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笔记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笔记

发布时间: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笔记

发布时间: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笔记

121、社区的特征:社区是一个人群、具有若干的共同利益、具有若干共同的服务、面临若干共同的问题、产生若干共同的需要。 122、社区的功能:“生产—消费—流通”的经济功能、社会化功能或教育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控制功能、心理支持功能或情感功能。 123、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它有如下特征:一是采用多种方法、二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三是多元化的工作对象、四是集体行动、五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六是以民主价值观念为工作知道思想。 124、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介入问题的层面更宏观、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125、社区工作的分类:美国 罗夫曼 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126、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推定社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居民是社会意识、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要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127、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尊重社区自决、强调社区参与、坚持社区行动过程的理性原则。 128、社会工作的模式:罗夫曼于1974年提出的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和社会行动三种模式。 129、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1、较多关注社区共性问题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4、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130、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团结邻里、社区教育、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社区参与、 131、地区发展模式中社工的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 132、地区发展模式的评价优点: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提高居民的能力、推进社区民主、切合中国传统文化。 133、社区地区发展模式的缺点: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所产生的社区问题、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民主参与可能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 134、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假设: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崇尚理性的力量;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 135、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136、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分析环境和形势;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界定和分析问题;确定需要;建立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方案、测试方案、执行方案、评估结果。 137、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策划中的角色:技术专家、方案实施者。 138、社会策划的优点:(由于崇尚理性和专家权威)保证服务质量、较有效率。 139、社会策划的缺陷:居民参与率低、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使服务对象的依赖性上升,被动群体出现。 140、社会照顾模式的含义和理解:行动照顾、物质支持、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 社区照顾是社工动员社区资源,运营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职员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的生活的活动。 141、社区照顾的特点: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强调社区责任、强调非正规照顾的作用、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142、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在社区照顾、由社区照顾、对社区照顾。 14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角色:治疗者、辅导者和教育者、经纪人、倡议者、顾问。 144、社区照顾模式评价:对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动员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倡导了社区层面服务的综合化。不足:资源及权力下放可能引发的政府责任和角色问题、社区资源状况可能不符合社区照顾的要求、极力机制问题、非正规照顾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社区对有困难人士的排斥和歧视问题。 145、社区工作一般可以划分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巩固阶段和评估阶段。在不同的社区阶段都需要认真考虑行动取向、主要各种对象、主要介入策略、主要工作技巧和社会工作者角色的几个工作要求。 146、社区工作准备阶段对社区基本情况的分析内容:社区的地理环境、社区的人口状况、社区内的资源、社区内的权力机构、社区的文化特色。 147、社会需求分为规范性需求、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要。 148、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需要有两种方式:访问法和社区普查。 149、社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150、准备阶段的工作要求:1、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 2、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利用社区观察,街头访问、家庭访问等方法。通过向居民介绍社区服务信息和资源获得居民信任,联系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区团体共同商讨解决社区问题的方案,建立合作关系。3、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社会工作者在没有充分掌握社区状况和找到合适的工作方向时,不要将工作过分活动化和事件化。

【 #社工师# 导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备考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也需要一点点积累才能到达好的效果。 ! 一、城市社区社会工作内容 在城市社区社会工作中,需要掌握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并注意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服务目标的不同,掌握并记忆相对应的服务内容。 二、社区公共服务 社区就业服务:①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②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工商登记优惠政策、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政策;场地安排优惠政策。 ③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社区福利服务: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青少年、贫困者。 社区教育: 基本内容:社区内正规化的教育课程及一般非正规但有系统化学习目标的社区活动。 实施取向:学校本位(学校与社区的教育合作,培养学生社区归属感、公民责任意识等教育目标,让居民有享用学校设施及活动机会);社区工作本位(以建立居民互助关系为基础,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高觉悟,改善生活质量)。 社区治安:包括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内企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居民等以及群众性自治组织“治安保卫委员会”。 流动人口服务:流动人口城市融入相关服务、流动儿童服务、协助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 三、社区志愿服务 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 发展培养志愿骨干; 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 做好志愿者管理 四、农村社区建设 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 提升农民素质能力; 培养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五、农村扶贫开发 执行国家扶贫开发相关政策,使政策更好地惠及贫困人口 在一些地区开展促进农村生计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六、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 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服务; 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社区社会工作指以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那么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呢?

