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37

甜甜小小宝Sally
自考问答 > 自考本科 > 自考教育心理学考试必背题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威武的灰姑娘

已采纳

考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学习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①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②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学习与教学要素和学习与教学过程的关系

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先前知识和学习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是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行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化。

②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进行,教学过程还要根据教师自身特点、教学内容的难易以及教学媒体和环境情况而加以调节

③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

考点(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考点(3)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1.认知差异

①能力类型的差异

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④特殊能力的差异

⑤智力的性别差异

2.学生的认知个体差异对因材施教的启示与意义

①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②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③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教育心理学是19世纪的政治、经济、教育与心理科学发展的产物。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蜿蜒曲折的过程,从最初被附庸于普通心理学或被融合于发展心理学,到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195 评论(13)

sunjia0521

《教育心理学》 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4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35 分) P279 1 、什么是品德?品德形成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是稳定的道德行为需要与为满足这种需要而掌握的稳定行为方式的统一体。 2 、皮亚杰和科(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P286 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动机、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第三,要根据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去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道德动机是道德品质的深层心理结构,它决定了道德品质的性质,也制约着道德行为方式的方向和水平,道德行为方式是道德品质的表层心理结构,是道德品质的外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一定的道德动机与一定的道德行为方式之间建立起比较稳固的联系,这就是道德品质的形成。 3 、简述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规律。 P289 通过大量的研究,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总的规律: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过渡的过程。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只注意行为的客观效果,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的;自律指儿童根据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进行道德判断。认为年幼儿童的道德判断是由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的,具有客观的性质,是一种他律水平的道德;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认识也在不断发展,道德判断的标准开始逐步摆脱承认惩罚的影响,在评价某种行为的是非时,能依据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对行为做出判断,这种道德判断具有有了主观的性质,是一种自律水平的道德。儿童在五、六岁以前是属于无规则的阶段。这个阶段儿童在游戏中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社会规则对他们没有约束力,他们没有必须怎样做的认识。儿童在六岁到八、九岁期间处于他律的阶段,这是儿童认为独立于自身之外的规则是必须遵守的。这一阶段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他律的行为,是因为:( 1 )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权威与服从的关系,服从权威就是对的。( 2 )儿童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 , 只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 , 不能明确地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 , 把成人说的混同于自己想的。八、九岁之后儿童过渡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应该与他人相互尊重并合作,共同决定或修改规则。儿童之所以能从他律转向自律,是因为:( 1 )这时儿童认识到与他人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2 )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脱离出来,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在道德认识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两个因素是认知能力和社会关系。根据皮亚杰的看法,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使他们认识到道德规范是在相互尊重和合作的基础上制定的。 4 、教学设计由哪些基本问题组成 P309 第三段 答: 由三个基本问题组成: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等;再次是“我怎么判断我已达到了那里?”即教学评价与监控。 5 、什么是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它给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P322 P324 答: 能力倾向与教学的相互作用是指学生的能力倾向不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教学措施也不相同,即只有符合学生能力倾向的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启示:第一,没有适合所有学生的万能的最佳教学法;第二,教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上的个别差异,选择最适合学生能力倾向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第三,对于能力倾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对他们进行预先训练,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方面对他们加以指导,提供给他们必要的先备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能力倾向水平。 6 、教师工作都有哪些特点? P368 答: ( 1 ) 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 2 ) 劳动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面性 ( 3 ) 劳动的方式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 4 ) 劳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 5 ) 劳动的效果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延时性 7 、简述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及这些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作用。 P374 答: ( 1 ) 合作及民主的态度 ( 2 ) 仁慈、体谅 ( 3 ) 有忍耐心 ( 4 ) 兴趣广泛 ( 5 ) 和蔼可亲 ( 6 ) 公正无私 ( 7 ) 有幽默感 ( 8 ) 言行稳定一致 ( 9 ) 有兴趣研究学生问题 ( 10 ) 处事有伸缩性 ( 11 ) 了解学生、给予鼓励 ( 12 ) 精通教学技术 作用: 1 、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2 、会间接影响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 3 、是学生人格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二、案例分析题( 10 分) P280 案例: 此案例可以从道德品质的形成上来分析。张明作为一个中学学生,身体健康,但喜欢打架,打完后知道不对,但改不了,说明从品德心理结构的四个要素,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上来说,他没有达到统一。张明在对打架这个行为上,从道德认识上他能体会到打架不对,说明他能辨别行为的是非好坏善恶,但在道德情感上来说,他有所欠缺,没有从心理上体验到打架这个行为带来厌恶感,相反可能他从打架上体会到了某种快感,导致他屡教不改,因此使得他知情意行不能统一。老师和家长可能也只是从道德认知上对张明进行批评教育,没有从道德情感上予以感悟,因此虽然有所成效,但不能使张明改掉坏毛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道德品质由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但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居于核心地位。只有当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成为稳定的、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它们就构成了道德动机,从而形成人的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对张明的教育因从情感入手,使他从心理上体会到打架的不对,对打架的行为产生厌恶感。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行为的内部驱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为道德动机,才能导致道德行为的产生。 三、论述题(前 5 题,每题 10 分;最后一题 5 分,共 55 分) 1 、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阶段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P290 答: 道德判断的发展分为三个水平,每一个水平内包含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气层次不

