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江苏自考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4

cleopatrazz
自考问答 > 江苏自考 > 江苏省自学考试考纲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哒Q小巧

已采纳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食品营养学》(第三版),张泽生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20年。高纲184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3286 食品营养学江南大学编(2020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食品营养学》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食品营养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并与食品加工业密切联系,掌握食品加工对各类营养素和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以及增进营养的措施和途径,同时对食品营养学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了解,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食品营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学习《食品营养学》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看,《食品营养学》是研究人类营养与食物和健康关系的科学。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营养,它是决定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是人们的社会、智力和身体潜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与人类生长发育、智力、延寿、康复以及下一代的成长密切相关,对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强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营养科学知识的指导。从实践上看,学好《食品营养学》理论和原理,有助于将现代营养科学知识及人们合理营养需要与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供应的合理规划、安排结合起来,达到不断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增进健康的目的。本课程还对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指导意义。(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食品营养学是食品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密切,它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选用由张泽生主编的《食品营养学(第三版)》作为教材。本教材由中国轻工业出版出版,版次为2020年4月第3版,曾荣获中国轻工总会第三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适合于轻工高等学校食品专业。全书共包括13章,为便于自学考生学习,首先说明考生不要求掌握的章节,具体为:第十三章《未来的食品营养问题》。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食品营养学总体上应达到以下要求:1.了解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型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2.掌握营养学中能量的基本概念,人体的能量需要、加工食品中的能量变化、能量来源与供给量。3.掌握三类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组成分类、生理功能、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以及食物来源和供给量;了解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4.掌握维生素的特点、分类、各种易缺乏维生素的功能、缺乏时的影响,了解其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以及在食品加工、储存中各种因素对维生素的影响。5.掌握矿物质的分类、功能,了解矿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掌握易缺乏的矿物质的功能、吸收特点,缺乏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其食物来源与供给量。6.掌握膳食纤维的分类、功能以及食物来源。7.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基本原则,了解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合理营养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8.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主要目的,掌握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原则。了解常见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的种类。9.了解功能食品的概念、原则、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食品营养学作为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先修课程有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其后续课程包括食品工艺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和功能食品及其评价等。该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和今后从事食品营养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绪论(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一章。(二)学习要求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食品营养学的发展概况、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类型、食品营养学研究的内容,掌握食品营养学、食品、强化食品、功能食品、营养、营养素、营养素密度、营养价值等概念,了解加工食品的分类和营养状况,了解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及发展目标。(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1食品营养学研究内容[1]领会 ⑴.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内容[2]掌握:⑴.食品营养学的概念1.2我国食品营养情况[1]领会 ⑴.