一、社区分析内容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1)社区历史

(2)社区的自然环境与设施包括区位与边界、环境设计与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和经济等。

(3)社区居民包括社会人口情况、住房状况、职业状况、文化传统、民俗和价值观念非正式的网络和结构、社区居民的理解能力。

(4)社区内正式结构和组织包括社区直接提供服务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 驻扎在社区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辖区单位)。

(5)社区权力和领导包括选举政治、行政管理政治、市民政治、社区政治等。

2、社区问题/需要分析

(1)社区问题的分析包括了解社区问题产生的背景、界定社区问题、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等。

(2)社区需求的分析熟悉需求的层次(马斯洛),关注 Bradshaw 的需求类型,为具体的需求评估提供指导。Bradshaw 的需求类型:①规范性需求(normative need)– 以现存的某些标准或常模来界定需求– 标准通常来自惯例、权威(专家、行政人员)或一般共识②感觉性需求(perceived need)– 透过有需要的人来界定– 人们透过想象及感受,来觉知自己有何种需求及需求程度③表达性需求(expressed need)– 透过有需要的`人真正寻求得到服务来界定– 以满足与否或是满足程度来定义④比较性需求(relative need)– 也可以称为比较性需求(comparative need)– 以相似的区域或人口群作为比较,评量两者间所得到服务的差距3、社区资源分析社区资源是指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一切自然物质资源和人为的社会文化制度。

社区资源的类型包括如下几种:人力资源:社区领袖、政府领导、志愿者、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及其它们的智慧技术等。

物力资源:物质资源、场地和设备财力资源:各种来源的资金。人文资源:人民认可、喜爱的文化性内容人缘资源:运用各种资源的动力、媒介和人际关系。

二、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

1、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确定社会服务机构介入社区的任务,进而确定服务方案,并筹集经费、招募和培训人员,准备介入社区。

2、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介入方法包括:利用社区观察、街头访问、家庭访问等方法,认识社区和建立关系;通过提供服务接近社区居民。

3、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

三、启动阶段的工作重点

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四、巩固阶段的工作重点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五、评估阶段的工作重点第一,主要任务。第二,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第三,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第四,注意事项。社区工作各阶段的行动方针

第一重要是家庭,第二重要是社区。

根据我国城市社区工作的实际状况和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重点有社会服务 、 社区就业 、 社区治安和社区教育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多选)

一、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

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单位制和街居制 P329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

首先,单位体制不仅是生产组织,也是一个复合组织,兼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功能,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管理方式。

其次,国家通过“街—居”(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对少数的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与社会优抚对象进行社区行政管理。

2、市场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社区制 P329~P330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推行“社区建设”,有别于传统的“街居制”,民政部通过调整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上下隶属关系,赋予居委会更多社区事务自主权,来倡导“社区制”。从街道组织看,这种多元主体包括: 政党组织(主要是共产党) 、 政府组织 、 企业事业单位组织 、 社区自治组织 和 社会团体 。 (多选)

二、社区服务: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社区服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所以人们对其体系的概括也不尽一致,有的从内容的结构角度出发,分为核心内容(重点内容)——福利性服务,中间部分(一般内容)——行政事业性服务,边缘内容(辅助内容)——商业性服务;有的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分为特殊对象的服务和一般居民的服务;有的从社区服务的层次出发,分为以福利机制维持的正式层次服务、以市场机制作为驱动力的准正式层次服务和以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层次。

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社区服务政策要求及其实践成果,我国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

所谓弱势人群,是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牌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着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以及优抚对象等。他们或者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不具备劳动能力、生活能力,或者因为下岗、失业等问题存在上严重的生活困难。社区提供的福利服务具体包括:

(1) 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从社区服务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养老服务;二是文化教育服务;三是健康服务;四是再就业服务;五是婚姻服务。

(2) 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通过小区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一是康复服务(主要);二是安置服务;三是生活服务。

(3) 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

小区为优抚对象提供的服务包括:一是贯彻落实政府的优抚政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主要);二是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难;三是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开设培训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班等。

(4) 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有:一是生活照顾服务;二是校外教育;三是失足青年的帮教。

(5) 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小区组织努力,发展小区服务,帮助他们 再就业 (主要);二是执行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三是动员小区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失分济困活动。

(6) 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的福利服务:

近年来,我国外来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的潮流持续高涨,且大多数在建筑业和商业服务领域就业,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但这个群体本身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口没有正当职业或正常的收入来源,同时又不愿意选择回乡,从而导致了“问题民工”的出现,这部分人员中有不同程序违法行为的人数在日益增多,给城市治安带来了隐患。二是即使是有正当职业和正常收入的外来人口,他们也存在着如何适应城市生活、提高人文素质的问题。

2、面向小区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

与一般意义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同,中国城市的小区服务兼有“福利服务”和“方便人民生活”的双重任务,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 (多选)

街道、居委会不能不把普通群众提供全民利民的服务作为小区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服务包括:居民生活服务、家务劳动服务、文化生活服务。

三、我国社区就业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1)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主要包括:

一是结合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生活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全民利民的服务岗位,特别是面向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家政服务岗位;

二是结合驻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剥离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物业管

理、卫生保洁、商品递送等社会化服务岗位;

三是结合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需要,开发健身、娱乐以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工作岗位;

