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重点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传播学概论重点

你没去上课吗,说实话,自考就是靠自己,没重点就是全是重点

网络为什么需要‘议程设置’?1.网民...网络传播 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

传播学是公共关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在教材的基础上适时采纳鲜活的传播动态和媒介资讯,又将揉进国内外传播学者的最新科研成果,具体内容可概括为:讲授传播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主题性理论: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等;也包括层面性理论:人际传播论、群体传播论、组织传播论、大众传播论等。基础理论还包括这些理论中的各种各样的理论形式,如受众研究中的社会分类论、社会关系论、社会参与论,效果研究中的魔弹效果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强效果论等。既讲授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各种研究方法,如内容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抽样调查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定量、微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又介绍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各种研究视角,如经济学视角、学视角、大众文化视角、女性主义视角,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定性、思辨思维的能力。介绍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来龙去脉及其各个分支,如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和意识形态学派。同时在传播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案例和利用学术会议适当讲授一些传播学的前沿理论,如传媒经济学、媒介研究、大众文化研究、符号学理论、话语分析理论、叙述理论、媒介生态学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传播学知识审视新近出现的传播现象,如博客、维客、摩客、手机短信等,洞察它们与传统传播方式、传播手段的不同之处,了解它们的利弊,探讨它们的发展趋势。以新近出现的媒介事件为切入点,对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适当分析,适当讲授,如媒介朋友、新型人类悲哀、虚拟婚姻。引导学生在现代性和中国问题这两大核心命题之下,把西方学理放在本土问题及其特殊现实语境中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用所学的传播学知识对中国的传播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既注重传播基础知识的教学,又将结合前沿理论对最新传播现象进行讲解,还将分析本土的、当今时代的传播现象和媒介事件;既把科学实证与人文反思相结合,又把工具理性和社会批判相结合,还把微观事件的条分缕析与宏观语境的准确定位相结合。因此本课程的内容力求集知识的基础性与理论的前沿性、内容的多样性与理论的本土化、方法的操作性与知识的时代性于一身。

你可以到自考论坛上面看看,还有跟自考的战友讨论讨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相关自考专业的QQ群,跟里面的人讨论是很有成效的。一般情况都不会很难,概念性的东西,如传播的五要素,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施拉姆的贡献,一些受众理论,大众传播特点、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传播效果的研究 等等。

