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自考本科知识点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自考本科知识点

发布时间: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自考本科知识点

发布时间: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自考本科知识点

行政管理自考需要考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等等。自考行政管理考试内容不难,认真备考通过的机率很大。自考行政管理需要考什么科目1.自考本科科目必考科目:马.....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公务员制度、社会学概论、行政组织理论、西方政治制度、毕业论文、英语(二);选考科目:行政管理学、企业管理概论、财务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机关管理等。2.自考专科科目市政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力资源管理(一)、毛.....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现代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大学语文、法学概论、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人行政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公文写作与处理、政治学概论、英语(一)等。注,不同省份不同院校,该校自考科目是不一样的,具体的考试科目以考生报考省份的考试院和报考院校公布为准。行政管理自考考试内容难不难行政管理专业的自考考试内容相对来说并不是很难,但需要考生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技能。需要自考考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对于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考生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但只要自考生认真学习、理解并掌握好考试内容,合格并不难。怎么备考自学考试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合理的备考计划可以让自考生合理利用时间,尽量减少时间上的浪费,充分利用每天的时间进行复习和备考。选择合适的备考材料:备考自考需要选择专业的备考材料,比如教材、复习资料、考试指南等,以便系统地学习和复习所要考试的科目。做好笔记:备考期间自考生要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及时总结归纳所学知识点,并标注难点和重点,以便在复习时快速回忆和复习。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您好,学而好为您解答。自考行政管理考试科目:大专科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法学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一)、政治学概论、现代管理学,社会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管理心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考核)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学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领导科学、行政法学、毕业论文自考行政管理就业方向:毕业生适宜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想要了解更多自考行政管理信息可随时知道资讯学而好。

公共政策自考知识点

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问题: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政策规划: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危机决策:一般要求组织(决策单位和人员)在高度的逆境中(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在一旦出现某些预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为防止错失良机,而通常需要打破常规程序和方法,省去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做出的应急性非常规程序的决策。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测等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 ,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正。1为什么需要公共政策?答: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人的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矛盾;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 。2公共政策的特点?答:①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 ②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性 ③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④过程性和阶段性 ⑤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⑥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⑦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⑧公共政策的时效性、整体性、多样性、明确性。3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答:①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破解需要; ③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4政策问题的特征(特点)?答:①政策问题的相互依赖性 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③政策问题的人工性 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5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答: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性,方案切实可行。6政策转移对政策规划有什么作用?答:(1)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方案对于本国的方案制定具有启发性,也许会提供不同的思路。(2)其他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暴露的缺陷,也能够给本国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3)其他国家成功的公共政策,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并且各主体会依据本的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7政策转移失败的原因?答:(1)信息不全的政策转移,是指政策借用国对于该政策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不清楚它在原国家是如何运行的。 (2)不完全的政策转移,是指虽然政策转移发生,但是使得该政策在原国家获得成功的某些重要因素却没有采纳。 (3)不当的政策转移是 指没有充分注意到政策借用国与政策输出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方面的不同。8政策可行性评估可从那几个方面着手?答: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9 政策可行性评估的内容有哪些?答:①适当②可能③可行的④可行性实验10政策法律化的条件?答:公共政策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为政策立法。通俗来讲就是公共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政策法律化的条件:①政策有立法的必要 ②政策成熟、稳定。11政策成熟,稳定的表现?答: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要求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此,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是正确的,成熟的政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政策才能被有关行政机关认可,经一定程序上升为法律。12构成危机决策的三个要素?答:(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13政策执行过程模式?(史密斯模式)答:第一,理想化的政策,指合理、正确的政策。第二,执行机构,指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第三,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政策的直接影响者。第四,环境因素,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那些影响政策执行的和售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14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主客观)答:(1)主观因素①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②执行者的素质缺陷也是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③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执行偏差; 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准备工作不够完善,如计划不周,投入不足等往往造成执行偏差;信息传播受阻,没有得到政策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政策执行是无法顺利进行的。(2)客观原因①政策质量低劣; ④经费拨付、物质供给和人才的引进不到位;②政策环境的变化; ⑤监督机制不健全③因目标群体的压力;1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答:1、作为咨询性参政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2、作为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 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 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 5、作为宣传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传播其思想和观点。论述题一 公共政策机制的构建?答:(一)信息沟通机制1.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2.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抓好政策信息宣传建设,提高政策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二)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1.公民参与执行计划2.公民参与执行监督3.公民参与执行评估(三)(1)激励机制 ①引入竞争机制 ②引入功绩制 ③创新职务晋升制(2)责任追究机制 ①首长负责制②目标责任制③岗位责任制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3)监督机制 ①过程监督②监督网络畅通③广泛2政策分析的全面理性模式?答:内容:(1)决策者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2)理性人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目标、价值或要点,然后予以排列优先顺序(3)能够列出所有达成其目标的备选方案(4)调查每个备选方案所有可能的结果(5)比较每个备选方案的可能结果(6)选择最能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前提:人的本质是追求最大效益;(经济人)人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达到理性的分析结果;(全知理性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公共需求的无限性。缺陷:假设前提——受到“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挑战,认不是全知全能 信息收集——成本大,机会主义行为 决策者方面——专业背景,个人素质案例分析1关于政策执行1定义 2影响因素:第一,政策问题的特性a政策问题的性质b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c政策对象人数d目标团体行为调适量的大小第二,政策本身的因素a政策的正确性b政策的具体明确性c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第三,政策以外的因素a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b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c执行机构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d政策环境2关于政策评估1定义 2(评估的意义):1.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2. 政策评估事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3.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4. 政策评估事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面临的困难:1政策评估的不确定性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4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5评估信息和评估经费缺乏6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评估的方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评估模式:效果模式(目标模式、结果模式、系统模式、顾客关心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 经济模式(生产效率模式、效率模式) 职业模式