四是结合社区组织建设、公开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 社区工作岗位 ,特别是开发社区保洁、保安、保绿、车辆看管等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年龄较大、再就业困难且家庭收入低的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2) 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一是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创办各种全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二是积极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个体、私营等各种经济形式,举办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社区服务型小企业从事社区服务,实现自谋职业;

三是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基层组织等举办以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2、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从1998年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政策;

(2) 工商登记优惠政策:

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三年内可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性收费等,为下岗职工自谋职工和组织起来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3) 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政策;

(4) 场地安排优惠政策。

3、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1)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提出的要求,我国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已经把工作职能拓展和延伸到社区,并与民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市、区、街三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网络。

(2) 开展就业培训:

社区社会工作者应配合街道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 培训 工作,提高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4、解决社区下岗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等实际困难

四、社区治安:

1、我国社区治安的组织体系:

社区治安的'管辖部门,从狭义上讲,是指管辖地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从广义上讲,社区治安的职能部门包括与治安工作密切相关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此外,我国宪法确定的 “治安保卫委员会” (简称“治保会”)是群众性自治的治安保卫组织。

2、社区治安的主要内容:

(1) 宣传教育工作: (多选)

1 法律政策的宣传,包括通过各种形式讲解宪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条例、交通法规、消防条例、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现阶段与治安有关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目的是帮助社区居民增强法治意识。

2 社会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包括介绍治安形势、发案特点以及教授防范知识(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知识)等,目标是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安全防范意识。

(2) 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1 群防群治的工作,即组织开展值班巡逻、看门护院、安全检查等群防群治工作,落实防盗、防火、防破坏、防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2 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通常是根据当地环境和现场情况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组织警戒,不许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

3 依法对被管制、剥夺政治利、缓刑、假释、监外就医的刑事处罚人员和监视居住的被告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帮助教育。对于上述特殊人员,社区组织应成立监督考察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

(3) 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一是要搞好宣传,重点是宣传户口登记条例、身份证条例、暂住人口管理规定、暂住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等;二是建立户口协管队伍,协助公安机关宣传有关法令、督促外来人口申报登记、协办暂住登记、注意发现可疑情况;三是深入了解人口情况:一方面要对社区基本居民有充分的认识,从中发现社区居民骨干,培养壮大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社区重点人员进行监控。

(4) 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以及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五、社区教育:

1、社区教育的含义:

2、社区教育的内容:

(1)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多选)

1 补偿式教育,即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及系统的活动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

2 控制式教育,即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

3 发展式教育。这种社区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居民体察社会,发现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并聚集个人和集体的力量,改善社会创造平等和谐的社会。

发展式教育的核心是达到思想解放,形成批判性思维,其重点是对居民进行意识提升,使社区居民了解社会对每个个体的责任和应提供的权利保障,同时也教育居民掌握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一类重点)

(2) 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看: (多选)

1 家庭生活教育,通常是运用讲座、展览、小组及宣传活动,灌输给居民家庭沟通和人际相处的态度和方法。

2 公民教育,是我国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强调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青少年为对象,以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

3 成人教育,早期的工作工作以扫盲为主,现时期则以提供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短期课程为主,这类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4 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也包括由社会工作者推动的以“反歧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社区社会工作自考重点资料

第一重要是家庭,第二重要是社区。

根据我国城市社区工作的实际状况和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重点有社会服务 、 社区就业 、 社区治安和社区教育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多选)

一、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

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单位制和街居制 P329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

首先,单位体制不仅是生产组织,也是一个复合组织,兼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功能,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管理方式。

其次,国家通过“街—居”(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对少数的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与社会优抚对象进行社区行政管理。

2、市场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社区制 P329~P330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推行“社区建设”,有别于传统的“街居制”,民政部通过调整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上下隶属关系,赋予居委会更多社区事务自主权,来倡导“社区制”。从街道组织看,这种多元主体包括: 政党组织(主要是共产党) 、 政府组织 、 企业事业单位组织 、 社区自治组织 和 社会团体 。 (多选)

二、社区服务: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社区服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所以人们对其体系的概括也不尽一致,有的从内容的结构角度出发,分为核心内容(重点内容)——福利性服务,中间部分(一般内容)——行政事业性服务,边缘内容(辅助内容)——商业性服务;有的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分为特殊对象的服务和一般居民的服务;有的从社区服务的层次出发,分为以福利机制维持的正式层次服务、以市场机制作为驱动力的准正式层次服务和以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层次。

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社区服务政策要求及其实践成果,我国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

所谓弱势人群,是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牌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着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以及优抚对象等。他们或者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不具备劳动能力、生活能力,或者因为下岗、失业等问题存在上严重的生活困难。社区提供的福利服务具体包括:

(1) 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从社区服务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养老服务;二是文化教育服务;三是健康服务;四是再就业服务;五是婚姻服务。

(2) 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通过小区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一是康复服务(主要);二是安置服务;三是生活服务。

