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

2002年3月19日,14岁的上海少年丁磊。丁磊8岁开始自考,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截止到2002年3月19日年为我国龄最小的自考本科生。

丁磊,1987年12月25日生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小学就读于上海虹口 区育才小学,后就近于该区飞虹初级中学入读,连跳两级毕业。在就读小学和初中的过程中,他自考成才,11岁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颁发的英语大专文凭,13岁全部通过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课程,毕业论文答辩为优秀级。小学刚毕业,丁磊就以初中学籍之身份直取本科文凭。丁磊的成功,当归功于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的自考制度。

没听说过估计很牛的人行

自考制度成全丁磊丁磊,1987年12月25日生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小学就读于上海虹口 区育才小学,后就近于该区飞虹初级中学入读,连跳两级毕业。在就读小学和初中的过程中,他自考成才,11岁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颁发的英语大专文凭,13岁全部通过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课程,毕业论文答辩为优秀级。小学刚毕业,丁磊就以初中学籍之身份直取本科文凭。丁磊的成功,当归功于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的自考制度。丁磊5岁开始跟父亲学英语,在父亲的严厉督导下,他眼泪汪汪地坚持着苦行僧般的训练。面壁十年终破壁,他不但先后拿下了通用英语初级和中级的证书,并练就了一口字正腔圆的地道美音。上海译文出版社特邀他朗读英语,专门为他出版一盘《儿童英语一百句》录音磁带,在全国公开发行。当年只有讲台一般高的他,面对济济一堂的观众,丁磊绘声绘色地用优美的英语在格致中学礼堂娓娓诉说着他的少年人生梦———打造“中国比尔”。家徒四壁书香袭人苦难,从另一意义上讲,实在是人生一大财富。丁磊父亲丁龙兴人生不如意处,是与前妻的早早分手,使他不得不独立挑起谋生与养育爱子的双层重担。为了带教丁磊,他不得不告别海上报务员的优厚待遇,回到陆地。他为生计而奔忙,开小店、搞修理、弄股票、做经纪人,尝尽百般艰辛。儿时的磨难,使丁磊特别懂事。他从小体恤父亲,善解父意,穿补丁衣,背旧书包,毫无怨言。丁门可谓家徒四壁,十分贫寒,却有书香袭人。小丁磊案头和狭小的楼梯通道边的旧书橱都堆满书本、字典。他埋头苦读时,一坐就是十来个小时。丁磊的世界,除了读书,惟有读书。他居陋室而安,读书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沃荣华老师是从丁磊8岁时开始义务辅导他英语的。刚认识丁磊时,沃老师想考考他,就从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英语朗诵文选》中抽了一篇难度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的文章《潜水员》,让他读。“我实在没有想到,他居然一个格楞都没打,十分流利地读完了,没想到这么纯正的美语居然出自一个刚满8岁的孩子之口!”沃老师是上海市民办中西创新进修学院的外语系主任,他给丁磊的辅导主要充分让他“说”。平时他会让丁磊在大小会场、英语表演赛上用英语即兴发言,锻炼他的胆识,同时鼓励他到外滩等老外多的地方,直接找他们对话,还组织英语辩论赛让丁磊参加,锻炼他的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一次我们私下里用英语辩论一个‘安乐死’的话题,他是正方,反对安乐死,我是反方,我们两人辩了一个多小时还是分不出胜负,他的坚持给我印象很深。”沃老师说丁磊不是天才,但他身上那种坚持的毅力是现在的很多孩子普遍缺乏的。丁磊家的墙上贴着一张巴掌大的纸片,上面有两行稚嫩的笔迹:“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后面还用红笔画了一个粗粗的惊叹号。当我问起时,丁磊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这是他八九岁时写的,“我看了一个黑人运动员跑步得冠军的故事,他爸爸告诉他的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就写下来了。”说到毅力,丁磊父亲也提到孩子小时候学武术时的情景,“他一个动作做不好,总是不认输,在家里反复地练,直到做好。”凭着一股倔劲,丁磊的一套少林拳“打”到了上海市武术比赛儿童组第三名。 1997年,丁龙兴买了一台配置简单的电脑,用于炒股票。每当爸爸用完电脑,小丁磊就跑上去玩鼠标。丁龙兴回想儿子当初的模样,脸上荡漾着笑意,“开始他玩些加密解密的东西。后来他开始捣鼓我的股市软件,老是瞎折腾,一次居然把我的软件搞坏了。”看到调皮的儿子这样“坏事”,丁龙兴忍不住要训斥他几句。于是丁磊就试着去修软件,硬着头皮花了好几天工夫摸索,终于把它修好了。虽然是个偶然事件,却加深了丁磊对计算机的兴趣。12岁时,他开始自学复旦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到2001年4月,他顺利考出了14门。丁龙兴说:“当时我和他都挺着急,因为他最后有两门功课不拿手,有可能通不过,于是在去年3月我就给全国的名牌大学打电话联系,看看能不能把最后两门放到他们那里考。当得知山东大学能让丁磊去考时,我立刻动身去济南给儿子报了名。”果然,丁磊最后两门学科———营销学和计算机管理学原理在复旦没通过。去年7月,父子俩一起来到济南,参加最后两门考试。11月,成绩公布,丁磊通过了。今年3月,丁磊顺利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专业自考本科文凭。丁磊说:“自考很苦,有时我和爸爸都想到过放弃。后来发现计算机是我真正喜欢的专业,这才觉得以前的努力都值得。” 沃老师一直鼓励我们用英语对丁磊进行采访,对谈之下才知道丁磊的口语真的不错。由于是用英语对话,我们选择了一个敏感的话题:“丁磊,没有年龄相仿的朋友,你遗憾吗?”他很快地给了我们一个老成的回答:“你要获得一些,必然要失去一些。”“失去童年时光的友谊值得吗?”我们又问,“如果现在一群男孩子在踢球,你想加入他们吗?”“值得吧。”丁磊突然沉默了,隔了一会儿才说,“跟他们一起玩,以前是想的。现在不想了。”“为什么?”又是长时间的沉默,最后他轻轻地说:“因为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和丁磊的对话,让我们感到他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老成。“那你现在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呢?”“我想自己创业,开自己的电脑软件公司。”丁磊慢条斯理地说,“我现在经常和一些电脑圈子里的朋友聊天,希望能够靠集体的智慧激发灵感和思路,同时也在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丁磊还告诉我们,现在他最常看的电视节目是中央台的“对话”,他说他想多了解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平时有空时,也看看《商业计划书写作》之类的创业书籍,他正在努力,希望自己的理想早日成为现实。丁磊10岁时,丁龙兴开始锻炼儿子的社会实践能力。他从电话簿上随机选择了一家电脑公司,让丁磊去毛遂自荐。丁磊虽然心里没底,还是硬着头皮跑到这家公司对经理说,“我英语、计算机都不错,能不能每星期义务到你们这里打打工?”经理开始不同意,丁磊的倔劲又上来了,往那家公司跑了十几次,直到最后被当成捣乱的小孩拖了出来。丁磊始终没有忘记爸爸对他说过的话,“失败是正常的,但你不能灰心,要自己去寻找机会。”后来,丁磊自己在一家经营股票机的公司找到了一份义务工作,几个月下来还编出了一个能把股评自动分类的软件。虽然这个软件最后没有被采用,但丁磊总算踏出了实践的第一步。先学最重要的东西由于自学占用了很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功课的学习,丁磊只是勉强通过了初中毕业考试,此后就一直在家自学。如今丁磊逐渐习惯了不去学校上课的生活,他说:“我有个一起学武术的师姐,她从初中开始就每天晚上11点半睡觉,为高中熬夜‘打基础’。现在进了重点高中,经常晚上1点才能睡,早上6点多就要爬起来。跟她比,我每天可以早睡晚起,有时候还可以看看电视,比她幸福多了。”说到这里,丁磊露出了孩子的得意神情。对于为儿子选择的自学之路,丁龙兴有一套“独特”的想法:“这个世界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一个人该学的东西很多。我是个效率主义者,既然人的精力和时间终归是有限的,我就让儿子先学最重要的东西,以后觉得不够了,缺什么再补什么。”丁龙兴继续向我们解释他的教育思想:“比如化学吧,我们上中学时都学过,那时候辛辛苦苦花了很多时间背公式、搞计算。现在看来,除了个别工作跟化学沾边的人以外,又有几个人记得那些化学方程式呢?所以,我让丁磊集中精力先把实用的东西学好。”“当然,也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说‘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所以,我的教育方法对丁磊实用,对别人未必好。”虽然儿子成了人们口中的“小神童”,对于自己的教育方式,丁龙兴似乎仍有遗憾之处。