自考公共政策重点是什么? 公共政策学,是指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程序的设计 (1)提出拟研究的政策问题。(2)确定假设。(3)收集系统资料。(4)资料分析。(5)做操作性研究。(6)撰写研究报告。 (二)政策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1.一手资料的收集。方法:(1)无结构访谈法(2)实地观察法(3)非参与观察法(4)参与观察法2.二手资料的收集。方法:(1)内容分析法。(2)二次分析法 (3)现存统计资料分析法(三)公共政策的研究视角和路径方法:1.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方法2.公共政策的矛盾分析方法3.公共政策的历史分析方法4.公共政策的比较分析方法5.公共政策的个案分析方法6.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方法7.公共政策的制度分析方法8.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方法 3.公共政策学近期发展的表现 1.课题选择的新取向伦理取向;管理取向;政府改革取向2.方法论的非科学趋向3.公共政策学的建制化表现:(1)学会的成立和专业研究刊物的问世。(2)专门研究机构的建立 (3)大学教育中专业与课程的设置 4.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的发展方向 (1)强化研究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其能力。(2)重视对政策哲学的研究。(3)重视本土资源 (4)重视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实践,大力开展实证研究,从中抽象和构建公共政策学新的概念、范畴、理论与模型。 自考怎么复习? 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只要每天保证2小时以上的学习时间,学习所有的考试知识。 2、有好的学习方式,可以选择一些权威性的机构购买课程。 3、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做好笔记。自考要记住的内容比较多。记录下考试重点,反复的记忆背诵,考个好成绩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4、从自己的优势出发选择专业,考生如果特别不擅长某一学科,可以选择没有该学科的专业,充分发挥优势,避开劣势。 5、合理安排职业规划,做到学有所用。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及该行业的发展状况。选择专业最好与自己的工作发展相关。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链接:

自考公共政策学复习资料

公共政策复习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25分) l、"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 )。 a.拉斯韦尔 b.伊斯顿 c.戴伊 d.安德森 2、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3、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 4、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构建模型是(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内在创始模型 d.自发模型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a.合议制 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民主集中制 6、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 a.拟定政策方案 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 7、"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 )。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 d.附加式政策执行 8、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度,是件估( )。 a.政策效率 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 d.国应的充分性 9、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 )。 a.阶段性周期 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 d.结构性周期 10、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 )。 a.学校 b.工会 c.行政机构 d.妇联 11、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 a.脚本写作 b.头脑风暴法 c.博弃论 d.个人判断法 12、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 )。 a.政策评估 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 d.政策终结 13、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 )。 a.利益表达 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 d.政策执行 14、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 )。 a.立法决策 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15、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 a.政策执行 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 d.政策分析 16、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 )。 a.沟通功能 b.管制功能一 c.监督功能 d.平衡功能 17、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德洛尔 d.戴伊 18、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 a.政策问题的认定 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 d.社会问题的认定 19、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 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20、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 )。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 d.社会议程 21、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决定政策去向的最有效方式是( )。 a.政策制定 b.政策宣传 c.政策延续 d.政策评估 22、下列不能归入政策终始对象的选项是( )。 a.政府 b.功能 c.组织 d.政策 23、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政策评估,即建立在评估基础上的一种权力行为,这指的是( )。 a.正式评估 b.内部评估 c.政策监控 d.非正式评估 24、根据政策评估的结果,采取渐进方式,对现有政策加以补充、修正,这是( )。 a.政策均衡 b.政策终结 c.政策持续 d.政策调整 2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 )。 a.不采取行动也是一种政策 b.法律是一种公共政策 c.公共政策制定的唯一主体就是政府机关 d.公共政策涉及社会价值的分配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2分,共1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策结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 a.人大决定 b.基本法律 c.一般法律 d.地方性法规 e.宪法 2、政策依其涉及的社会内容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 a.政治政策 b.文化政策 c.经济政策 d.基本政策 e.元政策 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有( )。 a.选民 b.立法机关 c.利益集团 d.行政机关 e.领袖人物 4、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有( )。 a.关联性 b.主观性 c.单一性 d.静态性 e.动态性 5、影响公共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 )。 a.政治环境 b.自然灾害 c.经济环境 d.社会心理环境 e.