(3) 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

小区为优抚对象提供的服务包括:一是贯彻落实政府的优抚政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主要);二是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难;三是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开设培训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班等。

(4) 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有:一是生活照顾服务;二是校外教育;三是失足青年的帮教。

(5) 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小区组织努力,发展小区服务,帮助他们 再就业 (主要);二是执行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三是动员小区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失分济困活动。

(6) 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的福利服务:

近年来,我国外来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的潮流持续高涨,且大多数在建筑业和商业服务领域就业,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但这个群体本身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口没有正当职业或正常的收入来源,同时又不愿意选择回乡,从而导致了“问题民工”的出现,这部分人员中有不同程序违法行为的人数在日益增多,给城市治安带来了隐患。二是即使是有正当职业和正常收入的外来人口,他们也存在着如何适应城市生活、提高人文素质的问题。

2、面向小区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

与一般意义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同,中国城市的小区服务兼有“福利服务”和“方便人民生活”的双重任务,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 (多选)

街道、居委会不能不把普通群众提供全民利民的服务作为小区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服务包括:居民生活服务、家务劳动服务、文化生活服务。

三、我国社区就业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1)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主要包括:

一是结合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生活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全民利民的服务岗位,特别是面向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家政服务岗位;

二是结合驻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剥离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物业管

理、卫生保洁、商品递送等社会化服务岗位;

三是结合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需要,开发健身、娱乐以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工作岗位;

四是结合社区组织建设、公开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 社区工作岗位 ,特别是开发社区保洁、保安、保绿、车辆看管等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年龄较大、再就业困难且家庭收入低的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2) 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一是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创办各种全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二是积极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个体、私营等各种经济形式,举办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社区服务型小企业从事社区服务,实现自谋职业;

三是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基层组织等举办以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2、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从1998年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政策;

(2) 工商登记优惠政策:

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三年内可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性收费等,为下岗职工自谋职工和组织起来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3) 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政策;

(4) 场地安排优惠政策。

3、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1)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提出的要求,我国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已经把工作职能拓展和延伸到社区,并与民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市、区、街三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网络。

(2) 开展就业培训:

社区社会工作者应配合街道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 培训 工作,提高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4、解决社区下岗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等实际困难

四、社区治安:

1、我国社区治安的组织体系:

社区治安的'管辖部门,从狭义上讲,是指管辖地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从广义上讲,社区治安的职能部门包括与治安工作密切相关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此外,我国宪法确定的 “治安保卫委员会” (简称“治保会”)是群众性自治的治安保卫组织。

2、社区治安的主要内容:

(1) 宣传教育工作: (多选)

1 法律政策的宣传,包括通过各种形式讲解宪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条例、交通法规、消防条例、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现阶段与治安有关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目的是帮助社区居民增强法治意识。

2 社会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包括介绍治安形势、发案特点以及教授防范知识(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知识)等,目标是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安全防范意识。

(2) 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1 群防群治的工作,即组织开展值班巡逻、看门护院、安全检查等群防群治工作,落实防盗、防火、防破坏、防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2 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通常是根据当地环境和现场情况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组织警戒,不许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

3 依法对被管制、剥夺政治利、缓刑、假释、监外就医的刑事处罚人员和监视居住的被告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帮助教育。对于上述特殊人员,社区组织应成立监督考察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

(3) 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一是要搞好宣传,重点是宣传户口登记条例、身份证条例、暂住人口管理规定、暂住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等;二是建立户口协管队伍,协助公安机关宣传有关法令、督促外来人口申报登记、协办暂住登记、注意发现可疑情况;三是深入了解人口情况:一方面要对社区基本居民有充分的认识,从中发现社区居民骨干,培养壮大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社区重点人员进行监控。

(4) 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以及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五、社区教育:

1、社区教育的含义:

2、社区教育的内容:

(1)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多选)

1 补偿式教育,即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及系统的活动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

2 控制式教育,即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

3 发展式教育。这种社区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居民体察社会,发现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并聚集个人和集体的力量,改善社会创造平等和谐的社会。

发展式教育的核心是达到思想解放,形成批判性思维,其重点是对居民进行意识提升,使社区居民了解社会对每个个体的责任和应提供的权利保障,同时也教育居民掌握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一类重点)

(2) 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看: (多选)

1 家庭生活教育,通常是运用讲座、展览、小组及宣传活动,灌输给居民家庭沟通和人际相处的态度和方法。

2 公民教育,是我国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强调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青少年为对象,以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

