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自考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发布时间:

自考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发布时间:

自考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一)西方早期的美术设计理论 1、 瓦萨里 —— 西方美术史之父: 设计是三项艺术(建筑、绘画、雕塑)的父亲。瓦萨里将设计与比例关系联系在一起讨论:设计即是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局部与局部对整体的关系。人们可以这样说,设计只不过是人在理智上具有的,在心里所想象的,建立于理念之上的那个概念的视觉表现和分类。 2、 老普林尼: 古罗马的百科学者,在他的《博物志》中对古代艺术家的评价也常常使用“比例”这一术语。 3、 雕塑家波里克利托斯: 古希腊约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代表作《规范》 4、 英国画家荷加斯( 1697—1764 ): 著作《美的分析》(1753),是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 作为画家的荷加斯敏锐的意识到洛可可风格的意义:(1)提出线条的曲线美特征;(2)对线条的组合作出了十分精辟的分析;(3)分析了以线条为特征的视觉美和以实用性为特征的理性美;(4)曲线的视觉美是丰富的变化与整体的统一,使用的理性美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实用需要为目的。 (二)19世纪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理论著作分为两种类型 1、以1873年成立的设计学校为中心的设计教育理论研究,其中最重要的人物是 欧文 · 琼斯 和 斯多弗 · 德雷瑟。 (1) 琼斯( 1809-1874 ) :琼斯给装饰设计理论界作出的重要贡献是他的经典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1856)。 琼斯的方法来源于荷加斯,他认为“美的实质是种平静的感觉,当视觉、理智和感情的各种欲望都得到满足,心灵就能够受到这种平静。” 作为一个功能主义者,琼斯强调的是:任何适合于目的的形式都是美的,而勉强的形式既不适合也不美。 (2) 德雷斯( 1834-1904 ): 是琼斯的学生,代表作:《装饰设计的艺术》(1862)、《装饰设计的原则》(1873)、《日本:其建筑、美术与美术工艺》(1882)和《现代装饰》(1886)。 德雷斯在这些著作里强调研究过去的(包括伊斯兰的)古典装饰形式并将几何方式 引入对自然形态装饰的研究。 2、针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作出的反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 奥古斯塔斯 · 普金 、 约翰 · 拉斯金 和 威廉 · 莫里斯。 ( 1 )普金( 1812-1852 )建筑师: 深切感受到工业革命造成的问题及其对欧洲的图案设计所造成的可悲影响。 普金的代表作《尖顶建筑或基督教建筑原理》(1841)中提倡复兴哥特风格,反对在墙壁和地板中使用三度空间表现法,推崇平面图案,要求装饰与功能一致。(功能主义提倡者) ( 2 )拉斯金( 1819-1900 ): 代表作《建筑的七盏明灯》(1849),关于建筑和装饰设计原理的书。目的是为了在工业化的英国恢复中世纪状况。 拉斯金主张将手工制作的、无拘无束的、生机盎然的作品与机器生产的无生气的精密物品对立起来:手工制作象征生命,而机器则象征死亡。 ( 3 )莫里斯( 1834-1896 ): 代表作《小艺术》(1877) 莫里斯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原则:1、恢复材料的真实性,每种材料都有各自的价值,这种材料的真实性及其价值应该在所有的设计中得到尊重;2、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这种设计理想,直到今天仍影响着人们对设计的要求和对生活的希望。