生态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拉斯韦尔所揭示的这门学科的特点。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3、简述公共政策目标的含义及确定政策目标的意义。 4、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 5、简述"头脑风暴法"运用于政策分析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每题 15分,共30分) 1、联系实际,试述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2、联系实际,论述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国家职能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五、实例分析题(10分) 我国南方某县的计划生育工作,多年来一直排在全省倒数几位。1995年,新一届县政府领导走马上任,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采取了一项新的政策措施,即对计划外生有实行罚款:超生第二胎罚款两千元,第三胎罚款五千元,第四胎以上罚款一万元。县政府希望通过这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来控制生育数量。考虑到计划生育工作的艰巨性,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也为了解决基层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该政策还规定,罚款所得的收入,村、乡两级分别可提成30%。政策实施两年后,县政府发现,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由于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当地群众中还根深蒂固,许多人宁愿交纳罚款,也要生育第二胎、第三胎,即使需要借债来交罚款也在所不借。有的群众甚至认为,交纳罚款就是购买计划外生育的权利,在未生育之前便预先把罚金交上去。另一方面,一些乡、村干部为了多“创收”,不管起生,只管罚款,甚至暗中鼓励计划外生育。 请从政策质量、政策执行主体、政策对象、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这一案例中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 参考答案 一、1.b 2.a 3.d 4.b 5.d 6.c 7.d 8.d 9.c 10.c 11.c 12.b 13.c 14.d 15.a 16.b 17.c 18.a 19.b 20.b 21.d 22.a 23.c 24.d 25.c 二、1.abce 2.abc 3.bde 4.abe 5.acd 三、1、(1)它是有关民主主义的学问。(1分) (2)逻辑实证主义是它的哲学基础。(1分) (3)它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1分) (4)它是学者与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l分) (5)它是以社会发展为对象、以动态模型为核心的学问。(1分) 2、(1)管制功能。(2分) (2)引导功能。(1分) (3)调控功能。(1分) (4)分配功能。(1分) 3、(1)含义: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3分) (2)意义:①它能为制定政策方案提供方向性指导。(1分) ②它能为政策方案的规划和实施提供核心的评估标准。(1分) 4、(1)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l分) (2)向决策者提供新思想观念。(l分) (3)评估政策结果,提供有关信息。(1分) (4)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专家与官员、(l分) (5)对公众进行公共政策教育。(1分) 5、主要原则: (1)突出主题。(1分) (2)充分重视并讨论各种意见与建议。(l分) (3)改进并综合提出的方案。(l分) (4)创造自由讨论氛围。(1分) (5)发言简炼,即席发言,(1分) 四、1、我国政策监控主体的活动内容与方式主要有: (1)立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立法机关通过立法确定公共政策的框架和方向,通过任免、质询、视察等对政策过程实行监控。(2分) (2)司法机关对政策的监控。司法机关通过裁定制定政策的程序与原则、政策内容、政策执行是否合法,对各项政策内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及与政策有关的各种举措的违法行为进行强制纠正。(2分) (3)行政机关对政策的监控。行政机关通过上级主管机关对下级执行机关工作进行指示、检查、部署、监督、评估,以及通过行政监察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控。(2分) (4)政党对政策的监控。通过成员的参与,主导立法和行政决策,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通过所控制的大众传媒,制造社会舆论,达到监控的目的。(2分) (5)利益集团对政策的监控。利益集团通过游说、获取信息、动员等方式,在国家和社会间起中介作用,影响公共政策过程。(2分) (6)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对政策的监控。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通过关注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是否到位,政策评估是否准确,监控公共政策过程。(2分) 评分细则(联系实际3分) 2、(1)国家机构决定公共政策的结构及效力范围。(4分) (2)国家权力、国家职能的二重性决定公共政策的二重性。(4分) (3)国家权力、国家职能制约公共政策的种类和数量。(4分) 评分细则(联系实际3分) 五、导致该政策未得到有效执行的主要因素包括: (1)政策质量:主要是政策设计不合理,特别是村,乡从罚款收入提成,实际是对村,乡干部鼓励计划外生育起到诱导作用。(3分) (2)政策执行主体:执行者的思想觉悟低,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与原政策的根本目标资背道而驰。 (3)政策对象,群众的思想观念与政策目标差距较大。(2分) (4)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与措施;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2分) 评分细则(文字表述、综合组织等1分。