他说:“我有时候也在想,丁磊小时候自考时常常不顺利,去义务打工时,也有被大人们态度生硬地撵出来的经历。这么多失败,孩子心里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如果要我现在再做一次,我也许会多考虑一下儿子的感受吧。”一家靠爷爷奶奶退休金过活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在结束采访时,笔者无意中提起自己有一个朋友对电脑颇有研究,丁磊的眼睛立即亮了起来:“能给我他的联系办法吗?”神情中竟然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目前,丁磊一家只靠丁磊爷爷奶奶的退休金过活,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丁磊应该算是整个家庭共同抚养长大的,亲戚们都挂念着丁磊,经常过来看他,临走时还会悄悄塞些钱给奶奶。丁龙兴说:“他们知道我不会收这些钱,只能给丁磊奶奶。我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内疚中把丁磊养大的。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才能改变命运。”这时,我们突然注意到泛黄的墙壁上贴着一幅毛笔字,上面有两行秀丽的正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落款者是丁磊的舅公。白天晚上双轨求学在6年的自学岁月里,他每周有6个晚上,风雨无阻地奔波于上海虹口、卢湾、闸北、黄浦等区的自学考试辅导点。有的路远,自行车要骑一个半小时。小小年纪,白天读中学,晚上读大学,这成了丁磊的双轨制求学特色。问他如此读书累不累,他说,我觉得自考学习比现在的在校学习更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得更轻松。丁磊的这番话,对于目前白天黑夜穷于应付学校学习的学生,是否有所启示?跳过高中直取本科一个跳过高中攻读计算机本科的初中生,他遇到的第一道拦路虎就是高等数学。面对《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开始,丁磊看了几十遍也看不懂,上课只能打瞌睡。老师说:“这么小的孩子,肯定不行。”但后来在老师的义务辅导下,终于攻克难关,并开始了大量的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操作活动。他自投于合信科技公司门下,实习于夸克市场调研公司,实践编写统计报告生成软件,义务解答软件与硬件问题;在虹口七百电脑广场安装调试软件。从安装调试到咨询服务,从编程到撰写统计报告,丁磊不放过每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不是天才只有勤才就是这个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小儿郎,外貌看上去并不怎么出众,可是口才文才却非常出色。采访时,丁磊多次说,我并没有超人的地方,也不特别聪明,主要靠两条:一是选准了读书与自考相结合的路,二是靠勇气,靠勤奋。对一个孩子而言,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一开始,丁磊屡战屡败,《基础英语》三考才过,以25分、48分、71分依次递升。《英语语法》也曾两次不及格,但他不畏艰难,赶考4个年头,终于以一介孩童,勇夺英语大专文凭,继而为直攻计算机本科专业铺垫第一关。父子情深风雨度过丁磊的父亲丁龙兴为爱子设计了无须受年龄、学历限制的自学考试生涯。这像航海中的指南针,决定了丁磊求学的方向。在6年不短的岁月里,慈父风里来雨里去,骑着自行车带着小丁磊上夜校。为了督促5岁的小丁磊读外语,白天在外做生意的父亲每天中午打电话到家,在电话里听儿子背外语。丁磊与其父在性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内向型,其父为使丁磊避免重蹈自己不善交际的生活旧辙,着意鼓励他在知识汲取和性格的完善上并行发展。小小年纪,他便在上海虹口区领导的关怀下,到和平公园英语角主讲;自荐为《小主人》报社做翻译,主动与外宾口语交流。这使他在增长才干,锻炼能力的同时,也开朗了性格。为了磨炼儿子的意志,在父亲的陪同下,丁磊学游泳,练武术,打羽毛球,以各种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如今14岁的小丁磊已有1.70米的个子,70多公斤的体重,为日后的发展积存了能量。显然,丁磊,一个少年奇才的道路并没有什么捷径,相反,他付出的比常人更多、更多。 5年前媒体广泛报道、众人瞩目的神童丁磊,今天现身于上海新东方,聆听7所欧美顶尖商学院录取委员会的MBA讲座。如今的丁磊显然褪去了当年12岁男孩的稚气,多了些许成熟和稳重,但在外表看依旧是一个青春少年。“神童”丁磊只上学不上课,大家都坐在教室认真听老师讲课,而此时的丁磊却坐在学校图书馆里自学。很快,丁磊特例独行的做法成为众人谈论的焦点。飞虹中学也把丁磊作为教学研究的个案,成立了“丁磊个案研究小组”,在不打扰他自学的前提下,对他进行观察和分析。8岁的丁磊自己创办了育才英语角,每天有很多小朋友跑到育才英语角说英语,而丁磊则练就了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10岁,丁磊开始对电脑产生浓厚的兴趣,装装拆拆成了他的爱好,家里的电脑组件他烂熟于心。12岁的丁磊1999年通过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大专考试的最后一门课程,成了本市最年轻的大专毕业生。他为什么放弃义务教育,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是追求与众不同还是聪明过人?丁磊的父亲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智力超常,“别人都把丁磊当作小神童,以为他智力超常,我没给他测过智商,就算测了,也绝对不会高,顶多是中等偏上一点点的水平。”那么,是他喜欢与众不同还是怀疑如今的教育内容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丁磊的父亲长年工作在海洋上,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很少跟别人交谈。为了避免儿子跟自己一样,从小丁磊爸爸就培养儿子独立、大胆的性格,敢于跟别人交流,敢于挑战同龄人不敢挑战的事情,6岁去人民公园英语角说英语,7岁丁磊自己从提篮桥骑单车去森林公园参加活动,8岁自己创办育才英语角,10岁毛遂自荐去电脑公司打工……小学没毕业就考大专,丁磊的父亲有自己的看法:“现在的教育制度是到大学才分专业,而我让丁磊从小就分专业。小学、中学有些东西是没必要去学的,应该学习那些跟专业最相关的东西,在以后的实践中,缺什么补什么。不管学什么、怎么学,都是为了将来能在社会中立足。”14岁计算机本科毕业计算机是丁磊的最爱。拿到英语专科学位后,他又用了两年时间获得了计算机本科学位。一个普遍反映很难学的科目,丁磊靠自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毕业了。“你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吗?”“我不认为自己非常聪明。”“你认为你考的十几门科目里哪个科目最难学?”“……”丁磊答不上来,他好像并没有觉得哪门课程难。“我喜欢电脑,从小就喜欢,计算机专业牵涉到很多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物理等,虽然也有请老师解决问题的时候,但基本上都是靠自学的。我认为,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及提前的社会活动和工作经历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合适的,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心理的成熟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和发展。”14岁的丁磊如此顺利地拿到了计算机本科学位,这样的结果离他的理想越来越近了。15岁创业本科毕业的丁磊,没有参加工作,而是写了一份倡议书,倡议对象就是上海各大高校在校学生。他倡议,建立一个大学生软件开发实习基地,基地的任务是承接项目、软件开发、市场销售等,有100多人参加了他的实习基地。经过努力,丁磊的基地初见成效,他们为第九人民医院做过有关X光的软件测试,为瑞金医院做过病例档案管理软件,为English88做过远程教育游戏,与英语教学专家张思中老师在远程教学上进行过深入探讨……基地在运作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丁磊感到有很多东西需要进一步学习,自己也需要在社会上进一步锻炼。于是,他只身一人来到广州,在聚友集团担任网络销售主管,后又来到深圳茁壮公司,负责网络技术开发,两年的工作经历给丁磊更多公司管理上和技术上的经验和启发。新东方MBA讲座提问最活跃“在创业和工作过程中,有很多教训,让我感觉到继续深造的必要。”于是,丁磊为了申请06年的MBA正在准备GMAT,TOEFL考试。其实,早在拿到本科文凭之前,丁磊就有了出国读研究生的愿望。为此,工作两年后,丁磊来到了上海新东方,学习GMAT。在这次上海新东方组织的欧美商学院录取委员的MBA讲座上,丁磊成了提问最活跃的一个人,如商学院的录取条件、奖学金的申请等,欧美商学院的老师一一回答他的提问。“我自己的理想是能够创立和经营一个比较成功的IT企业,同时能为社会弱势群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为了他的理想,丁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呀

