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重点总结题

自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重点总结题

发布时间:

自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重点总结题

发布时间:

自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重点总结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设随机变量(ξη)的密度函数为f(x,y)= 1 0=30)=( )(Φ(2.5)=0.9938)。三、 计算题(40分)18、 两台机床加工同样零件,第一台出废品的概率是0.03;第二台出废品的概率是0.02,加工的零件放在一起,已知第一台加工的零件比第二台加工的零件多一倍,求任取一个零件是合格品的概率。如果任意取出的零件是废品,求它由第一台机床加工的概率是多少(10分)19、 设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为p(x)=0( 当|x| >=0时);p(x)= ( 当|x| >=0时);确定c的值并求x落入(-3,1/2)内的概率。(10分)20、 随机变量ξ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 P(ξ=1)=P(ξ=2),求E(ξ)、D(ξ)。(10分)21、 某产品的废品率为0.005,任取104件产品,求废品多于70件的概率(10分)四、 证明题(10分)22、 P(A)>0,P(B)>0,P(A|B)+P(A_ |B_ )=1。证明事件A,B相互独立。(10分)(说明:一、二题直接做在卷面上,三、四题卷面做不够用时续做在试卷背面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考考试重点章节如下: 1: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二项概率公式主要和后面章节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考) 2:随机变量分布中的: ①离散型 掌握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②连续型 掌握均匀分布、 指数分布,记住其分布函数表达式 知道怎样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记住均匀分布、指数分 布、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概率密度 3:多维随机变量中掌握二维随机变量,要会求其边缘概率密度,知道怎样将之前学过的一维均 匀分布和正态分布转移到二维的去理解,这个不难,看看书上的讲解就能理解。重点在后面的 ”和的分布“和”max、min“分布,具体到实际题目中做几遍就能理解了。卷积公式是重点 4:七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和分布列或概率密度,要熟记于心 5:协方差、相关系数,这块儿好好看看书;切比雪夫不等式,要记住。 6: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记住是怎么定义的,记住表达式,及卡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7:参数估计中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是重点,一般考概率都会出一个大题;区间估计一般会 出一到两个小题,记住几个既定的结论公式会方便很多。 概率论怎么学习? 概率论最难以应对的是基础知识,主要涉及排列组合、导数、积分、极限这四部分。现在就这部分内容给大家分析一下。说这部分是基础,本身就说明这些知识不是概率统计研究的内容,他们只是在研究概率统计的时候不可缺少的一些工具。既然这样,在考试中就不会对这部分内容作过多的考察,也会尽量避免大家在这些方面丢分。分析到这里,就要指出一些人在学习这门课的“战术失误”。有些人花大量的力气学习微积分,甚至学习概率统计之前,将微积分重新学一遍,这是不可取的。对这部分内容,将教材上涉及到的知识选出来进行复习,理解就可以。万不能让基础知识成为概率统计的拦路虎。学习中要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难点。 如何掌握做题技巧?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数学这门课,用另一个成语更贴切——“见多识广”。对于自考生而言,学习时间短,想利用“熟能生巧”不太现实,但是“见多识广”确实在短时间内可以做到。这就是说,在平时不能一味的多做题,关键是多做一些类型题,不要看量,更重要的是看多接触题目类型。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有些学员由于选择辅导书的问题,同类型的题目做了很多,但是题目类型却没有接触多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一落千丈。那么应该如何掌握题目类型呢?我想历年的真题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平时该如何练习?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感到不可思议。有一句话说得好“习惯形成性格”。这句话应用到我们的学习上也成立。这么多年以来,有些人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尽管他的学习基础也不好,学习时间也有限,但是他们能按照自己知道的学习规律坚持学习,能够按照老师说得去思考、前进。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惰性,一个题目一眼看完不会,就赶紧找答案。看了答案之后,也就那么回事,感觉明白了,就放下了。就这样“掰了很多玉米,最后却只剩下一个玉米”。虽然很清楚最好的方法是摘一个,留一个。哪怕一路你只摘了2个,也比匆匆忙忙摘了一路,却不知道保留的人得到的多。平时做题要先多思考,多总结,做一个会一个,而且对于做过的题目要经常地回顾,这样才能掌握住知识。就我的辅导经验而言,绝大多数人还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问题。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自考重点总结

