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艺术概论自考考试重点笔记归纳

艺术概论自考考试重点笔记归纳

发布时间:

艺术概论自考考试重点笔记归纳

发布时间:

自考艺术概论考试重点笔记归纳

考点1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考点2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考点3 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 (1) 系统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状况,确立科学的、进步的艺术观。 (2) 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 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作、接受和批评。 考点4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1)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2) 借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 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成人高考是国家统一的考试,有严格的规范,每年报考成人高考录取通过流程是比较高的,成考的通过率在80-90%左右,去年政策改革之后,门槛变高,难度变大,考生还是需要提前报名,提前备考,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再去复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有:

1、梁启超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2、在我国蔡元培提出了“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

3、提出“童心说”这一文艺思想的是李贽。

4、提出“境界论”的近代文艺理论家是王国维。

5、在我国近代,提出“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提倡“诗界革命”的人是黄遵宪。

6、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

7、中国魏晋时期的哲学流派玄学对这个时期的诗歌、书法等作品创作中深层的意蕴具有重要影响。

8、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9、《牡丹亭》是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作品。

10、《窦娥冤》元代关汉卿。

11、《西厢记》元代王实甫。

12、《蜀道难》是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名篇。

13、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编成于春秋。

14、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老舍的长篇小说改编的。

15、郭沫若的著名作品《凤凰涅槃》的体裁是诗歌。

16、话剧《雷雨》是我国剧作家曹禺的作品。

17、诗集《红烛》和《死水》的作者是闻一多。

18、《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史上山药蛋派的代表作之一。

艺术概论自考考试重点笔记归纳

我有,艺术设计专业的自考本科考试科目。还有历年试卷。

2020艺术概论专升本知识点有哪些?熟知考点,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020成考艺术概论专升本知识点总结 考点1 艺术分类的五种主要方法 (1) 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 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 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4) 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5) 以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为依据。以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造型艺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 考点2 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艺术。 考点3 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元素,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手段,在二维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艺术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考点4 绘画艺术的分类 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考点5 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1) 应物像形的平面性、静态性。 (2) 空间关系的幻觉性、多重性。 (3) 形象刻画的具体性、丰富性。 考点6 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三维空间(立体)中创造出实体形象的艺术。 考点7 雕塑艺术的分类 (1) 从制作工艺来看,雕塑可以分为雕和塑两大类。雕,有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有泥塑、陶塑等。 (2) 从体裁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性雕塑。 (3) 从样式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4) 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圆雕、浮雕、透雕。 考点8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1) 物质性、技艺性、立体性的统一 (2) 单纯性造型与象征性观念的融合。 考点9 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是指采用摄影技术和手法获取静态图像来反映客体世界、进而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构图、光线和色调是其主要的造型手段。 考点10 摄影艺术的分类 摄影艺术按体裁可以分为肖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等;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可以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按摄影器材和技术,又可以分为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等。 考点11 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 特定的时空。 (2) 营造的真实。 (3) 光影的结合。 考点12 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中国书法主要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 考点13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1) 线条与组合。 (2) 具象与抽象。 (3) 情感与象征。 考点14 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它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与设计艺术等表现性空间艺术的总称。实用艺术是所用艺术种类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大类别,它与人们的衣、食、住、用等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考点15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艺术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建筑可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考点16 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 (1) 造型的形式美追求。 (2) 环境的人格化体现。 (3) 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考点17 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指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将山水、花木、建筑等要素组合成为统一的景观。园林艺术体现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有机融合。园林艺术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 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考点18 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1) 浓缩的自然。 (2) 综合的形式。 (3) 意境的追求。 考点19 工艺与设计艺术 工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样式,它既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制作或生产密切相关。 设计艺术是工业革命后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是围绕着某种制作或生产目的进行的富有审美情趣的创作,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 考点20 工艺与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1) 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2) 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3) 技能与创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会有难度,建议到正规的学校报个班,比如我们,是5星级学校,是北京唯一一家由教材编者授课的学校,会有老师的直播课,考试前老师也会重点辅导,考好没任何的问题,希望回答能帮到你。

