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04

小苹果花苑
自考问答 > 自考本科 > 社会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奇奇怪怪的lemon

已采纳

期望-效价理论。期望效价理论是完全以物理量为基础的决策理论,其数学表达式是: EV = ∑ Pi×Xi 其中,Xi为与某项决策可能导致的结果i相关的收益或损失,而Pi则是该结果的发生概率。

82 评论(14)

fengzhong031

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现在你是否对读书笔记一筹莫展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社会心理学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难道做自己想做的事,住在令你感到幸福的地方,过着内心安宁平和的日子就一败涂地了吗?当个出色的医生,年收入一万英镑,娶个如花似玉的娇妻,就是成功的人生吗?我想这要取决于你如何理解生活的意义,对社会要做哪些贡献,以及你对自己的要求。

艺术最吸引人之处莫过于艺术家独特的个性。有了这个,其他的无数缺点我都乐意原谅。

把艺术仅仅看做是一门匠人才能通晓的手艺是个可笑的误解——艺术乃是情感的流露,而情感所诉诸的语言世人皆知。不过,有一点我是赞同的,即缺失实际的绘画技巧知识的评论家,很难对作品真正的价值发表出什么真知灼见。

一个人每天都应当做两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对灵魂大有好处。

钟摆摇过来又荡过去,时间的循环无止无休。

那些荡气回肠的话语在说的人看来是独领风骚,事实上却早已是陈词滥调,就连口吻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想,曾经的我们总是羞于流露情感,因害怕遭人嘲笑而不敢过分张扬。

偏见:不喜欢他人

偏见指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的预先判断。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是一种负面行为。不平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偏见能帮助有钱有势的人将其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特权合理化)人们在孕育或者减少偏见的方式下被抚养长大。家庭、宗教团体及更广阔多社会都可能维持或者减少偏见。社会制度部分出于惯性对原因也支持助长偏见。

偏见的动机根源

挫折与攻击:替罪羊理论

当我们遭遇挫折的原因令人胆怯或者莫名其妙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敌对方向,“替代性攻击”。例如,美国内战后南方地区对美国黑人滥施私刑。另外,当利益发生冲突时,偏见(对某些人来说)就成为报复的手段。例如,加拿大人对移民的抵触随失业率而上下波动。

社会同一性理论:感觉比他人优越

我们不仅在群体中为我们自己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求自豪感。我们认为我们的群体比较优秀,有助于让我们感觉更好。

内群里偏见(ingroupbias):偏袒个人自己的群体,或喜欢内群体或讨厌外群体或两者兼而有之。当我们的群体相对于外群体规模较小、社会经济较低时,我们更容易表现出内群体偏见。即使是毫无逻辑依据而组成的群体意识也会产生某种内群体偏见。

社会地位、自我关注和归属的需要

认为自己有地位,我们就需要有人不如我们。获得肯定,人们将对外群体做出更积极的评价,自尊受到威胁,人们就会诋毁外群体,以恢复自尊。蔑视外群体可以强化内群体。知觉到一个共同的敌人会使一个群体变得团结。

偏见的认知根源

刻板印象可以是我们简化复杂世界的心理机制的副产品,它是正常思维过程的副产品。

类别化:将人归入不同群体

如果一个群体内部的人具有一些相似性,那么我们了解一个人的群体成员身份,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而获得很多有用的信息。刻板印象能提供“获得的信息与付出的努力二者间的一个较好获益率”。

(1)自发类别化;(2)知觉到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一般而言,我们越是熟悉一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其越多的多样性,我们越是不熟悉,我们的刻板印象就越严重。例如,白人能更准确地在认白人面孔而非黑人面孔,黑人更容易辨别黑人面孔;人们能更准确再认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