我国食品生产加工概况⑵.我国从解放至今在提高人民营养水平方面取得的成就⑶.我国居民的营养现状与发展目标1.3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1]领会 ⑴.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⑵.人体需要的营养素类型⑶.加工食品的分类和营养情况[2]掌握:⑴.食品、强化食品、功能食品、营养、营养素、营养素密度、营养价值的定义⑵.食品的作用第二章 食品的消化与吸收(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二章。(二)学习要求通过学习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活动的特点,掌握食物中各大营养素在消化道中的消化吸收过程。(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2.1消化系统的概况[1]领会:⑴.人体消化道活动的特点[2]掌握:⑴.消化、吸收的定义⑵.食物在人体中消化的方式⑶.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2.2 食品的消化[1]领会:⑴.维生素和矿物质在人体消化道消化的过程[2]掌握:⑴.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三类大分子物质在人体消化道消化的全过程,消化酶的分解产物,以及上述营养物质主要的消化器官。⑵.胃液、胆汁、胰液的主要成分和作用2.3 吸收[1]领会:⑴.维生素、矿物质、水的吸收过程[2]掌握:⑴.小肠作为营养素主要吸收器官的原因⑵.营养素吸收的基本机制及特点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消化产物吸收的过程和特点⑷.重要矿物质钙、铁的吸收过程和特点第三章 营养与能量平衡(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三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营养学中能值的基本概念,掌握人体的能量需要及其影响因素,熟悉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了解能量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3.1能量与能量单位[1]领会:⑴.食物能量的来源⑵.能量的作用和意义[2]掌握:⑴.能量的单位⑵.不同能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3.2能值及其测定[1]领会:⑴.几种食品、营养素的食物能值⑵.人体能量消耗的测定方法[2]掌握:⑴.食物能值与生理能值的定义⑵.三大产能营养素的生理能值及系数⑶.食物能值的测定方法3.3影响人体能量需要的因素[1]领会:⑴.基础代谢率的测定方法⑵.目前我国体力劳动的分级[2]掌握:⑴.决定人体能量消耗的三个方面⑵.基础代谢、基础代谢率的定义、基础代谢的影响因素⑶.对食物代谢反应的定义3.4 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1]领会:⑴.导致体重增加及肥胖的原因及调控方法[2]掌握:⑴.能量平衡等式⑵.体质指数的计算公式及划分标准3.5 能量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1]领会:⑴.食品加工的能量变化[2]掌握:⑴.能量密度的定义3.6能量的供给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不同劳动强度的成年人每日膳食能量的需要量⑵.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和加工食品的能量特点[2]掌握:⑴.三大产能营养素在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四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熟悉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掌握碳水化合物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了解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了解膳食纤维的组成分类,掌握膳食纤维的功能,熟悉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4.1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1]掌握:⑴.碳水化合物的功能4.2 食品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1]领会:⑴.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分类⑵.木糖醇的来源和代谢特点⑶.抗性淀粉的分类和作用[2]掌握:⑴.葡萄糖、果糖的来源和作用⑵.蔗糖、乳糖的来源和作用⑶.低聚糖的定义及常见的低聚糖⑷.多糖、改性淀粉的定义4.3 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的影响[1]领会:⑴.食品加工对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的影响[2]掌握:⑴.淀粉糊化、老化、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的定义⑵.淀粉糊化、老化的过程⑶.焦糖化反应与美拉德反应的区别⑷.焦糖化反应与美拉德反应在营养学和食品加工中的特点4.4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1]领会: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过少对机体的影响⑵.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2]掌握:⑴.碳水化合物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⑵.食物血糖指数的概念及划分标准4.5 膳食纤维[1]领会:⑴.膳食纤维的分类及主要成分⑵.膳食纤维对微量营养素的影响⑶.膳食纤维在食品加工中的变化[2]掌握:⑴.膳食纤维的定义⑵.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作用⑶.膳食纤维的摄取与食物来源第五章 脂类(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五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脂类的组成分类和功能,掌握脂肪酸的命名和必需脂肪酸的概念,掌握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熟悉脂类在食品加工、储存中的变化,了解脂类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5.1 脂类的功能[1]掌握:⑴.脂类的功能5.2 脂类的组成及其特征[1]领会:⑴.脂类的组成分类⑵.反式脂肪酸对健康的不利影响⑶.胆固醇的利与弊[2]掌握:⑴.脂肪酸的编号系统⑵.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包含的种类⑶.植物固醇对健康的作用5.3 脂肪的代谢[1]领会:⑴.三酰甘油酯的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过程⑵.磷脂代谢过程[2]掌握:⑴.脂肪酸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⑵.胆固醇的合成代谢及转化过程5.4 血浆脂蛋白[1]掌握:⑴.按密度法,血浆脂蛋白的分类及生理功能5.5 脂肪在精炼加工过程中的变化[1]领会:⑴.