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及解析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的是( ) A.威廉·配第 B.马尔萨斯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2.生产力所体现出的关系是( ) A.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动物与自然的关系 B.产品交换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C.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产品消费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 B.社会生产关系及其规律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过程 D.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 4.商品经济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5.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经济范畴是( ) A.自然经济 B.商品经济 C.计划经济 D.小商品经济 6.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 )(2011.07真题) A.市场中介组织 B.微观经济主体 C.中央政府 D.地方政府 7.商品的二因素是 ( ) A.价值与价值量 B.使用价值与效用 C.价值与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与价值 8.一般情况下,对空气、阳光而言,( ) A.有使用价值,也有交换价值 B.有使用价值,没有交换价值 C.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9.政治经济学中劳动的二重性是 ( ) A .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两种具体形式的劳动 D.同一劳动的两个不同侧面 10.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2012.4 真题) A.必须是金属货币 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1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A.工人劳动的报酬 B.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2.因生产技术进步造成的固定资本贬值称为 ( ) A.有形磨损 B.无形磨损 C.物质磨损 D.自然磨损 13.利润在本质上是 (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14.下列不属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条件的是 ( ) A.I(v+△v+m/x)=II(c+△c) B.I(c+v+m)=I(c+△c)+II(c+△c) C.II(c+v+m)=I(v+m)+II(v+m) D.II(c+v+m)= I(v+△v+m/x)+ II(v+△v+m/x) 1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大量货币 16.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与作为资本的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 A.能否买到商品 B.能否买到生活资料 C.能否买到生产资料 D.能否带来剩余价值 17. 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2012.4 真题) A.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 C.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率 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 18.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 (2012.1 真题) A.工业资本的统治 B.金融资本的统治 C.产业资本的统治 D.商业资本的统治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 )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2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个人分配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平均主义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1.我国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 )(2011.7 真题) A.股份制经济 B.外资经济 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2. 下列行业属于第一产业的是( ) A.建筑业 B.服装业 C.畜牧业 D.制造业 23.下列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经济增长等于经济发展 B.经济增长包含了经济发展 C.经济增长未必会带来经济发展 D.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经济发展 24.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A.消除收入差距 B.刺激消费需求 C.保持物价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 D.提高本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主要运用 ( )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 2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不包括下列那个选项 ( ) A.商业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27.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是( ) A.1995年 B.1997年 C.2000年 D.2001年 28.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关于这一问题的表述,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逐渐消失 B.经济全球化只对发达国家有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有害无利 D.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29.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30.实行对外开放是 ( ) A.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策 C.实现工业化时期的政策 D.社会主义发展的权宜之计 二、多选题 1.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的要素包括 ( ) A.人的劳动 B.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经济基础 E.生产关系 2.一般情况下,制约经济体制的因素主要包括( ) A.经济制度 B.生产力发展水平 C.历史文化传统 D.执政党意志 E.现实国情 3.商品的价值是 ( ) 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 B.是商品使用价值大小的表现 C.体现在物上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D.商品的自然属性 E.商品的社会属性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总公式,主要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E.概括了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6.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生产价格、市场价格的关系是 ( ) A.价值是生产价格的基础,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B.个别部门的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可能不一致 C.全社会的生产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相等 D.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E.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7.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E.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8.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 )(2012.4 真题) 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 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 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 9.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包括 ( ) A.增加了经济波动的可能性 B.扩大了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 D.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能力 E.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 1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有( ) A.对外贸易 B.利用外资 C.引进技术 D.发展国际旅游业 E.对外承包工程和国际劳务合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2.简述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3.简述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 4.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5.简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 比较说明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及其生产方法。 3.论述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C 知识点:导论 难度:4 3、答案:B 知识点:导论 难度:3 4、答案:A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5、答案:C 知识点:第1章 难度:4 6、答案:B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7、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2 8、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9、答案:D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10、答案:B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11、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3 12、答案:B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3、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2 14、答案:C 知识点:第5章 难度:3 15、答案:C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6、答案: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2 17、答案:D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18、答案:B 知识点:第6章 难度:3 19、答案:C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0、答案: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21、答案:D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22、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3、答案:C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24、答案:C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5、答案:D 知识点:第9章 难度:3 26、答案:A 知识点:第9章 难度:2 27、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2 28、答案:D 知识点:第10章 难度:3 29、答案:A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2 30、答案:A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2 二、多选题 1、答案:ABC 知识点:导论 难度:2 2、答案:ABCE 知识点:第1章 难度:3 3、答案:ACE 知识点:第2章 难度:4 4、答案:BCE 知识点:第3章 难度:4 5、答案:CD 知识点:第4章 难度:4 6、答案:ABCE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7、答案:AB 知识点:第7章 难度:2 8、答案:ABCDE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9、答案:ABCD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3 10、答案:ABCDE 知识点:第12章 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商品是劳动过程生产出来的。