3 成人教育,早期的工作工作以扫盲为主,现时期则以提供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短期课程为主,这类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4 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也包括由社会工作者推动的以“反歧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121、社区的特征:社区是一个人群、具有若干的共同利益、具有若干共同的服务、面临若干共同的问题、产生若干共同的需要。 122、社区的功能:“生产—消费—流通”的经济功能、社会化功能或教育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控制功能、心理支持功能或情感功能。 123、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方法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发展的方法和活动。它有如下特征:一是采用多种方法、二是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三是多元化的工作对象、四是集体行动、五是以解决社会问题为目标、六是以民主价值观念为工作知道思想。 124、社会工作的专业特点:分析问题的视角更为结构取向、介入问题的层面更宏观、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125、社区工作的分类:美国 罗夫曼 将社区工作的目标分为任务目标和过程目标。 126、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推定社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居民是社会意识、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要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127、社区工作的实践原则: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尊重社区自决、强调社区参与、坚持社区行动过程的理性原则。 128、社会工作的模式:罗夫曼于1974年提出的地区发展模式、社会策划和社会行动三种模式。 129、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1、较多关注社区共性问题2、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3、过程目标的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4、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 130、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团结邻里、社区教育、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社区参与、 131、地区发展模式中社工的角色: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 132、地区发展模式的评价优点:营造良好的社区气氛、提高居民的能力、推进社区民主、切合中国传统文化。 133、社区地区发展模式的缺点:无法解决整体资源分配不均及制度不合理所产生的社区问题、调和不同利益群体的手段不足、民主参与可能导致的成本高而效益低。 134、社会策划模式的基本假设:假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里,要达成社区变迁,必须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崇尚理性的力量;假设社会问题可以通过渐进的方式解决。 135、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注重由上而下的改变、指向社区未来变化。 136、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分析环境和形势;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界定和分析问题;确定需要;建立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列出、比较并选择可行方案、测试方案、执行方案、评估结果。 137、社会工作者在社会策划中的角色:技术专家、方案实施者。 138、社会策划的优点:(由于崇尚理性和专家权威)保证服务质量、较有效率。 139、社会策划的缺陷:居民参与率低、如果方法不当可能使服务对象的依赖性上升,被动群体出现。 140、社会照顾模式的含义和理解:行动照顾、物质支持、心理支持和整体关怀。 社区照顾是社工动员社区资源,运营非正规支援网络,联合正规服务所提供的职员服务与设施,让有需要照顾的人在家里或社区中得到照顾,过正常的生活的活动。 141、社区照顾的特点:协助服务对象正常融入社区、强调社区责任、强调非正规照顾的作用、提倡建立相互关怀的社区。 142、社区照顾模式的实施策略:在社区照顾、由社区照顾、对社区照顾。 143、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的角色:治疗者、辅导者和教育者、经纪人、倡议者、顾问。 144、社区照顾模式评价:对服务对象人性化的关怀、动员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社区照顾、倡导了社区层面服务的综合化。不足:资源及权力下放可能引发的政府责任和角色问题、社区资源状况可能不符合社区照顾的要求、极力机制问题、非正规照顾的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社区对有困难人士的排斥和歧视问题。 145、社区工作一般可以划分准备阶段、启动阶段、巩固阶段和评估阶段。在不同的社区阶段都需要认真考虑行动取向、主要各种对象、主要介入策略、主要工作技巧和社会工作者角色的几个工作要求。 146、社区工作准备阶段对社区基本情况的分析内容:社区的地理环境、社区的人口状况、社区内的资源、社区内的权力机构、社区的文化特色。 147、社会需求分为规范性需求、感觉性需要、表达性需要、比较性需要。 148、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的看法和需要有两种方式:访问法和社区普查。 149、社区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 150、准备阶段的工作要求:1、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 2、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 利用社区观察,街头访问、家庭访问等方法。通过向居民介绍社区服务信息和资源获得居民信任,联系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区团体共同商讨解决社区问题的方案,建立合作关系。3、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社会工作者在没有充分掌握社区状况和找到合适的工作方向时,不要将工作过分活动化和事件化。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归纳

第一重要是家庭,第二重要是社区。

根据我国城市社区工作的实际状况和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重点有社会服务 、 社区就业 、 社区治安和社区教育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多选)

一、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

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单位制和街居制 P329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

首先,单位体制不仅是生产组织,也是一个复合组织,兼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功能,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管理方式。

其次,国家通过“街—居”(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对少数的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与社会优抚对象进行社区行政管理。

2、市场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社区制 P329~P330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推行“社区建设”,有别于传统的“街居制”,民政部通过调整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上下隶属关系,赋予居委会更多社区事务自主权,来倡导“社区制”。从街道组织看,这种多元主体包括: 政党组织(主要是共产党) 、 政府组织 、 企业事业单位组织 、 社区自治组织 和 社会团体 。 (多选)

二、社区服务: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社区服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所以人们对其体系的概括也不尽一致,有的从内容的结构角度出发,分为核心内容(重点内容)——福利性服务,中间部分(一般内容)——行政事业性服务,边缘内容(辅助内容)——商业性服务;有的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分为特殊对象的服务和一般居民的服务;有的从社区服务的层次出发,分为以福利机制维持的正式层次服务、以市场机制作为驱动力的准正式层次服务和以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层次。