食品精炼加工过程中成分的变化5.6 脂类在食品加工、保藏中的营养问题[1]领会:⑴.食品加工、保藏过程中脂类的变化[2]掌握:⑴.脂类氧化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5.7 脂类的摄取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脂类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2]掌握:⑴.三类脂肪酸在膳食中的合理组成比例⑵.n-6与n-3脂肪酸的来源及合理比例⑶.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第六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六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蛋白质的功能,掌握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掌握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熟悉蛋白质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及其对营养价值的影响,了解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和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6.1 蛋白质的功能[1]掌握:⑴.蛋白质对人体的功能以及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6.2 蛋白质的需要量[1]领会:⑴.总氮平衡、正氮平衡和负氮平衡⑵.成人蛋白质的需要量[2]掌握:⑴.氮平衡的定义6.3 必需氨基酸[1]领会:⑴.粮谷类、豆类中限制性氨基酸的种类[2]掌握:⑴.必需氨基酸的定义、包括的种类⑵.必需氨基酸需要量模式的定义、限制性氨基酸的定义6.4 蛋白质的代谢[1]领会:⑴.蛋白质的分解与合成过程[2]掌握:⑴.氨基酸的分解代谢的过程及脱氨基方式⑵.氨基酸代谢池的定义6.5 食物蛋白质的营养评价[1]领会:⑴.完全蛋白质、部分完全蛋白质和半完全蛋白质的区别[2]掌握:⑴.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净利用率、蛋白质功效比、氨基酸分等定义⑵.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6.6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1]领会:⑴.实现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方法[2]掌握:⑴.蛋白质互补作用的定义6.7 蛋白质和氨基酸在食品加工时的变化[1]领会:⑴.蛋白质与亚硝酸盐的反应对食品安全的影响[2]掌握:⑴.热加工的有益作用⑵.热加工对氨基酸及蛋白质的有害作用6.8 蛋白质的摄取与食物来源[1]领会:⑴.蛋白质占膳食总能量供给中的合理比例[2]掌握:⑴.食物蛋白质的来源及其特点6.9 多肽、氨基酸的特殊营养作用[1]领会:⑴.各类功能性多肽、氨基酸对健康的益处⑵.过量摄入蛋白质对健康的潜在影响第七章 维生素(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七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维生素的特点和分类,掌握各种易缺乏维生素的功能以及缺乏时对人体的影响,了解各维生素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7.1 维生素概述[1]领会:⑴.维生素的特点和分类[2]掌握:⑴.维生素的定义7.2 水溶性维生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水溶性维生素的种类[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5的生理功能、稳定性、缺乏的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7.3 脂溶性维生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脂溶性维生素的种类⑵.脂溶性维生素过多对人体的不利作用[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的生理功能、稳定性、缺乏的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7.4 维生素在食品加工时的损失情况[1]领会:⑴.典型加工操作对维生素的影响第八章 矿物质和水(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八章。(二)学习要求了解矿物质的功能以及食品的成酸和成碱作用,掌握易缺乏的矿物质的功能、吸收特点,缺乏时对健康的影响,了解矿物质的食物来源与供给量。(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8.1 矿物质概述[1]领会:⑴.矿物质的组成及分类⑵.人体内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⑶.矿物质的食物来源及生物有效性[2]掌握:⑴.矿物质的定义⑵.矿物质的生理功能及对改善食品感官性状与营养价值的影响⑶.食品的成酸、成碱作用的定义8.2 重要的矿物质元素[1]领会:⑴.我国人群容易缺乏的矿物质元素的种类[2]掌握:⑴.人体容易缺乏的几种矿物质元素——钙、铁、锌、碘、硒的存在与功能、吸收状况与影响因素、缺乏症状、推荐摄入量与食物来源8.3 食品加工对矿物质含量的影响[1]领会:⑴.典型加工操作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8.4 水[1]领会:⑴.人体内水分的分布、水的排泄及需要量[2]掌握:⑴.水的生理功能及对改善食品感官性状的影响第九章 营养与膳食平衡(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九章。(二)学习要求掌握平衡膳食的概念、基本原则,了解合理营养以及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熟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9.1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领会:⑴.由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代替RDA的理由[2]掌握:⑴.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的定义,包括的4项营养水平指标⑵.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的定义9.2 膳食结构与膳食类型[1]领会:⑴.当今世界的三种膳食结构模式,各膳食结构模式的优缺点⑵.各膳食类型的特点[2]掌握:⑴.膳食概念⑵.平衡膳食的定义,平衡膳食中平衡的含义⑶.三大类产能营养素的理想供能比9.3 膳食指南与平衡膳食宝塔[1]掌握:⑴.膳食指南的定义⑵.中国居民(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内容及解读(2016版)⑶.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分层,各层代表的食物种类、含量及其各类食品的地位9.4 食品的方便化[1]领会:⑴.食品方便化的原因及潜在的营养问题第十章 营养与疾病防治(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章。(二)学习要求了解营养缺乏造成的典型病症及其特征,熟悉营养过剩带来的健康危害,理解膳食与代谢性疾病及癌症的关系及防治因素,掌握典型营养性疾病的膳食因素及膳食防治。