关于设计史:作为设计学的研究方向之一,设计史是一个极为年轻的课题,对于设计史的研究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1977年,英国成立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正式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也将设计史作为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美术史学史上19世纪的两位巨人—— 森珀和里格尔 。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下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1、 森珀 (1803—1879):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是将达尔文进化论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里格尔,“装饰研究”以及“艺术意志”的提出。 (1)代表作: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两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1860-1863),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 (2)个人思想: 1>、认为艺术是一个生物性的功能组织,从远古至当代的艺术历史则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而风格的定型和变化又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他的这种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影响了欧洲许多美术史家和建筑家。 2>、他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这直接导致现代设计史研究的先驱吉迪恩写成著名的《空间、事件与建筑:新传统的成长》。 3>、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而将传统上分属于大艺术和小艺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并置的研究。在美术研究的领域里提高小艺术的地位并使之进入研究的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4>、森珀从功能、材料与技术的发展入手,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探讨艺术品(在他那里主要是建筑与工艺)的历史及风格,在艺术史研究中第一次树起唯物主义的大旗;更由于他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而将传统上分为属于大艺术和小艺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并置的研究。这无疑为后来研究者冲破大艺术与小艺术的传统研究樊篱,在美术史研究的领域里提高小艺术的地位并使之进入研究的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3)局限性:机械唯物主义理论的疏漏得到了里格尔的批评。 2、 里格尔 (1858—1905):奥地利美术史学家 (1)代表作:1893年,里格尔出版了被认为是关于装饰艺术历史的重要著作《风格问题》,这部著作重要之处在于里格尔认识到装饰艺术研究是一门严格的历史科学,这一认识对后世学者将设计作为一门历史科学来研究有着根本性的启发。 (2)个人思想: 1>、森珀更进一步,里格尔最终从价值上完全打破了大艺术和小艺术的分界,将对传统小艺术的研究提高到了显学的地位。在他之前没有人对装饰进行过历史的研究。 2>、里格尔通过对装饰的历史研究进一步说明机械唯物主义美学的疏漏,并强调艺术作为一门心智的学科所必然有的精神性,里格尔将这种精神性称之为“自由的、创造性的艺术冲动”,即“艺术意志” 3>、里格尔将装饰艺术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针对森珀及其追随者说明艺术品是一种创造性的心智成果,是积极地源于人的创造性精神的物质表现,而不是像森珀的追随者所认为的是对技术手段或自然原型的被动反应。艺术设计无疑是要服从媒质和技术的多样可能性和要求,但里格尔总是坚持创造性的自主和选择的原则,认为这是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 总结: 正是这两位大师通过在美术史领域作出的卓有成效的研究,而给20世纪的学者最终将设计史从美术史中分离出来奠定了坚实的设计史研究基础。 1、 佩夫斯纳: 德国美术史家(1902-1983)(西方“设计的艺术”概念最早提出) (1)代表作《现代运动的先锋》(1936),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西方设计学专业必读),开了设计史研究的先河,通过这部著作在公众心中创造了有关设计史的概念,进而影响了公众对于设计的趣味和观念。;《现代设计的源泉》(1968)和《关于美术、建筑与设计的研究》(1968)则是更为重要的两本著作。 (2)个人思想: 1>、佩夫斯纳从社会美术史研究出发,最终将设计史独立出来而作专门研究,其所持的研究角度影响力一大批美术史家和设计史家; 2>、佩夫斯纳将类型引进设计史,从而大大拓展了研究者的视野。如家具设计史、建筑设计史、服装设计史等。 3>、佩夫纳斯说明了既要将设计史作为专项研究,更要使这种专项研究建立于美术史、科技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的基础之上。这是因为设计本身就是社会行为、经济行为和审美行为的综合。 2、 吉迪恩( 1888-1968 ): 德国美术史家 (1)吉迪恩受到森珀研究的影响于1941年写成著名的《空间、时间于建筑:新传统的成长》 (2)1948年,吉迪恩出版了设计史名著《机械化的决定作用》在该书中,吉迪恩强调现代世界及其人造物一直受到科技与工业进步的持续影响,对设计史的研究应该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3)吉迪恩曾直接受业于著名的美术史家沃尔夫林。沃尔夫林对美术作品所做的形式分析以及对“无名的技术史”的提倡,坚持认为“无名的技术史”和“个体的创造史”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都应当受到历史学家的关注。 第三阶段:对后现代主义设计有影响的两位学者:罗兰·巴特和迪克·赫布狄奇 1、 罗兰 · 巴特( 1915-1980 ): 巴特以其《神话》(1957)一书,用符号学的方法讨论了神话,利用设计方法来传播的途径。认为设计最有能力将神话付诸于持久、坚实和可触的形式,并最终成为现实本身。 在巴特那里,所谓神话就是指图像与形式的社会意义。 2、 迪克 · 赫布狄奇: 赫布狄奇则是以《亚文化:风格的意义》(1979)表明了伯明翰大学当代学术研究中心与、这一研究群体对设计的关注,以及学者们对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看法。

