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7

石头脾气
自考问答 > 自考本科 > 经济学本科自考试题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哇靠哇塞

已采纳

2013年10月计量经济学自考试题已公布如下,请各位考生及时查看如下: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经济计量学就是数理经济学 B.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数理统计学和政治经济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C.经济计量学是数理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D.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2.经济计量学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A.内生变量B.虚拟变量 C.控制变量D.外生变量 3.在一元回归模型分析中,被解释变量Y和解释变量X的说法正确的是 A.Y为非随机变量,X为随机变量 B.Y为随机变量,X为非随机变量 C.X、Y均为随机变量 D.X、Y均为非随机变量 4.在含常数项的线性回归模型中,有3个解释变量, 的无偏估计量 为 A. B. C. D. 5.对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有效估计量是指 A.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方差 B.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变异系数最小 C.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方差最小 D.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变异系数 6.在线性回归模型 中, 表示 A. ,u保持不变条件下, 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均值的变化 B.任意情况下, 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均值的变化 C.u保持不变条件下, 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均值的变化 D. 保持不变条件下, 每变化一单位时Y的均值的变化 7.在回归模型 中,解释变量之间高度相关,则参数估计量的方差会 A.为零B.变小 C.不确定D.变大 8.在对数线性模型 中, 度量了 A.Y变动一个单位时,X变动的数量B.X变动一个单位时,Y变动的数量 C.X变动1%时,Y变动的百分比D.Y变动1%时,X变动的百分比 9.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中,对回归系数 (j=2,3,4)进行显著性检验时,t统计量为 A. B. C. D. 10.残差回归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A.异方差性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D.设定误差 11.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性,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B.加权最小二乘法 C.广义差分法D.工具变量法 12.若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回归形式的序列相关,且自相关系数为1。 则估计模型参数应采用 A.普通最小二乘法B.加权最小二乘法 C.一阶差分法D.工具变量法 13.在分布滞后模型 中,短期影响乘数是指 A. 、 、 B. C. D. 14.对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进行多项式变换时,多项式的阶数m与滞后长度k的关系是 A.m<kB.m=k C.m>kD.不确定 15.对于无限分布滞后模型,库伊克(Koyck)提出的假定是 A.参数符号不同但按几何数列衰减B.参数符号不同但按几何数列递增 C.参数符号相同且按几何数列衰减D.参数符号相同且按几何数列递增 16.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不包含截距项,对一个具有m个特征的质的因素需要引入的虚拟变量个数为 A.m-1B.m C.m+lD.m+2 17.设截距和斜率同时变动模型为 下面哪种情况成立,该模型为截距变动模型? A. ≠0, ≠0B. ≠0, =0 C. =0, =0D. =0, ≠0 18.简化式模型中的简化式参数表示 A.内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总影响 B.内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直接影响 C.前定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直接影响 D.前定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总影响 19.下列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中投资函数所在方程的类型为 (定义方程) (消费函数) (投资函数) A.技术方程B.行为方程 C.恒等式D.制度方程 20.在联立方程模型中,下列关于工具变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A.工具变量必须与将要替代的内生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B.工具变量必须是模型中的前定变量,与结构方程中的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C.若引入多个工具变量,即使工具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也不影响估计结果 D.工具变量与所要估计的结构方程中的前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必须很弱,以避免多重共线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对经济计量模型验证的准则有 A.经济理论准则B.最小二乘准则 C.统计准则D.数学准则 E.经济计量准则 22.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中,影响 的估计精度的因素有 A. 的期望值E( )B. 的估计值 C.随机误差项的方差 D. 的总变异 E. 的总变异 23.自相关情况下将导致 A.参数估计量不再是最小方差线性无偏估计量 B.均方差MSE可能严重低估误差项的方差 C.常用的F检验和t检验失效 D.参数估计量是无偏的 E.参数置信区间利用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的结果会存在较大的误差 24.产生滞后的原因包括 A.心理因素B.技术因素 C.制度因素D.模型设计原因 E.估计参数原因 25.在截距变动模型 中模型系数 A. 是基础类型截距项B. 是基础类型截距项 C. 是公共截距系数D. 为公共截距项 E. 是差别截距系数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内生变量 27.非随机方程 28.有限分布滞后模型 29.虚拟变量 30.结构式模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简述经济计量模型的用途。 32.试述最小二乘估计原理。 33.举例说明异方差的概念。 34.对分布滞后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时存在什么困难? 35.举例说明截距斜率同时变动模型的应用。 五、简单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6.以1991~2010年中国某地区进口总额Y(亿元)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生产总值X (亿元)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回归结果如下: =-261.09+0.245 Se=(26.2) ( ) t=( ) (16.616) =0.939 n=20 要求:(1)将括号内缺失的数据补充完整; (2)如何解释系数0.245和系数-261.09? 37.假设有n种商品,其中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式中, 是该商品的需求量;Y是居民收入; 是该商品的价格; ,…, 是其它商品的价格;P是n种商品的平均价格。 试分析: (1)该模型最有可能违背了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哪一个假设?为什么? (2)能否得到 , ,…, 以及 各自的最小二乘估计?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14分) 38.在研究生产函数时,我们得到如下两样结果 模型I Ln =-5.04+0.887LnK+0.893LnL =0.878 n=21 模型II Ln =-8.57+0.272t+0.460LnK+1.285LnL =0.889 n=21 其中 =产量,K=资本,L=劳动时数,t=时间,n=样本容量 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如何检验模型I中所有系数的统计显著性? ②如何检验模型II中所有系数的统计显著性? ③若t和LnK之间相关系数为0.97,你将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④模型I的规模报酬为多少? (注: =0.05, =2.101, =2.110)