(1)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人自然之间的关系。(2)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3)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就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这二重属性。 知识点:第2章 难度:3 2、答案:(1)由于影响利润率的因素在各个生产部门不同,所以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有差别,这就必然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2)竞争的手段通过资本的转移,即把资本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移到利润率高的部门,或是原有企业转产利润率高的产品。竞争的结果是使各部门的利润率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3)平均利润的形成不是各部门利润的简单平均,它只是一种利润率平均化的发展趋势。 知识点:第5章 难度:4 3、答案: ⑴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每隔若干年发生的生产过剩的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⑵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这一基本矛盾在社会再生产中的经济表现:A.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知识点:第6章 难度:4 4、答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以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表现为:(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知识点:第7章 难度:3 5、答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第一,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第二,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第三,要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切实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依靠物质要素的增加。 知识点:第8章 难度:3 四、论述题 1、答案:(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以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虽然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理论,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只是笼统地讲劳动创造价值,既无法解释为什么同一劳动既制造使用价值又形成价值,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生产商品的各种不同劳动可以进行比较。马克思吸收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学说中的正确部分,通过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揭示了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把劳动价值学说置于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2)劳动二重性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科学的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进而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从劳动二重性出发,在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马克思进一步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在生产理论等。 知识点:第2章 难度:5 2、答案:(1)三种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靠延长工作日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方法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二,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情况下,通过提高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这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三,超额剩余价值是在个别企业率先提高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但仍然按照社会价值出售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它是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⑵ 三种剩余价值的联系在于:第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剥削剩余劳动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也是以工作日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为前提。反过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并不排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还可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提供新的可能。第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也是依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形成的途径或方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因为相对剩余价值正是在各个个别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形成的。个别企业首先提高生产率,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在竞争中生产率普遍得到提高后,个别企业的生产条件变成为一般生产条件,其个别价值已等于社会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部门的所有企业都能够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第三,超额剩余价值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促进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知识点:第4章 难度:5 3、答案:(1)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为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二,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种资源和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这为发展中国家获得更多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创造了条件和机会,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有效解决了自身发展资源不足的问题,拓宽了发展的空间。第三,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全球化可以使发展中国家更加便利地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第四,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3)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第一,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波动的可能性,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第二,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主导地位,发达国家享尽了经济全球化的红利,而发展中国家得到的好处不多,甚至造成原有发展的破坏。第三,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协调国际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受到损害。而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的快速扩张,也使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受到冲击和挑战。第四,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造成发展中国家资源开采过度、浪费严重、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这些不利于发展中国家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第11章 难度:4

第十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1、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垄断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着必要性: 首先,大量的货币资本由于本部门垄断的形成而不利于继续大量追加投资。 其次,资本投放的场所是输出国外。 3、资本输出的形式 (1)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它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把货币资本贷给外国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另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是一种直接的输出。 (2)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基础。 5、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及垄断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 6、大量资本输出对输出国来说,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首先,由于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巨额的利润,这就使输出国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人数大大增长,进而使资本输出国成为“食利国” 其次,大量的资本输出到国外,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进行生产经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 7、对输出国的影响主要是: 资本输出到经济落后国家,一方面会促使其自然经济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掠夺性,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输入国的经济,使得资本输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8、国际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9、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垄断达到了更高的程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卡特尔的作用下降,代之而起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11、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它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12、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 (1)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的军事侵略,直接控制殖民地附属国。 (2)新殖民主义则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继续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 13、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的手法很多,主要是: (1)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援”国的政治经济。 (2)还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 (3)此外,还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利用自己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敲诈勒索等等。 14、新殖民主义不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手法,其实质同旧殖民主义是一样的。 15、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17、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18、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根本原因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19、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单选题) 20、生产的全球化是随得新科学技术发展,一系列高新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合作的趋势。