自考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笔记

1 、战争导致了消费物品设计文化的暂时停滞 : (1) 消费商品设计转为军事器械设计。 (2) 设计师在战争中投入到战争相关的设计工作当中。巴恩斯·沃利斯设计了惠灵战斗机和飞跃炸弹;美国家具设计师查里斯设计胶合板做的夹板,用于挽救负伤战士。 2 、战争中的设计 : (1) 英国的效用主义计划 目的:唯一的设计实验室英国的温斯顿·丘吉尔制定的“效用设计”,这就是设计出一个消费商品的限制范围,包括餐具、衣物、收音机和家具。效用设计意味着给每个人相同的选择机会,按严格控制的定量计划消费。 (2) 德国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分子的建筑、勋章和产品的设计:偏爱古典主义风格。 1945年,美国的“马歇尔”计划帮助同盟国、战败国恢复经济。英国成立了“工业设计委员会”,德国成立了“造型设计委员会”,日本成立了“日本工业设计者联盟”。各国政府开始恢复设计展览,例如“米兰三年展”、“英国节”、“五五芬兰设计”。新闻出版界开始关注设计。 3 、战后的设计: (1)设计的目的:增加出口、促进贸易和生产。 (2)各个国家成立了各种设计组织英国的工业设计委员会、德国的造型设计委员会、日本的日本工业设计者联盟。 (3)各政府开始恢复设计展览以及国内外设计技术贸易交易会。 4 、 20 世纪 50 年代的设计的几个趋向: (1)“当代风格”; ① “当代风格”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设计风格;而是实实在在为人们设计各种东西。 ② 现代设计应该没有阶级区分,且适合于富裕家庭和平常工人家庭。 (2)“有机设计”设计形式呈现出新面貌,灵活多变,用曲线装饰,而且具有表现的意味; (3)重新出现明亮色彩和大胆的图案; (4)使用各种肌理不一的材料; (5)抽象绘画和表现主义绘画对设计者的影响; (6)科学的作用对战后的审美观也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5 、科技对于战后设计的作用是什么: (1)工业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新材料和新技术。如1924年聚乙烯、聚酯和1957年聚丙烯的发现,提高了塑料技术。 (2)设计从科学中吸取营养和得到动力。原子、化学、宇宙探索和分子构成启发了设计家们,他们把由此得到的图像都吸收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装饰语言中。 6 、为何战前和战后的这段时间经历了如此重要的突破呢: 重要的设计国家之间的实力均衡发生了偏斜。20世纪初曾左右了国际设计趋势的国家如法国和德国,到50年代逐渐被意大利、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替代。 (1) 意大利的战后设计: 意大利成为设计界的先锋和改革者,20世纪40年代意大利进入战后重建时期,不到10年,意大利一跃成为现代工业国家。特别是公司间的联合和举办设计展览,如“米兰三年展”。20世纪50年代末,一种具有意大利特征的设计方法在时装和电影艺术上取得成功。如在《罗马假日》中出现的维斯帕牌小型摩托车(1946年卡拉蒂诺为皮阿乔公司设计)。 (2) 斯堪的那维亚的设计: 是欧洲另一个在设计上很有实力的地区。当瑞典、丹麦、芬兰在战后获得了身份的认同之后,它们就考虑要在20世纪50年代把斯堪的纳维亚独有的设计理念及其产品推向市场。近10年后,该地设计出50年代家庭风格的产品,特点是日常用品设计简朴,功能性好且每个人都能买得起。几乎控制了50年代的设计。 20世纪5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尤其是纺织品和瓷器。在家具领域,丹麦的家具设计在质量和创意当面一直备受推崇。如雅克布森的“休闲椅”、“蛋形椅”、“天鹅椅”。 (3) 美国的设计: 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设计发明,为设计开拓了两个重要领域。 第一 是建筑和家具领域,和欧洲设计相比,美国则体现了当代风格。诺尔和米勒两家公司占了主导地位。他们对功能、结构和材料的重新审视,使他们成为当代设计的先驱者。技术革新是它们的产品的重要特征。最初诺尔公司最有影响的设计家是波托亚,他设计了一种用弯曲的金属线编制成格子状的椅子。还有诺古奇和沙里宁,设计了“郁金香椅”。 第二 个是汽车领域,源于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大众消费文化大国的地位,这类设计以一些“发明”为代表:汽车、电影院、麦当劳、迪斯尼乐园、电视和青少年的电影、音乐。这是为消费者的设计,因为它无论是形式还是细节都极为夸张;这种设计简直就是在赞美这个国家巨大的消费能力。(“大众摩托车”“卡迪拉克车”“毕克车”等)。