自考艺术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艺术概论考试,一般会涉及到艺术的本质属性;艺术的门类及其特征;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规律;艺术的创作主体与创作活动;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性质与特征;艺术的接受欣赏与艺术的功能等等。

拓展资料:

1、艺术概论的考题通常是根据指定的教材出具的,几乎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当然会经过多层的综合和深化。所以,考生要以课本为本,以考纲为纲,把课本吃透。

2、考生在复习时,最基础的部分是记牢知识点,包括理论的结构、知识点的信息、含义等。然后以此为基础,联系实际并加上自己的体悟,做整体的提升。

3、学生要在熟悉和掌握教材中列举的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和艺术史料的基础上,需要全面掌握艺术概论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相关技能,并对其中重要的概念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艺术概论课程重点:

艺术创作,讲述了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根据艺术的起源和创作的主要立场论述了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以及艺术家与社会生活、艺术家的文化修养。除此,还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的体验、构思、传达等活动。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一:什么是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既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从艺术作品的构成这个角度来看,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首先接触到的自然是色彩、线条、声音、文字、画面等外部的艺术语言形式,但它们仅仅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或者换句话讲,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将艺术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形象。可见,艺术形象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

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来的具体生动的图画。这里所说的形象一般是指人物和人物生活的环境,包括与人的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河海山林、鸟兽鱼虫、花草瓜果等自然物。在小说、戏剧、电影、叙事诗、歌剧、舞剧等叙事性作品里,人物形象占据主要的地位,成为作品整个艺术形象体系的核心。艺术家总是通过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来描写人物形象,不仅描写人物的音容笑貌,还要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这些描写刻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叙事性的艺术作品除了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外,同时也注意描写其他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物的形象。因为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他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生活和斗争的。艺术要塑造人物形象,就离不开对环境的描写。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祥林嫂》、罗中立塑造的《父亲》、罗丹塑造的《思想者》、米勒塑造的《拾穗》,以及《渴望》中的刘惠芳,《牵手》中的夏晓雪等。它还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如陆游词《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郑板桥的《风竹图》、朱耷的《荷花水鸟图》等。再如唐诗中许多构成动人意境的形象如张继的《枫桥夜泊》、白居易的《暮江吟》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这些情景交融构成意境的诗画,同样是艺术创作主体塑造的艺术形象。形象不只是人,也还有场面、环境等。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二:艺术形象的特征

艺术形象作为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是艺术家从社会生活中经过挑选、融合、创造而成的,有着其来自客观的印记,也带着艺术家创造的色彩,所以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首先,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指的是某一具体的艺术形象身上既有与众不同的个别特征,又有它所处社会、时代等大背景所赋予的普遍特色和印记,既非孤立的惟一,也非千人一面、众口一腔的雷同。以鲁迅的《祝福》为例,在《祝福》中祥林嫂是一个个别形象,在世界上没有另一个与她身世和遭遇完全相同的人物存在。但祥林嫂的形象却具有普遍意义,她是鲁迅对再嫁妇女悲惨命运的概括。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只是祥林嫂一个人遭受礼教迫害、毒害的悲惨命运,但从她个人的遭遇中我们认识到的却是千千万万再嫁妇女在封建礼教

摧残下的凄苦命运,感受到的是鲁迅对倍受精神虐害的妇女的深切同情。在凯绥·珂勒惠支的石版画《面包》上,我们所理解到的决不限于画面上两个幼小孩子的啼饥号寒与一个母亲的椎心的悲痛,而是从中看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饥寒愁苦。

其次,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表现在艺术形象身上,就是在具体可感、栩栩如生的外在表现之后,所蕴含着的一种深刻的内涵,将思想、观念等理性判断与艺术形象的外部形态完美结合。以鲁迅《阿Q正传》为例,阿Q作为小说的核心形象,在鲁迅笔下确实是生动鲜明、具体传神的;透过字面,读者仿佛看到了阿Q一身肮脏,满口国骂,用竹筷将辫子盘在头上,昏头昏脑四处游走的样子,所谓“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触摸可及,这就是鲁迅从感性角度为人们展示的形象。但另一方面,鲁迅又以十足清醒的批判,对阿Q身上所体现的