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4.经济规律:是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5.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6.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确良内在的、特有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C.生产资料D.生产力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生产力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3.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A.产品归谁所有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A.人们不能认识它B.人们不能利用它C.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7.商品是(A)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B)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10.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B)A.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B.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C.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D.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B)A.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1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B.没有关系C.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13.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A)A.使用价值量越多B.商品价值总量越小C.商品价值总量越大D.使用价值量越少14.货币的本质是(D)A.纸币B.铸币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B)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高于价值D.价格低于价值16.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C)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C.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D.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17.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A.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B.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18.社会分工是指(A)A.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企业内部的分工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BC)A.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E.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B)A.生产资料B.劳动力C.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E.生产方式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C)A.使用价值B.生产价格C.价值D.交换价值E.价格5.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C)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6.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BD)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复杂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7.商品的价值量与(BC)A.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B.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劳动生产率成正比E.劳动生产率无关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BC)A.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D.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E.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9.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BDE)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等价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10.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DE)A.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D.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1.货币的职能有(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1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D)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产业结构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E.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13.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ABC)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B.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C.产品的社会化D.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E.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14.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即(ABC)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个别分工D.家庭分工E.集体分工六、简答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4)经济规律的特点: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和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待售的商品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答:(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2)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而支配这些规律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因此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七、论述题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单个企业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答:(1)商品的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面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2.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影响?3.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4.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和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2009年04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 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 B.生产工具C.容器 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 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C)A.农业和工业 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 D.工业和服务业[color=Red]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color][color=Red]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color][color=Red]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color]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B)A.私人劳动 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 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 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 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D)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 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C)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 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 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 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C)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 B.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A)A.利润率和零之间 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A)A.竞争目的相同 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 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 B.银行C.商业企业 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 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D)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 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时期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 B.