【 1 】拉斯金(名词解释) (很多书翻译为“罗斯金”): ( 1) 简介: 英国著名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1869年任牛津大学美术教授,长期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史研究,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主要著作有《现代画家》、健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等。 ( 2 )设计思想: ①认为艺术是由“大艺术”(绘画、雕塑)和“小艺术”(建筑、工艺美术)共同组成,号召艺术家应该关心“小艺术”。 ②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认为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 ③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提出了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④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工业最发达的地方,艺术(美术)也最发达。 ⑤他认为设计只有两条路:A 对现实的观察,观察自然;B 具有表现现实的构思和创造能力。设计形式强调“回顾自然”,设计师应该“向自然学习”。 ( 3 )对拉斯金的评价: ①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色彩。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仍有很大区别。但是,他的倡导和设想还是为当时的设计家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 ②他的口号之一:“向自然学习”。对工业化的问题有比较中肯的感度,他的设计理论具有民主和社会主义的色彩,通调设计的民主性,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 他的设计思想是非常混乱的,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色彩,也包含了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一方面强调为大众服务,一方面则主张从自然和哥德风格中找寻出路,而这种设计显然不是为大众的。 ③他认为:为了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必须要有美术,但是,这种美术并不是为美术的美术,而是要工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喜悦,并且要在观察自然、理自然之后产生出来的美术。 4 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都是要适合某一特定场合,从属于某特定的目的,绝对不会有那种非装饰性的所谓最高美术的存在。 5 他发现了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但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涉及实践深处。但其理论成为后来威廉·莫里斯等人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 的理论基础。 【 2 】威廉 · 莫里斯: ( 1 )筒介(名词解释): 英国诗人兼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柏恩-琼斯,画家但丁·罗西蒂,建筑师飞利普。威伯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一—拉菲尔前派。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德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 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 (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德试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房子”,与他人合作《呼啸平原的故事》等。 (2) 事迹: 1888年在伦教成立了“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并开始不断举行一系列展览,向英国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好设计及高雅设计品位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不仅开始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也影响了美国。 ( 3) 主要设计: 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壁纸、家具和其他用品。 ( 4 )设计思想: ①他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①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的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②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 ②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工业化机械化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③产品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造活动;追求“真实的艺术”,复兴旧时代风格。 ( 5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风格: 主张哥德式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功能良好;推崇自然,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主体。 ( 6 )对威廉 - 莫里斯的评价: ①严格的来看,莫里斯并不是一个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因为他的探索的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一—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德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 ②他认为只有哥德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其它的设计风格如果不是丑陋的,也是矫揉造作的,因此应该否定、推翻。只有复兴哥德式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的精神,保持民族的、民俗的、高品味的设计。 3. 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都不足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中世纪的、哥德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 ④他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他来说,依然是采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的哥德式和自然主义的装饰,因面,他的这个局限使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3、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但是,设计作为新机器时代的主要方面,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 1 )勒 · 柯布西诶( 1887-1965 ): 《今日装饰艺术》(1925); 在一系列的论述中高度赞扬规模生产的意义和标准化的产品,“类型的物体”是柯布西诶为欢呼和迎接机器时代而创造的一个独特的术语。 ( 2 )格罗佩斯( 1887-1965 ): 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 倡导标准化,试图以美术与工艺和建筑的融合来创造新的造型艺术;格罗佩斯本人就深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理论的影响,同时又认为机器是手工艺人工具的机械发展;包豪斯基强调自然形态的研究,有强调对传统大师作品的构图分析;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杂因素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形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期间,众多的设计理论家移居美国,开始了美国的设计理论发展时期。 ——格迪斯(1893-1958),代表作《地平线》; 理论主张:大力赞扬机器时代。 4、20世纪中叶后现代艺术设计新理论的不断完善: 二战之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的新理论相结合。二战期间所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的到广泛的采用,它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阿彻所著的《设计家的系统方式》(1965)和《设计程序的结构》(1968)(1968)将系统方法引进设计,试图打破传统的设计步骤,使设计过程简单化和容易理解。 20世纪60年代还出现了新通俗主义,这是对波普设计新美学的直接反应。新通俗主义理论家包括沃尔夫(1931)和班纳姆(1922-1988),他们有关设计理论的论述全部采用了大众文化的语言图像。 在近20年里,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的学科中受益匪浅,尤其是从少数群体的研究中获益不少,如对妇女的研究直接导致设计学关注厨房设计和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设计理论同设计行为一样,并没有就设计过程或设计美学提出某种单一的观点,因为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多元发展的,而唯一共同的目标则是将设计尽可能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设计概论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一)设计与科学理论的发展的关系 ( 1 ) 设计创造直接与人类对自然秩序和社会秩序的观察联系在一起。设计的进步依赖东 类已掌握的科学原理,如设计对形态、结构的认识,就借助了数学、物理的观察成果。 物理学、数学等学科的发达,对扩大设计的表现领域和扩大新的材料的使用都起着作用。 ( 2 ) 对设计的研究也与科学理论的发展休戚相关。设计需要进行有机的研究。设计研 究涉及众多的学科领域,设计的发展和设计学的建立都是以一系列现代科学理论整合为 基础的。 ( 3 ) “设计科学”是设计哲学和设计方法学的总和,它的概念是1969年自西蒙正式提出的。设计科学的产生表明设计除了对科学技术成果的具体应用外,在方法论上也有了进步,建立起了完整的科学体系。现代设计以讲求多元化、动态化、优化及计算机化为特点,故必须依靠现代科学方法论,解决愈来愈复杂的设计课题。 ( 二)科学理论对设计发展的推动作用 新型理论对设计方法的影响,说明科学理论对设计发展的推动作用 1 、控制论: 控制论重点研究动态的信息与控制、反馈过程,使系统在稳定的前提下正常工作。研究信息传递和变换规律的信息论是控制论的基础。现代认识论将任何系统、过程和运动都看成一个复杂的控制系统,因而控制论方法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控制概念中最本质的属性在于它必须有目的,没有目的,就无所谓控制。设计目标控制,负反馈作用,发展出一些常用的设计方法,如柔性设计法、动态分析法、动态优化法、动态系统辨识法等。 2 、信息论: 信息论方法是现代设计的前提,具有高度综合性。信息论最早产生于通讯领域,申农是其倡导者,他引入了“熵”的概念作为信息的度量。信息论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变换、传输、处理等问题。 3 、系统论: 所谓“系统”,即指具有特定功能的,互相有机联系又相互制约的一种有序性整体。系统论方法是以系统整体分析及系统观点来解决各种领域具体问题的科学方法。设计系统原理是设计思维和问题求解活动的根本原理。具体设计方法包括:系统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模式识别法、系统辨识法等。现代设计无时不与现代知识体系紧密相连,科学理论推进着设计,而设计科学同时也是科学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1 、为什么说设计是社会财富转化的载体 ? 科学技术是一种资源,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得到物化的载体,而且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科学技术是通过设计向社会广大消费者进行自我表达的,设计使新技术的“可能”转变为现实。科技资源需要设计加以综合的利用,变成优质的新商品,被市场大量的吸收,才完成了科技的社会财富化,发挥了科学技术的作用。 2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 以电能为例,人类电气文明的形成,正是设计将科学技术物化和商品化的过程。 ( 1 )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是开发和适用的关系。所有类型的设计都含有技术的成分,而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通过设计转化成商品的。设计没有技术无以为设计,而科学技术没有设计参与也找不到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的结合点,从而不能转化成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 2 ) 设计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它本身就是技术的一个部分。美国的科学技术政策之所以高度强调设计,目的在于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 、为什么一战后的德国、二战后的日本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 德国最早艺术到设计的这一性质并有效的加以利用。由于德国及时地、紧紧地抓住了设计,把有限的经济、科学技术和管理力量充分转化为商品,20世纪20年代以后德国产品在国际上独领风骚,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发展,其综合国力迅速超过英、法而成为欧洲的第一强国。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也认识到设计的这一作用。日本一贯重视应用技术超过理论科学。他们在世界范围内搜罗、购买、吸收先进技术,并作进一步开发,同时将各种先进技术综合到产品设计中去。