理性内涵作了剖析,使我们看到以阿Q为代表的中国辛亥革命前后农材落后不觉悟农民的精神实质与民族劣根性的一面,在阿Q这一艺术形象身上体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再次,思想与情感的统一指的是艺术家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身上,既有情绪化的情感投入,也有原则性的思想判断。思想是核心的、主导的,情感随思想的导向而倾注。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为例,毛泽东的这首词,是从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高度对傲雪怒放的红梅进行歌颂。融汇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一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揭示了“精神不朽胜过生命存在”的哲理,同时也倾注了诗人对为革命献身的烈士的缅怀与告慰,是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当然,在不同的艺术形象中,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思想与情感的成分不完全相同,艺术形象的呈现方式也不同。根据艺术形象的感性形式差异,我们可以把艺术形象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与综合形象。它们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视觉形象,是指由人的眼睛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视觉形象一般是空间性的。无论是一幅绘画,一件雕塑,一幅书法作品,一座建筑物,一幅摄影作品,或者一件实用工艺品,都是在空间中展开的,它们直接付诸欣赏者的视觉感官,因而特别富有直观性。视觉艺术因为其直观感受性,因而从表象上来说,视觉艺术与前面所说的艺术的再现的关系特别密切,我们认为这其实是对视觉艺术的误解。有人举例子认为摄影艺术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便是纪实性或再现性,它表现的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摄取的影像与被摄对象的外貌形

态几乎完全一致,给人以逼真的感觉。如果这样认为只要形象与客体的外在形态能够保持一致就算是“纪实”或“再现”,那么电影艺术也应该完全是纪实的艺术了,这是不顾电影历史事实的理论。

听觉形象,是指由人的耳朵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听觉形象的构成材料是时间性的。艺术中的听觉形象主要是指音乐作品的形象。音乐作为声音的艺术,有着自己的特点,它通过音响在时间上的流动,再通过有规律的变化与组合,最后构成使人们的听觉感官能够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由于听觉形象具有空灵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欣赏音乐作品时,主要依靠情感的直观体验来把握音乐形象,也使得音乐形象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和朦胧性,这既是音乐的局限,也是音乐的长处,为欣赏者的联想想象与情感体验留下了更多自由的空间。例如,香港摇滚乐队BEYOND有首歌曲叫做《海阔天空》所表达的情感就非常复杂。其中电吉它所发出的声音瞬间的变化比较大,而且也比较尖锐,仿佛比较杂乱,这是与当代青年的某种心态所分不开的,在社会文化大转型时期,年轻人总是最容易陷入迷乱的情绪当中,这与电吉它的音色可能有某种内在的同质性。爵士鼓的声音在这首歌曲中处于背景音乐,时而局促不定,似在近处;时而不紧不慢,仿佛在远处但依然铿锵有力,而爵士鼓的音乐形象正是代表着年轻人所独有的希望与梦想。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塑造了一种独特的听觉形象,这形象把年轻人的彷徨与追求近乎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文学形象,是指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依靠语言作为媒介来塑造的形象。文学形象最鲜明的特征是间接性,它不像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那样可以看得见、听得着,直接感受到,而是要通过语言的引导,凭借想象来把握艺术形象。有的学者称语言艺术是“想象的艺术”,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读者需要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积极的联想和想象,才会在脑海中呈现出活生生的形象画面来,这就是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这个人物,越剧舞台上、电影银幕上和电视连续剧里都有不同的演员饰演过。在戏曲、电影和电视中王熙凤的形象是观众直接看见的。但小说《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在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却可能有一千个不同的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形象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天地,读者可以在欣赏过程中更加自由地进行再创造,获得更多的审美快感。此外,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描绘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而且可以描绘人的嗅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不仅可以描绘静态形象,而且可以描绘动态形象;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不仅可以从外部描写人的肖像、动作和语言,而且可以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和心理活动。文学形象由于具有以上的特点,所以它最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的自由,可以多方面地展示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

综合形象,是指话剧、戏曲、电影、电视等综合艺术,其中即有视觉形象、听觉形象,还有文学形象。它们综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这些门类中的艺术形象,可能统称为综合形象。

