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表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表

发布时间: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表

发布时间: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表

41.CP=T/6s=1.075,1.33≤CP<1.33,属于3级,过程能力充足,但技术管理能力比较勉强,应设法提高为2级。 42.把数据中的最小值分在第一组的中部,并把分组组界定在最小测量单位的1/2处,以避免测量值恰好落在边界上。第一组下限值为最小值-最小测量单位/2,第一组的上限为下限值加上组距。组距=极差/K=(351-302)/10=4.9,第一组下限值=302-1/2=301.5,第一组的上限=301.5+4.9=306.4。 无富余型直方图虽然实际分布也落在规格范围之内,但完全没有余量。此时,T=B=6σ,所以工序能力指数Cp=1。说明在生产过程中短时间内有异常因素在起作用,使加工条件发生变化。 工序调整的措施:减少波动,避免测量错误,避免另一分布的数据混入等。

解:过程能力指数Cpk=T/6σ-|M-μ|/3σ,因σ未知,而S'已知,可用S'/C4代替σ,当n>25时C4≈1,本题n=100,取C4=1,于是Cpk=T/6σ-|M-μ|/3σ=(Tu-Tl)/6S'-|M-μ|/3S'=0.042/(6*0.0064)-|29.997-30|/(3*0.0064)=0.9375。

1、根据直方图作图的一般过程,有

极差R=351-302=49

组数为10,则组距为=49/10=4.9

2、组的界值的确定原则:使最小值在第一组的中间,而且比测量值多一位小数,避免界值在两个组内,于是

第一组的下界为:最小值-计量单位/2=302-0.5=301.5

第一组的上界为:301.5+4.9=306.4

其他各组的界值在此基础上加上组距即可,做好频率统计后,按照国标绘制直方图,并标上公差,判断工序能力,并采用相应的措施。

根据机械工业部的标准,如下图所示,可以根据图中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措施

1、图形基本和“正常型”差不多,但是散差较大,刚好满足要求,但是易产生不合格品,应加以改进

2、另一种是偏向型,由于散差较小,使观测值能满足规范要求,这时,应调整过程的均值和规范重合,使其变成“正常型”或“能力富余型”

温馨提示:如果是考试,请以教材为准!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

(1)计算机差R=最大值---最小值=351克-302克=49克(2)计算组距H H=R/K=49/10=4.9≈5克(3)组的界值的确定原则:使最小值在第一组的中间,而且比测量值多一位小数,避免界值在两个组内,于是 确定第一组界限 下限:302-0.5=301.5 上限:301.5+5=306.5(4)给出工序调整措施 采取措施减少偏差s

链接里有计算题,点提交就有答案出来

平均值,5个数加起来除以5。中位数,由小到大排列取中间位。极差,最大减最小8-2=6标准差,[(Si-平均值)的平方/5]整个再开根号。(不知道是标准差开根号还是方差开根号了)。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是过程能力。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题

平均值,5个数加起来除以5。中位数,由小到大排列取中间位。极差,最大减最小8-2=6标准差,[(Si-平均值)的平方/5]整个再开根号。(不知道是标准差开根号还是方差开根号了)。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是过程能力。

链接里有计算题,点提交就有答案出来

某建材的设计硬度为520~560kg/cm2,随机抽取100件样品,测得样本平均值()为530kg/cm2,标准偏差(s)为6.2kg/cm2。试求该制造过程的能力指数,并判断过程能力等级和给出后续措施。

自考质量管理学计算题汇总

累计频数可以是向上累计频数,也可以是向下累计频数。向上累计频数分布是先列出各组的上限,然后由标志值低的组向标志值高的组依次累计频数。向下累计频数分布是先列出各组的下限,然后由标志值高的组向标志值低的组依次累计频数。

链接里有计算题,点提交就有答案出来

基本差不多了,把试卷上的选择题看看,记记什么的。还有就是在留意书上的重点,加油了

x=(2=+5+7+8+8)\5=6M;中位数就是以上5个数值中位于中间的数,即 7R=MAX-MIN=8-2=6CPK 计算公式中这些都有的.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汇总表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100%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100%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00%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2)社会贡献率:是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 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国家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国家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社会贡献总额×100%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 ×100% 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4)各产业贡献率: 第一、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100%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x=(2=+5+7+8+8)\5=6M;中位数就是以上5个数值中位于中间的数,即 7R=MAX-MIN=8-2=6CPK 计算公式中这些都有的.

  •   索引序列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表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题汇总题
  •   自考质量管理学计算题汇总
  •   质量管理自考计算公式汇总表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