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0

yaodabian0214
自考问答 > 自考本科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表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霸气Annie姐

已采纳

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易错观点

(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注意: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能放弃。)

二、投资的选择

(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注意: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2)债券和股票都是有价证券,都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注意:股票不是定期收取利息的)

(3)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注意:政府债券)

(4)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少。(注意:是购买商业保险)

三、关于分配制度的易错观点

(1)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注意: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2)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注意:按劳动成果分配)

(3)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注意:按劳动要素分配)

(4)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注意: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5)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好。(注意:劳动生产率与效率是不同概念)

四、关于财政的易错观点

(1)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注意:税收是主要形式)

(2)财政赤字是指当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注意:是小于)

(3)财政收入减少,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注意:应该是财政收入增加,会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

(4)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注意:关键是发展经济,还要调整分配政策)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1)生产决定消费。(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决定消费的方式。③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意:消费能促进生产的发展。这里的消费是指健康的合理的消费。

2、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

为什么:(1)必要性:①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②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③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怎么样: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经济全球化 外汇与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110 评论(15)

小库201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 1.考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等问题,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等一些基本概念。并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2.难点在于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层次性;第二,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第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 另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这里也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质;第二,要了解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第三,要了解经济规律的类型。这两个问题贯穿于以下各章的学习过程中。 第二章 商品和货币 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商品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与把握价值这一核心概念及由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内容。综观本章可以发现,其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一概念展开的:第一节分析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量是如何决定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无论是其质还是其量,都隐藏在商品内部,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东西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货币的产生过程,于是第二节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等内容。第三节则对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等进行了阐述。所以,第二章的基本内容可以简要概括为价值的质、价值的量、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四个部分,而贯穿第二章始终的核心概念就是价值。 此外,商品价值量的决定也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考生也要注意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在考察商品价值量时,不仅要区分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必须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本章可以联系实际的原理比较多,比如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作用等。应该指出,商品、货币的一般原理和规律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完全适用的。因此,考生在学习这一章时,应学会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去分析和认识我国目前经济建设领域出现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认识货币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作用及其具体体现等等。 4.本章基本名词、概念多,概念(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比较严谨,需要运用抽象思维方法,在理解和掌握上有一定难度,但本章内容属基础性理论,基本的名词、概念和知识原理,必须很好理解和掌握。不然,很难理解和把握以下各章的内容。在学习本章时,考生在方法上要注意三点: (1)由于它是教材中理论性的一章,其中的许多概念、范畴、规律比较抽象,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因此,要把本章各知识点的内容真正搞懂吃透,就不仅应记住各个概念、范畴、规律的定义和内容,而且应力求弄懂这些概念、范畴、规律的来龙去脉,知道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例如,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因素,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要搞清它们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具体表现在哪里? (2)教材上许多内容是前后相连、一环扣一环的。在学习中可以尝试用前面的理论、知识来帮助理解后面的内容,也可以用后面阐述的规律、知识来加深对前面的基本概念、范畴的理解。如:要把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价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这六个概念联系起来,比较着进行复习,掌握它们的内涵及内在联系。要把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个别劳动、社会必要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私人劳动、社会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劳动、劳动力这几组概念区分开。 (3)我们天天在和商品、货币打交道;我们的经济工作,从企业的经济运行和国家的宏观调控,都必须尊重和利用价值规律。所以,结合实际生活事例来学习商品货币理论,便于加深理解,提高复习效率。比如,掌握货币的职能就要注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进行认识。 第三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只有依据剩余价值理论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因而本章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重点章节。本章命题的重点主要集中在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及意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和形式、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意义、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等。 2.本章的难点是如何具体分折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里的关键是联系第二章的劳动价值论,学会运用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来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考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应注意: (1)紧紧抓住剩余价值生产这一主线来把握全章内容。从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开始,到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剩余价值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再到剩余价值如何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不断地被再生产出来,所有内容都沿着剩余价值生产这一中心线索向前发展。 (2)区分有关资本的几组概念,即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与商品资本,职能资本与借贷资本等。它们分别在不同章节(第三、第四;第六章),复习时要把它们归纳在一起,着重弄清每组资本划分的依据、内涵、职能、意义等问题,并注意结合实际加以领会。 (3)弄清几对概念的相互关系。一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之间的关系,二是劳动力、劳动与资本主义工资之间的关系,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聚、资本集中之间的关系,四是资本技术构成、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之间的关系,五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相对过剩人口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1.本章的重点包括: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产业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固定资本的损耗,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分析前提,社会总资本简单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实质。 2.本章的难点:(1)如何把握资本在本质上不仅是一种关系,而且还是一种运动。