艺术形象虽然可以区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文学形象和综合形象,但它们的基本特征却是相同的。作为艺术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艺术形象是艺术作品的核心。在艺术作品中,艺术语言是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艺术意蕴也是蕴藏在艺术形象之中。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艺术作品。

在艺术鉴赏活动中,鉴赏主体作为惟一的能动因素,他的主动参与使鉴赏活动完全以他为轴心展开,使鉴赏结果打上了强烈的个人印记,他的社会阅历、职业习惯、兴趣爱好、思想意识、性格品质和审美经验、审美理想、审美趣味、审美标准,无不影响着其审美价值判断的形成,因而艺术鉴赏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特征。艺术鉴赏的主体性,集中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三:对艺术作品审美娱乐属性的享用

一般人接近艺术作品、鉴赏艺术作品的最直接目的是获得审美享受,鉴赏主体在艺术接受活动中具有很强的体验意味。人们把鉴赏艺术作品的活动当作一种娱乐活动,一方面,鉴赏者以自己内在和既有的经验体味作品中的意蕴,形成观照客体对象时的心灵体验;另一方面,又以自己情感的投入,感受心灵和情感的激荡。列宁非常喜爱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他说:“我不知道还有比《热情奏鸣曲》更好的东西,我愿每天都听一听,这是绝妙的、人间所没有的音乐。我总带着幼稚的夸耀想:人们能够创造怎样的奇迹啊!”据说,每当列宁听到这首名曲时,他总是屏息静气,陶醉在这首曲子的优美、激荡的音乐旋律中,沉浸在他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愉快的情感境界中。这是因为,人们在观赏一幅精美的画作或聆听一首优美的乐章时,以往的审美经验调动其感官和思维,使其从中体验到人的自由创造,体验到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之伟大,体验到人的生活理想之高尚,不自觉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在精神上感到赏心悦目、轻松舒畅、自由逍遥的快乐,从而获得审美需要的满足和情感愉悦的享受。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四:对艺术作品审美认知属性的论知

艺术作品的认知作用也必须通过鉴赏主体得以实现。鉴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和理解,一方面认识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了解艺术专业知识,提高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认识艺术作品中表现的社会知识、自然知识等。根据真人真事塑造出来的,如《红岩》中的江姐,甚至是艺术家杂取众多人物的状貌和性格特征塑造出来的,如鲁迅笔下的“阿Q”,这些典型形象虽然都是完整的个别存在,但它们身上无不具有同类事物的共性特征和精神风貌,无不折射出当时社会的生活全景。鉴赏主体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典型形象

和典型事件的品评、体味,于想象中再度体验艺术家曾经体验的生活,从中体悟到当时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进而升华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五:对艺术作品文化价值的阐释

有些优秀的古典艺术作品一时还难以为广大群众鉴赏,除了某些作品内容比较深沉外,更主要的是艺术语言障碍。随着群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将会逐步鉴赏这些古代名作。在当前,为群众注释、串解、评析名作就是提高群众艺术鉴赏力的重要方法。同时,随着群众艺术鉴赏力的提高,那些艺术形式平庸、内容荒谬的作品将会逐日被淘汰。例如当前,迪斯科舞、流行歌曲等大众艺术在群众中流传很广,这说明它受到群众尤其是青年的欢迎。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提高这类艺术的创作水平,通过各种活动帮助群众提高对这类作品的辨别和鉴赏能力,让这类艺术得以健康的发展,使广大群众在鉴赏时获得有益的享受。

《艺术概论》常考知识点六:对艺术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创造

艺术鉴赏并不仅是被动接受,它还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在艺术鉴赏活动中,艺术鉴赏者面对一部艺术作品,首先进行信息接受,包括艺术作品的语言和形象,以及与艺术作品相关的种种其它信息,这是艺术鉴赏的第一步。接下来,在信息接受的基础上,欣赏者必然会从自身的生活阅历、人生经验、世界观及艺术修养等出发,对艺术作品作出创造性的感悟和理解。这种创造性的感悟和理解是凭借艺术作品、在接受艺术作品的基础上进行的,与艺术创作时的原初创造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异,它是在原有创作的创造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创造,而创造的结果也和原来的作品有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被称之为“再创造”。