概率的基本公式大全:

1、条件概率:P(B|A)=P(AB)/P(A);

2、贝叶斯公式:P(Bi|A)=P(A|Bi)P(Bi)/∑nj=1P(A|Bj)P(Bj);

3、全概率公式:P(A)=P(A|B1)P(B1)+P(A|B2)P(B2)+...+P(A|Bn)P(Bn);

4、乘法定理:P(AB)=P(B|A)P(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内容包括初等概率计算、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数字特征、多维随机向量、极限定理、统计学基本概念、点估计与区间估计、假设检验、回归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等。书中选入了部分在理论和应用上重要,但一般认为超出本课程范围的材料,以备教者和学者选择。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着重基本概念的阐释,同时,在设定的数学程度内,力求做到论述严谨。书中精选了百余道习题,并在书末附有提示与解答。《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可作为高等学校理工科非数学系的概率统计课程教材,也可供具有相当数学准备(初等微积分及少量矩阵知识)的读者自修之用。

我四月份考了的 ,四月份前面四章考得多,尤其是第一章,反正你多看前几章就对了。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重点:1: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二项概率公式主要和后面章节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考)。2:随机变量分布中的:①离散型: 掌握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②连续型:掌握均匀分布、 指数分布,记住其分布函数表达式。知道怎样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记住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概率密度。3:多维随机变量中掌握二维随机变量,要会求其边缘概率密度,知道怎样将之前学过的一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转移到二维的去理解,这个不难,看看书上的讲解就能理解.重点在后面的”和的分布“和”max、min“分布,具体到实际题目中做几遍就能理解了。卷积公式是重点。4:七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和分布列或概率密度,要熟记于心。5:协方差、相关系数,这块儿好好看看书;切比雪夫不等式。6: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记住是怎么定义的,记住表达式,及卡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7:参数估计中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是重点,一般考概率都会出一个大题;区间估计一般会出一到两个小题,记住几个既定的结论公式会方便很多。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都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分支,它们的重点和难点如下:概率论的重点: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掌握离散随机变量、连续随机变量的基本性质,以及各种分布函数的概念和特征。2.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了解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的概念和证明方法,对于随机过程的稳定性和收敛性有深刻的认识。3. 马尔科夫链和随机游走:理解马尔科夫链和随机游走等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模型及应用,并学习求解和评价这些模型的方法。概率论的难点:1. 概率的初步认识: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概率的概念和公式可能比较困难。2. 随机变量与分布:掌握不同类型的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并不容易,需要理解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3. 数学推导和计算:概率论中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推导和计算,涉及到高等数学知识,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功底。数理统计的重点:1.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理论地推导各种参数估计方法,掌握常见的假设检验原理和方法。2.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学习方差分析原理及其在试验设计中的应用,了解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以及特点。3. 非参数统计方法:明白什么是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其基本思想和应用领域。数理统计的难点:1. 抽样误差与实证研究设计:抽样误差会对统计结果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合适的实验或者数据采样设计能够有效地减少抽样误差。2. 数据处理与模型构建:统计分析需要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包括数据预处理、缺失值填充、异常值处理等,同时模型构建细节也涉及一系列难题,如变量的选择、模型的评价等。3. 统计软件使用:统计分析通常需要使用一些专业的统计软件进行。熟练掌握相应统计软件的操作和编程语言也是一个难点。