传播学概论自考重点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第二章1传播的三个源头1、基于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的行为科学第二、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即俗称“三论”为主要工作的信息科学; 三.以新闻传播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新闻报道。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传播学以原理为重点,新闻学以“术”为重点。)从研究对象来看,新闻学的研究范围相对狭窄。(3)从研究内容看,新闻重要新闻事业自身功能和业务技术的研究; 传播学主要研究媒体与社会的互动以及媒体对社会的效应,特别注重对作为“人”的受众的研究。)4)从研究方法看,新闻学单调,传播学全面系统化。新闻报道就是站在微观的角度,采用“直观分析法”即“经验性研究”; 传播学往往站在宏观的角度,表现出多角度研究的特点,方法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经验与实证相结合。34位先驱的重要贡献(写有观点的书籍)1)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于1927年出版了博士论文《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1935年,和人一起写了《世界革命的宣传》和《宣传与推行》。1946年,与史密斯合著《宣传、传播和舆论》。拉斯威尔对传播学的贡献:开始了内容分析方法; 他对政治传播和战时宣传的研究代表了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5W传播模式导致了对传播学确定效应的重视5W模式对应的五种分析: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应分析(2)。 心理学家卢因库特鲁因是门卫理论的创立者,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将心理学知识融入传播学,研究“集体生活之路”。1947年发表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括检查点“门区”和检查站在内的几个途径流动,是可以允许或禁止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门卫。场论,集体动力论。)3) .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卡尔霍夫兰,1921年6月12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1936年在耶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担任该校心理学科讲师、助理教授、教授。 既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和传播研究的优秀人物。编纂了《美国军人》系列,出版了全部4卷。 其中,第三部分《大众传播实验》(1949 )代表了霍夫兰等人的最初研究成果。哈弗朗还执笔出版了《耶鲁大学关于态度和传播研究丛书》,共5卷。 其中,哈夫朗、杰尼斯、凯利合著的《传播与劝服》(1953 )最具综合性和学术性,是该丛书中的力作。(4)社会学家卢瑟菲保罗卢瑟菲是美籍华裔著名社会学家。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25年毕业于维也纳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后,对社会心理学和传播研究产生兴趣,并做出了突出贡献。著作有《人民的选择》、《美国士兵—–述评》、《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 《社会研究的语言》、79000等。卢瑟菲尔德对传播学的贡献: a将社会学实地调查方法扩大到传播学领域。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应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和同事们提出了“两阶段传播论”、“有限效应论”等著名观点。)5)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韦伯施拉姆( 1907–1988 ),美国传播学大师,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传播学大师,被誉为“传播学之父”。他一生写了三十部传播学著作,为传播学这门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传播学的集大成者。1982年,其代表作《传播学概论》在大陆翻译出版〔新华出版社〕。拉姆的主要贡献:其中之一,他建立了第一个专门从事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的基地,将传播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947年,他在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第一个传播学研究所,开设了硕士和博士课程1950年,世界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被伊利诺伊大学录取,施拉姆成为该校传播学部长1956年,他创办了斯坦福大学传播学研究所,编辑传播学教材《大众传播学》(1949 )、《传播过程与效果》 ) 1956 )之二,他培养了许多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其三,他出版了一系列流传广泛的传播学著作。055-79000(1956 ) 《报刊的四种理论》 ) 1964 ) 《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 ) 1982综述性着作)四个学派各有哪些特点,比较与缺陷)1)两个学派的由来与立场: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以欧洲为典型的批判学派。马克思主义三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阶段、列宁阶段、西方马克思主义阶段)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2)两种学派的差异与比较。(1)经验学派经验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则。研究过程应当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社会科学家的首要目标是收集和提供有关理论假设的无可争辩的科学数据和资料。通过公开的学术讨论,建立关于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模型或“定理”。经验方法的缺陷: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无比复杂,有时不能单纯用经验材料来观察、测量、量化、解释; 目前经验性研究所依赖的程序和技术主要是问卷调查和控制实验。前者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和严谨性,后者无法解释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的经验研究主要依赖于个人或小群体层面的经验材料,在考察社会历史和宏观社会结构方面缺乏有效手段。经验性方法论者主张以“纯粹客观”的态度研究社会现象,但这在现实中很难。)2)批判学派批判学派的特点) a、他们对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持否定和批判态度; b、他们更多地将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相结合,重点考察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c、批判学派在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的加拿大批判学家瑞士总结了两个学派的不同。 研究问题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意识形态倾向性不同美国经验学派代表罗杰斯列举了两个一系列特征。 经验学派特征:批判学派特征:注重经验批判与定量思辨、功能主义、马克思主义具体实证的广泛联系;注重效果导向研究;注重控制和分析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 (1)传播学研究的引进;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四个时期;1 ) 20世纪50年代的中断期)3) 70年代后期( 80年代)引进兴盛期)4) 1985年以后)自主化本土化研究期) 2、传播学中国中文大学余也鲁大力倡导开展中国传统文化与传播学研究,即华夏传播研究。精神交往论:交往活动分为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种。物质生产与物质交流决定精神生产与精神交流,而精神交流反过来又作用于物质生产与物质交流,二者的辩证运动构成人类社会的整体运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的基本思想。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辩证关系)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的关系实际上是存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适应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1)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始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活动。)2)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3)精神生产与精神交流关系反映了物质生产与物质交流关系。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的独立性和主动性: (1)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着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2)精神生产和精神交流具有不同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的特殊规律。)3)当物质文明达到一定水平时,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状况成为制约社会历史进程的主要因素。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传播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本专业培养具备在新媒体环境中从事信息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传播等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各大媒体、新媒体公司、各组织单位的信息传播部门从事相应工作的理论修养深厚、实践操作能力较强的信息传播人才。

你可以到自考论坛上面看看,还有跟自考的战友讨论讨论,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入相关自考专业的QQ群,跟里面的人讨论是很有成效的。一般情况都不会很难,概念性的东西,如传播的五要素,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施拉姆的贡献,一些受众理论,大众传播特点、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传播效果的研究……等等祝你好运~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重点