235 评论(12)

小笨猪seven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8、需要的种类:(1)根据起源分:生理需要、社会需要;(2)根据对象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9、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11、兴趣是指个体积极认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12、兴趣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1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1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1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18、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1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化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2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21、注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22、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2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24、思维的种类:(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2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2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判断、推理。2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2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2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30、迁移是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3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3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33、想象的种类:(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创造想象;(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理想、空想。3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阔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灵活性和敏捷性。(5)创造性。35、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

182 评论(8)

蒋大女儿

全国2005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出生时就有() A.情绪 B.情感 C.成就感 D.美感 2.面部表情识别的研究发现,最难辨认的表情是() A.怀疑 B.悲哀 C.惊讶 D.恐惧 3.“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了人格的()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4.冲动型认知方式的特点是() A.反应快,精确性强 B.反应慢,精确性强 C.反应慢,精确性差 D.反应快,精确性差 5.心理学家把类似燕青的气质,如聪明过人、灵活善变,情绪丰富且外露叫做()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6.个体与别人在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为() A.社会助长 B.社会惰化 C.去个体化 D.群体极化 7.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 B.弗洛伊德 C.舒茨 D.奥尔波特 8.通过新的满足来弥补原有欲望达不到的痛苦,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 A.转移 B.升华 C.文饰 D.补偿 9.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年龄是() A.1—2岁 B.2—3岁 C.3—4岁 D.4—5岁 10.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老年人行动刻板性开始明显增强的年龄是() A.60岁 B.65岁 C.70岁 D.75岁 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11.认知心理学研究推理、决策、问题解决等复杂认知过程获取了很大成功,所采取的方法是() A.反省法 B.口语报告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12.一个人能否进入催眠状态,主要取决于() A.性别 B.年龄 C.受暗示性 D.智力 13.四色说的四种原色是指() A.红、黄、蓝、绿 B.红、蓝、绿、紫 C.黄、蓝、黑、白 D.黄、绿、蓝、紫 14.记忆有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编码、保持和() A.遗忘 B.注意 C.提取 D.联想 15.关于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等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情景记忆 D.内隐记忆 16.心理学家常用的研究概念形成的方法是() A.抽象概念 B.具体概念 C.人工概念 D.科学概念 17.想象处理的主要信息是() A.表象 B.符号 C.语词 D.语义 18.提出各种心理任务上的普遍相关是由g因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是() A.卡特尔 B.瑟斯通 C.斯皮尔曼 D.吉尔福特 19.反映多次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的是() A.信度 B.效度 C.常模 D.难度 20.成人与儿童对一幅图画的知觉有很大的差别,年龄较小的儿童只能说出图画中主要的部分,而成人能把握整个图画的意义,这说明了()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整体性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意识 22.适应 23.创造性思维 24.挫折 25.气质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27.与对物的知觉相比,社会知觉的独特性。 28.多元智力理论的主要内容。 29.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30.群体的主要功能。 31.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定向的认知表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结合实际运用认知与期望理论阐述人类行为的动机。 33.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尽管教师给每位学生提供的信息都是一样的,但学生最终的学习结果却是因人而异,试用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对此现象做出解释。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全国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见钟情”所描述的是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2.以某种定论或确定的形式将学习内容传授给学生,这种学习方式是()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意义学习 3.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A.激情 B.心境 C.应激 D.热情 4.沟通信息的传送方式又称之为() A.信息源 B.通道 C.目标靶 D.反馈 5.“个体心理发展”内涵的恰当表述是() A.心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B.心理功能获得和丧失有序变化过程 C.贯穿于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的全过程 D.在环境教育影响下,神经系统发育健全的过程 6.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有自我实现需要。这是哪个心理学派的观点?() A.行为主义学派 B.精神分析学派 C.人本主义学派 D.认知学派 7.人在正常清醒状态时,脑电波主要是() A.α波 B.θ波 C.β波 D.δ波 8.在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中,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属于() A.元成分 B.操作成分 C.经验性智力 D.情境智力 9.达斯等人认为右优势脑的个体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表现出的认知风格是() A.系列型 B.