直接触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C)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D)A.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 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 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A)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 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 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 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 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 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在经济学说史上出现过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西斯蒙第 B.普鲁东C.马尔萨斯 D.萨伊E.巴师夏32.任何社会再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 D.价值再生产E.生产关系再生产3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特点是()A.雇佣工人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 B.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D.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E.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34.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 D.固定资本E.生产资本35.职能资本包括()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E.虚拟资本36.国家直接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特征是()A.投资额巨大 B.资本投入周期短C.风险大 D.风险小E.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十分必要37.战后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包括()A.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B.国际经济协议C.地区性经济集团 D.八国首脑会议E.经济政治联合体3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对外经济政策 D.收入政策E.产业政策39.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A.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B.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C.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D.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E.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4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答案:(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42.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答案:(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43.简述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答案:(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赢利或亏本的标志。(3)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答案: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答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b]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b]的关系。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所必需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挖掘本国的一切潜力;离开本国人民的努力,一味依赖外国,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更有必要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这样可以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盲目地排斥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冲锋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然如果片面地夸大对外经济的作用,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单纯以来外力,迷信外国,是十分有害的。只有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本国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答案: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及解析

第十章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和经济全球化 1、资本输出是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垄断资本家或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和利息,以及取得其他经济利益而对国外进行投资或贷款。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大量资本输出具有着必要性: 首先,大量的货币资本由于本部门垄断的形成而不利于继续大量追加投资。 其次,资本投放的场所是输出国外。 3、资本输出的形式 (1)从资本形态来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贷资本输出,它是由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私人银行和企业,把货币资本贷给外国的政府、银行或企业; 另一种是生产资本输出,是一种直接的输出。 (2)从资本输出的主体来看,可以分为私人资本输出和国家资本输出。 4、资本输出的实质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他国家人民的重要手段,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和巩固金融资本对世界统治的重要工具,是国际垄断资本的基础。 5、资本输出对输出国及垄断资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输出资本的国家和垄断组织可以获得大量的利润和利息。 (2)资本输出成为输出国控制输入国的重要手段。 (3)资本输出是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 (4)资本输出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布全世界。 6、大量资本输出对输出国来说,也会带来不良后果。 首先,由于资本输出给输出国带来巨额的利润,这就使输出国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人数大大增长,进而使资本输出国成为“食利国” 其次,大量的资本输出到国外,这些资本不能用于本国进行生产经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本国经济的发展。 7、对输出国的影响主要是: 资本输出到经济落后国家,一方面会促使其自然经济瓦解,刺激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另一方面,垄断资本主义资本输出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掠夺性,通过资本输出来控制输入国的经济,使得资本输入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服从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8、国际垄断组织是指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垄断经济联盟。 9、国际垄断组织的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垄断达到了更高的程度。 1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战后,国际垄断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卡特尔的作用下降,代之而起的国际垄断组织——跨国公司,成为主要形式。 11、跨国公司又称“多国公司”,或“国际公司”,它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生产、销售和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 12、新殖民主义与旧殖民主义的区别在于: (1)旧殖民主义是通过赤**的军事侵略,直接控制殖民地附属国。 (2)新殖民主义则主要是以经济渗透的办法来继续控制和掠夺发展中国家。 13、新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剥削的手法很多,主要是: (1)打着“援助”的旗号进行国家资本输出,以此控制“援”国的政治经济。 (2)还通过建立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以掠夺这些国家的原材料和占领商品销售市场。 (3)此外,还利用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贱买贵卖的不等价交换,利用自己在先进科学技术上的垄断地位,在技术转让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敲诈勒索等等。 14、新殖民主义不外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掠夺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新手法,其实质同旧殖民主义是一样的。 15、产业资本国际化是指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不断扩大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兴建生产性企业。其实质仍然是为了谋求私人垄断资本或国家垄断资本的共同利益。 1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就是产业资本的国际化。 17、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和密切结合的趋势。 18、进入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明显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其根本原因是: (1)新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通信技术、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 (2)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 (3)国际资本流动增强。 19、经济全球化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单选题) 20、生产的全球化是随得新科学技术发展,一系列高新精尖产品和工艺技术的出现,使得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加强、各国在生产上密切合作的趋势。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BC)[DE表述正确但文不对题]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 (ABCE)【D要区分两种情况】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CE)[B的表述含混不清,D明显错] 4、剩余价值: (ABCE)[D牵强附会,未有定论] 5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解析