(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0.1 消化吸收不良[1]领会:⑴.消化吸收不良、脂肪痢的原因、表现及防治方法[2]掌握:⑴.乳糖不耐症的概念及引发的原因10.2 营养缺乏病[1]掌握:⑴.蛋白质-热能营养缺乏、佝偻病及骨质疏松、营养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克汀病、克山病的原因、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3 营养过剩[1]掌握:⑴.肥胖、冠心病、高血压相关的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4 代谢性疾病[1]掌握:⑴.糖尿病、苯丙酮尿症、高半胱氨酸血症、通风症相关的膳食因素及防治方法。10.5 癌[1]领会:⑴.膳食中致癌、促癌物质[1]掌握:⑴.膳食中抑癌营养素及食物来源第十一章 食品的营养强化与营养标签(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一章。(二)学习要求了解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和主要目的,掌握食品营养强化的基本要求,熟悉常见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的种类。了解特殊膳食用食品,熟悉预包装食品标签基本要求,掌握食品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要求及编制方法。(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1.1 食品的营养强化[1]领会:⑴.强化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概念⑵.食品中营养强化剂的主要种类⑶.强化食品的主要种类⑷.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概念[2]掌握:⑴.食品营养强化的概念⑵.食品营养强化的主要目的(或种类)⑶.食品营养强化的意义和作用⑷.食品营养强化的七项原则(即基本要求)⑸.提高营养强化剂在食品中稳定性的方法11.2 食品营养强化剂和强化食品[1]领会:⑴.预包装食品标签的基本要求⑵.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内容[2]掌握:⑴.食品标签、营养成分表、营养声称的定义⑵.食品营养标签的意义⑶.食品营养标签的主要内容、要求和格式⑷.食品营养标签的编制第十二章 食品的功能性与功能食品(一)课程内容这部分内容对应教材第十二章。(二)学习要求了解功能食品的概念与原则,了解保健食品的分类及使用原则,熟悉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了解天然食品中的主要功能性成分。(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2.1 功能食品的发展[1]领会:⑴.功能食品的特点⑵.健康、亚健康的概念与特点[2]掌握:⑴.功能食品的概念12.1 保健食品的发展[1]领会:⑴.保健食品的分类⑵.保健食品使用原则⑶.保健食品的原料及辅料[2]掌握:⑴.保健食品的概念⑵.保健食品与其他食品、保健食品与药品的区别⑶.保健食品的特征12.3 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作用[1]领会:⑴.目前已被确认的11类生物活性物质⑵.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功能12.4 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1]掌握:⑴.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12.5 天然食品中的某些功能性成分[1]领会:⑴.包含有大蒜素等功能性成分的天然食品种类⑵.各功能性成分的作用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等二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归纳和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2、掌握: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包括课程中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点。(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食品营养学》(第三版),张泽生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次2020年。(三)自学方法的指导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内容较多,理解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并存,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悉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五)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30%,“掌握”70%。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4、本课程考试试卷可能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改错题、简述题、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附录 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分,共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干眼病是由于严重缺乏(▲)引起的。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2.生鸡蛋比熟鸡蛋的吸收率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空,每空1分,共1分。3.缺钙引起的疾病称为 ▲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共3分。4.必需氨基酸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5.简述预防维生素缺乏的措施。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6.试述功能食品的原则要求。列举三种天然食品中的功能成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243 评论(15)