传播学概论 新闻理论 中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新闻写作 新闻编辑 新闻评论 新闻采访 新闻道德与法规 视听语言 外国广播电视 网络新闻编辑 新闻心理学 媒介经营与管理 学位论文

〖大众传播〗 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本专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能运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大众传播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能在报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编辑出版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文秘、宣传等工作的高级传播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新闻事业史、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公共关系学、知识产权通论、新闻采访写作、新闻摄影、广告学 学位课程:编辑学概论、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 总学分:141学分 〖网络传播〗 学习要求:在专业上能较系统的掌握网络传播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网络传播的基本道德与法规,对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有较广泛的了解。 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既能较系统的学习新闻与网络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网络传播技能,具备一定的网站策划、建设、管理的基本能力,又受到新闻与传播实务的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的文字和文化功底,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交能力,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机构、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网络公司等从事网络信息的采集、编辑和传播。 主要课程:平面广告设计、新闻采访写作、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网络传播概论、多媒体信息基础、图文信息处理、网络广告学、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新闻摄影 学位课程:网络营销与策划、网络信息编辑、动画编辑与设计 总学分: 151学分 〖外贸英语〗 学习要求:通过自学学完本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达到相当于普通高等院校本科生毕业水平,即掌握认知词汇10,000词左右,其中熟练掌握4,000词;具有比较熟练的听、说、读、写、译的技能;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状况; 培养目标: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从事与英语有关的外事、外贸、外经、旅游、文秘和英语教学工作。 主要课程:外贸函电、英语国家概况、听力口语、英语阅读、综合英语、英语翻译、口译与听力、英语写作、现代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经贸知识、外刊经贸选读 学位课程: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语法 总学分:157学分 〖商务英语〗 学习要求:学习商务英语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公关、文秘、商务等知识,同时还需要有较高的英语专业知识。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对外开放所需要,既掌握对外经济贸易和商务理论知识又具有一定专业英语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英语听说、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商务写作与翻译、涉外商务谈判、涉外礼仪、经济法、进出口业务、剑桥商务英语、报关实务、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等 〖电子政务〗 学习要求:学习电子政务的基本理论与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与制作网页、维护网站的专业技能。要求考生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具有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的高级电子政务方面的管理人才以及政府网页制作、政府网络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心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数据库系统、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网络基础与网络技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办公自动化概论、行为组织学 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电子政务的理论与实践、网络安全与管理 总学分:143学分 〖电子商务〗 学习要求:学习电子商务和计算机与网络的基本原理与知识,系统接受电子商务流程中各个环节与操作方法的基本技能训练,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电子商务运作管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具备现代商务管理基础、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网站建设及网络营销,网络管理等相关技术,能在信息产业的相关领域(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信息服务等),及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电子商务实践与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三)、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电子商务概论、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金融、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学位课程: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总学分:162学分 〖物业管理〗 学习要求:熟练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物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熟悉党和国家有关房地产及物业管理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国际物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运用物业知识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物业管理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物业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管理分析方法,能在物业管理企业,房地产管理部门及相关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物业管理、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市政学、政府经济管理概论、金融理论与实务、房地产金融、房地产市场营销、物业环境管理 学位课程:管理学原理、物业服务经济概论、物业管理国际质量标准 总学分:150学分 〖市场营销〗 学习要求: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我国有关法规、方针、政策;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市场营销的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市场营销及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市场营销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市场调查与预测、谈判与推销技巧、对外经济管理概论、金融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学位课程:国际市场营销学、市场营销策划、国际商务谈判 总学分:158学分 〖国际金融〗 学习要求:要求考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学习上,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财政、金融、税务等方面专业知识及熟悉国际金融、国际收支、外汇业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法概论(财)、企业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货币银行学、银行信贷管理学、中央银行概论、证券投资与管理、对外经济管理概论、银行会计学、保险学原理 学位课程:财务管理学、国际金融、金融市场学 总学分:154学分 〖国际贸易〗 学习要求:系统掌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有关国际惯例和国际公约;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经济需要的,从事国际贸易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一)、市场营销学、企业经济统计学、国际商法、国际商务英语、中国对外贸易 学位课程:外经贸经营与管理、世界市场行情(二选一)、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 总学分:149学分 〖国际经济法〗 学习要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学习上,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培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外国驻华机构及大型外企从事涉外经济法实务的高层次人才。 主要课程:民法学、刑法学、法理学、海商法、涉外经济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 学位课程:国际贸易法、国际法、国际私法 总学分:145学分 〖艺术设计〗 学习要求:了解本专业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具有较强的包装装潢设计、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包装装潢设计、企业CI策划和电脑设计与创意以及网页设计等应用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装潢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三)、美术鉴赏、平面与立体构成、现代装饰设计、摄影艺术、平面广告设计、电脑美术设计、网页设计、POP与DM广告设计、三维动画设计 学位课程:商品包装概论、装璜艺术设计、版式设计 总学分:146学分 〖数字媒体艺术〗 学习要求:在专业上要能够系统的掌握数字媒体艺术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主要从事电视、电影制作及剪辑工作。 