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归纳

自考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归纳

发布时间:

自考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归纳

发布时间:

自考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归纳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背诵和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重点及笔记总结,供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本科知识点归纳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五四新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不彻底,未从根本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思想领域为配合袁世凯称帝掀起复古逆流;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口号:民主(Democratic)与科学(Science)(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 刘半农、周作人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新青年》:《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发表于《新青年》文学革命重要文献:(1)1916年10月《新青年》二卷二期(通信栏)胡适率 先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2)1917年1月《新青年》二卷5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将“八事”概括为“八不主义”,提出“文言统一”的主张,打出白话文和施、曹、吴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文学之正宗,正式揭开文学革命序幕;(3)1917年2 月《新青年》二卷六期《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阿谀的、雕琢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4)1918年12月《新青年》五卷六期,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倡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学,对胡、陈的文学革命理论具体化和深刻化;(5)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五号,周作人发表《平民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应该以广大平民为主要描写对象;(6)1919年《新青年》六卷五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由李大钊主编,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理论及文学译著: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 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外国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1)引起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2)对创作方法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运用;(3)文学题材和主体方面的新突破;(4)促进了文学题材的创新和创立;(5)极大地丰富了和提高了艺术描写手段。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主要社团:(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3)新月社—— 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4)语丝社—— 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5)其他社团—— 未名社、南国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等。四、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1、实绩: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 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 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一、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1、寻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志士(1)家庭与童年(1881-1898)1881.9.25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字伯宜),外祖父鲁晴轩,母亲鲁瑞。周树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笔名鲁迅),二弟周作人(魁寿),三弟周建人(松寿),四弟周椿寿(早夭)(2)南京求学和接受进化论思想(1898-1902)1898年鲁迅来到古都南京,进入南京水师学堂管轮班(机关科)学习;次年初,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物铁路学堂,学习矿业科,1901年底以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春,考取官费留学资格,赴日本留学。南京的学习生活不仅使鲁迅走出故乡,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使他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著作及其文学作品,接触了后来对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化论”(赫胥黎著、严复翻译《天演论》)从此进化论的思想成为他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武器。关于“进化论”:《天演论》又名《进化论与伦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著作。比赫胥黎早几十年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论》,其学术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自然淘汰”(物种强盛和生态平衡的规律),阐明了生存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这一学说给教会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被列宁称为“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赫胥黎借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则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赫胥黎只生物的人,而非“社会的人”。《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半部分阐述自然进化的理论是科学的,后半部分用进化论解释人类社会现象,是唯心的、不科学的。《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处在不断的、激烈的发展变化之中,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赫胥黎学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鲁迅所接受的部分。鲁迅从憎恶和反对旧的封建制度的要求出发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这种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促使他吸取了进化论中的积极因素。从进化论中,他得出了“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年”的观点。其论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都是从生物学的观点看问题的。因此,鲁迅进化论的特点: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尚不能认识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质。(3)日本留学与弃医从文(1902-1912)1902年春—1909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其间经历了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仙台学医、东京从文三个阶段。弘文期间:鲁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跑书店,听演讲,往集会,追求新知识和真理。赴日不久和同学许寿裳一起剪掉了辫子。1903年写下著名的《自题小像》,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反封建思想。撰写文言小说《斯巴达克之魂》,宣扬战斗到底的斗争精神。仙台学医:1904年鲁迅耻于与清国留学生为伍,来到偏僻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救国。1905年下半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幻灯片,认识到“第一要著是救治国人的灵魂”,遂于1905年底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回到东京。东京从文:回东京后,鲁迅主要从事文艺活动,评介外国优秀文艺作品,编译了《域外小说集》,积极推介外国被压迫民族文学。并开始撰写政治论文,对近代以来的旧思想旧文化进行抨击。1907年撰写了长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站在民主革命立场,批判复古派和洋务派,提出改造中国道路——启发民智,改造革命,所谓“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1909年下半年,鲁迅离日回国。(4)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1912-1916)1909年8月鲁迅回国,先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化学科教员。次年8月应蔡元培邀请回到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教授生理卫生课并担任监学。同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王金发成立绍兴府军政分府,并自任都督。鲁迅被革命政府任命为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2月,应蔡元培邀请到南京担任。5月,迁到北京,鲁迅随部去京,任教育司第二科科长,8月被任命为检事,主管文化教育,至1926年离任。残酷的现实,使鲁迅对革命从希望变为失望、颓唐,此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进化论和个性主义。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3、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鲁迅的最后十年(1927-1936)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抵达上海。到上海不久,鲁迅和太阳社、创造社发生了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斗争中开始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思想上从进化论者转变为阶级论者,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瞿秋白概括鲁迅思想转变的三个原因:A、严酷的、长期的阶级斗争的锻炼;B、自觉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C、***人的影响;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鲁迅积极参与革命运动,培养了柔石、殷夫、萧军、萧红、沙汀、艾芜、冯雪峰等大批文学青年,写下《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鲁迅著作一览小说集:《呐喊》《彷徨》;新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35万字)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700多篇,约135万字)辑录、校勘的学术著作:《稽录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约80万字)翻译著作和作品:中长篇小说、童话9本,短篇小说78篇,戏剧2本,文艺论著8本,短篇论文50篇(共约310万字)书信:《两地书》(1350封)《鲁迅书信集》二册(1200封)(共约200万字)日记:二本(1916.5.5—1936.10.17)(约82万字)另有70万字佚文、佚诗。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基本知识点1, 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 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4, 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5, 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6, 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7, 《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8, 《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9, 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11, 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3, 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14,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15, 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16, 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17, 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18, 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19,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20, 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 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21,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22,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23,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24,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5, 新月社,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26,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27, 语丝社的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28, 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29,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3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31, 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还有穆时英和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32,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33,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

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 历史背景: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在哪个历史时期出现,它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如何。2. 代表作品和代表作家: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和代表作家,探讨他们的创作特点、主题、风格、思想等。3. 文学思潮和流派: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所属的文学思潮和流派,例如“新月派”、“震后文学”等,这些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散文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4. 文学理论与创作方法: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中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例如鲁迅的“文字革命”、端木蕻良的“生活之美”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散文创作的影响。5.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即它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地位。

推荐一本书,语文基础知识手册,在这里面可以找到你想要的内容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归纳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背诵和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重点及笔记总结,供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本科知识点归纳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五四新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不彻底,未从根本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思想领域为配合袁世凯称帝掀起复古逆流;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口号:民主(Democratic)与科学(Science)(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 刘半农、周作人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新青年》:《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发表于《新青年》文学革命重要文献:(1)1916年10月《新青年》二卷二期(通信栏)胡适率 先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2)1917年1月《新青年》二卷5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将“八事”概括为“八不主义”,提出“文言统一”的主张,打出白话文和施、曹、吴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文学之正宗,正式揭开文学革命序幕;(3)1917年2 月《新青年》二卷六期《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阿谀的、雕琢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4)1918年12月《新青年》五卷六期,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倡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学,对胡、陈的文学革命理论具体化和深刻化;(5)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五号,周作人发表《平民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应该以广大平民为主要描写对象;(6)1919年《新青年》六卷五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由李大钊主编,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理论及文学译著: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 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外国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1)引起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2)对创作方法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运用;(3)文学题材和主体方面的新突破;(4)促进了文学题材的创新和创立;(5)极大地丰富了和提高了艺术描写手段。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主要社团:(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3)新月社—— 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4)语丝社—— 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5)其他社团—— 未名社、南国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等。四、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1、实绩: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 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 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一、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1、寻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志士(1)家庭与童年(1881-1898)1881.9.25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字伯宜),外祖父鲁晴轩,母亲鲁瑞。周树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笔名鲁迅),二弟周作人(魁寿),三弟周建人(松寿),四弟周椿寿(早夭)(2)南京求学和接受进化论思想(1898-1902)1898年鲁迅来到古都南京,进入南京水师学堂管轮班(机关科)学习;次年初,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物铁路学堂,学习矿业科,1901年底以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春,考取官费留学资格,赴日本留学。南京的学习生活不仅使鲁迅走出故乡,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使他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著作及其文学作品,接触了后来对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化论”(赫胥黎著、严复翻译《天演论》)从此进化论的思想成为他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武器。关于“进化论”:《天演论》又名《进化论与伦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著作。比赫胥黎早几十年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论》,其学术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自然淘汰”(物种强盛和生态平衡的规律),阐明了生存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这一学说给教会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被列宁称为“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赫胥黎借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则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赫胥黎只生物的人,而非“社会的人”。《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半部分阐述自然进化的理论是科学的,后半部分用进化论解释人类社会现象,是唯心的、不科学的。《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处在不断的、激烈的发展变化之中,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赫胥黎学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鲁迅所接受的部分。鲁迅从憎恶和反对旧的封建制度的要求出发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这种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促使他吸取了进化论中的积极因素。从进化论中,他得出了“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年”的观点。其论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都是从生物学的观点看问题的。因此,鲁迅进化论的特点: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尚不能认识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质。(3)日本留学与弃医从文(1902-1912)1902年春—1909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其间经历了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仙台学医、东京从文三个阶段。弘文期间:鲁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跑书店,听演讲,往集会,追求新知识和真理。赴日不久和同学许寿裳一起剪掉了辫子。1903年写下著名的《自题小像》,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反封建思想。撰写文言小说《斯巴达克之魂》,宣扬战斗到底的斗争精神。仙台学医:1904年鲁迅耻于与清国留学生为伍,来到偏僻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救国。1905年下半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幻灯片,认识到“第一要著是救治国人的灵魂”,遂于1905年底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回到东京。东京从文:回东京后,鲁迅主要从事文艺活动,评介外国优秀文艺作品,编译了《域外小说集》,积极推介外国被压迫民族文学。并开始撰写政治论文,对近代以来的旧思想旧文化进行抨击。1907年撰写了长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站在民主革命立场,批判复古派和洋务派,提出改造中国道路——启发民智,改造革命,所谓“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1909年下半年,鲁迅离日回国。(4)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1912-1916)1909年8月鲁迅回国,先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化学科教员。次年8月应蔡元培邀请回到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教授生理卫生课并担任监学。同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王金发成立绍兴府军政分府,并自任都督。鲁迅被革命政府任命为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2月,应蔡元培邀请到南京担任。5月,迁到北京,鲁迅随部去京,任教育司第二科科长,8月被任命为检事,主管文化教育,至1926年离任。残酷的现实,使鲁迅对革命从希望变为失望、颓唐,此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进化论和个性主义。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3、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鲁迅的最后十年(1927-1936)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抵达上海。到上海不久,鲁迅和太阳社、创造社发生了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斗争中开始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思想上从进化论者转变为阶级论者,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瞿秋白概括鲁迅思想转变的三个原因:A、严酷的、长期的阶级斗争的锻炼;B、自觉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C、***人的影响;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鲁迅积极参与革命运动,培养了柔石、殷夫、萧军、萧红、沙汀、艾芜、冯雪峰等大批文学青年,写下《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鲁迅著作一览小说集:《呐喊》《彷徨》;新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35万字)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700多篇,约135万字)辑录、校勘的学术著作:《稽录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约80万字)翻译著作和作品:中长篇小说、童话9本,短篇小说78篇,戏剧2本,文艺论著8本,短篇论文50篇(共约310万字)书信:《两地书》(1350封)《鲁迅书信集》二册(1200封)(共约200万字)日记:二本(1916.5.5—1936.10.17)(约82万字)另有70万字佚文、佚诗。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基本知识点1, 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 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4, 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5, 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6, 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7, 《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8, 《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9, 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11, 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3, 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14,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15, 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16, 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17, 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18, 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19,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20, 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 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21,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22,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23,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24,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5, 新月社,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26,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27, 语丝社的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28, 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29,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3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31, 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还有穆时英和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32,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33,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