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 ) A.落脚点 B.着重点 C.出发点 D.中介点 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 ( ) A.原料和材料 B.道路和土地 C.厂房和仓库 D.生产工具 3.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经济规律是 ( ) A.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4.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从其内容看 ( ) A.既是粗放型的再生产,又是集约型的再生产 B.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5.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 ( ) A.外延型和内涵型 B.粗放型和集约型 C.生产型和消费型 D.封闭型和开放型 6.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的发展过程是 ( ) A.自然经济一产品交换经济一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一产品交换经济 C.产品交换经济一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 D.自然经济一商品经济一产品交换经济 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 A.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8.商品价格波动的基础是商品的 ( ) A.供给量 B.需求量 C.供求比例 D.价值 9.资源配置的任务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之间 ( ) A.确定资源使用的信息 B.安排资源取得的方式 C.形成资源配置的动力 D.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 10.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 ( ) A.供求决定商品价格 B.企业听从政府宏观调控 C.公平竞争 D.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 11.最初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基础是 ( ) A.自然经济的发展 B.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 12.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是 ( ) A.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B.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资本主义生产扩大的趋势 1 3.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 (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I(v+m)=Ⅱc B.I(v+m)>Ⅱc C.I(c+v - m/x)>I(v+m/x) D. I(v+△v +m/X)=Ⅱ(c+△c) 15.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成本是 ( ) A. c+v B.c+m C. v+m D.c+v+m 16.土地的私有权垄断是 ( ) A.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B.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C.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D.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 )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18.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混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形式是 ( ) A.借贷资本 B.金融资本 C.商业资本 D.股份资本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是 ( ) A.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 C.D.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条件 l C.为了追求日益增多的高级生产技术 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条件 20.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取代商品输出成为这个阶段经济特征的是 ( ) A.货币输出 B.劳务输出 C.资本输出 D.自然资源输出 2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韵关系是 ( ) A.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 B.对等的相互合作 C.互惠互利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2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 ( ) A.滞胀和危机 B.发展与停滞 C.危机与繁荣 D.复苏与萧条 23.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代替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客观根据是 ( ) A.垄断使经济全面社会化 B-.垄断金融资本的统治 C.垄断使资本大量输出 D.垄断利润的快速增长 24.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 ( ) A.低级阶段 B.中级阶段 C.高级阶段 D.过渡阶段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 ) A.是在一切行业和领域中都要占绝对优势 + ’ B.主要是具有量的优势,无须质的提高 C.只能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 D.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6.我国现阶段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通过 ( ) A.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的 B.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的 C.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 D.加强法制建设进行的 27.现代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所组成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称( ) A.企业营销体制 B.行业管理的制度 C.法人治理结构 D.企业生产体系 28.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最主要的是 ( ) A.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 B.公共安全秩序 C.严格的交通运输秩序 D.市场准入秩序 29.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率称为 ( ) A.投资率 B.利润率 C.增长率 D.积累率 30.我国宏观调控中所采取的主要计划管理形式是 ( ) A.指令性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行政性计划 D.短期性计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 ) 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诸方面的关系 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3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是因为 ( ) A.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人的因素和物质的因素 C.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社会生产关系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E.物质资料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 3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 ) A.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物品的有用性 C.商品的社会属性 D.商品的自然属性 E.由具体劳动所创造的 34.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 ) A.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企业能在竞争中获利 C.建立起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 D.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竞争法制和规则 E.消除各种垄断35.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 A.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B.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C.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D.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E.销售生产出的商品 36.借贷资本 ( ) A.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B.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C.它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联系 D.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 E.它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 ( ) A.增进国际货币合作 B.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C.协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支付困难 D.稳定国际汇率 E.支持落后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控制 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取决于生产力的 ( ) A.总体水平低 B.多层次 C.不平衡 D.增长速度快 E.社会化 39.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存在和起作用的领域是 (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 C.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D.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成分 40.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在于 A.它是巩固和加强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B.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C.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 D.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 E.它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的原因。 42.简述社会再生产的内容。 43.简述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44.为什么要考察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45.简述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 0分,共20分) 46.论述商品两大属性的相互关系。 47.试述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及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为什么越来越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48.现阶段对于物价的上涨,我国政府进行了宏观调控,力保物价基本稳定,试述这一措施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P12) 2.D(P13) 3.c(P27) 4.,B(P30) 5.B (P39) 6.D(P41) 7.A(P59) 8.D(P62) 9.D (P66) 10.c(P78) 11.B(P83) 、 12.A(P112) 13.c(P114) 14.D(P131) 15.A(P136) 16.B(P163) 17.A(P169) 18.B(P174-175) 19.B(P182) 20.c(P192) 21.A(P205) 22.B(P210) 23.A(P213) 24.A(P231) 25.D(P240) 26.c(P285) 27.c.(P306) 28.A(P312) 29.D(P330) 30.B(P3,:) 3.【解析】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各种经济条件,决定着该社会必然有多种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有该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而在某一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 7.