每个人都有大学梦,也有本科梦。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都期待着做其他事情,好好读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名牌大学,为父母争光,为家人争光。当然,没有这个“如果”。 但是,在初中退学、高考失意、短期大学毕业的人们面前,有一扇“自考”的大门。 我们错过了大学,错过了系里。 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实现梦想吗?我们面前有两种声音:1、自考学位除了自高以外对鸡蛋没用!2、自考学位不如“正规”大学毕业证书!关于自考学位,社会上大致有这两种呼声,但首先要纠正的是,自考学位也非常“正规”,与普通高考和成人高考的招生对象、考试时间和学制不同,自考“宽而严”,字面意思是人人都能参加自考是对所有自学考生进行严格的国家考试,是国家认可的学历! 有些企业比国家还厉害吗? 国家承认,自以为是的企业有资格批评自考!学历考试是否有用,北京一位非常成功的企业家发给我的他的分享:不管精神充实还是现实虚荣,考大学学历影响了我的一生。2006年,我考入山东济南某大学。 看着现在网友晒出的“惊天动地”高考成绩,我真的不想拿出来出丑。 虽然只考了285分,但我也考上了济南的一所大学。 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野鸡大学”。 学历不被承认,学费那么贵。 我下定决心放弃了。那么,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是通过读技术学校掌握了一门手艺,要么是回老家“恳求”父亲的帮助。 我犹豫了两秒钟,还是厚颜无耻地回家拜托父亲帮我找到了事业单位的工作。2006年,只要涉及到你,普通的事业单位就不用说了,即使……我也不多说。 当然,现在好多了。 并不是有钱人都能吃到公共饭菜。工作第一个月的工资,我现在还在收藏。 我总是需要自己记住。 这就是不好好学习的下场。 “600元”的工资也够我一个人吃吃喝喝的,但当时的我血气方刚,怎么可能没有梦想过大城市的生活呢?但是,只有高中学历的我为什么需要公司? 我在单位做了一年荒唐的工作。 当我遇到本科毕业的女朋友,遭到妈妈强烈反对时,我突然明白了社会的现实。 那个时候好像上了主角的当,从那个时候开始就打算自己参加考试了。不管外界怎么轻视自己的考试,我都深深感谢自己的考试。 因为那是像我这样的孩子能改变命运的为数不多的方法。不管多苦多累,我三年内都没有谈论过一个女朋友。 那个一次也没有。 我上了大学和系的课程,全部合格了,结果3年的单身汉,即使是5年也很高兴。到2010年7月,我的本科证书和学士学位终于决定了。 我拿到证书的那天,你们尝不到我的喜悦。 我仿佛看到天边飘着七彩祥云,一位满脸白胡子的爷爷端坐在七彩祥云上,慈祥地望着我。 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也像隔日一样。现在,我感谢第一个让我认识到现实的她。 感谢那时的我没有因此而停止学习。其实,当时我正准备拿着自己考的学位去应聘上海企业。 负责招聘的长相奇怪的女性并没有对我表示“厌恶”,但我依然输给了同样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学生。我知道。 这也是现实的写照,我依然没有放弃。 这时,本科毕业证书的巨大威力终于显现出来,我终于可以参加只有本科生才能报的考试了。虽然是别人眼里稀松平常的事,但我看到了“未来”。 我可以带着自考本科证参加两门考试,和所谓的“正规系”的学生一起参加考试,这让我们站在了同一个起点上。经过我的努力,2012年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3年后又拿到了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这几年辛苦太多了,不解释了。即使是通过普通高考直奔清华大学的学生也无法接触到我现在的生活。 你们大学太平,社会经验不足,所以你们毕业后,你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了解这个社会。 但是在你们了解完整之后,我在同期的时间里融入社会,与现实竞争,比你们更珍惜时间学习的机会。 所以,我现在在北京三环有四套房子,有自己的公司。你们可能还在战斗,也可能放弃……这么说来,我不是为了炫耀,我只是想告诉和我有同样“出身”的同学们,自己的考试值得拥有。原创声明:本文作者“光头”-非专业资深野路子教育专家!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2002年3月19日,14岁的上海少年丁磊。丁磊8岁开始自考,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截止到2002年3月19日年为我国龄最小的自考本科生。

丁磊,1987年12月25日生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小学就读于上海虹口 区育才小学,后就近于该区飞虹初级中学入读,连跳两级毕业。在就读小学和初中的过程中,他自考成才,11岁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颁发的英语大专文凭,13岁全部通过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课程,毕业论文答辩为优秀级。小学刚毕业,丁磊就以初中学籍之身份直取本科文凭。丁磊的成功,当归功于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的自考制度。