主要课程:影视美学、多媒体技术、色彩与构成、影视技术概论、图学与计算机绘图、数字影视三维动画、数字媒体视频编辑、数字摄影技术、数字录音制作 学位课程:电脑艺术设计、电脑动画、网络艺术 总学分:148学分 〖计算机信息管理〗 学习要求: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原理;具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基本技术;能运用管理理论、系统科学的方法和信息技术解决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和信息管理的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维护和信息管理的高层次复合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原理、组织与管理概论、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软件开发工具、操作系统 学位课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数据结构 总学分:149学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 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实现、维护及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 具有计算机网络应用、网络管理的基本能力; 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培养目标: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通过应用型人才模式的培养达到计算机网络专业专科的水平,能适应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实现、维护和应用开发为主的宽口径应用型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网络服务、网站建设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和网络保安等工作的。 主要课程:工程经济、网络操作系统、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数据库技术、互联网及其应用、数据库结构导论 学位课程: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 总学分:152学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习要求: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开发、应用能力;具备信息资料管理、收集、存储、分析、综合、处理的能力。 主要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电路与电子技术、编译原理、信息安全与保密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学位课程: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总学分:151学分 〖计算机通信工程〗 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应用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应用于通信事业;具有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程控交换设备以及相应软件的研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能适应通信发展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专业外语水平。 培养目标: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通信事业的发展培养从事计算机通信的研究、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工原理、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信号与系统、数据通信原理、通信技术基础 学位课程:程控交换原理、程控交换与宽带交换(二选一)、计算机通信网、数据库原理 总学分:149学分 〖企业财务管理〗 学习要求:系统掌握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了解现代金融市场概况及各类金融工具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企业筹资与投资的方法与技能;了解国际通用财务惯例及跨国公司财务业务;具备较高的财务诊断、财务分析、参与和组织企业理财活动的能力。 培养目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能独立从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财)、经济法概论(财)、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财务管理学、金融理论与实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一)、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学位课程:高级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一)、资产评估 总学分:153学分 〖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 学习要求:能够系统地掌握注册会计师及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与会计、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际惯例,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具备审计、会计及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独立履行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和承担大中型项目审计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财务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金融理论与实务、会计制度设计、注册会计审计案例 学位课程:资产评估、高级财务会计、审计学 总学分:152学分 〖心理健康教育〗 学习要求: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熟练地分析心理健康方面现实问题,具有运用专业知识有效解决教育与社会管理中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 培养目标: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并具有分析解决大、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实际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成为能较好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相关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辅导活动设计与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概论、青少年心理卫生、心理咨询与辅导(一)、西方现代心理学派别、临床心理学 学位课程:心理治疗(一)、人格心理学、教育发展与心理健康 总学分:145学分 〖生物科学〗 学习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植物学(一)、动物学、无机及分析化学、遗传学(一)、生物统计学、组织胚胎学、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 学位课程:生物化学(一)、生态学概论、细胞生物学 总学分:132学分 〖行政管理(电子管理)〗 学习要求:在专业上能较系统的掌握行政管理(电子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公务员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和素养,并能较好的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行政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管理与实践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并有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及研究能力。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一)、机关管理、运筹学基础、社会研究方法、公共决策的理论与方法、现代管理信息技术、公共管理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组织行为学 学位课程:行政管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公共政策 总学分:153学分 〖商务秘书〗 学习要求:通过系统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具备扎实调研、写作和协调的基本功,探索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提高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外贸、外经、内贸、营销策划和管理工作以及文秘、公关和项目设计与管理的应用性人才。 主要课程:经济法概论(财务)、组织行为学、写作(一)、历代应用文选读、客户服务、传播与广告、商务谈判 学位课程:市场营销学、沟通与项目管理、秘书外事管理实务 总学分:149学分 〖涉外秘书〗 学习要求:在专业上能较系统地掌握涉外秘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要对西方发达等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有一定的涉猎,尤其强调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良好的技能训练,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强调对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培养目标:培养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能够从事外事、外贸、外经以及广泛致力于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培养其办文、办会以及公文的运转处理及其掌握现代化办公技术能力,熟悉秘书工作程序,加强秘书工作人员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高层次的涉外秘书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涉外秘书概论、涉外秘书实务、英语听说、外事工作概论、外商投资企业管理、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西方文化概论、涉外法概要 学位课程:涉外秘书学、涉外秘书案例、涉外文书写作与处理