1、“语丝文体”:“语丝”派以 1924 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语丝文 体’的特色是短小犀利,富于俏皮和讽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2、郭沫若与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的特点 郭沫若的散文集有《塔》、《橄榄》、《水平线下》等。1925 年发表的《小品六章》是郭沫若散文的代表作。 3、瞿秋白的《新俄国游记》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在“五四”时期,散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文学研究会”的冰心、朱自清等人。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还应提到的是瞿秋 白的两部通讯散文集《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4、周作人散文的内容特征和艺术成就 1918 年他在《新青年》发表的《人的文学》一文,在当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提倡过同样有进步意义的“平民文学”的主张。。 周作人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方面,其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 《永日集》、《看云集》等。 5、冰心散文创作及其艺术特色: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自然卷舒,空灵又飘逸;语言美妙,清丽又典雅。 6、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1)旁征博引(2)舒展自如,娓娓而谈(3)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又不乏幽默、苦涩的滋味(4)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具有独特的风致。

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 历史背景: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在哪个历史时期出现,它和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如何。2. 代表作品和代表作家: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和代表作家,探讨他们的创作特点、主题、风格、思想等。3. 文学思潮和流派: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所属的文学思潮和流派,例如“新月派”、“震后文学”等,这些文学思潮和流派对散文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4. 文学理论与创作方法: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中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方法,例如鲁迅的“文字革命”、端木蕻良的“生活之美”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散文创作的影响。5. 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散文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即它们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和地位。