自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重点总结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考考试重点章节如下: 1: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二项概率公式主要和后面章节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考) 2:随机变量分布中的: ①离散型 掌握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②连续型 掌握均匀分布、 指数分布,记住其分布函数表达式 知道怎样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记住均匀分布、指数分 布、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概率密度 3:多维随机变量中掌握二维随机变量,要会求其边缘概率密度,知道怎样将之前学过的一维均 匀分布和正态分布转移到二维的去理解,这个不难,看看书上的讲解就能理解。重点在后面的 ”和的分布“和”max、min“分布,具体到实际题目中做几遍就能理解了。卷积公式是重点 4:七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和分布列或概率密度,要熟记于心 5:协方差、相关系数,这块儿好好看看书;切比雪夫不等式,要记住。 6: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记住是怎么定义的,记住表达式,及卡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7:参数估计中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是重点,一般考概率都会出一个大题;区间估计一般会 出一到两个小题,记住几个既定的结论公式会方便很多。 概率论怎么学习? 概率论最难以应对的是基础知识,主要涉及排列组合、导数、积分、极限这四部分。现在就这部分内容给大家分析一下。说这部分是基础,本身就说明这些知识不是概率统计研究的内容,他们只是在研究概率统计的时候不可缺少的一些工具。既然这样,在考试中就不会对这部分内容作过多的考察,也会尽量避免大家在这些方面丢分。分析到这里,就要指出一些人在学习这门课的“战术失误”。有些人花大量的力气学习微积分,甚至学习概率统计之前,将微积分重新学一遍,这是不可取的。对这部分内容,将教材上涉及到的知识选出来进行复习,理解就可以。万不能让基础知识成为概率统计的拦路虎。学习中要知道哪是重点,哪是难点。 如何掌握做题技巧?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数学这门课,用另一个成语更贴切——“见多识广”。对于自考生而言,学习时间短,想利用“熟能生巧”不太现实,但是“见多识广”确实在短时间内可以做到。这就是说,在平时不能一味的多做题,关键是多做一些类型题,不要看量,更重要的是看多接触题目类型。同一个知识点,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有些学员由于选择辅导书的问题,同类型的题目做了很多,但是题目类型却没有接触多少。在考试的时候感觉一落千丈。那么应该如何掌握题目类型呢?我想历年的真题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平时该如何练习?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会感到不可思议。有一句话说得好“习惯形成性格”。这句话应用到我们的学习上也成立。这么多年以来,有些人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尽管他的学习基础也不好,学习时间也有限,但是他们能按照自己知道的学习规律坚持学习,能够按照老师说得去思考、前进。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惰性,一个题目一眼看完不会,就赶紧找答案。看了答案之后,也就那么回事,感觉明白了,就放下了。就这样“掰了很多玉米,最后却只剩下一个玉米”。虽然很清楚最好的方法是摘一个,留一个。哪怕一路你只摘了2个,也比匆匆忙忙摘了一路,却不知道保留的人得到的多。平时做题要先多思考,多总结,做一个会一个,而且对于做过的题目要经常地回顾,这样才能掌握住知识。就我的辅导经验而言,绝大多数人还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问题。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1.1.1 随机现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研究的对象就是随机现象,随机现象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总是出现相同的结果的现象,也就是不能肯定的确定结果的现象就统称为随机现象。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随机现象比如同一学校统一专业的学生考上研究生的现象就是随机现象,你不能说哪一个学生肯定能够考上某所学校但是你能根据这所学校往年的数据估算出这所学校的考研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能够大致估算出这所学校某某同学考上研究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当然一个学生能不能考上研究生与这所学校的考研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是随机的具有不确定性,但有一定的相关程度在里面。整个概率论研究的就是随机现象的模型(概率分布),而概率分布则是能够用来描叙某随机现象特征的工具。有阴就有阳,有了随机事件自然与之对应的就是确定性现象(如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1.1.2 样本空间:

随机现象一切可能 基本结果 所构成的集合则称为样本空间,其集合内的元素又称为样本点,当样本点的个数为可列个或者有限个的时候就叫做离散型样本空间,当样本点的个数为无限个或者不可列个的时候就叫做连续型样本空间。( 可列个的意思是可以按照一定的次序一一列举出来,比如某一天内到达某一个商场内的人数都是整数1,2,3。。。。,这叫可列个,不可列个的意思比如电视机的寿命,有100.1小时的有100.01小时的有100.0001小时的,你永远不能按照次序列举出比一百小的下一个元素到底是哪一个,这就叫不可列)。

1.1.3 随机事件:

随机现象某些样本点组成的集合叫做用一个 随机事件 ,也就是说随机事件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子集,而样本空间中单个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就叫做 基本事件 ,样本空间自身也是一个事件叫做 必然事件 ,样本空间的最小子集也即空集就叫做 不可能事件

1.1.4 随机变量:

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称为 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的取值就表示随机事件的结果,实际上随机事件的结果往往与一个随机变量的取值可以一一对应

1.1.5 随机事件之间的运算与关系:

由于我们将随机事件定义成一个集合事件间的运算也可看作是集合间的运算,集合间的诸运算如交集、并集、补集、差集等运算随机事件之间也有,而且运算规则一致。集合间的包含、相等、互不相容、对立,事件之间也有,随机事件间的运算性质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德摩根定律。