后来这个孩子自己创业了。。。。博士没有读成 。。。分手了好几个女友,至今未婚

全国最小自考生考上北大研究生 全国庞大的自考生大军中,年龄最小的是王大可:小学仅上了一个月,9岁自考本科,14岁考上北大硕士研究生。2004年3月,14岁的陇原少年王大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2004届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他因此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研究生,被国内许多媒体称为“神童”。惊叹之余,不少人难免心存疑惑:他是如何完成中、小学教育的?他有本科文凭吗?天资聪慧但却从小体弱多病的王大可,直到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入校没多长时间,他竟然向班主任提出:直接参加六年级的数学考试!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他按规定的时间答完了六年级的数学试卷,获得满分。原来,在父母亲的辅导和刻苦自学下,大可6岁时就学完了小学数学,7岁时学完了初中数学,8岁时学完了高中数学,用当年高考满分150分的数学试题测试,他得分146分。从9岁起,王大可结束了只有个把月的正规学校生活,开始踏上了自学考试之路。到今年6月,王大可通过了自学考试数学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数学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在80分到95分,公共课程的考分在64分与78分之间。2004年5月21日,在西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的本科论文答辩中,王大可的毕业论文“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获得了85分的较高分。专家在他的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论文中数学模型建立正确,推理清晰,语言表达明确,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本科论文。北大读研 2004年9月6日,王大可到北大已经快半个月了,已接受了校内和校外的好几家媒体的采访。“一见报,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以前我就是学习,后来我们楼上的人也开始关心这事了。”他说,接受媒体采访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王大可爸爸也担心孩子接受媒体采访会影响学习,“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接受媒体采访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不利。”因怕王大可不会照顾好自己,他爸爸已经在北京呆了半个月了。同时,也限制跟大可在一起的时间,每天只在晚上7时左右陪上王大可半个小时左右,“就是想锻炼一下他的独立能力。”到北京大学读研是大可的愿望。这次他参加北大研究生考试,原本是想为明年正式考试做准备,没想到顺利过关。考虑到王大可年龄尚小,数学学院专门为他制订了培养计划。万桂兰 38岁的万桂兰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除了侍俸婆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她还要操心18亩地的庄稼和饲养的牛羊猪鸡。从1993年开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万桂兰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从而走上了充满艰辛的自学之路。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哄着女儿睡觉后,趴在炕上学习到深夜;在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学习笔记,贴在炕周围,锅灶前,为的是在做饭、干家务时能随时进行学习。丈夫的冷眼,婆婆的不理解,都没有浇灭她的学习热情。两年半以后,她以平均74.2分的成绩拿回了法律专业专科毕业证书。那一刻,她激动得流下了泪水。此后,她又趁热打铁,顺利拿到了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她因此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材奖励基金首届优秀自学考试应考者标兵”。虽然万桂兰目前仍然过着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的日子,但她的生活却因自学考试而悄然发生着变化。几年来,万桂兰义务为附近农户进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解决纠纷的事情,至少有100多次;她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小说、散文不下百篇,一部长篇纪实小说《临水河》已经脱稿。作为一个拿着本科毕业文凭的农家妇女,万桂兰在求职的道路上屡屡受挫。但是她说:“我的历史,就是一部农家女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虽然几次求职都被淘汰,我依然矢志不移。”14岁的孩子考取名牌大学研究生,年近古稀的老人坚持大学自学考试,农家妇女拿到了大学文凭……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啊

自考本科有一定难度,但难度并不只是来自于考试内容,而是自考的学习方式,自考需要完全的自主学习,对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自制力有很大的要求,对时间的掌握也很重要,工作很忙报名自考会很吃力。除此,报名自考的难度也与专业有关系,如金融学专业难度较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考试内容相对简单。自考本科报名不需要前置学历,没有入学考试,但是毕业时需要提供专科证明,并且自考本科满足学位申请条件,可以申请学士学位。自考本科可以报考的专业广泛,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考试科目,而且考不过可以重考,自考没有学习年限的限制。报考的热门专业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法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学前教育、土木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药学、护理学等。自考本科一般考试科目有14门左右,单科结业制考试,考生必须一门一门的考,考过一门获得一门合格证,科目考试全部通过,才能申请毕业,周期比较长,尤其对于在职者而言,要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时间。

后来这个孩子自己创业了。。。。博士没有读成 。。。分手了好几个女友,至今未婚

肯定有用啊,代表你是本科学历了,我身边很多朋友都是专科毕业上班时候考的自考本科,确实有用,找工作的时候门槛比专科高,而且基本上考了自考本科的人,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更有信心了,想着要去考证呀,考公或者考研,加油呀,我醒悟得比较晚,现在也在考呢。

全国最小自考生考上北大研究生 全国庞大的自考生大军中,年龄最小的是王大可:小学仅上了一个月,9岁自考本科,14岁考上北大硕士研究生。2004年3月,14岁的陇原少年王大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2004届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他因此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研究生,被国内许多媒体称为“神童”。惊叹之余,不少人难免心存疑惑:他是如何完成中、小学教育的?他有本科文凭吗?天资聪慧但却从小体弱多病的王大可,直到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入校没多长时间,他竟然向班主任提出:直接参加六年级的数学考试!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他按规定的时间答完了六年级的数学试卷,获得满分。原来,在父母亲的辅导和刻苦自学下,大可6岁时就学完了小学数学,7岁时学完了初中数学,8岁时学完了高中数学,用当年高考满分150分的数学试题测试,他得分146分。从9岁起,王大可结束了只有个把月的正规学校生活,开始踏上了自学考试之路。到今年6月,王大可通过了自学考试数学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数学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在80分到95分,公共课程的考分在64分与78分之间。2004年5月21日,在西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的本科论文答辩中,王大可的毕业论文“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获得了85分的较高分。专家在他的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论文中数学模型建立正确,推理清晰,语言表达明确,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本科论文。北大读研 2004年9月6日,王大可到北大已经快半个月了,已接受了校内和校外的好几家媒体的采访。“一见报,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以前我就是学习,后来我们楼上的人也开始关心这事了。”他说,接受媒体采访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王大可爸爸也担心孩子接受媒体采访会影响学习,“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接受媒体采访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不利。”因怕王大可不会照顾好自己,他爸爸已经在北京呆了半个月了。同时,也限制跟大可在一起的时间,每天只在晚上7时左右陪上王大可半个小时左右,“就是想锻炼一下他的独立能力。”到北京大学读研是大可的愿望。这次他参加北大研究生考试,原本是想为明年正式考试做准备,没想到顺利过关。考虑到王大可年龄尚小,数学学院专门为他制订了培养计划。万桂兰 38岁的万桂兰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除了侍俸婆婆,照顾孩子,操持家务,她还要操心18亩地的庄稼和饲养的牛羊猪鸡。从1993年开始,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万桂兰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从而走上了充满艰辛的自学之路。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哄着女儿睡觉后,趴在炕上学习到深夜;在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学习笔记,贴在炕周围,锅灶前,为的是在做饭、干家务时能随时进行学习。丈夫的冷眼,婆婆的不理解,都没有浇灭她的学习热情。两年半以后,她以平均74.2分的成绩拿回了法律专业专科毕业证书。那一刻,她激动得流下了泪水。此后,她又趁热打铁,顺利拿到了法律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她因此被评为“全国自学成材奖励基金首届优秀自学考试应考者标兵”。虽然万桂兰目前仍然过着一个普通农家妇女的日子,但她的生活却因自学考试而悄然发生着变化。几年来,万桂兰义务为附近农户进行法律咨询、民事调解、解决纠纷的事情,至少有100多次;她发表在报纸、杂志上的小说、散文不下百篇,一部长篇纪实小说《临水河》已经脱稿。作为一个拿着本科毕业文凭的农家妇女,万桂兰在求职的道路上屡屡受挫。但是她说:“我的历史,就是一部农家女为争取自身合法权益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虽然几次求职都被淘汰,我依然矢志不移。”14岁的孩子考取名牌大学研究生,年近古稀的老人坚持大学自学考试,农家妇女拿到了大学文凭……