自考本科公共政策知识点

可以来这边听听试听课哦。

1、公共政策学的含义?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具有跨科学的视野、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它的显著特征是:可检验、可验证性(方法论上的基本特征);跨科学或多学科交叉、渗透性(理论上的)和功利性等。现有的公共政策动态分析模型有:公共政策过程分析模型(西方国家,以美国的经验为依据)和上下来去模型(中国基于革命和建设的经验而形成)2、学科概念内涵:研究对象——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的公共政策。研究方法——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的程序和方法。研究内容——政策系统;政策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的关系;政策过程诸环节与政策系统内外诸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与自然。第二节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和概念体系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研究对象;概念体系;研究方法。1、公共组织的类型:强制型公共组织;半强制型公共组织;非强制型公共组织。公共组织就是以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协调和增进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2、公共政策学研究公共政策时的三个方面(角度):公共政策;政策系统;政策过程。3、公共政策学与决策科学的主要区别:各类组织的决策。4、公共行政学与行政决策学的主要区别:行政组织的决策。5、公共政策学与立法学的区别:立法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制定法律和行政法律性规范文件的活动。6、作为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公共政策的三个层次:具体的个别政策;政策群和政策链;政策一般。7、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政策主体系统(三个子系统——政策制定、政策执行、间接主体);政策支持系统(四个子系统——信息、监控、咨询、评估);反馈系统。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公共权力机关8、在研究政策系统时,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1)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2)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对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3)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4)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9、政策过程的含义:是一个自始至终不断地进行选择的过程。10、决策行为和政策过程的关系:决策行为是选定目标和选取最优化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行为。决策行为是一个有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阶段、环节或程序组成的完整的政策过程。公共政策概念系统的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概念;边际概念。第三节公共政策学的研究方法药师寺泰藏以钟比喻公共政策学的科学特征,以云比喻公共政策学的艺术特征。1、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的三大层次: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第一层次);公共政策系统及其运行过程的理论模型(第二层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技术性方法(第三层次)。2、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第一层次):(1)经验主义(代表人物培根、霍布斯、洛克、贝克莱、休谟和主要观点:认识起源于感觉;应从个别、特殊事务出发;无从得出共同理性和普遍必然性;忽视真理自身的逻辑性;认识能力的有限性)(2)理性主义(代表人物迪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主要观点:认识来源于理性直观;把一般作为认识的首要对象;肯定有普遍的共同理性存在;蔑视和遍地归纳法作为人类认识工具所起的作用;真理的标准就是真理本身)(3)逻辑经验主义(代表人物{石里克、卡尔纳普(逻辑实证主义核心人物和奠基人)}、罗素、威特根斯坦[逻辑经验主义先驱]和主要观点:经验证实原则(根本原则);以逻辑分析来补充实证经验;科学主义的科学观;)(4)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量子力学),普里高津(混沌理论),吴琼恩,库巴(自然主义)。)(5)辩证唯物主义(两大特点:全面性和实践性。)培根的“四假相”:种族的假相;洞穴的假相;市场的假相;剧场的假相。3、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系统与过程理论模型:(1)理性主义模型(定义:“理性人”的特征;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西蒙的修正;理性优化模型);(2)渐进主义模型(代表人物:林德布洛姆;含义;两大命题;若干假设;缺陷)(3)规范最佳模型(代表人物:德洛尔;四项假设前提;特点-开放和兼容)(4)混合扫描模型(代表人物:艾齐奥尼;定义)(5)政治系统模型(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特点: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6)机构-制度模型(特点:应用最广泛、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合法性、普遍性、强制性)(7)集团模型(代表人物戴维。杜鲁门;莱瑟姆;假设;命题分解)(8)精英模型(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米歇尔斯;熊彼得;拉斯韦尔。命题)(9)“上下来去”模型(特征:容纳性和开放性;亚模型“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群众-领导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个别——一般性模型。)4、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技术性方法(第三层次)华莱士“科学环模型”。研究过程是:理论——假设——观察——概括或检验——新的理论。西蒙提出了决策有限理性:最佳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完全理性化;满意决策的前提是决策者的行为有限理性化。

死记硬背是一种笨办法,还在巧妙地找地找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不断地理解、综合、提炼,这样才能加快记忆的知识的掌握。具体向你介绍一下向高考状元李晓鹏学习方法,不防一试一、 学习的根本规律——思路清晰1、 简单学习——侧重知识点的学习——理解、记忆、练习;2、 系统学习——归纳总结——骨架、整理、充实;完整的学习是1和2的结合。 二、 如何使用根本规律学习:1、 难题:知识点多、知识跨度广;2、 解题过程:建立各知识点之间联系的过程;3、 不会解题:断点;4、 要系统学习:心中有一盘整体的棋;三、 如何进行系统学习:1、 建立知识骨架;2、 为骨架填充血肉;3、 找出各部分纵横方向之间的联系四、 系统学习的完整过程:1、 画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2、 把这个图中的知识点和具体学习内容联系起来(填充血肉);将这个相互联系的知识系统整体移植到大脑中。这种方法很适合自学。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重点