【解析】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如此,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 12.【解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使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这样,就不仅为自身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大生产,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他们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5.【解析】资本主义企业的商品价值,包括三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其中c和V代表资本家为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资本额。这就是资本家的生产成本。 19.【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并非是追求高额利润,其宗旨是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调解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27.【解析】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所组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它是为了处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信托代理关系,即股东与信托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董事会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法人治理结构具有各司其职、权责明确、有效制衡、运转协调的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 31. ABCDE (P6) 32. ACD (P12) 33. ABDE (P4749) 34. ABCDE (P74) 35. BC (Piis) 36. ABCD(P150-151) 37. ABCD (P202) 38. ABC (P238) 39. AC (P256) 40. BCDE (P336-338) 31.【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是生产关系,这一生产关系内容广泛。包括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诸方面的关系,包括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同时也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33.【解析l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同时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价值。 35.【解析】货币资本的职能有两个: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36.【解析】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联系,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 三,简答题 41.(P24-25)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变化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42. (P29-30) (1)再生产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社会生产。(2)再生产的内容一是指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并又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3)再生产的另一个内容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地得到维持和发展。(4)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3. (P76-78) (1)市场体系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2)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是基础性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上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和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 44. (P102) (1)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实物和服务的数量。 (2)考察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意义。在物价水平、服务费用等各种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受物价水平、服务费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往往不一致,在二者的变动中,只有实际工资才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的状况。因而考察工资水平及其变化,必须把名义工资同物价变动等因素联系起来,着重分析实际工资的变化。 45.(P363) (1)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劳动占用同获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成果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第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以实现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第三,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把宏观经济效益同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二者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但也存在矛盾,二者的关系实质是国民经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四、论述题 46.(P47-4B)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二者是统一的。这种统一集中的表现在三者统一于商品体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矛盾的,这种矛盾表现在:第一,二者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所具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第二,二者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47. (P144-145, P152) 1 (1)利润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为利润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好像是资本自行增殖的结果。 (2)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为利润在量上仍等于剩余价值,还能多少看出利润与剩余价值的联系。而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在数量上也不相同,平均利润在质与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利润的真正来源全看不到了。 2 (3)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为利息似乎是资本自身的产物,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企业利润好像是职能资本家依靠自己的经营管理活动而获得的报酬。 48. (P346) (1)我国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对于价格总的着眼点在于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有序运行,’使企业和个人在比较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增长: (2)政府必须建立完备有效的价格调控体系,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计划的各种手段,约束定价主体的定价行为,防止价格水平的剧烈波动。物价大幅上涨或大幅下滑,都会引起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价格预期的混乱,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并非价格固定不变。价格随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是价值规律作用和价格机制作用的要求。

一、名词解释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3.生产方式: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社会生活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4.经济规律:是批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5.商品: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6.价值:是指凝结在或物化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确良内在的、特有的、本质的、社会属性。它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8.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9.货币:是指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0.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1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三、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B)A.物质资料生产B.生产方式及其运动规律C.生产资料D.生产力2.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D)A.生产力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C.生产关系D.物质资料生产3.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相互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4.生产关系的基础是(D)A.产品归谁所有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生产力D.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5.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D)A.人们不能认识它B.人们不能利用它C.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6.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D)A.社会运动的规律B.生产力运动的规律C.自然规律D.生产方式运动的规律7.商品是(A)A.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劳动产品B.直接满足生产者需要的劳动产品C.不进入商品流通而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直接以税收形式上缴的劳动产品8.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B)A.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B.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及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C.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D.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B)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10.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B)A.生产同一商品时的两次劳动B.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C.生产商品的两种劳动D.生产两种商品的劳动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B)A.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剩余劳动时间决定的1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B)A.成正比B.成反比B.没有关系C.在一定条件下按相同方向变化13.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A)A.