艺术欣赏的“再创造”与艺术创作的“创造”还有一处不同:两种“创造”的顺序正好相反。这是指,在艺术创作时,顺序是创造主体从对客体世界的审美体验开始,到构思创造,最终到艺术作品;而在艺术欣赏时,则是欣赏主体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开始,再到对作品中艺术世界的认识,并进而把这种认识投射向客体世界,最终得到对客体世界的了悟。比如,我们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首先感受到低沉有力的旋律和跳荡不安的节奏,于是完成对音乐形象的再创造,理解贝多芬所说的“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思想,萌发出与命运拼搏抗争的激情和冲动,并将这种激情带人生活中。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曾有一次听完《命运交响乐》后失声痛哭,良久才平复下来,说道:“人生很美。”这正可以作为艺术欣赏再创造顺序的一个旁证。

总之,艺术鉴赏的主体性体现为艺术鉴赏主体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要求,需要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否则,艺术作品的价值和作用就无法实现。而人类整体的艺术鉴赏水平与鉴赏者个体的审美能力都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培养与提高的。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首先,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艺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耳朵的音乐感;多看绘域就能训练和发展眼睛的形式感;文学作品读得多了,读得熟了,也就有了比较,有了鉴别和欣赏。尤其是大量地、经常地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更是直接有助于人们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这方面有许多例子,高尔基10岁时就开始干活谋生,做过装卸工、烤面包工人等,他在做工之余勤奋自学,阅读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成为一位作家。高尔基曾回忆他年轻时代怎样如醉如痴地阅读福楼拜的一篇小说,完全被这篇小说所迷住,觉得书里一定藏着不可思议的魔术,以至他多次把书页对着光亮反复细看,想从字里行间找出魔术的秘密。显然,人的艺术修养只有在具体的艺术鉴赏活动中,才能不断丰富和提高。

其次,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艺术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我国艺术家丰子恺在他所著的《艺术修养基础》一书中,专门论述了各个艺术门类的不同鉴赏知识。丰子恺认为,对于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金石、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电影、摄影等不同的艺术类别,应当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的美学特性而具有不同的鉴赏方法,强调应当掌握各类艺术鉴赏活动的特殊性,并在书中分门别类地进行了介绍。例如,他强调对于绘画的鉴赏应当特别注重第一印象,对于建筑的鉴赏则需要伴以运动感觉,对于工艺美术品的鉴赏还需要触觉等等。由于各个门类、体裁、样式的艺术,具有各自的审美特征和表现技法,必须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才能真正把握和理解作品,真正领略作品奇妙的艺术魅力。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水平对艺术鉴赏也有很大影响,广泛的历史、文化知识十分重要。每个人的艺术修养既是这个人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他的艺术鉴赏力也会有相当的水平。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艺术鉴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鉴赏主体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艺术作品的。鉴赏者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反之,鉴赏者在生活经历中从未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内容,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就往往难以接受。鲁迅曾讲到他读晋代文学家向秀的一篇《思旧赋》的体会,这篇赋是向秀悼念他的好友——被司马氏政权杀害了的文学家嵇康而作的,鲁迅在青年时期读到这篇赋时感触不深,直到他亲身经历他的了学生、好友被害的痛苦心情,晚年才对这篇作品有了切身的感受和体会。郭沫若也曾讲过他读《离骚》的体会,他在童稚时代就曾经接触过这部作品,“不曾感得甚么”,随着生活经验与阅历的丰富,再读《离骚》时却深深感到它的伟大与不朽。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美育与艺术教育作为一个独立或专门的领域,就是要通过培养与提高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审美的理解力,从而使人们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美育与艺术教育不但重视培养提高鉴赏者个体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而且重视培养提高全社会群体的艺术鉴赏水平,提高广大群众的艺术鉴赏力。