同时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0.应对压力的策略有两大类:改变压力源和改变自己。下列选项中,属于改变压力源的是() A.依赖药物 B.抽烟酗酒 C.攻击 D.分散注意力 11.某人对同一产品设计了两则广告,观察并分别记录观看广告的人次。此人运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访谈法 D.调查法 12.下列关于短时记忆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是几十到几百毫秒 B.短时记忆扮演着意识的角色 C.短时记忆的容量很大 D.短时记忆的信息主要以视觉代码的形式储存 13.依据实际行动来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过程属于() A.常规思维 B.直觉动作思维 C.具体形象思维 D.聚合思维 14.偏重测量潜在能力的心理测验是() A.性向测验 B.成就测验 C.智力测验 D.创造力测验 15.个体被高级需要所驱使并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称之为() A.成就动机 B.成长动机 C.交往动机 D.外在动机 16.林黛玉多愁善感、聪颖多疑、孤僻清高,其气质属于() A.多血质 B.抑郁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17.在群体中,个体有时会丧失自己的个人意识和理解评价感,自制力变得极低,往往不由自主地加入到重复的、冲动的、情绪化的,有时甚至是破坏性的行动中去,这种现象叫() A.社会惰化 B.从众 C.去个体化 D.服从 18.由飞行时差导致的暂时性失眠称之为() A.失律性失眠 B.假性失眠 C.情境失眠 D.急性失眠 19.由声波的振幅,即振动物体偏离起始位置的大小所决定的声音属性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色 20.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引发儿童思考回答的工具,是用来研究儿童() A.道德理解水平 B.道德判断水平 C.道德推理水平 D.道德认知水平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认知 22.角色扮演理论 23.绝对感觉阈限 24.场独立性 25.心理健康(狭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26.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27.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28.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 29.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30.人际沟通的类型。 31.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2、33题任选1题,第34题必答。每小题10分,共20分) 32.请谈一谈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创造性思维培养和训练的启示。 33.试述成就动机的结构并举例说明怎样激发与培养人的高成就动机? 34.大学生李某常常光顾学校附近的小书店,渐渐地喜欢上了营业员王某。热恋三个月后,王某以李某无经济实力为由与李某分了手,李某觉得是奇耻大辱,一气之下跳楼自杀。请结合本案例谈谈我们应如何面对及应对挫折。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2 分)1.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___的科学。2.人的受暗示性高低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是____________。其次是____________。3.依学习内容划分,一般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学习、____________学习和社会规范的学习三大类。4. 根据思维过程所凭借的中介的不同, 可以把思维划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5.几种主要的认知类型:(一)冲动型与沉思型;(二)系列型与同时型;(三)____________。6.两种著名的投射测验:(一)____________;(二)主题统觉测验。7.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创造性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理论,描述了从婴儿期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顺序。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 分,共30 分)1.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A.谢切诺夫 B.罗杰斯C.华生 D.弗洛伊德2.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室实验法C.调查法 D.自然实验法3.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的研究方法是( )。A.谈话法 B.测验法C.实验法 D.观察法4.一些鸟类的季节性迁徙,一些动物的冬眠春晓,一些鱼类的季节性巡游,这些周期性变化称为( )。A.年节律 B.日节律C.月节律 D.90分钟节律5.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这时的心理活动主要是( )。A.感觉 B.知觉C.思维 D.想像6.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称( )。A.知觉的理解性 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恒常性7.由于人的两眼之间约有65 毫米的距离,因此在注视同一非平面物体时,两眼网膜上所得映象不完全重合,这种现象称为( )。A.运动视差 B.双眼视轴辐合C.双眼视差 D.双眼视轴分散8.信息在头脑中能保持一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称为(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 D.遗忘9.从一组具体事物经过分析综合得出一般规律,这称为( )。A.判断 B.概念C.演绎推理 D.归纳推理10.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的是( )。A.斯皮尔曼 B.瑟斯顿C.加德纳 D.卡特尔11.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C.应激 D.热情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10.压力四、简答题(每小题5 分,共10 分)1.举例说明知觉的恒常性。简要说明知觉恒常性的主要种类。2.什么是动机?动机具有哪几种主要功能?五、问答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1.用斯坦福—比内(1960 年)量表测一个实足年龄10 岁儿童的智力,他通过了10 岁组的全部条目,又通过11 岁组的全部条目,他的智龄(心理年龄)是多少?他的智商是多少?(要求列出智商计算公式)2.情绪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3.什么是人际沟通?它有何基本功能?来源:考试大-自学考试

157 评论(13)

李晓锦Baby

这个推荐你到书店买两本试卷 也不贵而且都能考到原题 买燕园系列的

267 评论(14)

相关问答

  •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

    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主要围绕婴幼儿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开展,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专科的主干课程大致是:学前教育学、 学前心理学、幼儿文学(一)、 幼儿园组织与管

    麻辣de火锅 5人参与回答 2024-09-21
  •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内容

    今天教务老师给大家收集整理了自考心理学教材大全,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重点的相关问题解答,还有免费的自考历年真题及自考复习重点资料下载哦,以下是全国我们为自考生们整

    JIE杰高升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1
  •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重点必背吗

    1,自考无任何限制,小学文凭没有都可以报考,只用身份证或户口簿去常住地区招生考试办公室报名。 2,先在省自考网上报名,然后去报考点去确定(一般都是常住地区招生考

    金威家具 8人参与回答 2024-09-20
  • 自考教育学心理学必背100题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受教育者在一定的学校教育条件下,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和道德行为的规律. 2.把教育心理

    Ashtray喵 4人参与回答 2024-09-20
  • 自考教育学心理学必背100题吗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

    抖抖小姨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1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