使用价值量越多B.商品价值总量越小C.商品价值总量越大D.使用价值量越少14.货币的本质是(D)A.纸币B.铸币C.特殊商品D.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15.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B)A.价格等于价值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高于价值D.价格低于价值16.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于各部门,是依靠(C)A.人们的自觉调节来实现的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C.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来实现的D.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来实现的17.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B)A.商品按价值量进行交换B.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C.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18.社会分工是指(A)A.不同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B.同一部门内部的劳动分工C.按性别和年龄自然形成的分工D.企业内部的分工四、多项选择题(从下列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1.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是(BC)A.分配决定生产、消费、交换B.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C.分配、交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对分配、消费、交换具有反作用E.四个环节互起决定作用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D)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C.生产力对生产关系具有反作用D.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E.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决定3.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AB)A.生产资料B.劳动力C.经济基础D.生产关系E.生产方式4.商品的二因素是指(AC)A.使用价值B.生产价格C.价值D.交换价值E.价格5.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是(AC)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和基础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内容和基础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E.价值与交换价值互为内容和形式6.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指(BD)A.个别劳动B.具体劳动C.复杂劳动D.抽象劳动E.社会劳动7.商品的价值量与(BC)A.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B.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劳动生产率成正比E.劳动生产率无关8.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BC)A.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C.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D.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反比E.商品价格始终成反比9.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有(ABDE)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等价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E.货币形式10.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ADE)A.待售商品总量成正比B.商品的价格水平成反比C.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D.商品的价格水平成正比E.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1.货币的职能有(ABCDE)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E.世界货币12.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两个主要因素是(AD)A.社会的需求结构B.社会的产业结构C.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D.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E.物质财富的分配方式13.生产的社会化,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ABC)A.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B.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C.产品的社会化D.生产资料占用的社会化E.消费资料使用的社会化14.从历史上看,分工有三种,即(ABC)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个别分工D.家庭分工E.集体分工六、简答题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生产方式。在这个统一体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表现在: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3)尽管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4)经济规律的特点:第一,经济规律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4.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售商品的总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的流通速度。待售商品总量和商品的价格水平和乘积等于商品的价格总额,所以,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也可以说是由商品的价格总额与货币流通速度两因素决定的。用公式表示为:待售的商品价格水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一货币单位流通的平均速度这一公式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5.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答:(1)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2)根据货币流通规律,商品的价格水平同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成正比。因此,通货膨胀发生的直接原因,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刻原因,是出现了使政府有意或被迫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因素。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2)影响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有:竞争规律、供求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而支配这些规律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和起作用。因此说,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3)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促使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七、论述题1.既然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那么,单个企业为什么还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呢?答:(1)商品的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当劳动生产率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会增多,由于总价值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变小。因此,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面反比,是就整个行业来说的。(3)个别企业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因在于,在同一个行业内,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使他生产单个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他在出售商品时,仍然是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去出售,从而使他可以获得一个额外的收入。(4)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得额外收入,是一切商品生产者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内在动力。2.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商品生产者有何影响?3.运用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如何防止通货膨胀。4.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和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实现形式2009年04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C)A.奴隶社会经济 B.封建社会经济C.资本主义社会经济 D.社会主义社会经济 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B)A.劳动技术 B.生产工具C.容器 D.生产场所3.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就能够执行(A)A.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C.支付手段的职能 D.贮藏手段的职能4.根据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二产业是(C)A.农业和工业 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 D.工业和服务业[color=Red]说明: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color][color=Red]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color][color=Red]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color]5.商品的二因素是(B)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使用价值和价值C.交换价值和价值 D.价值和剩余价值6.商品价值的实体是(B)A.私人劳动 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7.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B)A.供求均衡 B.公平竞争C.价格稳定 D.自由买卖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全部物质资料成为商品9.价值增殖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是指(B)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 B.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旧价值的时间 D.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10.资本家在不延长工作日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D)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C.垄断利润 D.平均利润11.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C)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D.商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12.年剩余价值率表示(C)A.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 B.预付不变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D.