1.1.6 事件域:

事件域为样本空间的某些子集所组成的集合类而且满足三个条件,事件域中元素的个数就是样本空间子集的个数,比如一个有N个样本点的样本空间那么他的事件域就有 个元素,定义事件域主要是为了定义事件概率做准备。

概率论中最基本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确定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随机事件的结果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他发生的结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也即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而用来描叙这种规律性的工具就是概率,但是我们怎么样来给概率下一个定义嘞?如何度量描叙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嘞?这是一个问题。

在概率论的发展史上针对不同的随机事件有过各种各样的概率定义,但是那些定只适用于某一类的随机事件,那么如何给出适合一切随机现象概率的最一般的定义嘞?1900年数学家希尔伯特提出要建立概率的公理化定义,也就是建立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满足一切随机事件的概率的定义,用概率本质性的东西去刻画概率.1933年前苏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首次提出了概率的公理化定义,这个定义既概括了历史上几种概率的定义中的共同特性,又避免了各自的含混不清之处,不管什么随机现象只有满足该定义中的三条公理,才能说明他是概率,该定义发表之后得到了几乎所有数学家的一致认可。(说点题外话,如果某位数学工作者提出了某个重大的发现,首先需要写论文获得学术圈内的人士一致认同他的这个发现才能够有可能被作为公理写进教科书,之所以被称作公理就因为它既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也是公认的真理)。

1.2.1 概率的三条公理化定义:

每一个随机事件其背后必定伴随着有她的样本空间(就像有些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位贤内助),每一个随机事件都属于样本空间的事件域,样本空间的选取不同对同一个随机事件而言其概率通常也会不同。

如果概率满足以上三条公理则称有样本空间、事件域、概率所组成的空间为概率空间,满足以上三条公理的概率才能称之为概率。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并没有给出计算概率的方法因此知道了什么是概率之后如何去确定概率就又成了一个问题。

1.2.2 确定概率的频率方法:

确定概率的频率方法应用场景是在能够大量重复的随机实验中进行,用频率的稳定值去获得概率的估算值的方法思想如下:

为什么会想到用频率去估算概率嘞?因为人们的长期实践表明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会稳定在某一个常数附近,我们称这个常数为频率的稳定值,后来的伯努力的大数定律证明了其稳定值就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可以证明频率一样满足概率的三条公理化定义由此可见频率就是“伪概率”。

1.2.4 确定概率的古典方法:

古典问题是历史上最早的研究概率论的问题,包括帕斯卡研究的骰子问题就是古典问题,他简单直观不需要做大量的试验我们就可以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感性且理性的分析清楚。

古典方法确定概率的思想如下:

很显然上叙古典概率满足概率的三条公理化定义,古典概型是最古老的确定概率的常用方法,求古典概率归结为求样本空间样本点的总数和事件样本点的个数,所以在计算中常用到排列组合的工具。

1.2.5 确定概率的几何方法:

基本思想:

1.2.6 确定概率的主观方法:

在现实世界中一些随机现象是无法进行随机试验的或者进行随机试验的成本大到得不偿失的地步,这时候的概率如何确定嘞?

统计学界的贝叶斯学派认为:一个事件的概率是人们根据经验对该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个人信念,这样给出的概率就叫做主观概率,比如我说我考上研究生的概率是百分之百(这当然有吹牛的成分在里面,但是里面有也包含了自信和自己对自己学习情况的了解以及自己对所报考院校的了解),比如说某企业家说根据它多年的经验和当时的一些市场信息认为某项新产品在市场上畅销的可能性是百分之80(这种话如果是熟人在私下里跟你说你还可以相信但是也要小心,如果是陌生人当着很多人的面说的你会相信吗?傻X才相信对不对?这么畅销你自己为什么不去做还把蛋糕分给老子?)。主观概率就是人们根据实际情况对某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作出的估计,但是这种估计的好坏是有待验证的。

这个理解了都不用特意去记要用的时候信手捏来,我是个很勤快的人其他公式都懒得记懒得写了。。。。下面只分析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1.3.1 条件概率:

所谓条件概率就是在事件A发生的情况下B发生的概率,即A B为样本空间 中两两事件若P(B)>0则称:

为在B发生的前提下A发生的条件概率,简称条件概率。

这个公式不难理解,实际上上面公式 也就是说“ 在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与事件B共有的样本点的个数比上B的样本点的个数”,而且可以验证此条件概率满足概率的三条公理化定义。

1.3.2 乘法公式:

1.3.3 全概率公式:

设 为样本空间 的一个分割,即 互不相容,且 ,如果 则对任一事件A有:

这个公式也是很好理解的因为诸 互不相容而且其和事件为样本空间,故A事件中的样本点的个数等于A与诸 中共有样本点的和。

1.3.4 贝叶斯公式:

贝叶斯公式是在全概率公式和乘法公式的基础上推得的。

设若 为样本空间的一个分割,即 互不相容,且 如果 则:

公式的证明是根据条件概率来的,然后在把分子分母分别用乘法公式和全概率公式代替即可,公式中的 一般为已知概率称之为 先验概率 公式中 则称之为 后验概率 ,全概率公式和乘法公式为由原因推结果,而贝叶斯公式则为由结果推原因。

1.3.5 事件独立性:

上面我们介绍了条件概率这个概念,在条件A下条件B发生的概率为 ,如果B的发生不受A的影响嘞?直觉上来讲这就将意味着

故引入如下定义对任意两个事件A,B若 则称事件A与事件B相互独立

除了两个随机事件相互独立满足的定义当然也会有多个随机事件独立满足的定义,对N随机事件相互独立则要求对事件中的任意 个随机事件都相互独立.

1.3.6 伯努利概型:

定义:如果实验E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然后把这个试验重复n次就构成了n重伯努利试验或称之为伯努利概型.显然每次伯努利试验事件结果之间是相互独立互不影响的,则伯努利试验显然是服从二项分布的,之后再介绍二项分布。

1.4.1 离散型随机变量:

之前说过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结果的变量称之为随机变量,如抛掷一枚骰子随机变量的取值可以为1,2,3….显然此时随便试验的结果与随机变量的取值是一一对应的,于是我们将研究随机试验结果的统计规律转化为研究随机变量取值的统计规律,这种对应关系是人为的建立起来的同时也是合理的,只取有限个或者可列个值时候的随机变量则称之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1.4.2 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将随机变量的取值与其对应取值的可能性大小即概率列成一张表就称之为分布列,分布列使得随机变量的统计规律一目了然也方便计算其特征数方差和均值。分布列满足如下两个性质:

满足以上两个性质的列表则称之为分布列

1.4.3 分布函数:

设若X为一个随机变量,对任意的实数x,称 为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记为 .

分布函数满足以下三个性质:

以上上个性质是一个函数能否成为分布函数的充要条件。

1.4.4 数学期望和方差:

先来看一个例子,某手表厂在出产的产品中抽查了N=100只手表的日走时误差其数据如下:

这时候这100只手表的平均日走时误差为: 其中 是日走时误差的频率记做 则

平均值 即平均值为频数乘以频率的和,由于在 时频率稳定于概率,于是在理论上来讲频率应该用概率来代替,这时我们把频率用概率来代替之后求出的平均值称之为数学期望(实际上由后面的大数定律可得平均值也稳定于数学期望),数学期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随机变量X结果的平均程度即整体的大小,我们记为 。

定义: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X的均值 存在 如果 也存在则称之为随机变量X的方差记为 .

显然方差也是一个均值那么他是什么的均值嘞? 表示随机变量的均值离差, 由随机变量平均值的离差和等于零我们可以推的随机变量均值的离差和也等于零故均值离差和的均值 也等于零,但是我们希望用离差来刻画不同分布间的差别如果用均值离差和的均值那么任何分布都为零,于是我们将离差加上一个平方变成 这样避免了离差和为零。那么方差这个表示分布特征的数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嘞?很多人看似学完了概率统计,但是居然连方差的意义都没有搞清楚,实际上方差是用来刻画数据间的差异的,而刻画数据间的差异无论是在空间上的向量还是在平面上的点,用距离来刻画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再好不过的。在物理学上要想正确合理的比较两动体的速度加速度我们就需要选取合适的参考系来进行对比,同样在比较数据间的差异的时候我们也往往用均值来做他们的参考(实际上其他的值也可以用来进行比较,但是那可能造成方差过大的现象),与均值的距离越大说明他们的差异也越大,而距离又有正负之分因此为了区别正负我们也需要把与均值的距离加上一个平方,这也就是方差概念的来源。我们通常用方差来描叙一组数据间的差异,方差越小数据越集中,越大数据越分散,同时在金融上面也用来评估风险比如股价的波动性,我们当然希望股价的波动越是平稳即方差越小、收益越稳定越好。

因为均值和方差描叙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某些特征因此就将其称之为特征数.