艺术概论自考考试重点归纳

考点1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概念、范畴、理论和方法等。 考点2 艺术概论的学科性质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艺术活动基本规律的学科,是阐述艺术的基本性质、艺术活动系统以及艺术种类特点的科学体系。 考点3 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 (1) 系统地阐释艺术活动的基本状况,确立科学的、进步的艺术观。 (2) 了解艺术活动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密切联系,探讨艺术活动的规律与特点。 (3) 指导人们遵循审美规律和艺术规律进行能动的创作、接受和批评。 考点4 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1)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2) 借用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研究艺术活动的实践与发展。 (3) 运用艺术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研究艺术领域的各种问题。 成人高考是国家统一的考试,有严格的规范,每年报考成人高考录取通过流程是比较高的,成考的通过率在80-90%左右,去年政策改革之后,门槛变高,难度变大,考生还是需要提前报名,提前备考,不要等到考试的时候再去复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20艺术概论专升本知识点有哪些?熟知考点,才能更加有针对性的复习,复习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2020成考艺术概论专升本知识点总结 考点1 艺术分类的五种主要方法 (1) 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等)、空间艺术(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等)。 (2) 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以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等)、视觉艺术(绘画、雕塑等)和视听艺术(戏剧、影视等)。 (3) 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小说等)、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等)和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等)。 (4) 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 (5) 以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为依据。以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造型艺术、实用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 考点2 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造型艺术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艺术。 考点3 绘画艺术 绘画艺术是一门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运用线条、色彩和块面等元素,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手段,在二维空间(平面)里创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或情境的艺术。绘画艺术在造型艺术中处于基础地位。 考点4 绘画艺术的分类 绘画艺术的种类,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根据表现对象的不同,可分为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历史画等;根据作品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壁画、年画、连环画、宣传画、漫画等。 考点5 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1) 应物像形的平面性、静态性。 (2) 空间关系的幻觉性、多重性。 (3) 形象刻画的具体性、丰富性。 考点6 雕塑艺术 雕塑艺术是一门直接利用物质材料,运用雕刻或塑造的方法,在三维空间(立体)中创造出实体形象的艺术。 考点7 雕塑艺术的分类 (1) 从制作工艺来看,雕塑可以分为雕和塑两大类。雕,有石雕、木雕、玉雕等;塑,有泥塑、陶塑等。 (2) 从体裁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纪念性雕塑、建筑装饰性雕塑、城市园林雕塑、宗教雕塑、陵墓雕塑、陈列性雕塑。 (3) 从样式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头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 (4) 从表现手法和形式来区分,雕塑可以分为圆雕、浮雕、透雕。 考点8 雕塑艺术的基本特征 (1) 物质性、技艺性、立体性的统一 (2) 单纯性造型与象征性观念的融合。 考点9 摄影艺术 摄影艺术是指采用摄影技术和手法获取静态图像来反映客体世界、进而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构图、光线和色调是其主要的造型手段。 考点10 摄影艺术的分类 摄影艺术按体裁可以分为肖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等;按感光材料和画面颜色,可以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按摄影器材和技术,又可以分为航空摄影、水下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等。 考点11 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 特定的时空。 (2) 营造的真实。 (3) 光影的结合。 考点12 书法艺术 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中国书法主要包括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体。 考点13 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 (1) 线条与组合。 (2) 具象与抽象。 (3) 情感与象征。 考点14 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它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与设计艺术等表现性空间艺术的总称。实用艺术是所用艺术种类中最普及、最常见的一大类别,它与人们的衣、食、住、用等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 考点15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以形体、线条、色彩、质感、装饰、空间组合等为艺术语言,建构成实体形象的造型与空间艺术。 建筑可分为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宗教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考点16 建筑艺术的基本特征 (1) 造型的形式美追求。 (2) 环境的人格化体现。 (3) 多重的象征性意味。 考点17 园林艺术 园林艺术是指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将山水、花木、建筑等要素组合成为统一的景观。园林艺术体现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有机融合。园林艺术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 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 考点18 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1) 浓缩的自然。 (2) 综合的形式。 (3) 意境的追求。 考点19 工艺与设计艺术 工艺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样式,它既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与制作或生产密切相关。 设计艺术是工业革命后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交叉性应用学科,是围绕着某种制作或生产目的进行的富有审美情趣的创作,主要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设计、视觉设计等。 考点20 工艺与设计艺术的基本特征 (1) 实用与审美的结合。 (2) 物质与精神的结合。 (3) 技能与创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1、篇法: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言构成法则。 2、辞格层面: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 3、文学形象的概括性:文学形象能够传达丰富的内在意蕴的功能称为文学形象的概括性。 4、典型环境:指充分体现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5、虚实相生:这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应用于意境理论中,实境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 6、象征意象化:营构文学象征意象的原则和方法叫象征意象化。它是象征意象创造的必经之途,即在抽象思维的指导下追求意象应合,不惜以荒诞的幻象求得意念的真实。 7、荒诞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指艺术家有意创造出不合常理、不合常形的形象以达到揭示某种哲理或观念的目的。 8、文学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现的.具体的感性的、具有艺术概括性的,体现着作家审美理想的、能唤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图画。 9、典型:是指写实型作品言语系统中呈现的显出特征的富于审美魅力的含有丰厚历史意蕴的性格。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10、特征化:在写实型作品中,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特征化”,这是创造典型的基本方法。 11、意境:指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12、象征意象:文学象征意象是指以表达观念或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表现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13、叙事: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14、故事时间: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故事中所虚构的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这个时间的顺序和长短是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给出的。 15、文本时间:是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这个时间实际上是叙述语言本身的前后顺序和长短。 16、叙述视角: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解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主要有四种: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及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 17、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记作用的叙述手段。 18、故事: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组成故事的要素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由这些事件组织成的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发生这些事件的具体场景这三个主要方面。 19、结构:是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叙事作品中结构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表层结构,即叙事文本自身的结构;另一层是深层结构,即超出叙事文本的文化结构。 20、叙述功能:是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对叙述功能的研究问题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形态研究中提出的。