自考现代设计史重点知识归纳

现代设计史涉及的一些核心概念设计现代设计设计师学习设计史对于设计师的意义“历史不是让人哭的,也不是让人笑的,历史是让人认识的。”——女历史学家陈衡哲 通过认识设计史,设计师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在众多的风格中自由地挑选,才可以把过去的风格和现代的风格混合搭配起来追求未来的风格,或是把现代的元素注入过去的风格中。设计师不能仅限于一种流派或风格,而必须具备超越任何一种流派或风格局限的能力,并适应现代新的表达方式和全球化的倾向。 西方现代设计史包含的主要内容从广义上看,手工艺史是设计史的前身,所谓西方现代设计史,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到了工业社会,设计才逐渐成为一个设想的而非实现了的形式过程。 工业革命以后,设计逐渐上升到与艺术同等的地位,设计史所涉及的不仅是物的造型和装饰,更多的是对设计者在工业文化范畴中的角色进行文化历史批评,注重阐释设计的观念及其社会、文化意义。唯美主义运动的起源与主要宗旨 唯美主义运动是于19世纪后半叶出现在英国文学和艺术领域中的一场组织松散的运动。这场运动发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是反维多利亚风格的一部分,大致从1868年延续至1901年。它产生的背景大致与工艺美术运动一样,并同样致力于提升实用艺术作品的地位。 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该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 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唯美主义运动中的作家和艺术家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声称艺术与道德之间没有关联,艺术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感观上的愉悦,而非传递某种道德或情感上的信息。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该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 代表人物克里斯托弗·德雷塞 爱德华·威廉·戈德温(E·W·Godwin,1833-1886) 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 Whistler,1834-1903)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 戈德温创造了一种英国人的日本风格,这种简约的形式展示了唯美主义对于纯粹的美的欣赏,而不是着眼于生产效率或节省成本。唯美主义运动受日本设计影响,强调高品质的手工艺技术及运用抽象的、几何的形状的风格特征,可以从德雷塞设计的大量金属制品,包括茶具、烤面包架与其他餐具器皿和厨房用具中看出。 第三节 新艺术运动 (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的起源与主要特征 1895年12月,被公认为日本艺术的鉴赏家、商人和作家萨穆尔·宾(Samuel Bing,1838-1905)在巴黎开设了一家别具特色的画廊,标志了新艺术运动在法国的兴起。“新艺术”(Art Nouveau)逐渐成为描绘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它所涵盖的时间大约从1880年到1910年,跨度近30年,是在整个欧洲和美国展开的装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现象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是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它的内容几乎涉及到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及舞蹈都有关系。 工艺美术运动是新艺术的影响之源莫里斯 莫里斯对于中世纪、哥特风格和自然主义的热衷,对于大工业化的反感以及对于手工艺的提倡,都成为新艺术的基本特征。 阿瑟·麦克穆多(1851-1942) 麦克穆多的设计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特点与工艺美术运动热衷于复兴中世纪艺术不同的是,新艺术运动反对向任何一个时代模仿或借鉴,当时与商业的矫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自然的清新,自然的神奇、柔美、清新和生动的情趣正好可以用来抗击工业生产的粗陋、低俗, 于是源自自然的造型成为新艺术运动的艺术家们常用的主题,而自然中蜿蜒的纤柔曲线则成为新艺术的一个主要标志。 也正是因为该原因,它常常被称为第一真正现代的、国际的风格。欧洲各国新艺术运动及代表人物“新艺术”是一个法文词,新艺术运动首先在法国兴起,但在欧洲各地都有不同的表现,会联系本地的艺术倾向而在具体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故被冠以其它名称。德国称这场运动为青年风格;奥地利的维也纳称为分离派;在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称之为“工艺美术”运动;西班牙人高蒂则以他天才的想像力成为新艺术运动最极端、也最为突出的代表。 下面我们对新艺术运动的介绍也是分国家进行的。法国“新艺术”法国是新艺术的发源地,巴黎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现代艺术及现代设计最重要的中心,几乎所有重要的现代艺术运动和现代设计运动都与它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世界性的大都会,巴黎聚集了当时世界上最新潮的东西,包括最激进的思想和艺术,著名的“印象派”便诞生在这里,新艺术运动在这里产生和发展,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新艺术运动诞生的时间和地点都和“印象派”差不多,它在设计史上的地位也和印象派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一样,都是新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开启了新时代。赫克托·吉马德(Hector Guimard ,1867法国里昂– 1942美国纽约)法国建筑师和设计师赫克托·吉马德被广泛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新艺术运动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吉马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和字样已成为经典的新艺术风格。 阿尔弗斯·穆哈(Alfons Mucha,1860-1939) 阿尔弗斯·穆哈是19世纪末巴黎最重要的装饰艺术家之一,他风格独特而充满原创性的海报及封面设计几乎成为法国新艺术的标志。默哈笔下的新艺术女子形象不仅奠定了这位艺术大师的风格,也成为20世纪的广告模板。鲁伯特·卡拉宾(Rupert Carabin,1862-1932在新艺术的家具设计中,新艺术的设计师用革新的方法使用传统的材料来表现自然,以此向刻板的传统观念挑战。他们觉得家具设计中僵硬的传统造型过于笨拙,无法体现木材潜在的灵性,便将家具艺术与雕刻艺术结合在一起,赋予木材新的生命力及新的表现形式。 鲁伯特·卡拉宾是法国著名的雕刻家,他以具有雕刻特征的家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引领人们以新的眼光重新认识雕刻艺术及家具设计,彻底打破了传统思路,为新艺术的创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苏格兰“新艺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艺术运动作为对维多利亚风格的反叛、对工业化生产的排斥,在英国也有所发展,但英国的新艺术运动不如它的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大,而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市的查尔斯·马金托什与其合伙人组成的格拉斯哥设计集团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是这场运动中很有意思的一个插曲。查尔斯·马金托什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 (1868-1928)苏格兰的建筑师、设计师和水彩画家。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中的一位设计师,也是英联邦国家新艺术运动的主要实践者,马金托什对于欧洲设计有相当大的影响。 马金托什的设计具有鲜明的特点,他逐步放弃传统的新艺术运动自然主义装饰风格,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特别是纵横的直线为基本结构,利用简单的集合图形,走出自己非常独特的设计风格道路。新艺术运动主张曲线、有机形态、自然主义装饰,而马金托什则刚好相反,主张直线、简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他的探索恰恰使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现代主义设计成为可能。奥地利“分离派”1897年,维也纳一批前卫艺术家和建筑师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自称“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艺术团体。他们的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分离派艺术家们关心的是如何在学院派传统的局限以外去探索艺术的可能性,他们希望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受历史影响的新风格,在形式方面与德国的青年风格接近,成为一股德文国家的新设计运动力量。建筑师奥托·华格纳Otto Wagner (1841-1918)提倡“功能第一、装饰第二”的设计原则,开始摒弃之前新艺术风格的与功能无关的自然主义曲线, 只采用少数曲线点缀达到装饰效果。他的建筑具有功能和装饰高度吻合的特点,与外型奇特,但功能性不是很好的高蒂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约瑟夫·马瑞亚·奥布里奇(Josef Maria Olbrich , 1867-1908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被誉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贝伦斯的功能主义倾向和采用简单几何形态的设计主张都使其有意识地摆脱古典主义和新艺术运动的束缚,朝着现代主义设计的方向发展。1907年,贝伦斯与其他十位成员,连同12家公司一起,创立了“德国工业联盟”1907年,贝伦斯作为德国通用电器公司(AEG)的艺术 顾问,成为历史上第一位工业产品设计师; 从1907年至1912年,贝伦斯有了一些学生和助手,其中便有日后成为包豪斯第一位领导者的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西班牙“新艺术”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将自然主义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是新艺术运动最为极端的发展。 安东尼·高蒂(Antoni Gaudí,1852-1926高蒂以其独一无二的风格和高度个性化的设计闻名于世,他的建筑作品具有强烈的有机特征,其中充满传奇般的神秘色彩和图案,体现了其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凡是看过他的作品的人,无论是从书籍还是实物,便再也不会忘记。 高蒂在设计史上的地位可以比拟同是西班牙人的立体派画家毕加索和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在现代艺术史上的地位。小结以手工对抗机器,以艺术对抗工业,新艺术运动大师们的主张和实践,在整个世界都在欢呼工业革命的成就的19、20世纪,注定是悲剧性的;但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来说,凭着热情和信念,艺术家们在短时间内创作了大量的新艺术作品,致使新艺术风格在世纪之交的欧美一时成为一种风靡的时尚,它的影响也不断在整个20世纪的装饰艺术上回响,它无疑又是成功的。第四节 “装饰艺术”运动 (Art Deco装饰艺术运动的起源与主要特征装饰艺术运动是一次出现在1925至1939年间的国际性的设计运动,影响到众多设计门类,诸如建筑、室内设计、工业设计,以及包括绘画、形象艺术、时装、电影等在内的视觉艺术。 在某种意义上,这次运动并不是代表一种统一的设计风格,而是20世纪初许多不同的风格和运动,包括新古典主义、构成主义、立体主义、现代主义、包豪斯、新艺术运动的一次综合。它在二十年代繁荣的欧洲达到顶峰,并于整个三十年代在美国继续蓬勃发展。 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对于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的断然否定态度。