独特性:感知那些突出的人

独特的人、生动或者极端的事件往往能吸引我们注意力并歪曲我们的判断。我们对与众不同者的极度关注制造成了一种错觉,使得这些人比实际上显得与众不同。即使双方都是善意的,一个强势的人和一个弱势的人之间自我意识到相互作用仍然会令人感到紧张。污名意识就是人们在多大程度上预期他人会对他们产生刻板印象。我们遇险的刻板印象能引导我们“看到”根本不存在的联系。我们对非同寻常的事情的格外关注也会产生一些虚假相关。例如,当一个自称时同性恋的人谋杀,人们往往会提到同性恋,但如果是异性恋,它的性取向却很少会被提及。

归因

我们常常犯基本归因错误,我们总是热衷于将人们的行为归结于他们的内在倾向,以至于不大理会那些重要的情境力量。利群偏差:我们总是对我们自己的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在解释其他群体的成员时,我们更容易从最坏的角度去设想。公平世界现象:当观察者无聊改变受害者命运时,他们就经常会否定和贬低受害者。人们认为这是一个公正的世界,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偏见的后果

自身永存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趋向于自行永久存在,并拒绝改变。偏见是一种预断。我们的'预断能引导我们的注意、解释以及记忆。只要群体成员行为举止符合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重视这一事实,我们先前的看法获得验证。当群体成员的行为举止与我们的预期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就会以特殊情形为由对这类行为闪烁其词。

标签的作用犹如一个拉响的汽笛,它让我们对所有平时能感知到的细微差别充耳不闻。也许你能回忆起在过去某个时候,你无论怎样努力都摆脱不了某人对你的评价,当时你无论做什么,始终被人误解。

再分群法:一旦人们有违我们的刻板印象时,我们会通过分出一个新的子群体来维护以前的刻板印象。再分类法:把偏常的人归入一个不同的类群。子类别时群体的例外,而子群体则是作为整个群体的一部分而获得承认。

歧视的影响:自我实现的预言

刻板印象能通过自我实现对预言创造出它们相应的现实。

态度之所以可能与社会阶层等级相一致,还因为歧视影响到了它的受害者。社会信念能够自行验证。

刻板印象威胁

当你置身于别人都预期你会表现很差的情境中,你的焦虑可能会使你验证这一信念。媒体能激起刻板印象威胁。当然,正面刻板印象似乎能促进成绩。

人们在评价个体时,往往比评价由这些个体构成的群体时更为积极。人们常常相信一些刻板印象,然而一旦接触到生动到轶闻趣事,他们又会无视这些刻板印象。例如,许多人认为“政治家是骗子”,但“我们的参议员琼斯是诚实真正的”。然而,强烈且显然相关的刻板印象确实能影响我们对个体对判断。当刻板印象足够强,而关于某人当信息又模棱两可时,刻板印象能微妙地扭曲我们对个体对判断。

他们的生活就像一曲田园牧歌,美得独一无二。

美是世界上最曼妙最奇异的东西,艺术家必须经历灵魂的折磨才能从纷繁世界中将它采撷出来。

蒙受苦难可以提升人的品格,此话有假;能使人高贵的有时是幸福,大多数的苦难只会使人心胸狭小,报复心强。

现在无法忍受的悲伤,我希望终有一天会被时间抚平,遗忘具有一种慈悲的力量,会帮他重新拾起生活的重担。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专家杨宜音主编的,2005年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使我大致了解现代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大致历程和发展经历,,现代心理学界一般认定,1908年是现代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大约在上个世纪70年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出现让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和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都意识到了文化的意思。

全书共分8个部分,分别从跨文化的自我透视、中国人的社会取向、中国人的集体主义、中国人“大七”人格结构的理论分析、学科制度精英、符号霸权和社会遗忘、中国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平衡性问题、中国人的“显我”与“隐我”、一项有关中国人关系分类的个案研究等8各部分从个性特征到规律性特征都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和总结,为揭示中华文化与社会心理的相互建构做出了重要贡献。

105 评论(9)