第一节 文学观念的嬗变 「文学四要素和文学活动」波兰现象学派美学家英加登提出作为作品存在的层次论,认为作品的构成是四个层面,即语言层、意义层、图式化外观层、意向性状态中的“世界”层。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艺术家”的加工改造,这样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作品如果束之高阁,不跟读者、即“欣赏者”见面,也还不能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世界——作家——文本——读者这四个要素,其间包含了体验、创作、接受三个过程,这才构成完整的文学活动;文学活动不仅是指文学四要素所形成的流程,更重要的是人与对象所建立的诗意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部展开。 「历五种主要的文学观念」再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世界”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即认为作品是对世界的摹仿或再现。在西方,有赫拉克利特的“艺术摹仿自然”论点、苏格拉底的“绘画是对所见之物的描绘”论点、柏拉图的“理式摹仿”说、亚里士多德的“自然摹仿”说。与西方再现说相似的是中国古代的“度物象而取真”说,五代大画家荆浩在《笔记法》中说“画者画物,度物象而取真”。)表现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与作家的关系,即认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表现说的基本倾向是,文学本质上是诗人、作家的内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动时的创造,是主观感受、体验的产物;以外部现实作为对象,但诗并不存在于对象本身,而存在于审视对象时的作家、诗人的“心境”或“心理状态”;诗人可以描写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现出来。表现说产生于19世纪初兴起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中,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柯勒律治认为“写诗是出于内在的本质,不是由任何外界的东西所引起的”,雪莱指出“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与西方表现说可以比较的是中国传统的“诗言志”说和“诗缘情”说。)实用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作品被读者所利用的关系。比较典型的实用说是中国古代的“教化”说和西方的“寓教于乐”说。“言志”说和“教化”说构成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重要特色。古罗马时期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开了西方实用说之先河。)客观说(在文学四要素中把作品抬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地步,认为作品一旦从作家的笔下诞生之后,就获得了完全客观的性质和独立的“身份”,它既与原作家不相干,也与读者无涉,它从外界的参照物中孤立出来,本身是一个“自足体”,出现了所谓的“客观化走向”。客观说实际上是由俄国形式主义学派首先提出的。)体验说(在文学四要素中强调读者阅读作品时的感受和再创造。) 「文学观念嬗变的原因」文学观念不是固定的、僵死的、可以永远定于一尊的;时代的变化,包括政治治乱、社会风气、学术倾向等推动着文学的变化;随着文学的变化,文学观念也随之变化。摹仿——表现——变形——装饰这一文学发展趋势,展现了文学自身演变的规律;当然这种演变规律并不是直线型的,由于受直接的、间接的社会生活变动、斗争和不同社会心理的影响,其发展的路线和形态往往是极其复杂的,而在同一个时期,几种文学形态与观念并存的局面也是存在的;但就总趋势而言是由再现到表现,由表现到装饰。文学观念的变化还与人的观点的不同及变化有关;不同的社会团体、群体具有不同的观点,不同思想倾向的人也有不同的观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的观点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观点的变化都会导致对文学的看法发生变化。 「文学的界说」文学的定义(文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文化样式,它是具有社会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凝聚着个体体验的、沟通人际的情感交流的语言艺术。这个文学观念包含了五个命题,文学是一种文化样式,文学是一种社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聚,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一种独特渠道,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视界融合”(意思是说对同一个对象,人们理解的视界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理解者对对象理解的视界同历已有的视界相接触,形成了两个视界的交融为一,达到“视界融合”。) 