“设计”一词最早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盛期的艺术批评中,它指的是合理安排视觉元素及有关这种合理安排的基本原则。“设计”概念发展到19世纪,已成为一个纯形式主义的批评术语而广为传播。现代意义的设计概念是20世纪开始流传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设计”的界定强调了设计对观赏者、使用者及受其影响者的作用和结果;这意味着对设计品进行批评的必要性已包含在设计的概念之中。 第一节   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主体 (1) 设计批评 又称为设计评论,是设计学和设计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历史看可以说有设计就有设计批评,就单个设计活动来说,从创意到生产,消费的整个活动中,始终存在着设计批评。 (2) 设计鉴赏: 这是大众为了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对设计作品所进行的带有创造性的感知,想象、体验、理解和评价活动,它能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快。设计鉴赏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活动,对这种鉴赏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考察,是设计鉴赏的主要内容。这里我们主要研究设计鉴赏的条件和心理活动过程。 (3) 设计批评的作用: 设计批评是以设计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设计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各种设计现象与设计作品进行分析、研究、评的认识活动,它是一种高层次的设计接受活动和设计活动。它的作用远大于设计鉴赏,还包括设计作品、设计思潮、设计风格流派、设计发展、设计创作中的心理活动问题,都是设计批评所关注的对象,而设计批评重点还是关注设计作品。 一、两者的范围与特征 (一)设计批评的范围 设计批评的对象既可以是设计现象,又可以是具体的设计品。现代设计创作的一切形式,包括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以及环境设计。 设计批评的主体是设计的欣赏者和使用者。批评主体的批评活动诉诸文字、语言,也可以体现为购买行为。 (二)设计批评的特征 1 、文字、语言: 这类批评者的影响超越了个人范围,其批评意见可能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倾向,甚至直接影响设计师。 2 、购买行为: (1)设计批评者就是设计符号的接受者;购买行为本身是一个显性的判断和结论。 (2)设计包含着广泛的民主意识,设计批评者即消费者,通过有选择的购买活动表达了这种民主性。 (3)设计品绝对地依赖它的批评者,设计批评者与设计品的关系是一种密切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从设计的实用功能和社会效果方面寻求解释,也能够从审美关系上找到答案。 (4)设计批评的主体具有集团性。由于设计的实用特征与社会特征,其消费者往往表现为集团批评者,即消费者分为若干文化群体,每个文化群体表现出不同的消费倾向。作为现代设计必要手段的市场研究正是通过对消费者的分类,对集团批评者的具体分析,为设计的定位提供必需的背景资料。计算机的发展为集团批评者的分类精细化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使设计能够与更小的集团进行界面对话,而集团单位的缩小意味着其批评可以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元与个性化。 3 、生产美学与接受美学: ( 1 )生产美学: 忽视了接受者个人的因素和个性差别,而企图建立某种理想的统一标准并通过工业大生产实现对消费者的影响、规范化与社会完善。 ( 2 )接受美学: 核心是强调接受者的地位,强调批评者与批评对象的有机生成关系。