为此,学习中一定要注意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的角度来考察资本流通过程,一定要明确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带来剽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进而认识到资本不仅是一种社会经济关系,而且还是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 (2)要明确生产资本的三种划分:即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三种划分的依据、目的和意义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3)在学习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时,疑难之点是准确理解和掌握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一系列实现条件,它体现了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的平衡关系,这是社会化大生产顺利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3.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一些原理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适用的。因此,要注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复习。比如,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理论所揭示的资本运动的规律对社会主义企业的启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所揭示的一系列条件对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启示等等,望考生加以重视。 第五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重点在于掌握四个转化,即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要正确认识这些转化形式是如何一步步地掩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本质的。 2.本章的难点是:第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格不再围绕价值而是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变化,并没有违反价值规律。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第二,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平均利润率要进行区分,它们各自的含义、表达式及其经济意义是什么? 3.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和下一章的内在联系。这两章主要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现实问题,分析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各种发展了的具体形式,以及探索这些形式的相互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理论分析一步步接近于资本主义的现实。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劳动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第六章 商业利润、借贷利息和地租 1.主要内容包括: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商业利润的来源和形成,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利息和利息率,资本主义银行和银行利润,股份公司、股票和股息,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和特征,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实质、来源、形成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 2.该章的难点:(1)弄清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是最易混淆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也是较易出题的知识点。要紧紧抓住本质去分析和说明现象,即用资本和剩余价值这些本质性的东西去分析、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一系列具体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范畴(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银行资本、借贷资本、大土地所有权,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银行利润、地租等等),揭示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2)要正确理解股票价格和土地价格的实质。它们不是劳动产品,没有价值,但可以买卖,因而有价格。股票价格不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股息收人的资本化;同理,土地价格也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 3.需要指出的是,本章和上一章中对某些经济现象和范畴的阐述、对某些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分析,可以借鉴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以及改革中的某些问题和政策。例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何借鉴意义;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应采取的土地政策有何指导意义;马克思的股份公司理论(股份公司的性质,其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性,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的作用等)对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有何现实意义。这些都是考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应切实弄清楚的重要问题,也是本章最可能联系实际的考点。 第七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这一章考查的重点是:垄断的形成,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垄断价格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形式、历史作用和阶级实质,资本主义干预、调节经济的内容和方式,战后生产集中和垄断的新特点等。 2.本章的难点在于如何理解无论是垄断价格还是垄断利润,都不可能否定价值规律,即垄断价格及其与价值规律究竟是什么关系?在学习垄断价格时,要注意与前面第二、第五章相关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即把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生产价格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垄断价格条件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联系起来复习,注意“价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的发展脉络。 3.学习中要注意:(1)本章内容是围绕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这两大问题展开的。前者要紧紧抓住列宁概括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进行学习,后者要紧紧抓住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进行学习。学习时,要在一般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意掌握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出现的一系列新现象、新问题和新内容。为此,要注意阅读报刊,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现实,加强对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2)本章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其内容虽然是分析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其中的某些知识点在学习时应当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干预、调节经济生活的某些内容和形式,无疑体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即维护垄断资本的统治。但也应看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才有可能、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调控经济运行的一些形式、手段和政策,才有了所谓“遵循国际惯例”的必要性。 第八章 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 1.本章重点问题包括:资本输出,国际垄断组织的产生和发展,生产与资本的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影响,经济一体化和地区集团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 2.学习本章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这一章的内容现实性强,常见于媒体报道。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人以及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本章的许多知识点,如“生产和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等问题都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这一章的考查,预计今后可能会有所加强。 (2)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无非是其国内经济关系的延伸,这种延伸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的一种必然结果。所以,学习本章的内容应联系和运用前面几章的基本知识,不要割裂开来。 第九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与历史地位 1.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2.本章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主义部分总结性的一章,是以上各章理论分析的一个结论。本章知识点少,命题的机会相应会少一些,若有,题型大多是选择题。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1.本章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基础和分配原则、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由于本章知识点少,过去很少出题,今后命制主观性大题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要考查,预计主要是选择题,不排除有出简答题的情况。

214 评论(10)

相关问答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这是个自学网站:政治经济学知识点 - 自学考试 - 道客巴巴第一章 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 所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

    七碗爱玉味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1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

    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归纳总结(经济学常识) 总起来不少 一本书那⒈商品和商品经济 本部分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三部分内容组成。 商品包括商

    尛嘴亂吃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2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文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总的来说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2.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研

    CHA1LUL1A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9-22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片

    自考马原理知识点梳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狭义和广义解释: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

    水月琉璃007 4人参与回答 2024-09-22
  • 政治经济学自考知识点总结图表

    一、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的易错观点 (1)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注意: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能放弃。) 二、投资的选择 (1)银行存款利率提高

    yaodabian0214 2人参与回答 2024-09-21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