南京大学主考:法律、工商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与管理、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广告学、公共关系专业自考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的规定 一、申请条件 1.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且如下五门课程考试总成绩达到350分以上(含350分): (1)法律:国际经济法概论、知识产权法、公司法、合同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2)工商管理(经济管理):管理科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企业经营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3)行政管理: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西方政策制度 (4)社会工作与管理:团体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问题、社会保险学 (5)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 (6)计算机信息管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系统开发 (7)广告学:传播学概论、市场调研与统计、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实务、广告媒介实务 (8)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谈判、公共关系案例、市场调查、危机管理 注:如计划调整,有关调整课程以相对应的课程代替。 2.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语成绩达到70分以上(含70分)者,或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且符合以下条件者:(1)四、六级合格证书在省学位办规定的有效期内(头尾6年)。(2)从2004年6月起(含2004年6月),必须在本校考试。(3)从2005年6月起(含2005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再与学位英语考试免考挂钩。注:四、六级证书超过年限的和其他条件免考本科段英语的,可参加江苏省学位办组织的学位英语考试。报名时间为每年3月份和10月份。(具体时间以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公布的通知为准。) 以其他课程替代英语课程毕业的,不授予学位。 3.毕业论文成绩达到良好以上(含良好)。 二、申请报名时间及地点 1.申请报名时间:每年的3月上旬和10月中旬。(具体时间以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公布的通知为准,逾期不予办理) 2.申请报名地点:南京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南京大学南园教学楼二楼继续教育学院)。 三、注意事项 1.若在毕业前未能达到授予学士学位要求而又想获得学士学位的,可在毕业登记前继续在自学考试中参加相关课程的考试,直至达到要求后申请毕业,毕业后再申请学士学位。 2.在毕业之日起一年内按规定时间由本人到我校办理申请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 3.办理申请手续时,须带相关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毕业生登记表原件及复印件一份(若无原件,复印件须加盖人事部门公章)、200元和一寸近期免冠正面照片一张。 4.本科段英语免考者,带免考相关材料(英语四、六级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是指自考生报考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需要考必考课程11门,共47学分;选考课程13门,共79学分;加考课程1门,共4学分。

必考科目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学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领导科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毕业论文》。

选考科目有:《英语(二)》,《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企业管理概论》,《中国行政史》,《现代管理学》,《西方行政学说史》,《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概论》,《中国文化概论》,《法学概论》,《公文写作与处理》,《机关管理》。

加考科目:《组织行为学》。

扩展资料:

行政管理学毕业要求:

1、101至113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24学分。

2、非政治学类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行政管理专业须选考108和109两门课程。

3、考生在报考选考课程时,不得重复其专科专业中已经考试通过的课程。

4、考生在办理毕业时,需提供其专科学习的完整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5、行政管理专业仅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

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内容提供方法论不可少的课程。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基础课是为了应考者掌握专业的知识,学习专业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有关能力打下基础。

像工商企业管理(本)专业中的《管理学原理》和电子商务专业的《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这类的,就属于基础课了。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简单说就是给我们一些选修科目,自己挑着学。考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考的科目。

5、实践性环节。

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大致为3:4:3或2:5: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行政管理专业

自考行政管理公共科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等,专业科目有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公务员制度、社会学概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一)、中国文化概论、中国行政史、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概论等。自考行政管理专业的就业渠道是比较多的,可以在事业单位发展,考公务员,比如人事处综合管理、政策法规科员等重要职业,也可以在企业单位发展,一般从事,秘书、行政、人事、助理、总监等岗位,也可以进入高校,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行政管理专业是自考一大热门专业,全国高校大多都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该专业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好的,社会需求量也很大,几乎每行每业都离不开它,只要是公司,只要有员工,就需要这个行业。要想了解更多关于自考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师大教育。师大教育是国内专业致力于职业资格证与成人学历考试培训的互联网教育机构。不仅有成人大专学历,而且有本科学历等学历证书、上班族必备职业证书,还是在职备考的最佳选择,证书高含金量,学信网可查,专业性值得信赖和选择。

【自考快速报名和免费咨询: 】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一般毕业后想要考研或者报考事业单位的同学会选择自考行政管理本科。自考本科行政管理考试科目:《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领导科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毕业论文》《英语二》《普通逻辑》《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概论》《中国行政史》《现代管理学》。自学考试各专业课程一般分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一般专科专业的考试课程不少于15门,总学分不低于70学分;本科专业的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0门,总学分不低于125学分。准备参加自学考试的考生,首先要全面了解当地已开考哪些专业,详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的层次、要求及课程设置等,结合自己的工作、兴趣、文化层次、学习能力等,自愿报考专业。一般来说,应先报专科段,后报本科段;报考课程建议按专业考试计划课程设置顺序报考。自考采用的是单科制考试,考完一门合格后则会发放单科的合格证,等所有科目的合格者全部拿到手,就可以申请毕业,行政自考本科具体多久考完,主要就是根据自己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来控制,快的话一年半左右就能考完。自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行政管理本科自考公共政策重点