而19世纪上半叶的欧洲及美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回避是不可能的,不如去适应它。机械形式及现代特征总是给人一种机器般的冷冰冰的感觉,采用一些新的装饰可以使它们变得更加自然和华贵,让人容易接受,而成为一种新的探索途径。装饰艺术运动应运而生。在1900年的国际展览会以后,许多法国艺术家成立了形式上的集合——装饰艺术家团体。创立者包括吉马德等人,这些艺术家从整体上深深地影响了装饰艺术的原则。这个团体的目的在于显示法国装饰艺术的领导性地位和国际性的影响。他们组织了1925年的现代工业艺术与装饰艺术的国际展览会。这是装饰艺术运动名称的由来。主要特征 总的来说,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非常特殊,它既有历史的一面,又有发展的一面;在历史感中渗入现代因素,而在现代感中又有传统的根基,这种博采众长的兼容和发展使装饰艺术运动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面貌。 形式上广泛借鉴 一方面,装饰艺术的形式特征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的结构以数学几何形状为基础。它被广泛认为是来源于埃及艺术华贵的装饰特征、非洲原始部落的面具、木雕等原始艺术及古代印第安人的文化。另一方面,一个同时进行的运动是流线型设计。流线型设计受出现于航空、发射学和其它要求高速度的领域的现代空气动力学设计的影响。这种有吸引力的形式的产生是装饰运动科学地应用空气动力学的原则的结果,它将流线型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其它有作用的物体,象汽车。甚至被用来设计一些普通的静态物体,象收音机、削笔刀和冰箱等。 舞台艺术的影响 20世纪初期,舞蹈,特别是芭蕾舞开始出现了重大变革,作为芭蕾舞中心之一的俄国已经有了一些变革。俄国芭蕾舞团出国演出,把这种改革的影响带到西方国家。而另一方面,巴黎的开放风气又进一步加深芭蕾舞的变革,反映到音乐、舞蹈编导、舞台设计、服装设计等各个方面,导致新的设计风格的出现。具有鲜明强烈的色彩特征和富裕、喜庆、现代的风格特征 与前两次运动排斥机械色彩不同的是,装饰艺术特别重视强烈的原始和金属色彩,其中包括鲜红、鲜黄、鲜蓝、桔红和金属色系列,包括古铜、金、银等色彩。 随之而来的20、30年代又是欧洲、美国经济均非常繁荣的时期,装饰艺术风格带有一种富裕的、喜庆的特征,适合“现代”的语境。 各国装饰艺术运动及代表人物 1、法国装饰艺术运动 法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1925年的法国装饰艺术展览会成为装饰艺术运动的开端,并影响到世界各国。几乎所有的现代设计运动在法国都集中体现在豪华的、奢侈的产品设计上,这也正反映出法国设计的特色——非民主化的、资产阶级的、精英主义的。2、美国装饰艺术运动豪华、壮丽、幽默、轻松是美国当时的文化特征,代表的是美国通俗文化的力量。 装饰艺术运动在法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家具、陶瓷、玻璃器皿、书籍插图、首饰及商业海报、绘画上,在建筑上则比较少;而美国在一战后,国力鼎盛,建筑业发达。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比较集中在建筑设计和相关的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家居用品设计,以及依附于建筑的雕塑、壁画等方面,可以说是建筑引导的设计运动,讲究恢宏的气派,并夹杂了美国大众艺术、通俗文化的一些因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 美国赋予装饰艺术风格的最重要因素是其民主化的特征,这与法国比较集中于豪华、奢侈的消费用品的设计重点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具体的形式特征来看,无论是上演百老汇歌舞还是好莱坞的电影,剧院的设计都有明显的对古埃及、玛雅和阿兹台克文化及中国古典文化设计特征的爱好。 好莱坞风格(Hollywood Style)好莱坞风格是装饰艺术运动中美国的一个延伸与发展,是美国人对于国际设计的一个非常特别的贡献。这种风格原来是针对电影院的设计,之后,受到好莱坞电影布景和时尚的启示,好莱坞风格随处可见,从百老汇的豪华表演厅到室内装饰和摩天大楼,很快就成为一种典型的美国风格,随着好莱坞电影的不断风靡,传遍北美,甚至欧洲,影响到建筑、室内设计、家具设计和平面设计的风格。3、英国装饰艺术运动 英国是最早进行设计探索的国家。早在1960年代前后产生于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冲击和影响,但遗憾的是,英国之后似乎完全退缩到复古主义之中,仍然沉溺于对17世纪传统风格的借鉴,对于世界各国进行的新设计的探索无动于衷。直到20世纪30年代初,在世界各地流行的工业化风格和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下,英国的设计才开始出现了变革。三、小结 装饰艺术运动设法将豪华、奢侈的手工艺制作和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工业化特征合二为一,这种折衷立场以及以直线、几何形态为主的风格特征为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也使得装饰艺术风格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普及。 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重要资料,从材料的运用、装饰动机的广泛来源、产品的表面处理技术,到它对于东方和西方的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的结合的尝试,它还与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五节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一、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各地、尤其是欧美国家工业技术发展迅速,但工业化发展并没有必然带来设计水平的提高。新产品如何设计、新出现的都市如何规划建造、新出现的公共媒介如何进行有效的视觉传达等等,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所进行的设计探索由于它们的中心始终还是想逃避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或是想回到中世纪的手工业,或是试图从其它原始或外来文化寻求出路,或是没有意识到大众化的发展趋势,仍然为少数的贵族阶层服务。因此,必须有新的设计方法出现,来解决新的问题,为现代社会服务。现代主义设计应运而生。 1、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定义 民主主义 精英主义 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2 现代主义设计的形式特征 1)以功能主义为中心 2)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六面建筑 玻璃幕墙 标准化原则 反装饰主义立场 中性色彩计划3)重视整体设计规划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 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从这些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成就体会现代主义设计。1、勒·柯布西耶(Gris Le Corbusier,原名Charles-Édouard Jeanneret,1887-1965) 勒·科布西耶是瑞士出生的建筑师、设计师、作家和画家,他以对现代建筑的贡献闻名于世。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于30岁左右成为法国公民。虽然勒·科布西耶的大量作品和观点都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因此也引起不少的争论,但他仍然是现代主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对于现代设计带来很重要的影响。 重要经历及设计思想柯布西耶出生于瑞士西北靠近法国边界的小镇,这个小镇曾经在18世纪被大火完全烧毁,以后重新规划了单纯得近乎单调的、几何式的、棋盘式的布局,对他有相当的影响,1907年先后到布达佩斯和巴黎学习建筑;曾在德国贝伦斯设计事务所工作,在那里遇到格罗皮乌斯和米斯;后又到希腊和土耳其周游,参观探访古代建筑和民间建筑;1917年,发表《走向新建筑》,激烈否定十九世纪以来的因循守旧的建筑观点、复古主义的建筑风格,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宣称设计和写作一样,应该建立在科学和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规中。由此看出柯布西耶的理性主义立场;1926年 “新建筑五点” 底层架空 屋顶花园 自由平面横向的长窗 自由立面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1967-1959) 是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建筑师之一。在他超过70年的建筑师生涯(从1887年到1959年)中,不仅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个人风格的高质量作品,还影响了整个美国建筑的进程。直到今天,他可能还是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重要经历及设计思想曾在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学习土木建筑,但不感兴趣;后在芝加哥当建筑绘图员,不久进入沙里文的建筑事务所,受沙里文现代主义和功能主义思想影响很大。将其喜欢的日本建筑风格与沙里文的功能主义建筑结合;将沙里文的“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发展为“形式与功能是一回事”(form and function are one)1892年离开沙里文事务所,开始自己长达72年的独立设计生涯。赖特对他的有机建筑观念提出六个原则1、  简练应该是艺术性的检验标准;2、  建筑设计应该风格多种多样,好像人类一样;3、  建筑应该与它的环境协调;4、  建筑的色彩应该和它所在的环境一致;5、  建筑材料本质的表达;6、 建筑中精神的统一和完整性。总的来说,赖特的设计采用了大量的基本几何图形,比如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在总体上采用网格的方阵方式,加上各种抽象的细部处理,总是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他设计上的一个很强烈的特点是努力在自己的设计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中找寻一种和谐的因素,设法使设计达到与自然的融合关系,成为自然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取得和谐。日本风格的借鉴、几何图形的使用、建筑与环境融合、阿尔瓦·阿图Hugo Alvar Henrik Aalto (1898—1976) 阿图是芬兰建筑师和设计师,因为他的杰出设计才能和对于现代设计的深厚影响,在斯堪地纳维亚国家有时被称为“现代主义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建筑、家具、纺织品设计。 这位芬兰的设计大师在象一般现代主义设计师强调功能性、民主化的同时,还探索一条更加具有人文色彩、更加满足重视人的心理需求的设计方向,提出了有机功能主义的原则,把现代主义的单调面貌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正,奠定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独特的现代主义形式,对世界设计影响很大。小结从许多方面来看,阿图的设计具有轻松感、流畅感、剧烈、耐性,与通常具有冷漠、非人情化、高度理性特征的其他现代主义先驱的设计成为鲜明的对照。阿图不是仅仅简单地创造一个非人格化的、非人情化的人造环境,而是一生都在寻求建筑与设计中适应现代世界的协调特征,寻求一种人情化的趋向。为了使他的设计具有人情味道,阿图最热衷于使用木料,并通常采用复杂的木结构,因为他认为木料本身具有与人相似的地方——自然性的、温情的。 阿图最重要的作用也在于他对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现代设计风格的影响:一方面他是现代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吸收了现代设计的新材料,如钢管、水泥、平板玻璃等,及现代的建筑手法,如部件的拼合组装、玻璃幕墙结构等为自己的设计所用;另一方面他保留了地区性、民族性的特点,广泛采用自然材料,尤其是木材料,讲究材料达的人情味,并采用有机外型,认为设计的个体与整体是互相联系的,椅子与墙面、墙面与建筑结构、建筑与环境,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改变了德国现代主义的单调的、非人情化的风格,建立了既是现代的、又是民族的新有机功能主义风格,我们现在津津乐道的所谓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与阿图的贡献直接相关的。