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社区服务政策要求及其实践成果,我国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

所谓弱势人群,是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牌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着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以及优抚对象等。他们或者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不具备劳动能力、生活能力,或者因为下岗、失业等问题存在上严重的生活困难。社区提供的福利服务具体包括:

(1) 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从社区服务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养老服务;二是文化教育服务;三是健康服务;四是再就业服务;五是婚姻服务。

(2) 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通过小区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一是康复服务(主要);二是安置服务;三是生活服务。

(3) 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

小区为优抚对象提供的服务包括:一是贯彻落实政府的优抚政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主要);二是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难;三是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开设培训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班等。

(4) 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有:一是生活照顾服务;二是校外教育;三是失足青年的帮教。

(5) 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小区组织努力,发展小区服务,帮助他们 再就业 (主要);二是执行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三是动员小区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失分济困活动。

(6) 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的福利服务:

近年来,我国外来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的潮流持续高涨,且大多数在建筑业和商业服务领域就业,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但这个群体本身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口没有正当职业或正常的收入来源,同时又不愿意选择回乡,从而导致了“问题民工”的出现,这部分人员中有不同程序违法行为的人数在日益增多,给城市治安带来了隐患。二是即使是有正当职业和正常收入的外来人口,他们也存在着如何适应城市生活、提高人文素质的问题。

2、面向小区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

与一般意义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同,中国城市的小区服务兼有“福利服务”和“方便人民生活”的双重任务,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 (多选)

街道、居委会不能不把普通群众提供全民利民的服务作为小区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服务包括:居民生活服务、家务劳动服务、文化生活服务。

三、我国社区就业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1)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主要包括:

一是结合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生活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全民利民的服务岗位,特别是面向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家政服务岗位;

二是结合驻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剥离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物业管

理、卫生保洁、商品递送等社会化服务岗位;

三是结合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需要,开发健身、娱乐以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工作岗位;

四是结合社区组织建设、公开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 社区工作岗位 ,特别是开发社区保洁、保安、保绿、车辆看管等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年龄较大、再就业困难且家庭收入低的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2) 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一是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创办各种全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二是积极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个体、私营等各种经济形式,举办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社区服务型小企业从事社区服务,实现自谋职业;

三是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基层组织等举办以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2、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从1998年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政策;

(2) 工商登记优惠政策:

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三年内可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性收费等,为下岗职工自谋职工和组织起来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3) 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政策;

(4) 场地安排优惠政策。

3、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1)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提出的要求,我国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已经把工作职能拓展和延伸到社区,并与民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市、区、街三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网络。

(2) 开展就业培训:

社区社会工作者应配合街道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 培训 工作,提高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4、解决社区下岗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等实际困难

四、社区治安:

1、我国社区治安的组织体系:

社区治安的'管辖部门,从狭义上讲,是指管辖地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从广义上讲,社区治安的职能部门包括与治安工作密切相关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此外,我国宪法确定的 “治安保卫委员会” (简称“治保会”)是群众性自治的治安保卫组织。

2、社区治安的主要内容:

(1) 宣传教育工作: (多选)

1 法律政策的宣传,包括通过各种形式讲解宪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条例、交通法规、消防条例、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现阶段与治安有关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目的是帮助社区居民增强法治意识。

2 社会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包括介绍治安形势、发案特点以及教授防范知识(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知识)等,目标是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安全防范意识。

(2) 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1 群防群治的工作,即组织开展值班巡逻、看门护院、安全检查等群防群治工作,落实防盗、防火、防破坏、防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2 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通常是根据当地环境和现场情况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组织警戒,不许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

3 依法对被管制、剥夺政治利、缓刑、假释、监外就医的刑事处罚人员和监视居住的被告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帮助教育。对于上述特殊人员,社区组织应成立监督考察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

(3) 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一是要搞好宣传,重点是宣传户口登记条例、身份证条例、暂住人口管理规定、暂住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等;二是建立户口协管队伍,协助公安机关宣传有关法令、督促外来人口申报登记、协办暂住登记、注意发现可疑情况;三是深入了解人口情况:一方面要对社区基本居民有充分的认识,从中发现社区居民骨干,培养壮大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社区重点人员进行监控。

(4) 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以及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五、社区教育:

1、社区教育的含义:

2、社区教育的内容:

(1)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多选)

1 补偿式教育,即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及系统的活动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

2 控制式教育,即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

3 发展式教育。这种社区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居民体察社会,发现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并聚集个人和集体的力量,改善社会创造平等和谐的社会。

发展式教育的核心是达到思想解放,形成批判性思维,其重点是对居民进行意识提升,使社区居民了解社会对每个个体的责任和应提供的权利保障,同时也教育居民掌握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一类重点)

(2) 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看: (多选)

1 家庭生活教育,通常是运用讲座、展览、小组及宣传活动,灌输给居民家庭沟通和人际相处的态度和方法。

2 公民教育,是我国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强调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青少年为对象,以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