自考设计原理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09235设计原理是一门涉及设计基础和理论的课程。

1、设计原理主要包括设计的概念、原则、方法、流程等方面的内容。

2、设计原理课程通常包括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规律、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设计的流程和步骤以及设计的应用与实践。

3、学习设计原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设计基础和理论知识,提高设计思维和创意能力,为将来从事设计相关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4、设计原理在不同的设计专业中,设计原理的重点内容和应用方向也可能有所不同,包括但不限于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

学习设计原理需要有的思维:

1、学习设计原理不仅仅是学习单个技巧或者规则,而是需要建立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将各种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2、设计原理离不开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这些原理。

3、设计原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要了解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中的设计原理。

4、虽然设计原理有其普遍性,在实际设计中也需要有创新性的思考,避免陷入套路和模式化的设计思维。

5、设计原理需要长期积累和沉淀,需要反复的学习和应用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

【 1 】拉斯金(名词解释) (很多书翻译为“罗斯金”): ( 1) 简介: 英国著名艺术家和艺术评论家。1869年任牛津大学美术教授,长期从事艺术评论和艺术史研究,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倡导者,主要著作有《现代画家》、健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之石》等。 ( 2 )设计思想: ①认为艺术是由“大艺术”(绘画、雕塑)和“小艺术”(建筑、工艺美术)共同组成,号召艺术家应该关心“小艺术”。 ②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认为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 ③主张在设计上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恢复手工艺行会传统。主张真实、诚挚、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提出了设计的实用性目的。 ④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工业最发达的地方,艺术(美术)也最发达。 ⑤他认为设计只有两条路:A 对现实的观察,观察自然;B 具有表现现实的构思和创造能力。设计形式强调“回顾自然”,设计师应该“向自然学习”。 ( 3 )对拉斯金的评价: ①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色彩。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仍有很大区别。但是,他的倡导和设想还是为当时的设计家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 ②他的口号之一:“向自然学习”。对工业化的问题有比较中肯的感度,他的设计理论具有民主和社会主义的色彩,通调设计的民主性,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 他的设计思想是非常混乱的,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色彩,也包含了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一方面强调为大众服务,一方面则主张从自然和哥德风格中找寻出路,而这种设计显然不是为大众的。 ③他认为:为了建立一个完美的社会,必须要有美术,但是,这种美术并不是为美术的美术,而是要工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喜悦,并且要在观察自然、理自然之后产生出来的美术。 4 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都是要适合某一特定场合,从属于某特定的目的,绝对不会有那种非装饰性的所谓最高美术的存在。 5 他发现了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但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没有涉及实践深处。但其理论成为后来威廉·莫里斯等人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 的理论基础。 【 2 】威廉 · 莫里斯: ( 1 )筒介(名词解释): 英国诗人兼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奠基人。是真正实现约翰拉斯金思想的一个重要设计先驱。是拉斐尔前派的主要成员,被设计界称为“现代设计之父”。他与艺术家福特布朗、爱德华。柏恩-琼斯,画家但丁·罗西蒂,建筑师飞利普。威伯共同组成了艺术小组一—拉菲尔前派。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德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 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 (1)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2)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德试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房子”,与他人合作《呼啸平原的故事》等。 (2) 事迹: 1888年在伦教成立了“工艺美术展览协会”,并开始不断举行一系列展览,向英国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好设计及高雅设计品位的机会,从而促进了“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不仅开始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也影响了美国。 ( 3) 主要设计: 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壁纸、家具和其他用品。 ( 4 )设计思想: ①他进一步提出设计的民主思想,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即①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的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②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都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发扬光大。 ②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工业化机械化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③产品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复兴,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造活动;追求“真实的艺术”,复兴旧时代风格。 ( 5 )威廉莫里斯的设计风格: 主张哥德式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功能良好;推崇自然,采用大量卷草、花卉、鸟类为装饰主体。 ( 6 )对威廉 - 莫里斯的评价: ①严格的来看,莫里斯并不是一个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因为他的探索的重点恰恰否定现代设计赖以依存的中心一—工业化和机械化生产。他的目的是复兴旧时代风格,特别是以中世纪、哥德风格,他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 ②他认为只有哥德式、中世纪的建筑、家具、用品,书籍、地毯等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其它的设计风格如果不是丑陋的,也是矫揉造作的,因此应该否定、推翻。只有复兴哥德式风格和中世纪的行会精神才能挽救设计的精神,保持民族的、民俗的、高品味的设计。 3. 对于他来说,无论是古典风格还是现代风格,都不足取,唯一可以依赖的就是中世纪的、哥德的、自然主义这三个来源。 ④他强调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但是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于他来说,依然是采用手工艺的方式,采用简单的哥德式和自然主义的装饰,因面,他的这个局限使他不可能成为真正现代设计的奠基人。 3、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20世纪初,现代运动的实践者们主要关注于艺术和建筑。但是,设计作为新机器时代的主要方面,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 ( 1 )勒 · 柯布西诶( 1887-1965 ): 《今日装饰艺术》(1925); 在一系列的论述中高度赞扬规模生产的意义和标准化的产品,“类型的物体”是柯布西诶为欢呼和迎接机器时代而创造的一个独特的术语。 ( 2 )格罗佩斯( 1887-1965 ): 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校长; 倡导标准化,试图以美术与工艺和建筑的融合来创造新的造型艺术;格罗佩斯本人就深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理论的影响,同时又认为机器是手工艺人工具的机械发展;包豪斯基强调自然形态的研究,有强调对传统大师作品的构图分析;格罗佩斯设计理论的复杂因素构成了包豪斯独特的教学形式,使这种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后来培养设计家、解决工业设计问题的理论基础。 二战期间,众多的设计理论家移居美国,开始了美国的设计理论发展时期。 ——格迪斯(1893-1958),代表作《地平线》; 理论主张:大力赞扬机器时代。 4、20世纪中叶后现代艺术设计新理论的不断完善: 二战之后,设计理论与商业管理和科学方法的新理论相结合。二战期间所发展起来的人体工程学的到广泛的采用,它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效率。 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阿彻所著的《设计家的系统方式》(1965)和《设计程序的结构》(1968)(1968)将系统方法引进设计,试图打破传统的设计步骤,使设计过程简单化和容易理解。 20世纪60年代还出现了新通俗主义,这是对波普设计新美学的直接反应。新通俗主义理论家包括沃尔夫(1931)和班纳姆(1922-1988),他们有关设计理论的论述全部采用了大众文化的语言图像。 在近20年里,设计研究和设计理论又从其他新兴的学科中受益匪浅,尤其是从少数群体的研究中获益不少,如对妇女的研究直接导致设计学关注厨房设计和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设计理论同设计行为一样,并没有就设计过程或设计美学提出某种单一的观点,因为在这方面的研究是多元发展的,而唯一共同的目标则是将设计尽可能放在最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研究。

