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发布时间: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发布时间: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书后面有考试大纲,那些要求领会,识记,应用的都是重点,但也不能说明其它的就不重要了,这些只是出到名词解释和问答分析题概率高点,其它的会出选择题。建议你去看下历年的自考试卷,肯定有好处,每次都有几道题目在以前的试卷上出现过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该专业的主考院校为陕西师范大学,一共需要考18门课程(含选修课),分别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中外教育管理史、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和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学前教育管理、中小学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毕业论文。

免费领取自考学习资料、知识地图: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总结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应考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为了组织好《教育管理原理》(0449)课程统一命题工作,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命题工作手册》的要求及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课程的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慎重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2.坚持课程标准,体现培养目标。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蓝本确定命题的内容;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二、命题依据和范围

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教育管理原理自学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

2.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孙绵涛主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教育管理原理》为考试指定教材。

3.命题内容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

三、考试要求

1.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2.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一般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一般为2﹕3﹕3﹕2。

3.考试命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题等。

4.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四、《教育管理原理》课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教育管理学产生于()。

a、20世纪                       b、19世纪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中期

2.教育管理属于()中的一种。

a、工程管理                    b、行政管理

c、企业管理                    d、公共事业管理

二、名词解释题

人本原理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教育预测的延续性原理、相关性原理和相似性原理?

2.简述学校管理过程。

四、论述题

1.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

2.谈谈你对提高教育管理效能的看法。

五、案例题

略。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小学教育科学研究》(0406)课程考试说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应考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为了组织好《小学教育科学研究》(0406)课程统一命题工作,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命题工作手册》的要求及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课程的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慎重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2.坚持课程标准,体现培养目标。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蓝本确定命题的内容;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二、命题依据和范围

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自学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

2.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杨小微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为考试指定教材。

3.命题内容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三、考试要求

1.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2.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一般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一般为:2:3:3:2。

3.考试命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

4.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四、《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课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若因变量为思维的敏捷性,那么其检测的最适宜指标是()。

a.难度                          b.强度

c.灵活度                      d.反应速度

2.最早提出实验科学这一概念的是()。

a.弗朗西斯·培根         b.罗吉尔·培根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二、名词解释题

1.科学研究

2.真实验

三、简答题

1.教育理论研究法有何特点?

2.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有何异同?

四、论述题

1.在小学教育研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如何确定课题?

2.试用教育实验法理论来评述某一个小学教育实验范例。

五、计算题

略。

◆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388)课程考试说明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应考者获得高等教育学历的国家考试,命题是确保考试质量的核心工作。为了组织好《学前儿童数学教育(0388)课程统一命题工作,按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命题工作手册》的要求及全国统一命题课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课程的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1.按照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严肃认真,慎重对待,坚持质量标准,切实做好命题工作。

2.坚持课程标准,体现培养目标。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教材为蓝本确定命题的内容;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任意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

二、命题依据和范围

1.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制订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自学考试大纲》为命题依据。

2.以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张慧和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为考试指定教材。

3.命题内容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三、考试要求

1.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15%,“理解”占30%,“应用”占55%。

2.要合理安排试题的难易程度,试题的难度一般可分为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比例一般为:2:3:3:2。

3.考试命题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等。

4.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四、《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儿童的一一对应观念一般出现在()

a.小班时期             b.中班时期

c.大班时期             d.以上都不对

2.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评价中,建立评价指标系属于评价工作中的哪一个步骤()

a.确定评价的目的     b.设计评价方案

c.实施评价方案              d.根据评价结果作出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请将其全部选出,并将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

数学的特点() .

a.抽象性        b.逻辑性               c.精确性

d.应用性        e.客观性

三、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

2.简述学前儿童集合概念的发展特点

四、论述题

1.试举出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不同组织形式并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2.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激发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应用题

设计一个大班数学活动。要求:

(1)以认识“数的组成”为内容。

(2)活动设计应包括活动课题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活动说明等部分。

中国教育史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管理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教育科学的重要分支。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研究中国自古至今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其特点,作出科学的评价,探索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使学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考察、分析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1)本课程的要求是:使学生了解中国各主要历史阶段社会、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过程;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措施;了解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活动并理解和掌握其主要教育思想,掌握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2)本课程学习的重点:与人才培养和管理相关的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的学校教育制度以及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3)本课程学习的难点:揭示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所蕴含的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国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树立唯物辨证的教育发展观,扩大教育知识眼界,激励献身教育的精神。为学习教育学科打下基础,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增强历史借鉴。

教育管理学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您好,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您可以在百度文库里面找到,百度文库里面会有详细的介绍。希望会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向158教育在线知道提问

专业考试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中外教育管理史、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中小学教育管理。

自考本科教育管理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管理学和教育科学基本理论,接受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训练,就业方向多为高职院校教学及管理工作。

考生报名本专业之前,需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2份,蓝底2寸相片4张(最好有电子版,报名时提交的相片就是最后本科毕业证的相片)

毕业证复印件一份(大专在读的暂时可以不提供,申请毕业的时候提供即可)。

教育育管理考试科目:政治、英语、教育理论。

成人高考专升本

报考条件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证书者

报名时间 成考报名时间一般在8月左右,届时,当地主管部门会下发报考通知、各高校招生计划、报名方式等。

报名方法 各位考生登录当地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网上报名。

考试时间 10月的第三个周末

考试形式

统招专升本:各省份的考试形式不一,分为统考和校考两种。

统考

考试科目:考试科目分文、理科,具体为:录取类别由专科阶段所学专业决定。

艺术、体育专业经省教育考试院同意,可由招生院校组织专业加试,并在报名工作开始前完成。专业加试合格考生才能填报相应院校、专业志愿。

校考

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为省统考,专业课为本科院校出题。

四川自考本科教育管理专业理论考试科目 0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00454教育预测与规划、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00054管理学原理、00261行政法学、00451教育经济学、0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00457学前教育管理、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00442教育学(二)、0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00449教育管理原理、00468德育原理、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0015英语(二)、00450教育评估和督导、00453教育法学、00456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02111教育心理学 自考课程复习安排 1、开考次数和命题单位 高等教育自考每年开设2-4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命题由全国考委统筹安排,分别采取全国统一命题、区域命题、省级命题三种办法。 2、从哪里找到试题和答案 试题及参考答案、评分标准启用前属绝密材料,启用后仍然属于国家秘密。全国考办自2002年起不再公布答案,考生可以通过购买相关辅导书得到更多历年试题的解析。想要免费的历年真题和答案可以登录。作为专门的在线教育平台,的备考指导栏目专门收录有自考的历年真题和模拟练习题,还有备考的知识点指导。登录网址()。 3、从哪里找专业计划 “专业考试计划”就是你选定的专业一共需要考哪些课程,大多数专业大概设置15-20余门课程不等。每个专业考试计划由各省市自考办确定,一般印制成《自考指南》手册的形式公布给考生,也可在省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到。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内容汇总

本专业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3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2学分。类别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必考课 1 毛泽东思想概论(0004) 2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0005) 3 3 英语(二)(0015) 14 4 教育管理原理(0449) 6 5 教育经济学(0451) 6 6 教育法学(0453) 4 7 教育管理心理学(0455) 6 8 中外教育管理史(0445) 6 9 教育评估和督导(0450) 6 10 教育统计与测量(0452) 6 11 教育预测与规划(0454) 5 1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0456) 4 选考课 13 学前教育管理(0457) 4 三门课程中选考一门 中小学教育管理(0458) 4 高等教育管理(0459) 4 毕业考核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非一类考生加考课程 1 教育学(二)(0442) 8 2 心理学(0031) 4 3 现代管理学(0107) 6