番茄小清新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信息管理学基础》(第三版),马费成、宋恩梅、赵一鸣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8年版。高纲1808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2115 信息管理基础南京理工大学编(2019年)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前 言计算机、全球通信和英特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科技、经济、文化和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已经进入到以“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信息已成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继物质和能量之后的重要资源,它正在改变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工作与生活方式。了解信息、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把握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对于当代管理者来说,就像把握企业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物流管理等一样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管理学》被列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培养掌握信息管理的理论知识、懂得信息管理实践操作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信息管理的实践虽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但作为一门学科的信息管理,则是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信息活动各环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领域。它主要研究信息的生存、传播、分布、获取、加工、利用的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和管理的理论、原理、原则、技术方法和社会机制。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信息管理基础》课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必修课,是为检验自学应考者对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和掌握程度而设置的一门学科基础性课程。《信息管理基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继续深入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其它专业课程的入门与先导性课程。本课程的学习,需要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除信息的生产、传递、获取、加工(组织、检索)和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外,为了对信息进行管理,提供有效利用,还需要研究信息的分布、信息管理的支持工具——信息系统及技术方面、信息管理的社会机制——信息机构管理和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内容。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使自学应考者对于信息管理内涵、信息交流及其机制、信息分布规律、信息源及其类型、信息质量评价、信息获取途径、信息组织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信息描述与揭示、信息检索基本原理和策略、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信息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信息机构及其管理、信息政策与法律等内容均有详尽的了解,并重点掌握其中在后面指出的各个章节中的主要要点。以达到通过本课程系统而专门的学习,培养学习者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技能方法,学会分析与解决不同环节中信息管理的相关问题,并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以适应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未来工作的需求。II、考试目标(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管理一、考核知识点(一)关于信息(二)信息化与信息社会(三)信息管理概述(四)信息管理的沿革发展二、考核要求(一)关于信息1、识记:(1)通信领域中信息的定义(2)本体论层次的信息、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3)社会信息;2、领会:(1)本体论、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的差别;(2)信息的特征。3、应用:信息链,其中的数据、信息、知识及其转化。(二)信息化与信息社会1、识记:(1)信息化;(2)三网融合;(3)信息社会;2、领会:(1)信息化概念的内涵;(2)信息社会与以往社会形态相比,所发生的变化。 (三)信息管理概述1、识记:(1)信息流;(2)信息管理的实质;(3)广义的信息资源概念;2、领会:(1)信息管理的对象及其内涵;(2)信息管理的总目标及其分解。3、应用:(1)霍顿与马尔香“信息生命周期管理(ILM)”的思想,及横向管理阶段(四)信息管理的沿革及发展1、识记:(1)知识管理的实质与核心;2、领会:(1)信息管理的四个阶段;(2)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新概念提出的背景;(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的局限性;(4)知识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二章 信息交流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二)信息交流机制(三)网络信息交流二、考核要求(一)信息交流的基本概念1、识记:(1)信息交流的定义2、领会:(1)共时信息交流、历时信息交流及其功能;(2)信息交流的条件和要素。(二)信息交流机制1、识记:(1)社会信息流;(2)信息栈;(3)信息交流中的社会代理;2、领会:(1)信息栈按功能特征划分及举例;3、应用:(1)信息传递模式的四种方式及其特点比较(三)网络信息交流1、识记:(1)移动网络;(2)科学信息交流过程2、领会:(1)网络作为新兴信息载体的优势;(2)网络信息交流模式中信息用户的种类;(3)网络信息交流的过程阶段;(4)移动网络的特点第三章 信息分布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二)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三)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四)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二、考核要求(一)信息产生与分布中的马太效应1、识记:(1)马太效应;2、领会:(1)为什么会出现信息分布的“富集”与“贫集”现象;3、应用:(1)马太效应在实际信息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意义、负面影响(二)信息内容的离散分布规律1、识记:(1)信息的离散分布;(2)布拉德福定律;(3)齐夫定律;(三)信息生产者分布规律1、识记:(1)洛特卡定律;(2)普赖斯定律;(四)信息对时间的分布规律1、识记:(1)指数增长律;(2)文献的半衰期;(3)普赖斯指数;2、领会:(1)文献信息老化的四种情形第四章 信息获取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源的概念(二)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三)信息质量的评价(四)信息获取途径(五)网络信息获取与利用二、考核要求(一)信息源的概念1、识记:(1)广义的信息交源2、领会:(1)信息源的基本属性;(2)信息源的特征。