自考艺术概论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今天开始呢将会为大家介绍艺术概论的重要知识点,请同学们做好笔记哦。 艺术本质论 一、关于艺术的本质问题,艺术史上有哪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柏拉图、黑格尔、刘勰、朱熹 2.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康德、尼采、弗洛伊德、严羽、袁宏道、袁枚、陆九渊、王阳明、李贽 3.模仿说或再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事件的模仿。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车尔尼雪夫斯基、达芬奇、姚最、张璪、荆浩、王履、石涛 4.表现说: 认为艺术是对主观内心的一种表现。 代表人物:克罗齐、科林伍德、华兹华斯、罗丹、托尔斯泰、陆机、白居易 二、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与政治都是经济的反应。都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1、政治利用艺术为自己服务。“成教化,助人伦。” 2、艺术对政治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可以起到讽喻政治揭露政治黑暗的批判作用。如中国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 3、政治对艺术的发展也起到很深的影响。如中国故宫。 4、意识形态性是艺术的重要属性。政治既是艺术家利用的重要资源,也是艺术家重要的表达内容。如卡莱尔文献展览。 艺术也有多种多样的规定性,不能将意识形态性看作是唯一的规定性,而漠视艺术其他属性,这样的话艺术便会沦为政治的工具。 三、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不仅指技术,技术只是科学的操作、应用部分。科学更重要的是指科学思想;科学观念。 2、科学思想、科学观念对文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随着自然力的逐渐征服,人类将以一种新的世界观看待宇宙和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一些文艺形式的衰败以至消亡,例如古代的神话史诗曾经耀人眼目,随着科学思想的深入,今天已失去了他们重新产生的文艺土壤。 3、与此同时科学思想、观念又在不断创造着、催进着新的文艺形式诞生。例如科幻文艺即为其中一种。科学技术对艺术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许多术形式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四、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艺术首先不属于物质的社会关系,而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1、经济对艺术的影响体现在物质环境,发展动力,限制条件等方面。 2、艺术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消费艺术等方面。 3、经济发展决定艺术发展并不是绝对的,在社会发展历史的某些阶段,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有时艺术发展快些,有时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相反的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经济与艺术或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五、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活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并且也会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1、艺术与哲学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2、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如古希腊哲学朴素唯物主义决定了古希腊的美学思想。 3、艺术与哲学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代表着人们对宇宙和社会的总体看法。 4、哲学对于艺术的影响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对于文艺思潮、创作倾向、创作方法、风格流派等许多方面的影响等方面。 六、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法上有某些共同之处。 1、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艺术和宗教都蕴含了感情和幻想的成分,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并且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的情感。 2、宗教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 3、宗教对艺术来说是一柄双刃剑,既有阻碍否定的一面,又有促进肯定的一面。一切宗教艺术都包含着不可解决的内在矛盾。 所谓宗教因素是游离于此岸性于彼岸性之间,介于宗教与艺术之间的精神产品,兼具宗教与艺术两种因素。 七、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1、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进行评价,从而对道德观念产生影响。道德影响艺术。 2、其次,艺术家的道德观对艺术创作也有重大影响。 3、艺术对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艺术作品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作用上。 4、艺术对道德的影响,还表现在艺术对于社会道德观念的改变有一定的作用。 八、艺术与新媒体的关系? 最早的口头式传播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文字的发明使艺术的传播形式达到质的飞跃,使传播形态固定化,艺术的传播更加广泛而深远。随着印刷术的出现,实现了艺术作品的批量生产,文学艺术为艺术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后来电子时代来临,视听综合艺术成为主流的艺术形态。现如今的网络技术使交流的平台变得更加广阔,使交流的方式变得更加简单,将媒介的传播作用发挥到极致。 九、艺术与法律的关系?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法是善良且公正的艺术”,法律和艺术是人们不同地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方法。 1、一方面,法律与艺术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法律的理性本质和艺术的感性气质;法律充斥着逻辑和推理,艺术诉诸形象和想象;法律的现实性品格和艺术的理想主义倾向等。 2、另一方面,法律是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没有人文关怀、没有“温度”是不行的;法学是研究法律问题的,没有人文精神也是不行的。