第二节 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 「文化概念以及文学的文化意义」广义的文化概念(英国19世纪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上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这个意义上的文化概念最为流行。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被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人创造的“第二自然”,是对象化的劳动的结果;制度文化指渗透了人的观念的社会的各种制度;精神文化是最深层的东西,如文化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物质文化最为活跃,精神文化则惰性。)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即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有无等。)符号论的文化概念(从符号学的意义看,文化是人类的符号思维和符号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及其意义的总和,这个观点是德国现代哲学家卡西尔提出的。) 文学的文化意义(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叩问人的生存意义,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憧憬人类的未来。) 「文学是文化的意义载体」“认同”还是“离异”,就是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的文化取向:“认同”就是以传统文化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巩固和维护传统文化已经确定的种种规范,使传统文化得以凝聚和稳定:“离异”表现为批判和扬弃,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打破和改变传统文化的规范,而把传统文化所排斥的内容吸收进来,呼唤或形成新的规范。“品质阅读”(就西语而言,是指“试图尽可能完全地把握作品的肌质,表示首先注意到语言中的各种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复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节和主题活动”;在汉语文学中,则首先关注文本中的用字、比兴、押韵、平仄、对仗和用事等,进一步再关注到情景、人物和情节。)“价值阅读”(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的源泉的的问题,中国古代有过朴素唯物主义的回答,《礼记。乐记》中描画了一个艺术产生过程的图式,物-心-乐。按近代完形心理学派的观点,经验世界与物理世界是不一样的;物理世界称为“物理境”,是事物的纯然的客观存在;经验世界称为“心理场”,是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 「文学是人的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于客体的美的观照、感悟、判断;审美实现的过程是创造的过程,需要四个层面协同合作,即主体心理层、客观对象层、心理时空层、历史文化层。)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根本精神是人的心理器官的全部畅通,是人的内在丰富性的全部展开,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文学审美活动的特点是,具有广阔的包容性、思想的深刻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其具体内涵是,从性质上看,有集团倾向性又有人类共通性;从主体把握对象的方式上看,是认识又是情感;从目的功能上看,是无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从文学反映生活的形式看,须假定性又须真实性。 第四节 文学是作家体验的凝结 「经验、体验与文学」作家的体验特性,即情感的诗意化、意义的深刻化、感受的个性化。 「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美学功能」作家的体验一方面要与对象共同着生命,这就是“入”;另一方面作家的体验又要求“反刍”,对体验进行自审,这就是“出”。“入”和“出”所产生的美学效果是,使艺术形象具有生气勃勃的活力和诗意的超越。

  •   索引序列
  •   自考艺术概论考试重点笔记归纳
  •   艺术概论自考考试重点笔记归纳
  •   自考艺术概论考试重点归纳
  •   艺术概论自考考试重点归纳
  •   文学概论自考重点笔记归纳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