(二)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1、识记:(1)记录型、智力型、实物型和零次型信息源;(2)网络信息源;(3)隐性知识;2、领会:(1)零次信息对经济活动和科技活动的作用;3、应用:(1)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及其区分(三)信息质量的评价1、识记:(1)信息质量评价;(2)信息质量评价的定性评价法、定性评价法、综合评价法;(3)网络计量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2、领会:(1)信息质量评价的意义;(2)借鉴影响因子评价网络信息质量的思路;(3)信息源评价的目标;(4)信息质量评价的实施过程;3、应用:(1)信息质量评价的一般维度,及各维度指标、评价内容。(四)信息获取途径1、识记:(1)采全率;(2)采准率;2、领会:(1)采全率与采准率的关系;(2)信息搜集的原则;3、应用:(1)信息搜集的方法与途径。(五)网络信息获取与利用1、识记:(1)数字图书馆;(2)社会化问答平台;2、领会:(1)网络信息源及其特点;(2)搜索引擎及其组成部分;3、应用:(1)通用型搜索引擎、专业型(或垂直)搜索引擎,各自典型代表,各自特点。第五章 信息组织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二)信息源的分类及其特征(三)信息描述与揭示(四)信息获取途径(五)知识组织二、考核要求(一)信息组织的基本原理1、识记:(1)信息组织及其基本对象;2、领会:(1)信息组织的基本内容;(2)信息组织的客观性原则及其要求;(3)信息组织的目的性原则及其要求;3、应用:(1)一次信息组织、二次信息组织、三次信息组织及其特点。(二)信息组织的思想方法1、识记:(1)分类、信息的分类组织;(2)主题、主题法;(3)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2、领会:(1)信息资源分类的特征;(2)主题法的特征;(3)分类法和主题法的比较3、应用:(1)标题与标题法、单元词与单元词法、叙词与叙词法、关键词与关键词法(三)信息描述与揭示1、识记:(1)信息标引及其环节;(2)标引语言;(3)元数据;2、领会:(1)信息标引所用标引语言的种类(2)受控语言和自然语言,及其各有哪些?(3)HTML、XML及两者差别;3、应用:(1)信息标引的两种类型。(四)网络信息组织1、识记:(1)众包;(2)Wiki;(3)Tag;(4)分众分类;2、领会:(1)网络信息组织的特点;(2)网络信息分类组织的两种方式;(3)网络自编分类体系的特点;(4)为何关键词技术在网络搜索引擎等信息组织中被广泛应用。3、应用:(1)目前应用较多的网络信息组织方式,各自优缺点。(五)知识组织1、识记:(1)知识组织;(2)知识表示;2、领会:(1)主观知识表示、客观知识表示,及各自方法。3、应用:(1)本体,基于本体的网络信息组织的特点;(2)知识图谱及其作用。第六章 信息检索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二)信息检索的步骤与策略(三)网络信息检索二、考核要求(一)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识记:(1)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检索的本质;2、领会:(1)根据检索内容,信息检索有哪些类型?(2)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二)信息检索的步骤与策略1、识记:(1)信息检索策略;(2)P@N;2、领会:(1)信息检索的步骤;(2)信息检索语言及其作用,如何按表述信息内容特征划分;3、应用:(1)查全率、查准率,影响查全率、查准率的因素,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三)网络信息检索1、识记:(1)关键词检索工具、目录型检索工具、混合型检索工具;(2)综合型搜索引擎、垂直搜索引擎、移动搜索引擎;2、领会:(1)网络信息检索的特点;(2)独立搜索引擎的功能模块;(3)垂直搜索引擎与综合型搜索引擎的区别;3、应用:近几年移动搜索引擎的发展种类。第七章 信息服务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二)信息服务的演化与现代发展(三)信息用户及其需求和行为研究(四)网络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行为二、考核要求(一)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1、识记:(1)信息服务及其内容;(2)信息服务的基本构成要素;2、领会:(1)信息服务的特性(2)信息服务的原则;(3)从资源依赖模式来划分信息服务类型;(4)信息服务的几种主要方式(二)信息服务的演化与现代发展1、领会:(1)网络信息服务及其特点;(2)个性化信息服务,其包含的两个方面、作用;(3)信息集成服务及其四种类型;(4)移动搜索引擎与计算机搜索引擎返回用户的信息搜索结果的差别;(5)LBS和移动应用服务结合可提供哪些个性化服务?2、应用:(1)现代信息服务呈现出的新发展趋势;(三)信息用户及其需求和行为研究1、识记:(1)信息用户;2、领会:(1)信息需要及其层次结构状态;(2)信息需求的特征;(3)用户向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工作者提出咨询的两种现象;(4)几种主要的信息用户研究方法;3、应用:用户信息行为的共同规律。(四)网络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和行为1、识记:(1)网络信息查询行为、网络信息检索行为、网络信息浏览行为、网络用户信息选择行为、信息利用行为;(2)人-机交互;(3)网络社群2、领会:(1)网络用户信息需求的新特点;(2)5种主要的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第八章 信息系统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二)信息系统的开发(三)信息系统的管理(四)信息系统的安全二、考核要求(一)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1、识记:(1)系统、信息系统;(2)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2、领会:(1)信息系统的五个基本功能;(2)信息系统的类型;(3)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模式;(4)C/S模式的缺陷,B/S模式的优点(二)信息系统的开发1、识记:(1)信息技术;(2)局域网和广域网;(3)数据库;(4)对象、类、消息、继承、封装2、领会:(1)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及其七个阶段、各阶段相关活动;(2)原型,及其两种类型;3、应用:(1)结构化开发方面的基本思想、优缺点;(2)原型法的思想基础、过程步骤、优缺点;(三)信息系统的管理1、识记:(1)信息系统的质量管理;(2)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3)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4)TAM模型和TTF模型2、领会:(1)信息系统开发引入项目管理的主要原因;(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重要性;(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4)信息系统的质量特性(四)信息系统的安全1、领会:(1)信息系统安全,及其4层含义;(2)信息系统安全危害的种类;(2)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内容和主要策略;2、应用:(1)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中非技术性安全策略的内容;(2)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第九章 信息机构及其管理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机构的类型与职能(二)信息机构的运行与管理(三)公益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四)营利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二、考核要求(一)信息机构的类型与职能1、识记:(1)一级信息部门、二级信息部门及两者差别;(2)公益性信息机构、营利性信息机构;2、领会:(1)信息机构的类型划分及举例;(2)公益性信息机构的职能、发展特征;(3)信息机构的职能;(4)针对企业的信息研究主要包括哪些?