仗剑拂衣去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社会心理学 (一)认识自己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我即灵魂,是联合了个体多种知觉的单纯而主动的实体。 学习社会心理学能够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知。 (二)认识他人 对他人的认识一般通过两个方面出发: 1. 从对方的人格特点出发,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 从情景出发,知道对方在什么情境下会做什么样的事 社会心理学主要强调从第二个方面来认识他人。 在当今人格心理学中,对于人格特质最有影响力的理论有两个,一个是Cosata和McCare等研究者提出的 “big-five” 理论。另一个是我国学者王登峰提出的 “big-seven” 。 Big-Five - 神经质(neuroticism):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和情绪调节情况。得分高的人经常有悲伤、由于和愤怒的情绪;得分低的人则可以保持情绪平静不会大悲大喜。 - 外向性(extraversion):指个体如何对待与他人的交往等。得分高的人乐于交际,精力充沛;得分低的人则比较含蓄稳健 - 开放性(openness):指个体能否接受新思想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等方面持开放态度。得分高的人不容易循规蹈矩,喜欢独立思考;得分低的人喜欢熟悉的事物,并且比较传统。 - 宜人性(agreeableness):指个体对待他人的态度。得分高的人有同情心,注重和他人的合作;得分低的人喜欢竞争,会为信念或利益与他人斗争 -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指个体做事的态度,扽分高的人做事有计划,有恒心,善于自律;得分低的人则容易转移兴趣和注意力,做事不拘小节。 Big-Seven - 外向性:指个体活跃、合群、乐观  - 善良:指个体利他、诚信、重感情 - 行事风格:指个体严谨、自制、沉稳 - 才干:指个体决断、坚韧、机敏 - 情绪性:指个体有耐性、直爽 - 人际关系:指对人热情、宽和 - 处事态度: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Big-Five 和Big-Seven 既有共同的成分,也有属于西方人和中国人的独特内涵 (三)认识社会 通过学习社会心理学,我们能够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的特性以及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体的可能反应,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好滴适应社会 (四)认识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在于四个方面有优势: • 能够自主:做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决定么不是有他人决定 • 能力:能有足够的实力把自己决定的事情或者他人交代的任务完成 • 关系:在生活中和他人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而不是孤军奋战 • 自尊: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积极的评价 二、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20C8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Freedman,从行为主义心理学视角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 认知革命之后:Myers,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么想,怎么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 国内的观点:吴江霖: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学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  沈德灿: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学、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社会心理学与常识 社会心理学与常识有很多的不同,之所以不同,有两种原因: • 与人类的非理性行为有紧密的关系:人类的行为并不是完全有意识与理性指引的。 • 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三)社会心理学的三个研究领域 1. 个体过程 2. 人际过程 3. 群体过程 三、社会心理学简史 (一)学派时期的社会心理学 (二)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假设与理论 对科学研究的假设有三个要求: • 第一,可证真伪。 • 第二,量化表达。 • 第三,简洁清晰。 评价一个理论好坏的标准有四个: • 准确性:理论如果不鞥准确滴预测现象发生规律,就不是一个好理论 • 一致性:用理论解释现象的时候不能前后矛盾,应该保持一致性。 • 简洁性:理论不能太复杂,应该简明扼要地对事件之间的关系做出描述 • 广泛性:理论应该能够解释一系列现象,不能直接是某些特殊的现象 理论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方面: • 统和现有的知识 • 解释已有现象 • 预测性 • 指导研究方向 与=社会心理学家所建立的是更精确的 “ 微理论” ,这些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某一具体方面,能偶对这些行为作出预测,并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检验。 (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取向  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强调的重点个体的心理学与行为团体或社会的影响 理解行为的途径分析心理状态、人格等分析社会变量,如地位、角色等 首要目标预测行为描述行为 方法以实验为主、兼调查调查和参与观察是主要方法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三个层面 1. 社会层面   在社会层面的研究中,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常常会认用比较广泛的因素来解释社会行为。社会心理学家则会更加关注人挤层面。社会学家会研究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变量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家则会更加倾向于研究人们的行为和更为直接的变量之间的关系。 1. 人际层面   社会心理学家常常用个体当时所处的情境及个体与周围他人的人际关系来解释行为。 1. 个人层面   一个人的特质可以用来解释他的行为,人格特质可以用来解释在相同情境下,人们为何采用不同的行为方式。临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都研究人们如何在社会情境中应对焦虑或压力,都研究受压抑或不受压抑的个体在处理信息、对行为进行归因、寻求互动等方面的差异。 