自考十大牛人是谁讲的

姓名:杜家迁

性别:男

年龄:24

民族:汉

政治面貌:团员

学历:本科

专业:文学、新闻、法律、广告、律师、公共关系、行政管理

教育:高中毕业开始自考,创造了全国自考纪录——一年通过23门。短短几年已考了近八个专业(七个本科)。全部自学。

人物介绍:

24岁的杜家迁看上去十分秀气斯文,但是只要听说过他的自考经历的人,都会把他视之为“狂人”。曾经,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举行的2007年华夏大地自考助学奖学金颁奖仪式上,杜家迁以无可争议的优势获得了唯一一个特等奖,记者也获得机会接近了这位创造4年通过68门专业课奇迹的小伙子。放弃大学开始自学几年前,杜家迁曾经考上了苏州的一家专科院校,但是刚读了一年,他就主动休学,打算回家自学成材。说到原因,他淡淡地说:“那个专业不喜欢。”小伙子心中理想的职业是做个新闻工作者,为了实现梦想,他自考报名的第一个专业便是文学。不过,与普通考生不同的是,除了文学,他还先后报了新闻、法律、广告、律师、公共关系、行政管理等六个专业。“学文学是为了提高文字功底,新闻是专业需要,懂法律是搞社会新闻必备的素质,广告是我的兴趣……”说起报考这么多专业的理由,杜家迁头头是道。四年考过68门课程令所有人都感到惊奇的是,杜家迁居然能够同时兼顾这7门专业,4年时间里通过了68门课程。其中在2004年下半年一下子报了11门,2005年上半年又报考12门课程,均一次性通过,并且分数都比较高,创造了全国自学考试一年通过课程的最高纪录。“目前,大多专业的课程都通过了,正在申请学历。”记者问他,一次考这么多门课,一定很苦吧。小伙子却笑着说,还好。据其介绍,他一般在考前两个月开始看书,每天学习时间10小时。在复习中,他一般会把书看三遍,第一遍用几天的时间把书粗略浏览一遍,一般一天计划读100页书,而且要快速地读,这样就会对书有一个全局的了解。他还在看的过程中写一些心得,对照考纲,记录重点,适当做一些练习题。第二次再仔细地把书看一遍,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顺便在纸上记录一下帮助记忆,第三遍是在考试前再巩固,考试基本上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了。说到成功的秘诀,杜家迁归结为两个字:心静。“很多同学说看不进去书,那是因为浮躁,只要静下心来,就肯定能学进去。我就是只要坐下来,就能马上专注于学习。”他说,兴趣也很重要,以自己举例,因为对自考文学和法律专业有着极大的兴趣,85万字的书10天时间就完全掌握。在几年的自考过程中,杜家迁的兴趣也发生了一些转变,慢慢对法律感兴趣起来。因为在自考中学过法律,他如今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律师助理。说到今后的打算,他踌躇满志地说:“准备考北大的法硕,还打算考个注册会计师,我想这对我今后从事法律行业会有很大帮助。”

最牛自考生(两个完全自学者)2002年3月19日,14岁的上海少年丁磊,8岁开始自考.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成为我国目前年龄最小的自考本科生(烟台日报2002.3.22) 当我们连夜赶到上海,向他表示祝贺时,见他又在捧着一本厚厚的英文版《编译原理技术与工具》,准备他的下一步计划——考硕攻博。我们在他8平方米不到的寒舍里,听他成长的故事。2004年3月,14岁的陇原少年王大可,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数学科学院2004届基础数学硕士研究生。他因此成为北京大学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研究生,被国内许多媒体称为“神童”。全国最小自考生考上北大研究生[4]全国庞大的自考生大军中,年龄最小的是王大可:小学仅上了一个月,9岁自考本科,14岁考上北大硕士研究生。惊叹之余,不少人难免心存疑惑:他是如何完成中、小学教育的?他有本科文凭吗?天资聪慧但却从小体弱多病的王大可,直到8岁才上小学一年级。入校没多长时间,他竟然向班主任提出:直接参加六年级的数学考试!在众人怀疑的目光中,他按规定的时间答完了六年级的数学试卷,获得满分。原来,在父母亲的辅导和刻苦自学下,大可6岁时就学完了小学数学,7岁时学完了初中数学,8岁时学完了高中数学,用当年高考满分150分的数学试题测试,他得分146分。从9岁起,王大可结束了只有个把月的正规学校生活,开始踏上了自学考试之路。到今年6月,王大可通过了自学考试数学专科和本科的全部课程,数学专业课程的成绩都在80分到95分,公共课程的考分在64分与78分之间。2004年5月21日,在西北师大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的本科论文答辩中,王大可的毕业论文“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获得了85分的较高分。专家在他的论文上写下了这样的评语:论文中数学模型建立正确,推理清晰,语言表达明确,是一篇相当不错的本科论文。北大读研[5]王大可2004年北大读研时[6]2004年9月6日,王大可到北大已经快半个月了,已接受了校内和校外的好几家媒体的采访。“一见报,就带来了很多麻烦,以前我就是学习,后来我们楼上的人也开始关心这事了。”他说,接受媒体采访后,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王大可爸爸也担心孩子接受媒体采访会影响学习,“现在的学习压力很大,接受媒体采访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都不利。”因怕王大可不会照顾好自己,他爸爸已经在北京呆了半个月了。同时,也限制跟大可在一起的时间,每天只在晚上7时左右陪上王大可半个小时左右,“就是想锻炼一下他的独立能力。”到北京大学读研是大可的愿望。这次他参加北大研究生考试,原本是想为明年正式考试做准备,没想到顺利过关。考虑到王大可年龄尚小,数学学院专门为他制订了培养计划。

成人学历提升自考大学本来就比较多的争议,很多同学来私聊学长的时候都会有这方面的担心,怕自己花了时间和金钱的自考学历,不能用于企业的面试和就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用人单位对于自考的学历,是什么态度的?