公共政策 名词解释: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部门在特定的条件下,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政策议程:通常是有关公共问题受到政府及公共组织的高度重视并被正式纳入其政策讨论和被确定为应予以解决的政策问题的过程。政策问题: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政策规划:是指建立有关政策议程后,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标,政府组织力量草拟和评估政策方案。危机决策:一般要求组织(决策单位和人员)在高度的逆境中(有限的时间、资源、人力等约束条件下)完成应对危机的具体措施。即在一旦出现某些预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为防止错失良机,而通常需要打破常规程序和方法,省去某些“繁文缛节”,以尽快做出的应急性非常规程序的决策。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试验、实施、协调与监测等活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 ,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政策执行偏差: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作用,其行为效果偏离政策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评价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新政策的依据。政策执行再决策:是指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根据信息反馈对现行政策方案所做的补充和修正。1为什么需要公共政策?答: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满足人的需要的资源的稀缺性矛盾;利益自我实现要求与社会实现途径之间的矛盾 。2公共政策的特点?答:①公共政策的利益倾向性 ②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性 ③公共政策的合法性与强制性 ④过程性和阶段性 ⑤公共政策的政治性与公共性 ⑥公共政策的稳定性与变动性 ⑦公共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⑧公共政策的时效性、整体性、多样性、明确性。3研究公共政策的意义?(为什么研究公共政策)答:①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迫切需要; ②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破解需要; ③深化我国政治体制及行政体制改革,加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4政策问题的特征(特点)?答:①政策问题的相互依赖性 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③政策问题的人工性 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5政策方案的设计原则?答:紧扣政策目标,规划多重方案,方案彼此独立,方案要有创新性,方案切实可行。6政策转移对政策规划有什么作用?答:(1)其他国家的相关政策方案对于本国的方案制定具有启发性,也许会提供不同的思路。(2)其他国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暴露的缺陷,也能够给本国政策方案的制定提供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3)其他国家成功的公共政策,容易得到各方的认同,并且各主体会依据本的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修改。7政策转移失败的原因?答:(1)信息不全的政策转移,是指政策借用国对于该政策的信息了解不充分,不清楚它在原国家是如何运行的。 (2)不完全的政策转移,是指虽然政策转移发生,但是使得该政策在原国家获得成功的某些重要因素却没有采纳。 (3)不当的政策转移是 指没有充分注意到政策借用国与政策输出国之间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意识形态背景方面的不同。8政策可行性评估可从那几个方面着手?答: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社会可行性、行政可行性、法律可行性。 9 政策可行性评估的内容有哪些?答:①适当②可能③可行的④可行性实验10政策法律化的条件?答:公共政策法律化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将有些成熟、稳定的政策上升为法律的过程,也称为政策立法。通俗来讲就是公共政策向法律的转化。政策法律化的条件:①政策有立法的必要 ②政策成熟、稳定。11政策成熟,稳定的表现?答: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要求必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因此,只有经过实践证明的是正确的,成熟的政策,具有长期性、稳定性的政策才能被有关行政机关认可,经一定程序上升为法律。12构成危机决策的三个要素?答:(1)决策问题的发生、发展具有突然性、急剧性,需要决策者当机立断; (2)可供决策者利用的时间和信息等资源非常有限; (3)事态的发展危及决策单位、决策者的根本利益,并且决策的后果很难预料。13政策执行过程模式?(史密斯模式)答:第一,理想化的政策,指合理、正确的政策。第二,执行机构,指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单位。第三,目标群体,即政策对象,政策的直接影响者。第四,环境因素,指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中那些影响政策执行的和售政策执行影响的因素。14政策执行产生偏差的原因?(主客观)答:(1)主观因素①政策执行者的自身利益和需求影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②执行者的素质缺陷也是造成政策执行偏差的原因;③执行机构的管理缺陷也会导致执行偏差; ④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准备工作不够完善,如计划不周,投入不足等往往造成执行偏差;信息传播受阻,没有得到政策对象的理解和支持,政策执行是无法顺利进行的。(2)客观原因①政策质量低劣; ④经费拨付、物质供给和人才的引进不到位;②政策环境的变化; ⑤监督机制不健全③因目标群体的压力;15.简述公共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答:1、作为咨询性参政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向决策者提供政策建议。 2、作为知识的积累和创造者,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新的思想和观念。 3、作为评估性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提供有关政策结果的信息。 4、作为人才成长储备的机构,政策研究组织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高质量的官员和专家。 5、作为宣传机构,政策研究组织可以通过制造舆论的方式,传播其思想和观点。论述题一 公共政策机制的构建?答:(一)信息沟通机制1.建立健全政策执行的信息网络和“政府上网”工程;2.优化政策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抓好政策信息宣传建设,提高政策信息的有效利用率。(二)公共政策的公民参与机制1.公民参与执行计划2.公民参与执行监督3.公民参与执行评估(三)(1)激励机制 ①引入竞争机制 ②引入功绩制 ③创新职务晋升制(2)责任追究机制 ①首长负责制②目标责任制③岗位责任制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3)监督机制 ①过程监督②监督网络畅通③广泛2政策分析的全面理性模式?答:内容:(1)决策者面对一个既定的问题(2)理性人首先应该清楚自己的目标、价值或要点,然后予以排列优先顺序(3)能够列出所有达成其目标的备选方案(4)调查每个备选方案所有可能的结果(5)比较每个备选方案的可能结果(6)选择最能达成目标的备选方案前提:人的本质是追求最大效益;(经济人)人的智慧和能力可以达到理性的分析结果;(全知理性人)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公共需求的无限性。缺陷:假设前提——受到“阿罗不可能定理”的挑战,认不是全知全能 信息收集——成本大,机会主义行为 决策者方面——专业背景,个人素质案例分析1关于政策执行1定义 2影响因素:第一,政策问题的特性a政策问题的性质b政策对象行为的多样性c政策对象人数d目标团体行为调适量的大小第二,政策本身的因素a政策的正确性b政策的具体明确性c政策资源的充足性 第三,政策以外的因素a目标团体对政策执行的影响b执行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态度c执行机构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d政策环境2关于政策评估1定义 2(评估的意义):1. 政策评估是决定政策去向的重要依据2. 政策评估事合理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3. 政策评估是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基本途径4. 政策评估事公共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必由之路面临的困难:1政策评估的不确定性2政策效果的不确定性3政策资源的混合和政策行为的重叠 4政策行动与环境改变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易确定5评估信息和评估经费缺乏6有关机构和人员的抵制评估的方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评估模式:效果模式(目标模式、结果模式、系统模式、顾客关心模式、利益相关者模式) 经济模式(生产效率模式、效率模式) 职业模式