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一)生物理论 生物理论强调两个方面的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决定作用: • 本能 • 遗传差异 (二)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强调 经验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在任何情境下个体都会学到某种行为,并在多次学习之后成为习惯 ,个体将会采用惯用的方式作出反应,当类似的情景再度出现的时候。 1. 学习理论的机制 • 联结(association): 经典条件作用(classical condition)。 • 强化(reinforcement): 指人们学会一种 特别的行为 是因为这种行为伴随着 愉快、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后果 。 强化是学习理论的核心 • 模仿(imitation): 个体通过 观察他人态度 及行为来学习社会态度与行为 模仿的发生 并不需要外界的强化 ,只须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便可以产生。在这里,模仿机制对于儿童是社会学系的重要机制,但是对成人来说,未必有效。 1. 学习理论的特点 • 学习理论强调过去的经验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忽略了当时的情景细节,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而来。 • 学习理论倾向于将 行为的原因归于外在环境,而忽略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 。它强调过去的外部事件与刺激的联结情形、早起对某种行为反应的强化过程以及个体曾接触过的行为模式等外在因素。 • 学习理论通常 只想解释外表的行为而非主观的心理状态 。 (三)诱因理论 1. 理性决策论(rational decision making theory) 理性决策论:在选择的时候,人们会顾及不同行为的利益及代价, 而以理性的方式作出最佳选择 , 也就是以最低代价获得最大利益 Edwards的预期价值论(expectancy value theory)最具有代表性:该理论认为,在决策的时候,人对下列两项因素所作出的判断结果为基础: • 某一决策各种可能后果的价值; • 某一决策后果真正实现的可能性大小 1. 交换理论(exchange theory) 这一理论将人际互动是为彼此所做的一连串理性决策。也就是说,人们之间的互动取决于 彼此对各种结果的代价及利益所做的评估 。 社会交换理论的重点在于强调 相对代价及利益 ,该理论在分析协商情景时很价值。 1. 需求满足理论(need satisfaction) 需求满足论认为每个人都有某种需求或动机 ,一个人之所以有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满足这些需求或动机。 以上三种诱因理论都说明了个体面对多种选择时,依照自己能从 各个行为方案中获得或损失多少利益来做决策 。与学习理论不同,诱因理论将重点放在 当时情境下的可能行为的相对利益与损失 。也就是说,诱因理论认为行为的起因在于 个人所处的环境 ,诱因论关心个人的内在状态而不是环境因素。 (四)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congnitive theory)认为人的行为会取决于对 社会环境的直觉和加工过程 。 人们常常将社会情境的直觉、想法、信念组成一个简单而又有意义的形式,就像对物体的直觉一样,并且可以将它变得有规律。它影响了一个人对社会情境的反应。而这个过程被称为 ^社会认知 (social congnitive)。 1. 两个基本原则 • 分类(categorization):人们知觉事物的时候,往往先根据一些简单的原则将事物进行分类。 • 聚焦(focus):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忽略背景的影响。 人们往往存在着按照某种方式对事物加以组织的倾向,并且这种将事物加以组织的倾向非常强烈。 1. 两个重要的认知理论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这个理论主要是想说明我们如何解释时间的原因 认知失调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这个理论主要解释当人们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 (五)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角色理论强调 个体的行为是由其社会 ^ 角色  提供的 。 角色理论通过没有强调某种单一决定因素,二十从角色、角色期望、角色技能等方面的 相互关系 去解释行为的原因。角色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人们的行为会随着她们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社会心理学中,与此比较接近的是社会认同理论。 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过程与方法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人们往往从两个角度提出问题,一个是从理论中演绎出研究问题,另一个是从实践中提出问题。 (二)阅读文献 (三)研究方法选择 1. 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是指被动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相关可以分为正、负、零相关。 相关研究存在的问题: 不能说明因果关系 ,并且有的时候有 中介因素 的影响。 1.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是认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景,并把被是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感兴趣的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实验研究法最大的优点: 对变量有着严格的控制,所以避免了因果关系的混淆 ,并且结果可以 重复验证 ,有比较高的效度。 实验研究法需要控制的要求: 自变量可以操纵以及被试随机分配 。 (四)收集数据 1. 观察法 优点:简单易行,获取一手资料 缺点:特定种类的行为很难观察(私密行为);消耗时间长;范围内容特定 1. 调查法 优点:使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简单易行,可以收集大量资料 缺点:过分依赖自我报告,但是自我报告有时候不一定准确 1. 实验法 优点:得到的资料准确可信 缺点:如果样本没有代表性,则结论无法推广 在行为中,某种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叫做主效应,交互作用则是指某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受这个因素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1. 档案研究法 优点:可以排除情境对行为的影响 缺点:记录内容不完整,不够详细,搜集方式不够系统 1. 元分析方法 元分析方法:运用一套统计程序从一个 新的角度对已开展或已经报告的有关研究进行检验分析。 (五)研究设计 (六)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 样本的代表性:要采取 随机取样的方式 ,是每个人都有同等的被选择的机会,并且要崩要尽量 异质化 。 • 实验者偏差:在研究中要尽量采取 单盲或者双盲实验 ,使实验者的影响达到最小 • 被试偏差: 被试的社会赞许倾向会让她们试图揣摩实验者的研究意图 ,从而影响实验的有效性,所以最好不要让被试知道实验假设。 • 伦理问题:在研究中要尽量 避免对被试造成伤害 ,有时也会涉及欺骗的内容,实验的隐瞒一般是可以的,但是实验结束后有必要告知被试事实和研究目的。 (七)论文的撰写