这是新闻本科课程设置,本专业不难,多记背效果很好!(01C1503)新闻学(本科段)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非笔试课程代码 非笔试课程名称 非笔试课程学分 备注 00004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0000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3 00182 公共关系学 4 00642 传播学概论 6 00633 新闻学概论 6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6 加考课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10 00655 报纸编辑 6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6 00659 新闻摄影 5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6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4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4 10019 新闻伦理与法规 7 00015 英语(二) 14 3门选考1门 00016 日语(二) 14 00017 俄语(二) 14 10056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 0英语吧,别的咱都没底子!中国新闻事业史加考!

你好:书籍可以从自考办预定,也可以根据课程代码从淘宝网上购买.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课 共10门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6 4 00659 新闻摄影 5 5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6 6 00661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4 7 10019 新闻伦理与法规 5 8 00642 传播学概论 6 9 00182 公共关系学 4 10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4 1 00015 英语(二) 14 选考课 任选1门 2 00016 日语(二) 14 3 00017 俄语(二) 14 10056 毕业论文

电视传播概论自考重点

300642传播学概论6400658新闻评论写作6500659新闻摄影56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6700661中外新闻作品研究48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9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1112任选两门00244经济法概论600312政治学概论600321中国文化概论500529文学概论(一)700662新闻事业管理4