(二)信息机构的运行与管理1、领会:(1)信息机构核心竞争力的识别;(三)公益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1、识记:(1)排他性、竞争性、公共物品2、领会:(1)对公益性信息机构中“公益性”的理解;(2)公益性信息机构的主要组成;(3)非营利性公益信息机构管理的本质;(四)营利性信息机构及其管理1、领会:(1)常见的营利性信息机构,及其举例;2、应用:(1)营利性信息机构市场营销战略;(2)营利性信息机构市场营销策略;第十章 信息政策与信息法律一、考核知识点(一)信息政策(二)信息法律(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政策与法律二、考核要求(一)信息政策1、识记:(1)国家信息政策;(2)信息政策目标;(3)信息政策问题;(4)信息政策形式2、领会:(1)信息政策的主要作用;(2)为何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定知识产权政策的原则;(3)制定信息流通与信息安全政策的原则,及其原因;(二)信息法律1、识记:(1)信息法律;(2)信息法律关系;2、领会:(1)信息化给社会带来的矛盾;(2)信息法律与信息政策的联系;(3)信息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4)信息法律的立法模式;(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政策与法律1、识记:(1)数字作品;(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隐私权2、领会:(1)互联网对国家信息政策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网络作品的种类;(3)数字作品的特征;(4)目前世界上对数据库的保护形式;III、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考核目标的说明为了使考核内容具体化和考核要求标准化,本大纲在列出考试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目标,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更有目的地系统学习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难易度。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理解并清楚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知和表述。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的把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理论、方法的区别与联系,能够深入地理解这些知识,并可以用简明的语言阐述与表达这些知识的主体内容。应用:在识记和领会的基础上,能对问题进行正确的阐述与分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将信息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技能与方法。二、自学方法指导1、掌握《信息管理学基础》包括的主要内容框架,从整体上领会相关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内容,同时注意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2、掌握信息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术方法,在全面系统地学习各个章节内容的基础上,掌握考核要求的重点,有目的地深入学习重点章节。3、学会从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出发考察信息管理活动,除信息的生产、传递、获取、加工(组织、检索)和服务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外,为了对信息进行管理,提供有效利用,还需要研究信息的分布、信息管理的支持工具——信息系统及技术方面、信息管理的社会机制——信息机构管理和信息政策法律等方面内容。三、对社会助学者的要求1、社会助学者应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认真钻研指定教材,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以及与其他课程的区别与联系。对自学应考者进行切实有效的辅导,引导他们防止自学中的单纯备考的倾向。2、要正确处理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努力引导自学应考者将识记、领会和应用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把基本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辅导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质。3、要正确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由于考试内容是全面的,而且重点内容与一般内容是相互依存的,所以,社会助学者应指导自学应考者在全面掌握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再突出考核的重点内容。切忌孤立地抓重点,把自学应考者引向猜题押题。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核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随意扩大和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者降低考试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各个章节,并适当突出重点内容。2、考试试题要合理安排难易结构,可分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此外,在命题时要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之间的区别。3、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各种题型的格式见大纲附录的参考试卷。附录 题型举例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人类社会的信息活动要素包括信息、信息生产者和(D)。A.信息管理者B.信息消费者C.信息系统D.信息技术2.