不知道呢,正在努力中

自考十大牛人是谁说的

自考制度成全丁磊丁磊,1987年12月25日生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小学就读于上海虹口 区育才小学,后就近于该区飞虹初级中学入读,连跳两级毕业。在就读小学和初中的过程中,他自考成才,11岁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颁发的英语大专文凭,13岁全部通过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课程,毕业论文答辩为优秀级。小学刚毕业,丁磊就以初中学籍之身份直取本科文凭。丁磊的成功,当归功于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的自考制度。丁磊5岁开始跟父亲学英语,在父亲的严厉督导下,他眼泪汪汪地坚持着苦行僧般的训练。面壁十年终破壁,他不但先后拿下了通用英语初级和中级的证书,并练就了一口字正腔圆的地道美音。上海译文出版社特邀他朗读英语,专门为他出版一盘《儿童英语一百句》录音磁带,在全国公开发行。当年只有讲台一般高的他,面对济济一堂的观众,丁磊绘声绘色地用优美的英语在格致中学礼堂娓娓诉说着他的少年人生梦———打造“中国比尔”。家徒四壁书香袭人苦难,从另一意义上讲,实在是人生一大财富。丁磊父亲丁龙兴人生不如意处,是与前妻的早早分手,使他不得不独立挑起谋生与养育爱子的双层重担。为了带教丁磊,他不得不告别海上报务员的优厚待遇,回到陆地。他为生计而奔忙,开小店、搞修理、弄股票、做经纪人,尝尽百般艰辛。儿时的磨难,使丁磊特别懂事。他从小体恤父亲,善解父意,穿补丁衣,背旧书包,毫无怨言。丁门可谓家徒四壁,十分贫寒,却有书香袭人。小丁磊案头和狭小的楼梯通道边的旧书橱都堆满书本、字典。他埋头苦读时,一坐就是十来个小时。丁磊的世界,除了读书,惟有读书。他居陋室而安,读书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沃荣华老师是从丁磊8岁时开始义务辅导他英语的。刚认识丁磊时,沃老师想考考他,就从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英语朗诵文选》中抽了一篇难度相当于大学一二年级的文章《潜水员》,让他读。“我实在没有想到,他居然一个格楞都没打,十分流利地读完了,没想到这么纯正的美语居然出自一个刚满8岁的孩子之口!”沃老师是上海市民办中西创新进修学院的外语系主任,他给丁磊的辅导主要充分让他“说”。平时他会让丁磊在大小会场、英语表演赛上用英语即兴发言,锻炼他的胆识,同时鼓励他到外滩等老外多的地方,直接找他们对话,还组织英语辩论赛让丁磊参加,锻炼他的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有一次我们私下里用英语辩论一个‘安乐死’的话题,他是正方,反对安乐死,我是反方,我们两人辩了一个多小时还是分不出胜负,他的坚持给我印象很深。”沃老师说丁磊不是天才,但他身上那种坚持的毅力是现在的很多孩子普遍缺乏的。丁磊家的墙上贴着一张巴掌大的纸片,上面有两行稚嫩的笔迹:“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第一!”后面还用红笔画了一个粗粗的惊叹号。当我问起时,丁磊很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这是他八九岁时写的,“我看了一个黑人运动员跑步得冠军的故事,他爸爸告诉他的这句话,我觉得有道理,就写下来了。”说到毅力,丁磊父亲也提到孩子小时候学武术时的情景,“他一个动作做不好,总是不认输,在家里反复地练,直到做好。”凭着一股倔劲,丁磊的一套少林拳“打”到了上海市武术比赛儿童组第三名。 1997年,丁龙兴买了一台配置简单的电脑,用于炒股票。每当爸爸用完电脑,小丁磊就跑上去玩鼠标。丁龙兴回想儿子当初的模样,脸上荡漾着笑意,“开始他玩些加密解密的东西。后来他开始捣鼓我的股市软件,老是瞎折腾,一次居然把我的软件搞坏了。”看到调皮的儿子这样“坏事”,丁龙兴忍不住要训斥他几句。于是丁磊就试着去修软件,硬着头皮花了好几天工夫摸索,终于把它修好了。虽然是个偶然事件,却加深了丁磊对计算机的兴趣。12岁时,他开始自学复旦大学计算机本科专业。到2001年4月,他顺利考出了14门。丁龙兴说:“当时我和他都挺着急,因为他最后有两门功课不拿手,有可能通不过,于是在去年3月我就给全国的名牌大学打电话联系,看看能不能把最后两门放到他们那里考。当得知山东大学能让丁磊去考时,我立刻动身去济南给儿子报了名。”果然,丁磊最后两门学科———营销学和计算机管理学原理在复旦没通过。去年7月,父子俩一起来到济南,参加最后两门考试。11月,成绩公布,丁磊通过了。今年3月,丁磊顺利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专业自考本科文凭。丁磊说:“自考很苦,有时我和爸爸都想到过放弃。后来发现计算机是我真正喜欢的专业,这才觉得以前的努力都值得。” 沃老师一直鼓励我们用英语对丁磊进行采访,对谈之下才知道丁磊的口语真的不错。由于是用英语对话,我们选择了一个敏感的话题:“丁磊,没有年龄相仿的朋友,你遗憾吗?”他很快地给了我们一个老成的回答:“你要获得一些,必然要失去一些。”“失去童年时光的友谊值得吗?”我们又问,“如果现在一群男孩子在踢球,你想加入他们吗?”“值得吧。”丁磊突然沉默了,隔了一会儿才说,“跟他们一起玩,以前是想的。现在不想了。”“为什么?”又是长时间的沉默,最后他轻轻地说:“因为我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和丁磊的对话,让我们感到他有着不属于他这个年纪的老成。“那你现在最大的理想是什么呢?”“我想自己创业,开自己的电脑软件公司。”丁磊慢条斯理地说,“我现在经常和一些电脑圈子里的朋友聊天,希望能够靠集体的智慧激发灵感和思路,同时也在物色合适的合作伙伴。”丁磊还告诉我们,现在他最常看的电视节目是中央台的“对话”,他说他想多了解一些与人沟通的技巧。平时有空时,也看看《商业计划书写作》之类的创业书籍,他正在努力,希望自己的理想早日成为现实。丁磊10岁时,丁龙兴开始锻炼儿子的社会实践能力。他从电话簿上随机选择了一家电脑公司,让丁磊去毛遂自荐。丁磊虽然心里没底,还是硬着头皮跑到这家公司对经理说,“我英语、计算机都不错,能不能每星期义务到你们这里打打工?”经理开始不同意,丁磊的倔劲又上来了,往那家公司跑了十几次,直到最后被当成捣乱的小孩拖了出来。丁磊始终没有忘记爸爸对他说过的话,“失败是正常的,但你不能灰心,要自己去寻找机会。”后来,丁磊自己在一家经营股票机的公司找到了一份义务工作,几个月下来还编出了一个能把股评自动分类的软件。虽然这个软件最后没有被采用,但丁磊总算踏出了实践的第一步。先学最重要的东西由于自学占用了很多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功课的学习,丁磊只是勉强通过了初中毕业考试,此后就一直在家自学。如今丁磊逐渐习惯了不去学校上课的生活,他说:“我有个一起学武术的师姐,她从初中开始就每天晚上11点半睡觉,为高中熬夜‘打基础’。现在进了重点高中,经常晚上1点才能睡,早上6点多就要爬起来。跟她比,我每天可以早睡晚起,有时候还可以看看电视,比她幸福多了。”说到这里,丁磊露出了孩子的得意神情。对于为儿子选择的自学之路,丁龙兴有一套“独特”的想法:“这个世界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一个人该学的东西很多。我是个效率主义者,既然人的精力和时间终归是有限的,我就让儿子先学最重要的东西,以后觉得不够了,缺什么再补什么。”丁龙兴继续向我们解释他的教育思想:“比如化学吧,我们上中学时都学过,那时候辛辛苦苦花了很多时间背公式、搞计算。现在看来,除了个别工作跟化学沾边的人以外,又有几个人记得那些化学方程式呢?所以,我让丁磊集中精力先把实用的东西学好。”“当然,也有人不同意我的看法,说‘你怎么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所以,我的教育方法对丁磊实用,对别人未必好。”虽然儿子成了人们口中的“小神童”,对于自己的教育方式,丁龙兴似乎仍有遗憾之处。他说:“我有时候也在想,丁磊小时候自考时常常不顺利,去义务打工时,也有被大人们态度生硬地撵出来的经历。这么多失败,孩子心里也不知道受不受得了?如果要我现在再做一次,我也许会多考虑一下儿子的感受吧。”一家靠爷爷奶奶退休金过活不知不觉中,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在结束采访时,笔者无意中提起自己有一个朋友对电脑颇有研究,丁磊的眼睛立即亮了起来:“能给我他的联系办法吗?”神情中竟然一副“求贤若渴”的模样。目前,丁磊一家只靠丁磊爷爷奶奶的退休金过活,生活的拮据可想而知。丁磊应该算是整个家庭共同抚养长大的,亲戚们都挂念着丁磊,经常过来看他,临走时还会悄悄塞些钱给奶奶。丁龙兴说:“他们知道我不会收这些钱,只能给丁磊奶奶。我就是这样在不断的内疚中把丁磊养大的。我们只有发愤努力,才能改变命运。”这时,我们突然注意到泛黄的墙壁上贴着一幅毛笔字,上面有两行秀丽的正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落款者是丁磊的舅公。白天晚上双轨求学在6年的自学岁月里,他每周有6个晚上,风雨无阻地奔波于上海虹口、卢湾、闸北、黄浦等区的自学考试辅导点。有的路远,自行车要骑一个半小时。小小年纪,白天读中学,晚上读大学,这成了丁磊的双轨制求学特色。问他如此读书累不累,他说,我觉得自考学习比现在的在校学习更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学得更轻松。丁磊的这番话,对于目前白天黑夜穷于应付学校学习的学生,是否有所启示?跳过高中直取本科一个跳过高中攻读计算机本科的初中生,他遇到的第一道拦路虎就是高等数学。面对《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开始,丁磊看了几十遍也看不懂,上课只能打瞌睡。老师说:“这么小的孩子,肯定不行。”但后来在老师的义务辅导下,终于攻克难关,并开始了大量的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操作活动。他自投于合信科技公司门下,实习于夸克市场调研公司,实践编写统计报告生成软件,义务解答软件与硬件问题;在虹口七百电脑广场安装调试软件。从安装调试到咨询服务,从编程到撰写统计报告,丁磊不放过每一个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不是天才只有勤才就是这个背着书包上学堂的小儿郎,外貌看上去并不怎么出众,可是口才文才却非常出色。采访时,丁磊多次说,我并没有超人的地方,也不特别聪明,主要靠两条:一是选准了读书与自考相结合的路,二是靠勇气,靠勤奋。对一个孩子而言,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一开始,丁磊屡战屡败,《基础英语》三考才过,以25分、48分、71分依次递升。《英语语法》也曾两次不及格,但他不畏艰难,赶考4个年头,终于以一介孩童,勇夺英语大专文凭,继而为直攻计算机本科专业铺垫第一关。父子情深风雨度过丁磊的父亲丁龙兴为爱子设计了无须受年龄、学历限制的自学考试生涯。这像航海中的指南针,决定了丁磊求学的方向。在6年不短的岁月里,慈父风里来雨里去,骑着自行车带着小丁磊上夜校。为了督促5岁的小丁磊读外语,白天在外做生意的父亲每天中午打电话到家,在电话里听儿子背外语。丁磊与其父在性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内向型,其父为使丁磊避免重蹈自己不善交际的生活旧辙,着意鼓励他在知识汲取和性格的完善上并行发展。小小年纪,他便在上海虹口区领导的关怀下,到和平公园英语角主讲;自荐为《小主人》报社做翻译,主动与外宾口语交流。这使他在增长才干,锻炼能力的同时,也开朗了性格。为了磨炼儿子的意志,在父亲的陪同下,丁磊学游泳,练武术,打羽毛球,以各种体育活动增强体质。如今14岁的小丁磊已有1.70米的个子,70多公斤的体重,为日后的发展积存了能量。显然,丁磊,一个少年奇才的道路并没有什么捷径,相反,他付出的比常人更多、更多。 5年前媒体广泛报道、众人瞩目的神童丁磊,今天现身于上海新东方,聆听7所欧美顶尖商学院录取委员会的MBA讲座。如今的丁磊显然褪去了当年12岁男孩的稚气,多了些许成熟和稳重,但在外表看依旧是一个青春少年。“神童”丁磊只上学不上课,大家都坐在教室认真听老师讲课,而此时的丁磊却坐在学校图书馆里自学。很快,丁磊特例独行的做法成为众人谈论的焦点。