3 成人教育,早期的工作工作以扫盲为主,现时期则以提供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短期课程为主,这类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4 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也包括由社会工作者推动的以“反歧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自考00281社区社会工作是一种提供服务于社区精神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护理活动。社区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其目的是帮助社区的人们改善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并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自考00281社区社会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服务、社会咨询、社会福利、社会文化活动、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理等。二、社会服务三、社会咨询社会咨询是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旨在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心理和社会问题,改善和提高其生活质量。自考00281社区社会工作的社会咨询主要有:婚姻家庭咨询、心理咨询、学业职业咨询、社会问题咨询、社会关系咨询等。四、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社区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政府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目的是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并帮助他们摆脱贫困。自考00281社区社会工作的社会福利主要有: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障等。五、社会文化活动六、社会治理自考00281社区社会工作是一种提供服务于社区精神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护理活动,它的主要内容有:社会服务、社会咨询、社会福利、社会文化活动、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治理等。自考00281社区社会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它能够帮助社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社区的和谐与稳定,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总结

第一重要是家庭,第二重要是社区。

根据我国城市社区工作的实际状况和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重点有社会服务 、 社区就业 、 社区治安和社区教育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多选)

一、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

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单位制和街居制 P329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

首先,单位体制不仅是生产组织,也是一个复合组织,兼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功能,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管理方式。

其次,国家通过“街—居”(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对少数的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与社会优抚对象进行社区行政管理。

2、市场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社区制 P329~P330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推行“社区建设”,有别于传统的“街居制”,民政部通过调整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上下隶属关系,赋予居委会更多社区事务自主权,来倡导“社区制”。从街道组织看,这种多元主体包括: 政党组织(主要是共产党) 、 政府组织 、 企业事业单位组织 、 社区自治组织 和 社会团体 。 (多选)

二、社区服务: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社区服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所以人们对其体系的概括也不尽一致,有的从内容的结构角度出发,分为核心内容(重点内容)——福利性服务,中间部分(一般内容)——行政事业性服务,边缘内容(辅助内容)——商业性服务;有的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分为特殊对象的服务和一般居民的服务;有的从社区服务的层次出发,分为以福利机制维持的正式层次服务、以市场机制作为驱动力的准正式层次服务和以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层次。

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社区服务政策要求及其实践成果,我国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

所谓弱势人群,是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牌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着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以及优抚对象等。他们或者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不具备劳动能力、生活能力,或者因为下岗、失业等问题存在上严重的生活困难。社区提供的福利服务具体包括:

(1) 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从社区服务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养老服务;二是文化教育服务;三是健康服务;四是再就业服务;五是婚姻服务。

(2) 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通过小区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一是康复服务(主要);二是安置服务;三是生活服务。

(3) 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

小区为优抚对象提供的服务包括:一是贯彻落实政府的优抚政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主要);二是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难;三是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开设培训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班等。

(4) 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有:一是生活照顾服务;二是校外教育;三是失足青年的帮教。

(5) 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小区组织努力,发展小区服务,帮助他们 再就业 (主要);二是执行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三是动员小区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失分济困活动。

(6) 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的福利服务:

近年来,我国外来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的潮流持续高涨,且大多数在建筑业和商业服务领域就业,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但这个群体本身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口没有正当职业或正常的收入来源,同时又不愿意选择回乡,从而导致了“问题民工”的出现,这部分人员中有不同程序违法行为的人数在日益增多,给城市治安带来了隐患。二是即使是有正当职业和正常收入的外来人口,他们也存在着如何适应城市生活、提高人文素质的问题。

2、面向小区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

与一般意义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同,中国城市的小区服务兼有“福利服务”和“方便人民生活”的双重任务,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 (多选)

街道、居委会不能不把普通群众提供全民利民的服务作为小区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服务包括:居民生活服务、家务劳动服务、文化生活服务。

三、我国社区就业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1)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主要包括:

一是结合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生活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全民利民的服务岗位,特别是面向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家政服务岗位;

二是结合驻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剥离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物业管

理、卫生保洁、商品递送等社会化服务岗位;

三是结合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需要,开发健身、娱乐以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工作岗位;

四是结合社区组织建设、公开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 社区工作岗位 ,特别是开发社区保洁、保安、保绿、车辆看管等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年龄较大、再就业困难且家庭收入低的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2) 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一是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创办各种全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二是积极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个体、私营等各种经济形式,举办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社区服务型小企业从事社区服务,实现自谋职业;

三是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基层组织等举办以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2、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从1998年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政策;

(2) 工商登记优惠政策:

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三年内可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性收费等,为下岗职工自谋职工和组织起来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3) 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政策;

(4) 场地安排优惠政策。

3、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1)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提出的要求,我国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已经把工作职能拓展和延伸到社区,并与民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市、区、街三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网络。

(2) 开展就业培训:

社区社会工作者应配合街道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 培训 工作,提高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4、解决社区下岗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等实际困难

四、社区治安:

1、我国社区治安的组织体系:

社区治安的'管辖部门,从狭义上讲,是指管辖地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从广义上讲,社区治安的职能部门包括与治安工作密切相关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此外,我国宪法确定的 “治安保卫委员会” (简称“治保会”)是群众性自治的治安保卫组织。

2、社区治安的主要内容:

(1) 宣传教育工作: (多选)

1 法律政策的宣传,包括通过各种形式讲解宪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条例、交通法规、消防条例、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现阶段与治安有关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目的是帮助社区居民增强法治意识。

2 社会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包括介绍治安形势、发案特点以及教授防范知识(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知识)等,目标是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安全防范意识。

(2) 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1 群防群治的工作,即组织开展值班巡逻、看门护院、安全检查等群防群治工作,落实防盗、防火、防破坏、防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2 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通常是根据当地环境和现场情况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组织警戒,不许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

3 依法对被管制、剥夺政治利、缓刑、假释、监外就医的刑事处罚人员和监视居住的被告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帮助教育。对于上述特殊人员,社区组织应成立监督考察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

(3) 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一是要搞好宣传,重点是宣传户口登记条例、身份证条例、暂住人口管理规定、暂住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等;二是建立户口协管队伍,协助公安机关宣传有关法令、督促外来人口申报登记、协办暂住登记、注意发现可疑情况;三是深入了解人口情况:一方面要对社区基本居民有充分的认识,从中发现社区居民骨干,培养壮大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社区重点人员进行监控。

(4) 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以及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五、社区教育:

1、社区教育的含义:

2、社区教育的内容:

(1)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多选)

1 补偿式教育,即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及系统的活动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

2 控制式教育,即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

3 发展式教育。这种社区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居民体察社会,发现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并聚集个人和集体的力量,改善社会创造平等和谐的社会。

发展式教育的核心是达到思想解放,形成批判性思维,其重点是对居民进行意识提升,使社区居民了解社会对每个个体的责任和应提供的权利保障,同时也教育居民掌握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一类重点)

(2) 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看: (多选)

1 家庭生活教育,通常是运用讲座、展览、小组及宣传活动,灌输给居民家庭沟通和人际相处的态度和方法。

2 公民教育,是我国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强调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青少年为对象,以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

3 成人教育,早期的工作工作以扫盲为主,现时期则以提供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短期课程为主,这类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4 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也包括由社会工作者推动的以“反歧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社区社会工作指以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那么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呢?

一、社区分析内容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1)社区历史

(2)社区的自然环境与设施包括区位与边界、环境设计与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和经济等。

(3)社区居民包括社会人口情况、住房状况、职业状况、文化传统、民俗和价值观念非正式的网络和结构、社区居民的理解能力。

(4)社区内正式结构和组织包括社区直接提供服务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 驻扎在社区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辖区单位)。

(5)社区权力和领导包括选举政治、行政管理政治、市民政治、社区政治等。

2、社区问题/需要分析

(1)社区问题的分析包括了解社区问题产生的背景、界定社区问题、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等。

(2)社区需求的分析熟悉需求的层次(马斯洛),关注 Bradshaw 的需求类型,为具体的需求评估提供指导。Bradshaw 的需求类型:①规范性需求(normative need)– 以现存的某些标准或常模来界定需求– 标准通常来自惯例、权威(专家、行政人员)或一般共识②感觉性需求(perceived need)– 透过有需要的人来界定– 人们透过想象及感受,来觉知自己有何种需求及需求程度③表达性需求(expressed need)– 透过有需要的`人真正寻求得到服务来界定– 以满足与否或是满足程度来定义④比较性需求(relative need)– 也可以称为比较性需求(comparative need)– 以相似的区域或人口群作为比较,评量两者间所得到服务的差距3、社区资源分析社区资源是指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一切自然物质资源和人为的社会文化制度。

社区资源的类型包括如下几种:人力资源:社区领袖、政府领导、志愿者、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及其它们的智慧技术等。

物力资源:物质资源、场地和设备财力资源:各种来源的资金。人文资源:人民认可、喜爱的文化性内容人缘资源:运用各种资源的动力、媒介和人际关系。

二、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

1、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确定社会服务机构介入社区的任务,进而确定服务方案,并筹集经费、招募和培训人员,准备介入社区。

2、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介入方法包括:利用社区观察、街头访问、家庭访问等方法,认识社区和建立关系;通过提供服务接近社区居民。

3、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

三、启动阶段的工作重点

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四、巩固阶段的工作重点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五、评估阶段的工作重点第一,主要任务。第二,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第三,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第四,注意事项。社区工作各阶段的行动方针

  •   索引序列
  •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笔记
  •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
  •   社区社会工作自考重点资料
  •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归纳
  •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总结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