行政管理自考科目有管理学原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行政法律基础。

行政管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公共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行政管理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政府、企业和公共组织等各类组织的管理密切相关。以下是行政管理自考科目的内容概述:

一、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原理是学习行政管理的基础,它涵盖了管理理念、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现代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管理过程的基本环节、管理决策的基本原则、管理组织的基本设计和管理控制的基本技术。

二、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行政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涉及到公共部门、非营利组织和其他组织制订的政策和计划。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对社会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方式,是公共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是行政管理领域中的重点内容。公共组织的运行效率和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是整个公共管理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公共组织的设计、工作流程、人力资源的管理方法和相关法律政策等方面。

四、行政法律基础

行政法律基础是行政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学习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政府的行政法律责任和公共政策的法律基础,更全面了解政府、企业和公共组织等各类组织与法律关系的复杂性。

总之,行政管理自考科目主要是涉及到现代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公共组织管理和行政法律基础等方面的内容概述。它可以培养人们对行政管理的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的相关技巧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为公共组织和社会管理服务。

行政管理能够促进科学化管理

行政管理可以制定并执行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产生公共安全效应,防范和应对各类社会危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索引序列
  •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自考本科知识点
  •   公共政策自考知识点
  •   自考本科公共政策知识点
  •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公共政策重点
  •   行政管理本科自考公共政策重点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