第一章 艺术的基本性质 一、艺术的定义 1、艺术的定义:系借助于富于情感的形象塑造或意绪的渲染,真实地反映现实或精神生活,并表白作者审美理想地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 2、对于艺术本质地探寻,归根起来地说法有:(1)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情感的传达和心灵直觉的表现。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说;克罗齐、克林伍德的表现发生说(2)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生活的摹仿和再现。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摹仿发生说(3)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有意味的形式”。 3、马克思对艺术本质的分析:不是孤立的关照而是立体性的首先界定它在社会中的历史和现实地位。把它看作是特定的历史现象,看作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社会存在在艺术家头脑中的能动的反映。它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以特有的形象和审美方式进行的。这一从科学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对艺术的宏观审视,无疑将艺术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揭示的明白无误。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 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为什么说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答:(1)艺术在整体社会结构中从属于意识形态,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即审美的意识形态。(2)艺术的特质是审美,它是人类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的体现。艺术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的形象反映客观世界。(3)艺术隶属于社会精神层面,是一种有别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等特殊社会意识形态,它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并服务于经济基础。它同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密切关系。 2、 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 3、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答:(1)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主要通过其内在分支—美学作为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哲学思想直接作用于文艺作品,促使某些艺术流派的形成,并直接产生某些具有哲理性的作品。(2)艺术反过来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哲学家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艺术作品可以传播特定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哲学家的艺术思考往往会成为其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可结合歌德的《浮士德》曹雪芹的《红楼梦》等具有深刻意蕴的作品分析。 4、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答:(1)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观念、美学观念的变化。(2)艺术对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实体,都在不违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和造型,科学与艺术和谐、互补。 5、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1)道德是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行为规范的总称(2)道德通过艺术形式得以体现(3)艺术通过其审美表现对道德进行评价。 6、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答:(1)政治是艺术与经济的中介(2)艺术在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之间,与政治的关系最为密切和突出。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其时代的、政治的烙印是十分显著的。(3)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艺术方向,保障艺术更快更健康的发展(4)艺术、审美倾向、精神情感也对政治施加影响。 7、 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答:(1)艺术与宗教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两者在认识和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2)宗教和艺术具有互相推动发展的密切关系。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为艺术提供宗教题材和内容,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艺术参与宗教活动,宣扬宗教思想,也影响和推动了宗教的发展。(3)艺术和宗教具有本质区别。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丧失,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认;宗教是反科学的,劝人到天国寻求精神安慰,艺术则鼓励人们热爱并珍惜显示生活,促进人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生活为艺术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1、 为什么说生活是提供艺术创作的源泉?(为什么说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因此艺术创作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看,都是与社会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1)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古代的、外国的作品,只能作为今天创作的借鉴,所以是“流”而不是“源”(2)艺术家本人作为创作主体,总是属于一定民族和时代的。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不仅需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而且要对社会生活作出判断和评价,从主观方面折射和体现出社会生活对艺术家本人的影响。艺术世界中人物形象和诗情画意都是艺术家2人生阅历和生活实践经验的结晶。

  •   索引序列
  •   自考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   自考设计概论重点知识笔记
  •   设计概论自考重点笔记整理
  •   自考设计原理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   自考艺术概论重点知识笔记整理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