222 评论(8)

乖乖黑宝宝

就这四个选项吗?社会心理学有四个基本理论:生物理论\学习理论和行为主义\认知理论\诱因理论。其中诱因理论的阐释是:行为决定于个体对各种行为的可能结果所做的诱因分析,认为人们以行为后果的有利或不利为判断基础来决定采取何种行为。诱因理论的三种代表性论:理性决定论\社会交换理论\需求满足论。以上是摘自我社会心理学的笔记,仅供参考。

141 评论(11)

相关问答

  • 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

    人的心理现象是宇宙间最复杂而又最神奇的现象之一,恩格斯把它誉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心理学就是对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进行研究的科学。 一、什么是心理学?

    大唐帝国皇帝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护理社会学概论自考重点笔记

    课程设置及考试安排学习时间:两年课程名称 学期 学分 备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 2 英语(二) 4 14 护理教育导论 3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yuanxia6636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教育社会学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自考《社会学概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1、社会需要在社会中的地位 2、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4、社会交往的意义 5、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

    芬琳漆厦门站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社会学概论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4月自考马上来了,相信管理类的同学对于《社会学概论》十分熟悉,《社会学概论》是公共管理类等近20个专业本科生和专科生的必修课之一,那么社会学概论究竟考什么内容呢

    威达天下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 社会心理学自考重点笔记

    期望-效价理论。期望效价理论是完全以物理量为基础的决策理论,其数学表达式是: EV = ∑ Pi×Xi 其中,Xi为与某项决策可能导致的结果i相关的收益或损

    小苹果花苑 4人参与回答 2024-09-24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