下列选项属于实物型信息资源的是(B)。A.数据库B.样品C. 图纸D. 书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空,每空1分,共5分。1.二次信息属于记录型信息资源。2. 信息资源管理的传统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 信息组织答:信息组织,亦称信息整序,是利用一定的规则、方法和技术对信息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进行揭示和描述(1分),并按给定的参数和序列公式排列(1分),使信息从无需集合转换为有序集合的过程(1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以阅读一本书为例,说明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答:信息资源的具有共享性是指其资源利用者在资源利用上不存在竞争关系(2分)。以阅读一本书为例,某人阅读一本书时,他从这本书中获取的知识内容(或称信息量)并不会因为其他人已经阅读而受到影响(2分),也不会对将要阅读这本书的其他人产生影响(2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从便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哪些主要类型?论述这些信息资源类型的含义,并举例说明。答:从便于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的角度出发,信息资源可以划分为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零次信息资源。(2分)记录型信息资源:包括由传统介质(纸张、竹、帛等)和各种现代介质(如磁盘、光盘、缩微胶片等)记录和存贮的知识信息,如各种书籍、期刊、数据库、网络等。(2分)实物型信息资源: 这是用实物本身来贮存和表现的知识信息,如某种样品、样机,它本身就代表一种技术信息。(2分)智力型信息资源: 这类信息资源主要表现为人脑存贮的知识信息,包括人们掌握的诀窍、技能和经验,又称为隐性知识。(2分)零次信息资源: 这类信息资源是指各种渠道中由人的口头传播的信息。(2分)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案例:李家峡水电站是由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和西北陕、甘、宁、青共同投资合建的特大型水力枢纽工程,该厂每天承担着大量的业务,并分析、整理着海量的数据。为了对整个电厂实施信息化管理,李家峡水力发电厂与长天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其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长天企业在系统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李家峡水力发电厂现行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调查、分析、研究,设计并开发一个覆盖电厂大部分管理职能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和电网实时信息进行决策服务,提高了企业整体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从而推动了电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根据系统总体逻辑模型,遵循功能相对独立并考虑到业务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原则,同时结合李家峡水力发电厂的实际需求,长天将李家峡水力发电厂管理信息系统划分为设备管理子系统、检修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计划管理子系统、安全监察子系统、办公自动化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等。问题:(1)结合案例,论述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网状结构。(2)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阶段各有哪些工作内容?答:⑴职能型的纵向信息分系统和层次型的横向信息分系统共同组成了企业信息系统的综合性网状结构(2分)。表现为:首先,它是由几个对应于企业业务子系统的纵向信息分系统构成,如供销信息分系统、科技信息分系统、财务信息分系统等(2分);其次,企业信息系统在横向的层次结构也是综合性的,对应到最高决策层、中间管理层、基础业务层(2分)。⑵ 统设计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系统总体设计:包括确定系统目标、建立概念模型、考虑约束条件(1分);系统评价:对系统总体设计的备选方案进行评价和选择(1分);系统详细设计:在系统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具体地着手建立系统个,力争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1分)系统实施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人员培训,系统测试,系统转换。(1分)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212 评论(15)

相关问答

  • 江苏省美术自学考试大纲

    江苏自考本科艺术设计考试课程有哪些? 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南京艺术学院,一共需要考23门课程(含选修课),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

    enjoyduola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江苏省自学考试大纲

    本大纲对应教材版本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第三版,张丽、郝勇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高纲1835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07725 物流规划南京

    吃出新味来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江苏省自学考试大纲在哪里看

    自学考试课程大纲是考生自学、社会助学的依据,也是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自学考试课程大纲明确规定了课程自学和考试的内容、范围及有关要求,使考试标准具体化,同时一般附

    juliejin(金培)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江苏省自学考试大纲查询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生在哪里能查询到自考考试大纲?答:全国统考课程教材书后附有该自学考试课程大纲。省考委编写或指定教材的自学考试课

    中基惠通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江苏省自学考试大纲查询不到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江苏自考生在哪里能查询到自考考试大纲?答:全国统考课程教材书后附有该自学考试课程大纲。省考委编写或指定教材的自学考试课

    吴晗晓美眉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