330 评论(15)

小茉莉0906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 A.威廉·配第 B.马尔萨斯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生产力所体现出的关系是( )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B.产品交换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产品消费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4.商品经济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 )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小商品经济 6.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 )(2011.07真题) A.市场中介组织 B.微观经济主体 C.中央政府 D.地方政府 7.商品的二因素是 ( ) A.价值与价值量 B.使用价值与效用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与价值 8.一般情况下,对空气、阳光而言,( ) A.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 B.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 C.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9.政治经济学中劳动的二重性是 ( ) A .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10.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2012.4 真题) A.必须是金属货币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因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称为 ( )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物质磨损 D.自然磨损 13.利润在本质上是 (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14.下列不属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是 ( ) A.I(v+△v+m/x)=II(c+△c) B.I(c+v+m)=I(c+△c)+II(c+△c) C.II(c+v+m)=I(v+m)+II(v+m) D.II(c+v+m)= I(v+△v+m/x)+ II(v+△v+m/x)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 16.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7.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2012.4 真题) A.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C.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率 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18.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 (2012.1 真题) A.工业资本的统治 B.金融资本的统治 C.产业资本的统治 D.商业资本的统治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2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分配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平均主义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1.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2011.7 真题) A.股份制经济 B.外资经济 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2. 下列行业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 A.建筑业 B.服装业 C.畜牧业 D.制造业 23.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包含了经济发展 C.经济增长未必会带来经济发展 D.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 24.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消除收入差距 B.刺激消费需求 C.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D.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 2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不包括下列那个选项 ( ) A.商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9.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30.实行对外开放是 (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 ) 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经济基础 E.生产关系 2.一般情况下,制约经济体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历史文化传统 D.执政党意志 E.现实国情 3.商品的价值是 (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B.是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表现 C.体现在物上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D.商品的自然属性 E.商品的社会属性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主要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E.概括了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 )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 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8.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 )(2012.4 真题) 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 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9.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包括 ( ) A.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B.扩大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D.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 E.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有( ) A.对外贸易 B.利用外资 C.引进技术 D.发展国际旅游业 E.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3.简述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5.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 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3.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C 知识点:导论 难度:4 3、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3 4、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5、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难度:4 6、答案:B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7、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2 8、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9、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10、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11、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 12、答案:B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3、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4、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 15、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6、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7、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18、答案:B 知识点:第6章 难度:3 19、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0、答案: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21、答案:D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2、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3、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4、答案:C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5、答案:D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6、答案:A 知识点:第9章 难度:2 27、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2 28、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3 29、答案:A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2 30、答案:A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2 二、多选题 1、答案:ABC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ABCE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3、答案:ACE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4、答案:BCE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5、答案:C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4 6、答案:ABCE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7、答案:A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8、答案:ABCDE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9、答案:ABCD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3 10、答案:ABCDE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3)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就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这二重属性。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2、答案:(1)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这就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2)竞争的手段通过资本的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转产利润率高的产品。竞争的结果是使各部门的利润率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3)平均利润的形成不是各部门利润的简单平均,它只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3、答案: 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经济表现:A.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第6章 难度:4 4、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5、答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切实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依靠物质要素的增加。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四、论述题 1、答案:(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笼统地讲劳动创造价值,既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劳动既制造使用价值又形成价值,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各种不同劳动可以进行比较。马克思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中的正确部分,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把劳动价值学说置于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进而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 知识点:第2章 难度:5 2、答案:(1)三种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二,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三,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率先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⑵ 三种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反过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排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第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途径或方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正是在各个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个别企业首先提高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在竞争中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后,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为一般生产条件,其个别价值已等于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部门的所有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第三,超额剩余价值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知识点:第4章 难度:5 3、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这为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效解决了自身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发展的空间。第三,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更加便利地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第四,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3)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第二,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享尽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而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不多,甚至造成原有发展的破坏。第三,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扩张,也使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受到冲击和挑战。第四,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开采过度、浪费严重、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这些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4

287 评论(9)

高小果3

选B 从经济学角度讲 人的消费会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不过这个题是个纯数学题 就是初中的一次函数 X就是收入 Y就是支出 一代入就出来了。

175 评论(8)

相关问答

  • 经济学本科自考试题

    2013年10月计量经济学自考试题已公布如下,请各位考生及时查看如下: 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量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

    石头脾气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经济学自学考试试题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蓝莓嘉人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2
  • 经济学自学考试题

    2020年10月劳动经济学自考真题今天我们的教务老师给同学来讲讲以下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可以收藏我们网站哦,我们专注于自学考试教材购买服务网哦,接下来一

    shishan786 6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经济学自考本科试题

    【第一篇】 一.名词解释: 1.资本——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可以划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知识。 2.工业化——工业化是一个过程,其基本特征是:“

    靓丽人生000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经济学自考试题

    答案选A。解题思路是:1、C代表“消费支出”;2、Y代表“收入”;3、1000为固定系数a,也就是说不管收入是多少,是没有为“0”也好,还是有收入的(但不管具体

    寻找梦想之旅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3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