_____、______和______。22.布鲁纳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顺序是从___________到_______到_______。2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把迁移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24.布卢姆对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主要贡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25.遗忘产生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26.学习动机强弱的标志是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7.比较性组织者28.过度学习29.创造性思维30.学习动机31.直观教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2.简述作为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必要性。33.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34.如何正确处理非正式的学生群体?35.如何科学进行复习,防止遗忘?36.简述人本主义的教学目标。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结合实际论述良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38.结合实际论述教学中如何促进知识的理解。

89 评论(12)

相关问答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