1.4.5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取值可能充满某一个区间为不可列个取值,因此描叙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不能再用分布列的行时呈现出来,而要借助其他的工具即概率密度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的由来:比如某工厂测量一加工元件的长度,我们把测量的元件按照长度堆放起来,横轴为元件的单位长度,纵轴为元件单位长度上的频数,当原件数量很多的时候就会形成一定的图形,为了使得这个图形稳定下来我们将纵坐标修改为单位长度上的频率,当元件数量不断增多的时候由于频率会逐步稳定于概率,当单位长度越小,原件数量越多的时候,这个图形就越稳定,当单位长度趋向于零的时候,图形就呈现出一条光滑的曲线这时候纵坐标就由“单位长度上的概率”变为“一点上的概率密度”,此时形成的光滑曲线的函数 就叫做概率密度函数,他表现出x在一些地方取值的可能性较大,一些地方取值的可能性较小的一种统计规律,概率密度函数的形状多种多样,这正是反映了不同的连续随机变量取值统计规律上的差别。

概率密度函数 虽然不是密度但是将其乘上一个小的微元 就可得小区间 上概率的近似值,即

微分元的累计就能够得到区间 上的概率,这个累计不是别的就是 在区间 上的积分 = .

由此可得x的分布函数 ,对于连续型随机变量其密度函数的积分为分布函数,分布函数求导即为密度函数

密度函数的基本性质:

1.4.6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和方差:

设若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 .

数学期望:

方差:

1.4.7 切比雪夫不等式(Chebyshev,1821-1894):

设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和方差都存在,则对任意常数 有:

.

之所以有这个公式是因为人们觉得事件{ }发生的概率应该与方差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方差越大在某种程度上说明 X的取值偏离 越厉害即说明偏离值大于某个常数a的取值越多因此取值大于某个值的概率也越大,上面公式说明大偏差发生概率的上界与方差有关,方差越大上界也越大。

1.4.8 常用离散型分布:

1.4.9 常用的连续型分布:

1、随机事件和概率 2、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3、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4、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5、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6、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7、参数估计 8、假设检验 对于上面每一部分的“基本内容与重要结论”要重点掌握(而不是一般的了解);第二,学会题目的分析方法;第三,完成一定量的习题。 根据每个人对基本概念理解程度的不同,应以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方法进行复习。为了配合考生的复习,我们根据历年考试的情况将8部分内容的考核点分为重点考核点、次重点考核点及一般考核点一一列出。 第一部分:随机事件和概率 (1)样本空间与随机事件 (2)概率的定义与性质(含古典概型、几何概型、加法公式) (3)条件概率与概率的乘法公式 (4)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含事件的独立性) (5)全概公式与贝叶斯公式 (6)伯努利概型 第二部分: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1)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分类 (2)离散型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及其性质 (3)连续型随机变量概率密度及其性质 (4)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及其性质 (5)常见分布 (6)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 第三部分: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1)多维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分类 (2)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分布及其性质 (3)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联合概率密度及其性质 (4)二维随机变量联合分布函数及其性质 (5)二维随机变量的边缘分布和条件分布 (6)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7)两个随机变量的简单函数的分布 第四部分: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随机变量的数字期望的概念与性质 (2)随机变量的方差的概念与性质 (3)常见分布的数字期望与方差 (4)随机变量矩、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第五部分: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1)切比雪夫不等式 (2)大数定律 (3)中心极限定理 第六部分: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1)总体与样本 (2)样本函数与统计量 (3)样本分布函数和样本矩 第七部分:参数估计 (1)点估计 (2)估计量的优良性 (3)区间估计 第八部分: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2)单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3)双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 最近几年数学一考试重点内容的顺序是:①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②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③随机事件和概率;④数理统计。 最近几年数学三考试重点内容的顺序是: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②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③随机事件和概率;④数理统计。 最近几年数学四考试重点内容的顺序是: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②二维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③随机事件和概率;④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重点总结题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主要靠前面四章概率论的基础知识,分值应该在70分以上,后面几章涉及到大数定律和统计部分的内容,主要考几个知识点和公式,比如中心极限定理的公式和运用,统计部分,会考到计算题的应该是矩估计和极大似然估计,置信区间,假设检验,这部分内容主要将书本上对应的例题看懂,考试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主要还是前面四章,前面四章,如果你有教材,应该把课后练习好好做一下,做完之后,自考就没什么问题了。祝你早日通过。