飞虹中学也把丁磊作为教学研究的个案,成立了“丁磊个案研究小组”,在不打扰他自学的前提下,对他进行观察和分析。8岁的丁磊自己创办了育才英语角,每天有很多小朋友跑到育才英语角说英语,而丁磊则练就了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10岁,丁磊开始对电脑产生浓厚的兴趣,装装拆拆成了他的爱好,家里的电脑组件他烂熟于心。12岁的丁磊1999年通过了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大专考试的最后一门课程,成了本市最年轻的大专毕业生。他为什么放弃义务教育,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是追求与众不同还是聪明过人?丁磊的父亲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儿子智力超常,“别人都把丁磊当作小神童,以为他智力超常,我没给他测过智商,就算测了,也绝对不会高,顶多是中等偏上一点点的水平。”那么,是他喜欢与众不同还是怀疑如今的教育内容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丁磊的父亲长年工作在海洋上,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很少跟别人交谈。为了避免儿子跟自己一样,从小丁磊爸爸就培养儿子独立、大胆的性格,敢于跟别人交流,敢于挑战同龄人不敢挑战的事情,6岁去人民公园英语角说英语,7岁丁磊自己从提篮桥骑单车去森林公园参加活动,8岁自己创办育才英语角,10岁毛遂自荐去电脑公司打工……小学没毕业就考大专,丁磊的父亲有自己的看法:“现在的教育制度是到大学才分专业,而我让丁磊从小就分专业。小学、中学有些东西是没必要去学的,应该学习那些跟专业最相关的东西,在以后的实践中,缺什么补什么。不管学什么、怎么学,都是为了将来能在社会中立足。”14岁计算机本科毕业计算机是丁磊的最爱。拿到英语专科学位后,他又用了两年时间获得了计算机本科学位。一个普遍反映很难学的科目,丁磊靠自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毕业了。“你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吗?”“我不认为自己非常聪明。”“你认为你考的十几门科目里哪个科目最难学?”“……”丁磊答不上来,他好像并没有觉得哪门课程难。“我喜欢电脑,从小就喜欢,计算机专业牵涉到很多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物理等,虽然也有请老师解决问题的时候,但基本上都是靠自学的。我认为,这样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及提前的社会活动和工作经历对我个人而言还是比较合适的,无论是知识经验,还是心理的成熟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提高和发展。”14岁的丁磊如此顺利地拿到了计算机本科学位,这样的结果离他的理想越来越近了。15岁创业本科毕业的丁磊,没有参加工作,而是写了一份倡议书,倡议对象就是上海各大高校在校学生。他倡议,建立一个大学生软件开发实习基地,基地的任务是承接项目、软件开发、市场销售等,有100多人参加了他的实习基地。经过努力,丁磊的基地初见成效,他们为第九人民医院做过有关X光的软件测试,为瑞金医院做过病例档案管理软件,为English88做过远程教育游戏,与英语教学专家张思中老师在远程教学上进行过深入探讨……基地在运作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丁磊感到有很多东西需要进一步学习,自己也需要在社会上进一步锻炼。于是,他只身一人来到广州,在聚友集团担任网络销售主管,后又来到深圳茁壮公司,负责网络技术开发,两年的工作经历给丁磊更多公司管理上和技术上的经验和启发。新东方MBA讲座提问最活跃“在创业和工作过程中,有很多教训,让我感觉到继续深造的必要。”于是,丁磊为了申请06年的MBA正在准备GMAT,TOEFL考试。其实,早在拿到本科文凭之前,丁磊就有了出国读研究生的愿望。为此,工作两年后,丁磊来到了上海新东方,学习GMAT。在这次上海新东方组织的欧美商学院录取委员的MBA讲座上,丁磊成了提问最活跃的一个人,如商学院的录取条件、奖学金的申请等,欧美商学院的老师一一回答他的提问。“我自己的理想是能够创立和经营一个比较成功的IT企业,同时能为社会弱势群体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为了他的理想,丁磊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宋威这个名字,对于省、市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14年来,不论刮风下雨、烈日严寒,他的身影几乎每周都会出现。为了实现当一名律师的梦想,他不间断地利用一切休息时间学习法律知识,图书馆几乎成了他的家。 从1994年至2008年,宋威不间断地参加了14次律师资格考试,并终于在51岁的时候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律师。 1月11日,空中飘舞着雪花漫天降落,堆满积雪的道路被往来的车辆轧得格外泥泞,就是这样一个阴晦的天气,沈阳市图书馆四楼的自习室里,再度出现了一个工作人员十分熟悉的身影——他就是宋威,沈阳某单位离岗职工,曾经做过财务工作,拥有会计师职称,刚刚通过司法考试的准律师,他今天来到图书馆,就是准备重温一下司考课程,为以后的律师生涯做些实战准备。 从印刷工到会计 1957年2月,宋威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里。 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化*”开始后,宋威一家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牵连。 1968年,宋威的父亲走五七下放到昌图县,他也随着去了那里,一家人在那个地方度过了十年的艰难时光。落实政策后,宋威成为省总工会机关印刷厂的印刷工人。1979年,全民企业进行招工考试,他仅以一分之差而失败,此时,宋威倍感知识的匮乏,也更加认识到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1980年,宋威壮志凌云地报名参加了夜校学习,开始补习初、高中文化课程。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份辛苦没有白费。 1982年,省总工会组织工人考试,他以出色的成绩名列前茅,被省总工会组织部录用到《当代工人》杂志社当会计。 为当好会计,宋威利用两年的时间考取了财务会计专业中专学历。随后又报名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于1988年取得了辽宁大学工业经济专业专科毕业证书。 徘徊于会计师与律师之间 宋威告诉记者,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怀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名律师,站在法庭上慷慨陈辞,伸张正义。想做律师,命运所赐却当上了会计。难道今生我就这样度过了? 经过反复思考,最后他再一次地做出选择——参加法律专业自学考试。 1994年,他报名参加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宋威说,那次考试,他明知道自己考不上,他只是想看看自己的差距有多大。初战失利,宋威考了183分,与合格分数线240分差了57分。但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认真地上课,利用周末时间去图书馆看书。然而,由于底子太薄,接连参加了几次司考,宋威均以失败而告终。的成绩是220分。 “也许,是我的选择错了?我做的是会计工作,应该考注册会计师才对……”宋威这样想。他的父母及朋友也建议他改考注册会计师,说是应该“干什么吆喝什么,有了注册会计师这个证书以后,有精力回过头来再参加司法考试”。有了几次考试的失败,在现实面前,他不由得沉思起来。 此时,宋威已通过考试取得了中级会计师资格证书。改考注册会计师,无疑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如果放弃司法考试,且不说于心不甘,他付出的代价也许更大,毕竟,他已经有了220分的基础,距离司法考试成功并不是很远。真的放弃了,以后由于年龄的增大、司法考试难度的加大,就可能永远考不过去了。宋威徘徊于注册会计师与律师之间,一时难以抉择。 一个星期天,宋威带着忧郁的心情来到了沈阳市图书馆,在自习室里,翻了几页注册会计师书后,感到心情特别地繁乱,就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他默默地来到了走廊里,一边慢慢地吸着烟、一边缓缓地来回走着。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宋威还是决定继续努力考律师,他说,毕竟,我的职业目标是做一名律师。既然这样,我就应该朝着我的目标前进,不再动摇。于是,宋威向单位提交了离岗申请,全身心地投入到考试的复习中。 14年终圆律师梦 2007年,已经参加了12次司法考试的宋威又一次失利,这一次,他仅以1分之差没能达到合格分数线。 “还考什么呀,你都多大岁数了?”“别学习了,做什么不行,非得当律师啊? ”“现在不是你实现理想的年龄了,还是考虑怎么养家糊口得了”……一句句不理解的声音再次在他耳边响起。宋威他带着低落的心情,来到了沈阳劳动力市场。当职业指导的工作人员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与他进行了细心地长谈,提醒他,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司法考试,这样,自身的潜能才能够在考场上得到程度的发挥,同时这位工作人员还赠送给他蒲松龄的那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宋威告诉记者,也许,这位工作人员自己都想不到,那次谈话,促成了宋威——一位51岁的离岗职工圆了律师的梦! 2008年11月20日,对宋威来说可是个非凡的日子。为了这一天,他整整等待了14年、考了14年。这一天,他终于以388分的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从来没有失眠过的他,这一夜,却再也无法入睡。 当天下午4点整,朋友打来了长途电话:“恭喜你,你考过了,388分。 ”考了14年,失败了13回,这一回真的通过了,让已经年过半百的宋威竟然不敢相信:“是真的吗?太不容易了,太谢谢了! ”为了证实这个消息,他又登录了中国普法网查询司考成绩,最终才放了心。 司法考试成绩出来后,宋威感慨万千。 14年,没有春节、没有双休日、没有亲人和朋友的支持,宋威承受了太多的孤独与寂寞,承受了太多的冷嘲与热讽,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努力,终于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实现了梦想。 “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压力、多么大的困难,我都要为自己的目标全力以赴,直到最后实现!”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宋威收获了成功。宋威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及司法考试14年,其间,也同时参加着高教自考,共计领取了47张自考成绩合格单,分别获得了辽宁大学工业经济专科毕业证书、法律专科、法律本科毕业证书,以及基层法律工作者执业资格证书,全国企业法律顾问执业资格证书,共计三个自考毕业证书、两个法律执业资格证书及一张司考合格成绩单(今年3月份将获得司法部颁发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 当被问及今后的打算时,宋威告诉记者:“这只是人生的一个起步,我打算先加入一个律师事务所,几年后,也可能自己开一个。如果有下岗失业的职工找我打官司,我愿意提供免费援助! ”