中国传媒大学高教自考主考专业课程设置 【2011年5月17日更新】 一、高教自考《播音与主持》专业专科段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1A0509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4 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04729 大学语文 4 4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 4 上机5 09192 新闻理论基础 4 6 08718 新闻采编业务 4 7 04515 写作基础与应用 6 8 01770 播音语言表达 6 非笔试9 07174 播音与主持创作基础 6 非笔试10 09193 播音业务 6 非笔试11 04367 形体表演与化妆 4 非笔试12 09194 专题知识讲座 2 非笔试13 04633 广播电视节目评析 5 非笔试14 09195 文艺作品演播 5 非笔试15 01435 普通话与播音技巧 4 非笔试16 01178 电视艺术概论 5 2选1 03683 综合英语(三)(上机) 10 总学分 71/76 必考课15门,选考课1门二、高教自考《播音与主持》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1B0509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4121 中国文化导论 6 4 09343 电视传播概论 5 5 09344 播音创作基础 6 非笔试6 09345 节目主持艺术 6 非笔试7 07178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 4 非笔试8 07176 即兴口语表达 4 非笔试9 07180 广播播音主持 8 非笔试10 07182 电视播音主持 8 非笔试11 09346 配音艺术 5 非笔试12 03684 综合英语(四) 10 不考外语课程的考生,可以在相应外语选考课程中任选不低于10学分的课程考试。不考外语的考生不得申请学位。13 01172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6 14 04515 写作基础与应用 6 10154 毕业设计 总学分 68 必考课11门三、高教自考《动画》专业专科段课程设置专业代码:01A0510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08879 动漫美术基础一(人物线描) 4 非笔试4 08880 动漫美术基础二(平面与色彩) 4 非笔试5 08881 动画编导基础 6 非笔试6 01155 角色设定和场景设定 4 非笔试7 01581 Flash动画设计 5 非笔试8 08882 数码矢量图形设计 4 非笔试9 01156 Photoshop 3 非笔试10 01157 Painter 3 非笔试11 01160 动画运动规律 4 非笔试12 01162 3DS MAX软件 4 非笔试13 01163 MAYA软件 4 非笔试14 01161 影片剪辑premiere 3 非笔试15 01165 After effect 4 非笔试16 01166 Combustion 4 非笔试17 07930 动画制作 2 非笔试18 03683 综合英语(三)(上机) 10 2选1 08878 动漫产业概论 4 总学分 68/74 必考课共17门选考课1门四、高教自考《动画》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 01B0510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0504 艺术概论 4 4 04503 动画概论 4 5 04504 动画运动规律 5 非笔试6 04505 原画设计 4 非笔试7 04506 角色设计 5 非笔试8 04507 动画场景设计 5 非笔试9 01197 视听元素 6 10 04508 动画设计稿 4 非笔试11 04509 二维动画 2 04510 二维动画(实践) 2 实践12 04511 三维动画 4 04512 三维动画(实践) 6 实践13 04513 数字影视后期合成 2 04514 数字影视后期合成(实践) 2 实践1 03684 综合英语(四)上机 10 不考外语课程的考生,可以在相应外语选考课程中任选不低于10学分的课程考试。不考外语的考生不得申请学位。(加考课)2 01188 影视色彩学 6 3 01191 视觉心理学 5 10155 毕业设计 总学分 71 必考课13门五、高教自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专科段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1A0508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04729 大学语文 4 4 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5 04121 中国文化导论 6 6 01169 影视摄影技术 6 7 01170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6 8 01171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6 9 01172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6 10 91173 影视声音艺术 5 非笔试11 01174 视听元素组合训练 6 非笔试12 01197 视听元素 6 13 04515 写作基础与应用 6 14 01177 电视作品赏析 5 非笔试总学分 72 必考课共14门六、高教自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独立本科段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1B0508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1 03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9343 电视传播概论 5 4 01178 电视艺术概论 5 5 91179 非线性编辑 6 非笔试课6 01180 电视采访 6 7 01181 电视节目导播 6 8 01182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 6 非笔试课9 01183 电视文艺编导 6 10 01184 电视艺术片创作 6 11 09194 专题知识讲座 2 非笔试12 00015 综合英语(四)上机 14 选考课,任选一门 00016 日语(二) 00017 俄语(二) 13 01185 广播新闻节目创作 5 选考课,任选一门 01186 电视节目包装与编排 5 91187 电视片结构(非笔试) 5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6 1014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总学分 71/72 必考课11门说明:考生可不选考外语。不选考外语的考生,须在选考课中另外选考不重复的课程补足14学分。不选考外语的考生不能申请学位。非新闻传播学类、艺术类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加考课程1 01170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6 2 01171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6 七、高教自考《摄影》专业专科段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1A0507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1 037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 2 03707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3 04729 大学语文 4 4 010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 4 5 01188 影视色彩学 6 6 01169 影视摄影技术 6 7 01189 摄影构图 6 8 94586 数字图像处理 6 非笔试9 91190 艺术摄影创作 6 非笔试10 01191 视觉心理学 5 11 04407 摄影 6 非笔试12 01193 广告影像制作 5 13 01194 摄影作品赏析 5 非笔试14 91195 图片专题摄影 5 非笔试总学分 70 必考课14门八、高教自考《摄影》专业独立本科的课程设置 专业代码:01B0507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备注1 03708 中国近代史纲要 2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3 01197 视听元素 6 4 01171 电视摄影造型基础 6 5 01199 电视新闻报道取材 5 6 01170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6 7 01172 数字制作技术基础 6 8 01200 影视剧摄影创作 6 9 07219 数字摄影技术 6 10 01202 影视摄影 5 非笔试11 09194 专题知识讲座 2 非笔试12 00015 综合英语(四) 10 选考课,任选1门 00016 日语(二) 14 00017 俄语(二) 14 13 01178 电视艺术概论 5 选考课,任选1门 91179 非线性编辑(非笔试) 6 01203 影视精品解读(非笔试) 5 01204 电视纪录片创作 6 10150 毕业论文 总学分 71/72 必考课共11门说明:考生可不选考外语。不选考外语的考生,须在选考课中另外选考不重复的课程补足14学分。不选考外语的考生不能申请学位。非新闻传播学类、艺术类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加考课程1 01169 影视摄影技术 6 2 01189 摄影构图 6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下) 第一节大众传播与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假说 概念 1.拟态环境:李普曼1922年出版《舆论学》。认为,现代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和复杂化,对超出自己经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这样,现代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是对真实的客观环境反应,而成了对大众传播提示的“拟态环境”的反应。“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客观再现。 2.议程设置(问答1) 问答: 1.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历来的效果研究相比,它具有哪些特点? 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⑶“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 2.议程设置功能在理论提出以后具有哪些发展,其不足之处有哪些? 议程设置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 ⑴“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置功能”作用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 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置”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 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影响和制约报道内容取舍选择的因素主要有:①时空因素;②媒介的办报宗旨和报道方针、传播人员的新闻价值观和倾向;③社会文化规范,即传播内容必须符合社会和受众的一般文化规范和价值标准。 第二节大众传播、社会心理与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 概念: 1.舆论: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性过程。 