​​ 针对书目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年版(第二版)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作为课程的导论部分,目的在于呈现当代设计发展的一般状况 因此本章的考核要求定位在: 非重点 。 第二章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 应重点掌握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特征、设计风格、设计师、代表作品。 考核知识点: 2.1 水晶宫博览会、普金、拉斯金、哥特式风格 2.2 威廉·莫里斯和他的设计作品、红屋、拉斐尔前派 2.3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特征、历史意义。 第三章 新艺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 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新艺术运动的特征、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具体表现以及代表设计师、设计作品以及风格特征。 考核知识点: 3.1新艺术的主要特征和产生背景 3.2 新艺术运动中典型的设计团体和设计师以及代表作品 新艺术之家、赫克托·吉玛德、巴黎地铁站入口设计、亨利·凡·德·威尔德、 维克多·霍塔、霍塔旅馆、安东尼·高蒂、圣家族教堂、米拉公寓、察尔斯·马金托什、格拉斯哥四人集团、奥地利分离派、奥托·华格纳、约瑟夫·霍夫曼、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奥柏利·比亚兹莱、阿尔封索·穆卡、艾米里·盖勒、朱里斯·谢列特、尤金·格拉谢特 3.3 新艺术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 装饰艺术运动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装饰艺术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与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4.1装饰艺术运动在形式风格上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4.2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 4.3 装饰艺术运动中典型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艾林·格雷、艾米尔·贾奎斯·鲁尔曼、塔玛拉·德·兰比卡、让·杜南、拉里克、卡桑德尔、克莱斯勒大厦、 4.4 装饰艺术运动的历史意义。 第五章 现代主义设计的萌起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影响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形式元素、风格特征,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与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5.1 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 5.2 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流派或团队 德国工业同盟、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5.3 现代主义设计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师 勒·柯布西耶、米斯·凡德洛、弗兰克·莱特、阿尔瓦·阿图 第六章 包豪斯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包豪斯产生的时代背景、风格特征,包豪斯典型的设计教育模式和理念,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艺术家与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6.1 包豪斯学校成立、发展、结束的历史过程。 6.2 包豪斯学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6.3 包豪斯学校著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 沃尔特·格罗佩斯、约汉·伊顿、莫霍里·纳吉、约瑟夫·阿尔伯斯、马谢·布鲁尔、米斯·凡德洛 第七章 工业设计的兴起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应重点掌握工业设计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出现的设计现象,以及代表性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 考核知识点: 7.1 美国工业设计著名的代表设计师 雷蒙·罗维、沃尔特·提格、亨利·德莱佛斯、诺尔曼·贝·盖迪斯 7.2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和流线型运动 第八章 现代设计的职业化和制度化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 考核知识点: 8.1 企业形象(CI)设计、荷兰飞利浦公司的设计理念、意大利奥利维蒂公司及其设计理念、 8.2 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九章 丰裕社会与国际主义风格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 考试重点部分 。 考核知识点: 9.1 国际主义风格 9.2 波普设计运动、设计伦理观 9.3 人体工程学 第十章 世界现代设计(一)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的考核要求属于 非重点部分 ,不作为考试讲授的主要内容。本章讲述现代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斯堪迪纳维亚国家、日本、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的一般状况。 本章内容涉及太多国家的设计现象和典型作品,本章内容因其复杂性,深入程度相对难,所以本章不作为考试重点内容。对于本章内容仅作一般了解即可。 第十一章 世界现代设计(二)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的考核要求属于 非重点内容 ,不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本章呈现了现代设计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德国、荷兰、西班牙、瑞士、美国发展的一般状况。 本章内容涉及太多国家的设计现象和典型作品,本章内容因其复杂性、深入程度相对难,所以本章不作为考试重点内容。对于本章内容仅作一般了解即可。 第十二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 (十分重要) 考核要求与知识点: 本章属于考试重点部分。应重点掌握。 考核知识点: 12.1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主要特征 12.2 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中出现的代表性的设计师 罗伯特·温图利、飞利浦·约翰逊、查尔斯·詹克斯、孟菲斯集团、弗兰克·盖里 答题要点 考试要求: 1、熟悉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潮流及其特点。 2、了解一些著名设计国家和地区如北欧、德国、意大利、日本、美国的设计特点和设计风格。 3、了解现代世界设计史中一些著名设计师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4、能够辨别和简单画出重要设计思潮中的设计作品,并能够说明其特点和风格。 考试题型: 1、名词解释(30-40分) 要求解释现代设计史中的重要事件、设计思潮或设计风格 2、简答题(60分左右) 要求简要回答有关设计史中的重大事件或一些重要设计国家的设计特点和风格,并要求画出2-3张典型的、能够说明题目要求的图片 答题要求: 1、要求按题目回答出主要内容 2、如果能够联系实际、结合我国的具体设计情况作答可以得高分 答题要点: 一、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以及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的区别 1).工业革命 2).现代设计在生产方式、生产规模、材料、造型和装饰,以及服务对象上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区别 二、威廉·莫里斯的思想和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 1).对手工艺的提倡 2).认为日用品应该把工艺和美结合起来 3).强调为大多数人服务 4).对机器生产方式的拒绝 三、新艺术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各个国家不同的艺术风格 1).工业时代所带来的审美变化 2).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 3).机器生产方式和新材料的运用 4).法国、比利时、苏格兰、西班牙、美国的不同风格 四、装饰艺术运动产生的原因及艺术特点 1).立体主义、未来派、野兽派艺术的影响 2).非洲、古埃及艺术和印第安文化的影响 3).包豪斯及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 4).设计师接受机械化及新材料后的装饰活动 五、德意志工业联盟的意义 1). 提出艺术与工业、手工艺结合 2).接受机械化生产,探讨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 3).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 4).反对任何装饰 六、包豪斯设计学校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 1).确立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 2).确立了基础课和工作室的教学方式 3).把设计教育和设计实践结合起来 4).探讨现代设计的新形式 七、荷兰风格派的现代艺术思想 1).发展出一种中性的、理性的、现代的风格 2).把传统的建筑、家具、绘画和雕塑及平面设计的特征变成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 3).反复运用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八、俄国构成主义的现代设计风格 1).受到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风格的影响 2).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朴素无华的无产阶级特征 3).版面编排采用杂乱无章的方法,表示与传统的、典雅的古典方式决裂 4).探索摆脱传统之后的单纯结构和功能 九、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及其特点 1).没有传统束缚容易接受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2).国土面积大人口少需要批量化生产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3).二战期间本土没有受到战争破坏 4).包豪斯师生大量移居美国 5).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 6).商业化的特点 十、分析“计划性废止制”的危害性 1).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工业垃圾 2).重视汽车外观、忽视内在质量 十一、理性主义设计和功能主义设计的特点 1).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 2).摈弃装饰、造型简洁 4).重视理性、忽视感性 十二、波普设计产生的原因及对设计的影响 1).后工业时代的影响 2).波普文化的影响 3).对功能主义风格的反感 4).新的审美观念的形成 5).成为后现代设计思潮产生的前兆 十三、后现代设计产生的原因及对设计的影响 1).波普设计的影响 2).后工业、信息时代的影响 3).对功能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的质疑 4).对现代主义设计的反思 5).多元化设计风格的形成 十四、如何理解后现代设计思潮 1).对现代设计的反思和修正 2).只是部分地反思现代设计,不是对现代设计的全面否定 3).肯定了传统设计语言和民族及地方风格 4).开启了设计的多元化局面 5).对现代设计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十五、斯堪底纳维亚现代设计风格的形成及特点 1).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2).简洁优雅的风格 3).自然材质的运用 4).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十六、德国现代设计思想形成的过程及现代设计的特点 1).德意志工业联盟 2).包豪斯设计学校 3).乌尔蒙高等设计学院 4).重功能、重理性,善于运用科学技术,重视产品质量,强调秩序感、逻辑性、系统性和标准化的设计特点 十七、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1).二战后意大利经济的发展 2).米兰三年展的推动作用 3).重视设计师个人才能的表现 4).强调设计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十八、日本现代设计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点 1).学习欧美国家的设计经验,引进发达国家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想 2).大力宣传设计的重要性,重视设计教育 3).重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4).日本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5).现代风格与传统的民族风格并行发展 十九、日本现代设计发展对我国发展现代设计的借鉴意义 1).学习和吸取发达国家的设计经验和教训 2).发展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设计 3).重视对现代设计的宣传和教育 4).重视技术的发展 二十、如何理解设计的多元化 1).多种风格并存 2).强调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 二十一、未来设计发展的趋势 1).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绿色设计 2).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3).重视高技术的友善使用 4).强调设计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点​​​​​​​​