自考问题先百度湖北自考办,更全面更专业武汉的自考办的是比较成熟的读自考有全日制的高起本,和业余的高升专和专套本,周六周日上课的是业余的,一般一年那大专,2年拿本科!第二大学通过自身努力,能毕业,自己喜欢的专业前进吧湖北武汉读自考的可以k我,有正常开班的专套本,也有可以保过的专业!我对湖北武汉自考学校比较了解,能知道那个学校优点那个学校的缺点不管是全日制自考还是一定要去名校,湖北的什么华师,武大才行,特别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和行政管理,好毕业!最起码也是名牌大学的本科很多很多

2002年3月19日,14岁的上海少年丁磊。丁磊8岁开始自考,经过6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拿到了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截止到2002年3月19日年为我国龄最小的自考本科生。

丁磊,1987年12月25日生于上海石库门里弄。小学就读于上海虹口 区育才小学,后就近于该区飞虹初级中学入读,连跳两级毕业。在就读小学和初中的过程中,他自考成才,11岁获得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颁发的英语大专文凭,13岁全部通过山东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本科课程,毕业论文答辩为优秀级。小学刚毕业,丁磊就以初中学籍之身份直取本科文凭。丁磊的成功,当归功于中国特色的创新型的自考制度。

  •   索引序列
  •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
  •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呀
  •   自考本科的牛人是谁啊
  •   自考十大牛人是谁讲的
  •   自考十大牛人是谁说的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