解答过程如下:

注:有些题因为我能力有限还不会写,所以跳过了。

第一题和第二题就是关于事件的表示。

第三题是求均匀分布的期望,公式为(a+b)/2;故得到期望为4。

第四题因为A,B独立,所以P(AB)=P(A)P(B),故答案为0.15。

第五题求方差。方差公式为D(aX-bY)=a^2D(X)+b^2D(Y),故得到答案为47。

第六题求a,则根据归一性,将所有概率相加等于1,解出a=2/15。

第八题可以看作一个结论。其服从自由度为n-1的卡方分布。若需要证明可以追问。

第十题求方差:D(X)=E(X^2)-(EX^2)=12

第13题:P(A-B)=P(A)-P(AB)

因为A,B独立,所以P(AB)=P(A)P(B),则P(A-B)=0.2,故选择C

第14题,根据题意来写即可得到C

第15题,先求出均值,然后代入样本方差公式即可。

第16题,先求出总体方差,然后根据样本方差等于总体方差的1/n,样本期望等于总体期望即可得。

第17题,根据抽样分布定理,因为选项中都是服从N(0,1),而根据定理,则要找出(样本均值-总体均值)/(标准差/根号n),解的答案为B。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重点:1: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二项概率公式主要和后面章节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考)。2:随机变量分布中的:①离散型: 掌握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②连续型:掌握均匀分布、 指数分布,记住其分布函数表达式。知道怎样求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记住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概率密度。3:多维随机变量中掌握二维随机变量,要会求其边缘概率密度,知道怎样将之前学过的一维均匀分布和正态分布转移到二维的去理解,这个不难,看看书上的讲解就能理解.重点在后面的”和的分布“和”max、min“分布,具体到实际题目中做几遍就能理解了。卷积公式是重点。4:七种常见分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和分布列或概率密度,要熟记于心。5:协方差、相关系数,这块儿好好看看书;切比雪夫不等式。6:卡方分布、t分布、F分布,记住是怎么定义的,记住表达式,及卡方分布的期望和方差。7:参数估计中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是重点,一般考概率都会出一个大题;区间估计一般会出一到两个小题,记住几个既定的结论公式会方便很多。

随机变量(包括连续型和离散型)、分布函数、数学期望、方差、协方差,这些都是计算题里面可能会碰到的。数学都是抽象性的东西,定理会很难懂、公式也不容易记、容易混淆,所以您必须结合例题去看,并且学会总结、前后对照,再认真做题,当然最要紧的就是克服困难啃下天书的决心和信心!考试前的一周建议您做几套北大燕园的试卷,会事半功倍。祝您顺利!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考重点总结

《线性代数》最好用北大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最好用浙大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什么帮助 如果还有什么疑问 可以在我的空间里留言或者在QQ

中科大 缪柏其教授的 课程讲的非常生动,希望对你有帮助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涉及高数的知识点主要有:函数及其极限,一元函数微分学,多元函数微分学,定积分,二重积分希望我的答案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追问

函数、积分、求导、连续等指相对于初等数学而言,数学的对象及方法较为繁杂的一部分。广义地说,初等数学之外的数学都是高等数学,也有将中学较深入的代数、几何以及简单的集合论初步、逻辑初步称为中等数学的,将其作为中小学阶段的初等数学与大学阶段的高等数学的过渡。通常认为,高等数学是由微积分学,较深入的代数学、几何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交叉内容所形成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内容包括:极限、微积分、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级数、常微分方程。

  •   索引序列
  •   自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重点总结题
  •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自考重点总结
  •   自考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重点总结
  •   自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重点总结题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自考重点总结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