(一) 管理与管理学1. 识记:(1)管理的概念:(P5)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2)管理的基本职能:(P6)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2. 领会:(1)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蔡P5)管理学的一般规律。(2)管理二重性:(蔡P15)与生产力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蔡P3)科学性:A、管理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的;B、管理要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艺术性:在管理实践中,必须灵活运用管理理论和方法,经验和技巧都很重要。统一性:在管理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相辅相成。(4) 管理者的角色:(P7)A、人际角色: a代表人 b 领导者 c联络者;B、信息角色: a监督人 b传播者 c发言人;C、决策角色: a企业家 b冲突管理者 c资源分配者 d谈判者(5) 管理者的技能:(P8)a 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概念技能(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 识记:(1) 霍桑试(实)验:(P18)是指梅奥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试验。包括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梅奥在总结霍桑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并于1933年出版。梅奥开创了人际关系学说,并为后续的行为科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如下: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2) 学习型组织:(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得圣吉认为,判断一个组织是否是学习型的组织,具有以下四条基本标准:1、人们能不能不断检验自己的经验;2、人们有没有生产知识;3、大家能否分享组织中的知识;4、组织中的学习是否和组织的目标息息相关。(3)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模仿和不完全替代的资源,它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4) 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2. 领会(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P13)a、工作定额 b、标准化 c、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d、差别计件工资制 e、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亨利·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5)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六种基本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 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7:报酬合理8:集权与分权9:等级链与跳板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 14: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管理理论要点:(P17)韦伯认为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具有8个特点。(4)人际关系学说要点:a、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5)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数量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的基本观点。a、管理科学学派(数量管理理论)(P20)以现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成果为手段,运用数学模型对管理领域中的人、财、物和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并作出最优规划和决策的理论。b、系统理论(系统管理)学派(P21)是指运用系统理论中的范畴、原理,对组织中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特别是组织结构和模式进行分析的理论。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c、权变理论学派(P21)强调在管理中要根据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寻求响应的最合适的管理模式。d、学习型组织理论(P22)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以彼得圣洁的五项修炼为基础。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五方面修炼途径: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具有明显的不同,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P22)

自考教育管理专科要考以下科目:必考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管理心理学、中外教育管理史、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预测与规划、教育科学方法论。选修科目:学前教育管理、中小学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任选三门代替英语:教师能力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组织与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8、遗传素质——是先天继承下来的,与生俱有的生理特点和解剖特点。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15、师生关系 ――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法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6、师德——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履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本质上讲,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道德的一种具体、特殊的表现形式。17、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而结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18、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的关系。19、癸卯学制——1903年修改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它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封建科举制度的残余,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其特点是学习年限长。20、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21、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22、德育方法——指为了完成德育的目的任务和实施德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手段。23、知行统一原则——又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又要引导他们久进行实际锻炼,把理论教育与组织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学生成为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一代新人。24、自我教育法——是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以形成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方法。25、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观点、道德行为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逐步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2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27、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28、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学习系统地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29、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30、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育任务,由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安排和规划的指导性文件。31、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32、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33、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34、班主任——是组织领导班级组成为坚强集体,协调各方面教育力量,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的人。35、班集体——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经过一定的培养,使其成为具备集体特征的正式群体。36、课外教育——指的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7、校外教育——指校外教育机关或社会团体、家庭,有目的、有计划的在校外组织学生开展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和教育工作。38、社会教育——是通过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的教育。39、家庭教育——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即在家庭中,家长自觉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家庭生活和言传身教,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行为活动。40、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种教育力量统一要求、互相促进、协调一致,形成合力。41、管理——合理组织好各项工作,协调好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42、学校管理——是一般管理的特殊部分,它是合理组织好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好学校各种关系,高质量、高效率地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活动过程。在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是学校管理的核心。43、管理职能——是管理系统中管理者和组织机构的职责和功能。管理的职能反映管理的本质。44、决策——在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中选择出最佳方案的行为。45、管理体制——是指一定组织系统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管理职责、权限划分的制度46、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47、现代教育观——现代教育观关注的是人的教育,注重对人的终极关怀,关照人的主体性发展,致力于培养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高质量创新型人才。48、学校整体改革——指整体育人,以达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49、教育科学研究——简称教育科研。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从教育的客观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研究教育现象,搜集和积累教育事实材料,认识教育本质,揭示教育教育规律,形成新的教育理论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50、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51、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现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52、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嗯,可以找我具体交流下,或者,你可以留个邮箱啊什么的、

你要哪个版本的?

  •   索引序列
  •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总结
  •   教育管理学自考重点总结汇总
  •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内容汇总
  •   高等教育管理自考重点笔记汇总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