考中+考前,过了付,支持淘宝

第一章一、 现代设计史涉及的一些核心概念 设计 现代设计 设计师1、牛津字典中关于设计的定义 (design)其一是指艺术作品的构成元素,以及对于这些元素的有意识的排列组合(过程、动词);其二是指体现概念的最终实现形式,这可以是一张草图,或一个模型(结果、名词)。2、关于现代设计从历史上来说,设计与制造通常由同一个人完成,而在现代语境下,由于19世纪劳动力分工和机械大生产的不断加速发展,设计被分离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的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现代设计,它是全球经济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学习设计史对于设计师的意义“历史不是让人哭的,也不是让人笑的,历史是让人认识的。”--女历史学家陈衡哲 通过认识设计史,设计师才可能按自己的意愿在众多的风格中自由地挑选,才可以把过去的风格和现代的风格混合搭配起来追求未来的风格,或是把现代的元素注入过去的风格中。设计师不能仅限于一种流派或风格,而必须具备超越任何一种流派或风格局限的能力,并适应现代新的表达方式和全球化的倾向。二、西方现代设计史包含的主要内容从广义上看,手工艺史是设计史的前身,所谓西方现代设计史,是英国工业革命以后的产物。到了工业社会,设计才逐渐成为一个设想的而非实现了的形式过程。 工业革命以后,设计逐渐上升到与艺术同等的地位,设计史所涉及的不仅是物的造型和装饰,更多的是对设计者在工业文化范畴中的角色进行文化历史批评,注重阐释设计的观念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如果一位艺术家想要通过设计实践来实现艺术上的成功……每一件经过你手上的作品,都必须毫无保留地体现出个性、美感和精确的技巧。从这一刻起,你的目标必须是,每一件你所创造的作品,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地位。然后……你可以大胆地出现在世界的聚光灯下,抨击市场贸易,并由你创造出本世纪最伟大的作品:那种形式华丽而最贫穷的人也可以消费得起的产品。这就需要首先征服那些鄙视实用艺术的人,告诉他们现代艺术运动并不是一小部分人愚蠢的嗜好,它不期望通过新奇古怪来实现奢侈与虚荣,事实上现代艺术运动是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一些美好的东西,是唯一具有无限可能的艺术,也是我们这一时代最为美好的艺术。” --苏格兰建筑师马金托什 第三章 包豪斯一、包豪斯概况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不服输的精神,促使德国重新思考国家的未来。 为发展工业,企业和政府都意识到必须依靠工业设计,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依靠设计艺术教育。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的魏玛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国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Bauhaus),这个词由是它的创始人和第一任校长、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生造出来的,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包豪斯以其所宣扬的设计教育理念和实践闻名于世。从1919年到1933年的14年中,它培养了整整一代现代建筑和设计人才,也培育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现代建筑和工艺设计风格,包豪斯风格成为现代主义建筑和现代设计的最有影响力的潮流之一,并对之后艺术、建筑、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及印刷业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人们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20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包豪斯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教员、学生因为逃避欧洲的战火和纳粹的迫害而移居美国,从而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也带到了美洲新大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经济的强大实力,使这些人带来的教育和设计实践进一步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影响到全世界。所以,包豪斯对于现代设计的影响绝不仅仅在教育领域,也不仅仅在德国。二、包豪斯的发展历程包豪斯于1919年4月正式开学,学校地址就在亨利•凡•德•威尔德1902年建立的魏玛市立工艺学校原址,并接收了原来的资产和部分教师,从此开始了包豪斯艰难而辉煌的发展里程。1、包豪斯的创建:魏玛时期(1919-1925年)2、包豪斯的成熟时期:德索时期(1925-1932年)3、包豪斯在德国的最后岁月:柏林时期(1932-1933年)4、包豪斯落户美国及其国际化包豪斯曾经历过三位校长:1919-1927年由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领导,1927年-1930年由汉斯•迈耶(Hannes Meyer,1889-1954)领导,1930-1933由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领导,1933年4月学院被纳粹政府强行关闭。这三位校长领导时期代表了包豪斯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格罗佩斯的理想主义、迈耶的共产主义、米斯的实用主义,这三个不同的阶段贯穿起来,使包豪斯具有丰富和复杂度精神内容,这种强烈、鲜明的时代烙印,赋予包豪斯独特的文化特征,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任何一所设计学院都不可能具备的。1、艰难的创业时期:魏玛时期(1919-1925年)讨论包豪斯,首先要提到的是它的奠基人、精神领袖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创建包豪斯1919年4月1日,包豪斯正式开学。德文的全名称是Des Staatliches Bauhaus,即国立包豪斯。这个名称是格罗佩斯自己选择的,包豪斯这个词是他生造的,由德语Hausbau(房屋建筑)一词倒置而成。从他自己后来的解释来看,这个建筑指新设计体系。 《包豪斯宣言》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目的。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只有通过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人员合作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建筑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栋建筑是各种美观的共同组合的实体,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灌注进建筑的精神,以免流为“沙龙艺术”。建筑家、雕塑家和画家们,我们应该转向应用艺术。艺术不是一门专门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术人员之间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艺术家只是一个得意忘形的工艺技师,在灵感出现,并且超出个人意志的那个珍贵的瞬间片刻,上苍的恩赐使他的作品变成艺术的花朵,然而,工艺技师的熟练对于每一个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缺乏的。真正的创造想象力的源泉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让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艺术家组织,在这个组织里面,绝对不存在使得工艺技师与艺术家之间树起极大障碍的职业阶级观念。同时,让我们创造出一栋将建筑、雕塑和绘画结合成为三位一体的新的未来的殿堂,并且用千百万艺术工作者的双手将它耸立在云霞高处,变成一种新的信念的鲜明标志。魏玛时期是包豪斯的草创时期,在格罗庇乌斯的《包豪斯宣言》中所显露的观点得到了探索性实践。学校一反传统的“老师”、“学生”的称谓而代之以手工艺行会性质的“师傅”和“徒弟”,并要求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技能,因此,作为师傅的导师,不仅有传授艺术造型、色彩等绘画内容的“形式导师”,还有担任技术、手工艺和材料部分教育的“工作室导师”,二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完成教学工作。魏玛时期的这种教学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包豪斯发展的基础。在“形式导师”中,较早的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后来的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1866—1944),克利(Paul Klee,1897—1940)等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尤其是接替伊顿的艺术家纳吉(Lasxlo Moholy—Nagy,1895—1946)和约瑟夫•阿尔柏斯(Josef Albers,1888-1976)对基础课程中构成内容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967)伊顿是一个很特殊的教员,一方面他是创造现代基础课的人,最大成就在于开设了现代色彩学的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基础课中严格的视觉训练,对平面、立体形式,对色彩和肌理有完全的掌握,并将色彩训练和几何形体训练合一;同时强调训练学生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对于不同的自然材料,比如石头、木头、皮革等,质料不同,表现也应该不同,这是他理性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又信仰神秘的宗教,有一些奇怪的行为,长期光头、长袍披身,像一个中世纪的大僧侣,并大量食用大蒜。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1971——1956)费宁格只上少数绘画课程,但他是唯一一个从包豪斯开办一直呆到学院被封闭时的教员。他的绘画具有强烈的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作品线条刚毅,黑白分明,特别喜欢以建筑,尤其是中世纪的建筑为创作主题,形式感强,对于色彩有强烈的兴趣,格罗佩斯认为他的建筑绘画中蕴含的理性结构可以成为学生建筑设计预想图的基础教育内容。纳吉(Lasxlo Moholy—Nagy,1895—1946)与身穿长袍的伊顿强调神秘的个人情感和表现不一样的是,经常穿着简朴的工人服装的纳吉在设计和教育上更强调高度的理性主义,他的作品大多是简单结构的、抽象的、平面的。他接替伊顿担任基础课的教学,显示了格罗佩斯的思想从以前比较重视艺术、手工艺转变到强调理性思维、技术知识的教育上。约瑟夫•阿尔柏斯(Josef Albers,1888-1976)毕业留校的阿尔柏斯对于各种材料的应用和材料使用的可能性兴趣很大,将纸这种简单材料通过折叠、弯曲、粘合、进行结构组成的纸造型成为阿尔柏斯基础课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包豪斯最有影响的设计出自布兰德(Marianne Brandt,1893-1983)负责的金属制品车间和布劳耶(Marcel Breuer,1902-1981)负责的家具车间。 1927年,由于种种舆论压力,格罗庇乌斯辞去了校长职务,建筑师汉内斯•迈耶 (hannes Meyer,1889—1954)接任校长。他上任后,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在他的领导下,包豪斯的各车间都大量接受企业设计的委托。然而,迈耶过于极端的政治主张,却为包豪斯带来难以补救的灾难,1930年,他被迫辞职。 4、包豪斯落户美国及其国际化 包豪斯在德国彻底解散后,其教员和学生分散到欧洲各地,1937年到1938年前后,其中一部分人辗转到了美国,把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育理念带到了美国,并由此传向世界各地。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包豪斯的思想在美国才得以完全实现。格罗披乌斯于1937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建筑系主任,并组建了协和设计事务所;布劳耶也于同期到达美国,与格罗披乌斯共同进行建筑创作;米斯1938年到美国后任伊利诺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纳吉于1937年在芝加哥成立了新包豪斯,该校是作为包豪斯的延续而建立起来的,它将一种新的方法引入了美国的创造性教育,但这所学校的毕业生多数被聘为艺术家、手工艺人和教师,而不是工业设计师。新包豪斯后来与伊利诺工学院合并。三、包豪斯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 在设计理论上,包豪斯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①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②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③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即用理性的、科学的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和浪漫主义。包豪斯教学时间为三年半,学生进校后要进行半年的基础课训练,然后进入车间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包豪斯与工艺美术运动不同的是它并不敌视机器,而是试图与工业建立广泛的联系,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生存的必须。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完全是根据格罗佩斯的主张建立起来的。他坚决反对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主张艺术家、建筑家、技术人员应该充分合作,抛弃纯理论知识和单纯书本的教学方法,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制度。四、包豪斯的历史贡献及其局限性 1、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现已成为世界许多艺术、设计院校的参照范例和构架基础,对现代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基础课教学;2)工作室(车间)的教育模式;3)与企业界、工业界广泛联系和接触4、包豪斯精神的广泛影响 包豪斯的局限性 对于包豪斯最多的批评是针对所谓“国际式”风格的。尽管格罗佩斯反对任何形式的风格,但由于包豪斯主张与传统决裂并提倡几何构图,事实上消除了设计的地域性,各国、各民族的历史文脉被忽视了,加之一些建筑师曲解了包豪斯的精髓,以抄袭代替创造,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国际式”风格。以平屋顶、白墙面、通长窗为特征的方盒子式建筑风行世界各地,对于各国的建筑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因而受到广泛的批评;在设计中过分强调抽象的几何图形。“立方体就是上帝”,无论何种产品,何种材料都采用几何造型,从而走上了形式主义的道路,有时甚至破环了产品的使用功能;严格的几何造型和对工业材料的追求使产品具有一种冷漠感,缺少应有的人情味。