2.沉默螺旋理论中的舆论观(见“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3.意见气候: 问答: 1.“沉默螺旋”理论的内容及其新近的发展与不足: “沉默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这个假说由三个命题构成: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诺依曼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①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③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不足:①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②“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 ③“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④由于它在说明舆论的形成过程之际极力强调“多数”或“优势”意见的压力,以至到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要注意“中坚分子”的作用) ■“沉默的螺旋”假说的重要意义: ①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 ②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 ■“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①这个假说中的“舆论”与历来的舆论概念不同。诺依曼认为只有那些“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的意见才能成为舆论。此理论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诺依曼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中说明:舆论是个人感知社会变化、调整自己行为的“皮肤”;又是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 ②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第三节大众传播潜移默化的效果——“培养”理论 概念: 1.主流化:格伯纳等人认为传播媒介的“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载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2.培养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涵化分析。格伯纳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传播媒介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着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它在不知不觉当中制约着人们的现实观。在这个意义上,格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3.培养分析理论的外围研究有哪三方面:①制度分析。②讯息系统分析。③培养分析。 问答:培养理论认为媒介在培养社会共识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培养分析是以一定的社会观和传播观为出发点的。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矛盾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培养分析一方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中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又指出大众传媒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传媒的一些倾向所带来的社会后果。培养分析尤其强调电视媒介在形成“共识”中的作用。 ■培养分析的核心观点: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第四节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识沟”理论 概念: 1.知识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得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2.上限效果:艾蒂玛和克莱因于1977年提出“上限效果”。观点是:人上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慢乃至停止下来。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到来的也就早;那些经济地位低者虽然知识增加的速度慢,但随着时间推移最终能够在“上限”上赶上前者。 上限效果的三条论据: ①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 ②受众本身具有的“上限”。 ③现有知识已经达到“上限”。 3.信息沟 问答: 1.知识沟理论与上限效果理论在哪些方面存在区别,如何看待这些矛盾之外? 艾蒂玛等人所指了的“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是存在的,但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出现“饱和”后,会开始另一种新知识的追求,知识总量会增加。考虑到知识的老化和更新的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后来在某个“上限”上赶上了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知识的实际价值已打了折扣。因此,“上限效果”假说认为通过大众传播的“知识平均化”效果可以消除社会“知识沟”、实现普遍的社会平等的观点是很幼稚的。 2.知识沟研究近年来有哪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各取得了什么成果? 一是E.M.罗杰斯倡始的“创新与普及”研究,二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开发研究,三是国际传播秩序中的南北问题研究。 普及研究的成果,意味着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或“知识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研究的着眼点是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给当地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平等。这些学者主张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应从战略上作一个转变,把援助的重点放在贫困阶层,尤其是放在落后地区的教育事业上。 世界的信息和传播事业受西方发达国家垄断和支配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种信息垄断体制,造成了许多问题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种声音”支配国际事务的现象。 ■知识沟扩大的原因:传播技能上的差异;已有知识储存量的差异;社交范围的差异;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的因素;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 第五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新课题 概念:编码与释码理论(题3) 问答: 1.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分为哪些三个阶段,它们分别与社会环境的变迁具有什么关系? 以效果而论,①由“魔弹论”所代表的“直接强力效果论”;②由“传播流程”研究所代表的“有限效果论”;③70年代以后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之强有力性的“宏观效果理论”。 关系:“魔弹论”与20世纪初传播媒介迅猛发展并成为大众宣传的主要工具这一历史环境有关,其背后是大众社会理论的流行。“有限效果”理论与大众传媒的企业化、商业化的现代发展以及实证主义行为科学的流行相对应;70年年代至今的效果理论则与电视等电子媒介的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科学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2.日前的效果理论在三个方面存在分歧: ①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整合与分化。强调大众传播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整合效果的:沉默的螺旋,培养理论,议程设置功能。强调社会分化效果的:知识沟理论,霍尔的编码与释码。 ②关于大众传播社会作用的评价——肯定与否定。肯定:上限效果。否定:沉默的螺旋,知识沟理论,霍尔的编码与释码。 ③关于受众的性质——“能动”与“被动”。魔弹论认为受众是无保护的、孤立的。有限效果论与被动受众观对立。传播流程研究提出了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论。 3.霍尔的“编码释码”理论的内容及其意义: 霍尔把大众传播看作是一个编码和释码的过程,认为媒介的信息生产是一种按照统治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对社会事物进行符号化作业的活动,其目的是为这些事物赋予“占统治地位的语义”;另一方面受众的释码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有同向解读,对抗式解读和妥协式解读等。“编码与释码”过程所体现的,实质上是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或意识形态与众多的非主流文化或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冲突和妥协的关系。探讨社会的异质性、多元性与大众传播的关系。 4.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具有哪些特点 ①双向性。 ②信息内容和传播对象的特定化。 ③媒体功能的融合,即“多媒体化”。 ④国界的消失。 5.90年代以来,传播学的研究面临着哪些新课题? ①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是功能互补还是互斥。 ②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 ③“信息沟”、“知识沟”与社会平等。 ④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 ⑤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诱发犯罪,智能犯罪。 6.简述我国近年来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和不足之处 我国对传播效果问题的实证研究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80年代初,以随机抽样和无记名问卷调查为主要方法的受众调查开始在我国出现。1982年北京新闻学会实施的《北京地区读者、听众、观众调查》,是我国首次大规模利用计算机进行抽样和数据处理的受众调查。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1988年实施《全国新闻界对新闻改革态度的调查》,是我国首次对传播工作意识和心态进行的调查。 我国传播效果调查分为:媒介接触调查,评价性调查,专题调查。 我国的传播效果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特点是现状把握型和经验总结型调查多,而学术探讨和理论研究型调查少,对理论模式的总结不足。