自学考试现代文学史知识点归纳

备考攻略 复习资料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重点及考点归纳(超详细)王世忠2022-10-08 13:12:13中国现代文学发端于五四运动时期,但以鸦片战争后的近代文学为其先导,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重点及考点,供参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重点及考点归纳(超详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重点第一章文学革命与“五四”新文学(1917-1927)第一节概述☆☆☆☆一、“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主要阵地是《新青年》二、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从个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提出文学应对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和研究。胡适、沈尹默、刘半农进行了第一批白话新诗的尝试,有《鸽子》、《月夜》、《相隔一层纸》等。三、“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语丝》周刊创办于1924年11月,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沉钟社成立于1924年。鲁迅寓之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其他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社团,如湖畔诗社、新月社。湖畔诗社(1922)以写作爱情诗闻名。新月社1923年成立于北京,1927年在上海筹办新月书店和《新月》月刊。闻一多、徐志摩倡导新格律诗,余上沅等对旧剧的“程式化”、“象征化”加以肯定。创造社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是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四、“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4日,文学研究会成立于北京,文学研究会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贡献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由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郭绍虞、朱希祖、瞿世瑛、蒋百里、孙伏园、耿济之、王统照、叶绍钧、许地山等十二人发起。其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人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文学研究会的理论批评家有沈雁冰和郑振铎。五、“创造社”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成员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的留学生。他们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洪水》等刊物,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创造社成员的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主观个人抒情色彩。六、“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西方文学的译介客观上也培养了人们对于西方新的文学形式的接受习惯。1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入手。2月的《新青年》上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七、“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1)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了个性解放、民主与科学、探索社会解放道路的启蒙思想主题;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2)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学观念被“人的文学”、“为人生的文学”、“为艺术的文学”、“平民的文学”等观念所取代。(3)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创作方法进行了多样化探索,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4)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自觉地借鉴、吸收外国文学及文化的营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八、“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1919年初,新文学阵营开展了对林纾为代表的守旧分子的斗争。林纾写了《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大加讨伐,攻击北京大学的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又发表文言小说《荆生》、《妖梦》,咒骂文学革命人物。新文化的先驱蔡元培、李大钊和鲁迅都对林纾进行了批驳。1922年,新文学阵营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梅光迪、吴宓等创办的《学衡》杂志,因其观点态度相近而被称为“学衡派”。九、语丝社《语丝》是以刊登散文为主的刊物,发表了各种文体的散文作品: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性散文、通信、日记、序跋、短评、小杂感等等,特别是小品、随笔和杂文刊登最多;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各篇,也是陆续在《语丝》上发表的。第二节鲁迅☆☆☆☆☆一、鲁迅文学创作概况(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二、《狂人日记》,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从问世起就引起的巨大反响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1918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上,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2、《狂人日记》通过对一个“迫害狂”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吃人”现象,抨击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三、《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1、在《阿Q正传》中,作者把探索中国农民问题和考察中国革命问题联系在一起,作品通过对阿Q的遭遇和阿Q式的革命的描写,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之所以归于失败的历史教训。2、《阿Q正传》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画出国人的灵魂,暴露了国民的弱点,达到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的效果。四、《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和杰出的艺术成就一是外冷内热,二是以讽抒情,三是形喜实悲。五、《呐喊》、《彷徨》中的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六、《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意义鲁迅所写的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有各种类型,其中有以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孔乙己》和《白光》,有以封建卫道士为讽刺对象的《高老夫子》和《肥皂》。七、《呐喊》、《彷徨》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和主要表现手法1.在创作方法上,鲁迅开辟了多种创作方法的源头:《孔乙己》、《明天》等作品显示了清醒的现实主义的特点,而《狂人日记》则是现实主义与象征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之作,《白光》等对人物潜意识的描摹,在某些局部又带有心理剖析的色彩。2.在艺术风格上,鲁迅作品在整体上注重白描,但也有出色的抒情小说和杰出的讽刺小说,以及荡漾着乡情和乡风的乡土小说。3.格式上,《狂人日记》所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主人公独语自白的叙述方式;《孔乙己》通过截取人物生平片段的方式来概括人的一生;《药》从事件中途起笔。八、《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1、《故事新编》在写作上的鲜明特点之一是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2、运用“油滑”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为“借古讽今”服务,这是《故事新编》的重要手段。九、鲁迅的《故事新编》中古人形象的现代意义。《故事新编》构筑的艺术世界布满了迷离与奇幻的色彩,在这个生疏而又怪诞的世界中,现实的荒谬事物摆脱了习以为常的状态,暴露出内在的荒谬和畸形,一些来自为人们尊崇的显赫历史人物消失了长期积淀的庄重神圣,变得出人意外的滑稽可笑。第三节小说创作☆☆☆☆☆一、20年代现代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中国文学的第一篇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是鲁迅刊载于1918年《新青年》杂志上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二、《新潮》作家群的小说作品除鲁迅外,现代小说最早的作者还有《新潮》的作家群,即《雪夜》、《一个勤学的学生》的作者汪敬熙,《渔家》、《贞女》的作者杨振声,《这也是一个人》、《春游》的作者叶绍钧,《花匠》的作者俞平伯等人。三、创造社主要小说作家重要的小说创作创造社遵循的是“为艺术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小说的取材多为自己个人的经历和身边琐事,所以有“自叙传小说”(或曰“身边小说”)之称。其小说创作的代表作家是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等。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是其中的代表作品。(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三部曲)四、20年代台湾已开始出现的新文学的小说创作早在1922年,台湾就已开始出现新文学的小说创作。追风的《她要往何处去》是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小说。五、文学研究会的主要小说作家重要的小说作品1.“问题小说”(1)1921年以后,一些作家沿着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方向:创作的一批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被称为“问题小说”。(2)代表作有: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叶绍钩的《这也是一个人》,王统照的《沉思》等。2.“乡土文学”:到20年代中期,“问题小说”逐渐式微,“乡土文学”则走向勃兴。乡土文学作家群崛起于1923年左右,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废名、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台静农等。乡土文学作家普遍地受到鲁迅乡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深厚影响。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先河的作家是鲁迅。六、1925年前后出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观念和创作1925年前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概念和有关创作方法开始进入现代文学的领域,一些先行者更尝试进入革命文学的创作领域。在小说创作上,最突出的革命文学作家是蒋光赤,他的代表作品有《少年漂泊者》、《短裤党》。七、赖和小说创作的题材特点和艺术特色题材特点:1、日本统治下台湾人民的悲催遭;2、日本殖民统治者的丑恶本质;3、传统封建思想的愚昧;4、台湾知识分子的苦闷。艺术特色:体现出较强的故事性、戏剧性和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口语化。对于台湾方言进行了成功的运用。八、郁达夫的“自叙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以郁达夫和倪贻德为代表。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使自叙传小说成为一种潮流。九、郭沫若20年代创作的心理分析小说郭沫若的《残春》、《叶罗提之墓》、《喀尔美罗姑娘》是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人物性心理的小说。十、叶绍钧的长篇小说《倪焕之》1928年,叶绍钧出版了长篇小说《倪焕之》,这是一部在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阶段性意义的重要作品。被茅盾称为看“鼎 之作”。第四节诗歌创作☆☆☆☆一、20年代新诗创作的基本情况《一念》、《人力车夫》、《相隔一层纸》、《月夜》等诗标志着新诗在寻找新语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胡适(1891—1962)的诗集《尝试集》,1920年3月初版,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集。二、诗作特色《尝试集》是新文学运动期间第一篇以白话写成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诗集,1920年出版,共三编。三、初期白话诗的共同艺术特点初期白话诗的共同艺术特点是强调“经验”,偏于说理,冲淡、平实,崇尚语言的节奏,明白如话,表现出散文化倾向。四、20年代的台湾新诗创作20年代的台湾在新诗创作方面有赖和《觉悟下的牺牲》、施文杞的《送林耕余君随江校长渡南洋》;追风的《诗的模仿》;杨云萍的《橘子开花》等;1925年12月,台湾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新诗集——张我军的《乱都之恋》在台北出版。五、20年代的政治抒情诗20年政治抒情诗有,蒋光赤的《新梦》(1925)、《哀中国》(1927),郭沫若的《前茅》、《恢复》等,是30年代革命的政治抒情诗的先驱。六、湖畔诗社诗人的新诗创作①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成员有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等人。 ②出版诗集《湖畔》、《蕙的风》、《春的歌集》;③湖畔诗人的作品多歌唱爱情、友情和大自然,诗中真纯的自我抒情在主人公形象时“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别一表现形式。七、“小诗运动”与冰心的小诗创作小诗的形成受到了周作人所译介的日本的短歌、俳句和郑振铎所译介的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最早的小诗作者有朱自清、刘半农等,对诗坛形成重大影响的,是冰心的《繁星》、《春水》。《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八、冯至本时期的诗歌创作冯至(1905—1993)本时期的诗风是浪漫主义的,有诗集《昨日之歌》。冯至诗歌所受浪漫主义的影响主要来自德国。九、“新月诗派”的格律主张和诗歌创作新月诗派作为诗歌流派始于1926年4月1日的《晨报副刊•诗镌》,参与了编辑工作并以诗文创立流派的有徐志摩、闻一多、饶孟侃、刘梦苇、杨振声、朱湘等人。新月诗派在艺术上要求艺术的“和谐”、“均齐”,强调诗人戴着镣铐跳舞,表现为追求诗歌的格律,提出诗歌“三美主张”代表是徐志摩、闻一多。十、“象征诗派”与李金发诗歌创作象征诗派指以1925年出版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他的诗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魏尔伦等人的影响。第五节散文创作☆☆☆☆一、20年代散文创作的基本情况在“五四”新文学创作中,散文是最有成就的门类。“五四”时期稍有成就的作家,基本上都是散文家。“五四”时期最早出现的散文作品,是以议论时政为主的杂感短论,即杂文。二、“五四”时期的散文的文学史意义首先,它打破了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其次,散文成为新文学的一个独立门类;再次,“五四”散文所张扬的“个性解放”构成了中国文学宝贵的精神资源。三、“语丝文体”“语丝”派以1924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语丝文体’的特色是短小犀利,富于俏皮和讽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四、郭沫若与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的特点郭沫若的散文集有《塔》、《橄榄》、《水平线下》等。1925年发表的《小品六章》是郭沫若散文的代表作。五、瞿秋白的《新俄国游记》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在“五四”时期,散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文学研究会”的冰心、朱自清等人。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还应提到的是瞿秋白的两部通讯散文集《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六、周作人散文的内容特征和艺术成就1918年他在《新青年》发表的《人的文学》一文,在当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提倡过同样有进步意义的“平民文学”的主张。发表过《小河》、《两个扫雪的人》、《路上所见》、《北风》、《画家》等,以接近口语的白话作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问题的严肃思考。周作人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方面,其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永日集》、《看云集》等。七、冰心散文创作及其艺术特色冰心早期还写过一些婉约典雅的小诗,曾独步一时,被人们誉为“冰心体”。冰心的“爱”的哲学的道德情感力量应充分肯定,在艺术上也使她独树一帜。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自然卷舒,空灵又飘逸;语言美妙,清丽又典雅。八、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1)旁征博引,(2)舒展自如,娓娓而谈,(3)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又不乏幽默、苦涩的滋味,(4)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具有独特的风致。第六节戏剧创作☆☆☆☆☆一、中国现代戏剧最初的发展情况中国现代戏剧活动开始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于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中国人自己创作的话剧,最早是1911年洪深写的《卖梨人》和与此差不多同时欧阳予倩的《运动力》。自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终身大事》起,形成了各种戏剧流派的雏形。二、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1906年成立春柳社;1910年成立进化社,都专演话剧。三、《终身大事》胡适的《终身大事》与南开新剧团的《新村正》等是最早运用现代话剧的形式表现“五四”时代精神的剧作。洪深介绍《终身大事》时说:“这一时期理论非常丰富,创作却十分贫乏,只有胡适《终身大事》一部剧本是值得称道的。”四、“南国社”是田汉领导创立的综合性艺术社团,以戏剧的成就与影响最大。五、民众戏剧社①民众戏剧社是新文学初期重要的戏剧社团,1921年成立,创办了专门性戏剧杂志《戏剧》;②主要成员有汪仲贤、沈雁冰、郑振铎、陈大悲等; ③提倡"写实的社会剧"和"爱美剧"。六、20年代主要话剧作家和代表性话剧作品在20年代话剧创作中,田汉、洪深、丁西林取得了较高的成就。田汉在20年代发表了《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等二十多部戏剧。丁西林:1923年写出的第一部独幕喜剧《一只马蜂》一鸣惊人,显露出他出众的幽默才能和高度的喜剧艺术技巧。郭沫若的历史剧《虎符》的思想特色是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洪深的《赵阎王》。胡适的《终身大事》。七、“问题剧”与“写实的社会剧”“问题剧”是以历史题材来影射现实的“问题”的剧作,“写实的社会剧”是以描写社会现实,反映真实人生的剧作。问题剧是20世纪20年代“五四”文坛上出现的一批借鉴易卜生的戏剧类型,往往以历史题材来影射现实,出现了一大批以胡适的《终身大事》为代表的“娜拉”型戏剧作品和“出走型”戏剧人物。八、郭沫若20年代的历史题材戏剧创作郭沫若20年代专注于历史题材戏剧创作,1923年发表了《卓文君》和《王昭君》,1925年又创作了《聂莹》,1926年将这三部戏剧集结为《三个叛逆的女性》出版。九、洪深的话剧创作及其剧作《赵阎王》洪深1922年创作话剧《赵阎王》,借鉴奥尼尔《琼斯皇》的戏剧手法,以大段的独白和心理幻觉表现人物的恐惧心理,使剧界耳目一新。十、田汉的《咖啡店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等话剧创作的主要艺术成就田汉1920年写成话剧《咖啡店之一夜》,20年代田汉最有影响的剧作是《获虎之夜》与《名优之死》。《南归》:属于象征剧,里面浪迹天涯的流浪者也弹着吉他唱着感伤的歌,一身诗人气质。《名优之死》:是公认的现实主义力作,是田汉艺术探索转变期中最优秀的重要代表作品。《回春之曲》:三幕剧,音位回归到他所擅长的抒情风格而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丽人行》:打破幕的分割,运用话剧的多场次结构,将全剧分为二十一场。女工刘金妹。十一、爱美剧(1)1921年初,汪仲贤、陈大悲等组成的民众戏剧社,与应云卫、欧阳予倩等组成的上海戏剧协社,着力提倡“爱美剧”。(2)“爱美剧”,即“非职业”的业余演剧。它针对文明戏的堕落,力求摆脱商业化倾向,进行严肃的艺术创造。(3)主张戏剧表现时代、人生,并重视舞台实践、剧场组织工作以及剧本的创作与改编,促进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发展。自考生如何备考做好真题练习在平时的课程学习后,可以通过自考历年真题来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可以熟悉自考出题模式,了解各类型考题的分值设置。勤查资料复习时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上学校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一下资料,也可以询问老师、同学。结合大纲抓住重点复习通常报考自学考试的人都是在职工作人员,平常上班加班应酬等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学习的时间本来就不多,所以不可能把教材全部都仔细看一遍。制定明确可行的学习计划,按照学习计划去执行。注意制定的计划一定要有可行性,计划难度不要太高,因为完不成会容易产生“反正我也做不到,难就放着不做”的心理,打击自信心。自制力要强,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起来就学一下是不行的。对于自制力差的考生,建议报班学习,因为报班会有专业的老师进行监督和指导,学习效率更高。相关文章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及复习资料总结2022-09-29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及知识点整理2022-09-29 自学考试英语二作文开头句式及万能模板2022-09-21 自考英语二作文通用模板及范文(带翻译)2022-09-21 2022年10月自考英语(二)必考作文及模板2022-07-29 2022年10月自考英语二作文热点预测题及范文2022-07-05 2022自考英语二作文万能模板及参考范文2022-06-2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整理2022-06-29 2022自考英语(二)备考重点及例题(附答案)2022-06-29查看更多复习资料内容热门攻略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及复习资料总结2022-09-29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2复习资料及知识点整理2022-09-29 自学考试英语二作文开头句式及万能模板2022-09-21 自考英语二作文通用模板及范文(带翻译)2022-09-21 2022年10月自考英语(二)必考作文及模板2022-07-29查看更多关于我们联系我们诚聘英才版权© 学梯网 | 京ICP备16035657号咨询电话

1、“语丝文体”:“语丝”派以 1924 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语丝文 体’的特色是短小犀利,富于俏皮和讽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2、郭沫若与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的特点 郭沫若的散文集有《塔》、《橄榄》、《水平线下》等。1925 年发表的《小品六章》是郭沫若散文的代表作。 3、瞿秋白的《新俄国游记》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在“五四”时期,散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文学研究会”的冰心、朱自清等人。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还应提到的是瞿秋 白的两部通讯散文集《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4、周作人散文的内容特征和艺术成就 1918 年他在《新青年》发表的《人的文学》一文,在当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提倡过同样有进步意义的“平民文学”的主张。。 周作人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方面,其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 《永日集》、《看云集》等。 5、冰心散文创作及其艺术特色: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自然卷舒,空灵又飘逸;语言美妙,清丽又典雅。 6、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1)旁征博引(2)舒展自如,娓娓而谈(3)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又不乏幽默、苦涩的滋味(4)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具有独特的风致。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和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归纳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的开端。早在“五四”以前几年,中国知识界中就出现了一个思想启蒙运动。这个运动是在内忧外患交迫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新的阶级力量有所增强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未能改变从鸦片战争以来逐步形成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封建军阀,在帝国主义支持下窃取了国家政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阴谋恢复帝制;对外迎合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不断出卖国家主权,签订丧权辱国条约。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继续进行着他们长期以来已在进行的革命活动,但在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联合压制下,屡遭挫折。国内政治局面极为混乱,连“民国”的招牌也有岌岌不可保之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活跃,资产阶级力量有显著增长,无产阶级也随着壮大起来,自发性的罢工不断发生。中国各阶级力量的对比正在起着有利于革命运动的变化。在这个形势推动下,接受了西方新思潮影响的先进知识分子,眼看到封建军阀日益倒行逆施,帝国主义又乘间加紧对中国的掠夺,内忧外患,交相煎逼,而旧文化和旧思想又严重地阻碍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奔走呼号,致力于新的思想启蒙工作