自考传播学概论重点笔记

互联网的发展是很快的,你看中间都过去快十年了,肯定都变了很多了,再说,本来这本《网传播学》就是有很多东西从喷蓝《网络传播概论》中来的,所以我建议你还是重新买一本吧,,你考南京大学吧?我也是的A

1. 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 “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 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 3. 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 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 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书 名: 传播学 概论 作 者:孙庚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ISBN: 9787300119175 开本: 16开 定价: 20.00 元编辑本段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图书目录 第一章 人类传播概述 第一节 传播的定义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历史 第二章 传播学的诞生 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 第二节 传播学的源流及发展 第三章 传播的基本过程 第一节 传播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传播的类型 第三节 传播过程模式 第四章 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实地调查法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 第三节 控制实验法 第四节 个案研究法 第五章 传播学基本概念 第一节 信息 第二节 符号与意义 第六章 人际传播 第一节 人际传播的特征 第二节 人际传播的技巧 第七章 一组织传播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传播 第二节 组织传播的重要学派 第八章 大众传播 第一节 认识大众传播 第二节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第九章 受众 第一节 认识受众 第二节 受众研究经典理论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 第一节 几种重要的媒介控制理论 第二节 传播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传播中的“把关人” 第十一章 大众传播媒介 第一节 媒介的主要传播特征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 第一节 超强效果论阶段和有限效果论阶段 第二节 适度效果论阶段 第三节 回归强大效果论阶段 第四节其他效果研究 第十三章 跨文化传播 第一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 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中的障碍 第四节 跨文化传播技能

网络为什么需要‘议程设置’?1.网民...网络传播 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

  •   索引序列
  •   自考传播学概论重点
  •   传播学概论自考重点
  •   自考本科传播学概论重点
  •   电视传播概论自考重点
  •   自考传播学概论重点笔记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