基本知识点1, 中国现文史发展的三个十年: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二个十年(1928—1937);第三个十年(1938—1949)2, 中国现代文学总体性、全局性的本质特征:新与旧的冲突与承接;中与外的沟通和融会;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3,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知识界经历了四个阶段: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三种文化思想:洋务派以经济改革为中心的“中体西用”的文化思想,维新派与革命派以政治改革为中心的启蒙主义文化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以伦理革命为中心的文化思想。4, 晚清的又一次文化繁荣表现在:文化观念的变化,翻译文学的繁荣,小说界革命,话剧的萌芽。5, 两个话剧团题:1906年成立德春柳社和1910年成立的进化团。6, 春柳社1907年在日本东京演出的《茶花女》和排演的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是中国现代话剧的最初萌芽。7, 《新青年》1915年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8, 《新青年》于1917年1月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1917年2月发表了陈独秀的《文学革命史》。这两篇文章拉开了五四文学革命的大幕,标志着中国现代新文学的正式开始。9, 上述文章的发表得到了一批旗手的积极呼应: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周作人还发表了两篇重要论文《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10, 1918年1月,以《新青年》为核心形成了新文化的统一战线。11, 除《新青年》外,五四时期的重要刊物还有:《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12, 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被迫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全民学校采用。至此,白话文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3, 相信文化新闻学法铺的复古牌:学衡派,甲寅派。甲寅派代表人物:张士钊。14, 胡适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刘半农的无韵诗和散文诗为中国最早。15, 陈衡哲是最早创作白话小说的女作家。她的小说《老夫妻》1918年10月发表在《新青年》上,是中国现代第二篇白话小说,1920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小雨点》是中国现代最早的童话小说。16, 胡适于1919年3月发表的独幕剧《终身大事》,是中国现代第一步刊载于正是刊物的话剧创作。17, 1921年5月在北京成立了五四文学革命后最早的话剧社团“民众戏剧社”,创办了最早的话剧刊物《戏剧》月刊。18, 1918年4月《新青年》开辟了“随感录”专栏,这是现在散文最早出现的品种。19, 1921年周作人发表了《美文》一文,号召新文学作家致力于美文创作,对推动中国现代散文的自觉发展有重要意义。20, 鲁迅的创作:1)前期创作:现实题材小说集《呐喊》《彷徨》;抒情散文集《野草》; 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2)后期创作:历史题材小说集《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花遍文学》《且介亭杂文》。21, 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出版于1921年8月。22, 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主要发起人:沈雁冰(矛盾),叶圣陶,郑振铎,王统照,周作人,许地山等12人。其机关刊物主要是革新后的《小说月报》。23, 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出版的长篇小说。24, 郁达夫的小说集《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25, 新月社,1923年由徐志摩发起成立于北京。26, 闻一多的三美主张:新诗要做到: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27, 语丝社的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语丝》周刊。代表作家有:鲁迅,周作人,林鱼塘,钱玄同,孙伏元,俞平伯等。28, 沉钟社,鲁迅评价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的最久的团体”代表作家有:杨晦,陈炜谟,陈翔鹤,冯至等。29, 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30,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鲁迅在成立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31, 新感觉派小说:刘呐鸥是最初尝试者,他创办于1928年9月的《无轨列车》半月刊,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小说实践的开始。他的短篇小说集《都市风景线》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还有穆时英和施蛰存都是新感觉派代表人物。32,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于上海。代表诗人有:蒲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33, 延安文艺座谈会于1942年5月由中共中央主持在延安召开。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背诵和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重点及笔记总结,供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本科知识点归纳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五四新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不彻底,未从根本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思想领域为配合袁世凯称帝掀起复古逆流;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口号:民主(Democratic)与科学(Science)(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 刘半农、周作人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新青年》:《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发表于《新青年》文学革命重要文献:(1)1916年10月《新青年》二卷二期(通信栏)胡适率 先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2)1917年1月《新青年》二卷5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将“八事”概括为“八不主义”,提出“文言统一”的主张,打出白话文和施、曹、吴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文学之正宗,正式揭开文学革命序幕;(3)1917年2 月《新青年》二卷六期《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阿谀的、雕琢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4)1918年12月《新青年》五卷六期,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倡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学,对胡、陈的文学革命理论具体化和深刻化;(5)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五号,周作人发表《平民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应该以广大平民为主要描写对象;(6)1919年《新青年》六卷五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由李大钊主编,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理论及文学译著: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 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外国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1)引起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2)对创作方法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运用;(3)文学题材和主体方面的新突破;(4)促进了文学题材的创新和创立;(5)极大地丰富了和提高了艺术描写手段。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主要社团:(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3)新月社—— 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4)语丝社—— 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5)其他社团—— 未名社、南国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等。四、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1、实绩: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 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 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一、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1、寻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志士(1)家庭与童年(1881-1898)1881.9.25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字伯宜),外祖父鲁晴轩,母亲鲁瑞。周树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笔名鲁迅),二弟周作人(魁寿),三弟周建人(松寿),四弟周椿寿(早夭)(2)南京求学和接受进化论思想(1898-1902)1898年鲁迅来到古都南京,进入南京水师学堂管轮班(机关科)学习;次年初,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物铁路学堂,学习矿业科,1901年底以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春,考取官费留学资格,赴日本留学。南京的学习生活不仅使鲁迅走出故乡,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使他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著作及其文学作品,接触了后来对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化论”(赫胥黎著、严复翻译《天演论》)从此进化论的思想成为他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武器。关于“进化论”:《天演论》又名《进化论与伦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著作。比赫胥黎早几十年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论》,其学术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自然淘汰”(物种强盛和生态平衡的规律),阐明了生存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这一学说给教会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被列宁称为“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赫胥黎借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则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赫胥黎只生物的人,而非“社会的人”。《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半部分阐述自然进化的理论是科学的,后半部分用进化论解释人类社会现象,是唯心的、不科学的。《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处在不断的、激烈的发展变化之中,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赫胥黎学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鲁迅所接受的部分。鲁迅从憎恶和反对旧的封建制度的要求出发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这种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促使他吸取了进化论中的积极因素。从进化论中,他得出了“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年”的观点。其论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都是从生物学的观点看问题的。因此,鲁迅进化论的特点: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尚不能认识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质。(3)日本留学与弃医从文(1902-1912)1902年春—1909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其间经历了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仙台学医、东京从文三个阶段。弘文期间:鲁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跑书店,听演讲,往集会,追求新知识和真理。赴日不久和同学许寿裳一起剪掉了辫子。1903年写下著名的《自题小像》,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反封建思想。撰写文言小说《斯巴达克之魂》,宣扬战斗到底的斗争精神。仙台学医:1904年鲁迅耻于与清国留学生为伍,来到偏僻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救国。1905年下半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幻灯片,认识到“第一要著是救治国人的灵魂”,遂于1905年底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回到东京。东京从文:回东京后,鲁迅主要从事文艺活动,评介外国优秀文艺作品,编译了《域外小说集》,积极推介外国被压迫民族文学。并开始撰写政治论文,对近代以来的旧思想旧文化进行抨击。1907年撰写了长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站在民主革命立场,批判复古派和洋务派,提出改造中国道路——启发民智,改造革命,所谓“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1909年下半年,鲁迅离日回国。(4)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1912-1916)1909年8月鲁迅回国,先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化学科教员。次年8月应蔡元培邀请回到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教授生理卫生课并担任监学。同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王金发成立绍兴府军政分府,并自任都督。鲁迅被革命政府任命为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2月,应蔡元培邀请到南京担任。5月,迁到北京,鲁迅随部去京,任教育司第二科科长,8月被任命为检事,主管文化教育,至1926年离任。残酷的现实,使鲁迅对革命从希望变为失望、颓唐,此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进化论和个性主义。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3、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鲁迅的最后十年(1927-1936)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抵达上海。到上海不久,鲁迅和太阳社、创造社发生了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斗争中开始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思想上从进化论者转变为阶级论者,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瞿秋白概括鲁迅思想转变的三个原因:A、严酷的、长期的阶级斗争的锻炼;B、自觉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C、***人的影响;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鲁迅积极参与革命运动,培养了柔石、殷夫、萧军、萧红、沙汀、艾芜、冯雪峰等大批文学青年,写下《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鲁迅著作一览小说集:《呐喊》《彷徨》;新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35万字)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700多篇,约135万字)辑录、校勘的学术著作:《稽录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约80万字)翻译著作和作品:中长篇小说、童话9本,短篇小说78篇,戏剧2本,文艺论著8本,短篇论文50篇(共约310万字)书信:《两地书》(1350封)《鲁迅书信集》二册(1200封)(共约200万字)日记:二本(1916.5.5—1936.10.17)(约82万字)另有70万字佚文、佚诗。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我觉得现代文学史的复习主要抓几个:1.作家:鲁迅、郭沫若、茅盾等;2.文学流派:语丝、新月、乡土等;3.文学论争:问题与主义、革命文学、国防文学等;4.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最主要以上记准了,考试肯定能过。当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及其“两为”精神不可忘。

  •   索引序列
  •   自考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归纳
  •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归纳
  •   自考现代设计史重点知识归纳
  •   自学考试现代文学史知识点归纳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归纳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