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13.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出发点是(A)A.社会总产品 B.社会货币资本总量C.全部消费资料之和 D.全部生产资料之和14.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的量的关系表现在(B)A.二者相等 B.利润率小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 D.二者没有关系15.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C)A.流通领域中商品买卖的差额 B.流通中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共同创造的价值 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16.利息率的变动区间是(A)A.利润率和零之间 B.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C.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 D.年剩余价值率和零之间17.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D)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 D.土地的资本主义垄断经营18.垄断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A)A.竞争目的相同 B.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C.竞争范围扩展 D.竞争手段没有变化1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被称为“万能的垄断者”的机构是(B)A.工业企业 B.银行C.商业企业 D.政府部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是(A)A.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C.半国有企业垄断资本 D.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21.二次大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D)A.国际卡特尔 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 D.跨国公司2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是(D)A.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 B.联合国的专门机构C.有着贸易政策的多边协定 D.各国在商品流通领域的经济联合23.被称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黄金时代”的时期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一战、二战期间C.20世纪50—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以来24.股份公司的出现是()A.对资本主义私人财产的否定 B.直接触动了资本主义制度本身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根本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25.劳动收入包括(C)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私营经济中雇佣劳动者的收入和管理劳动收入C.个体经济中的个体劳动收入及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的工薪收入D.以上三个方面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按劳分配(D)A.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的 B.是以企业为单位的C.只限于购买个人消费品 D.不受市场机制的制约27.宏观调控的经济总量平衡是指(B)A.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的平衡 B.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C.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平衡 D.三大产业之间的平衡28.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主要构成内容是(A)A.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借贷、国家债务 B.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利率、国家债务C.财政收支、预算平衡、投资、国家债务D.财政收支、预算平衡、国家债务29.我国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D)A.人均GDP达到相当高程度 B.劳动生产率达到相当高程度C.城市化率达到相当高程度 D.人均GDP、劳动生产率、城市化率、科技教育水平都达到相当高程度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D)A.财政信贷、商业信贷 B.财政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直接投资 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在经济学说史上出现过的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有()A.西斯蒙第 B.普鲁东C.马尔萨斯 D.萨伊E.巴师夏32.任何社会再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是()A.简单再生产 B.扩大再生产C.物质资料再生产 D.价值再生产E.生产关系再生产3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及其特点是()A.雇佣工人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结合过程 B.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 D.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E.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34.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 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 D.固定资本E.生产资本35.职能资本包括()A.产业资本 B.商业资本C.借贷资本 D.银行资本E.虚拟资本36.国家直接投资兴建的国有企业所具有的特征是()A.投资额巨大 B.资本投入周期短C.风险大 D.风险小E.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十分必要37.战后经济一体化的形式包括()A.各种国际经济组织 B.国际经济协议C.地区性经济集团 D.八国首脑会议E.经济政治联合体38.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主要有()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C.对外经济政策 D.收入政策E.产业政策39.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A.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B.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生活C.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 D.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E.有利于促进经济建设40.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是()A.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生活资料B.为工业发展提供大量丰富的原料C.为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 D.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而可靠的市场E.为对外贸易提供大量出口商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答案:(1)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3)市场经济一般特征的各种表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市场经济所固有的,是各种社会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共性。(4)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表明,通过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按照社会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且可以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42.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答案:(1)从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3)二者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也不同。43.简述生产成本对资本家现实经济活动的影响。答案:(1)生产成本的补偿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条件。(2)生产成本是资本家经营企业赢利或亏本的标志。(3)生产成本的高低,也是决定资本家在竞争中胜败的关键。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答案:其一,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其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答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处理好[b]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b]的关系。两者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又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的能力。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也是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所必需的。任何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进行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挖掘本国的一切潜力;离开本国人民的努力,一味依赖外国,是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大国,更有必要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经济。这样可以激发全国人民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同心协力地进行现代化建设。但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决不是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关起门来搞建设,盲目地排斥同外国进行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恰恰相反,只有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冲锋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有效地促进本国经济关系的发展,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当然如果片面地夸大对外经济的作用,不把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力量的基础上,单纯以来外力,迷信外国,是十分有害的。只有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以本国的法律和政策为依据,正确引导,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对外开放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答案: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的共同发展。单就消费而言,人们可以衣食无忧,把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花费到精神消费和享受消费上来。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和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在经济学说发展,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 ) A.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始人马克思 D.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 ) A.生产关系 B.生产工具 C.物质资料生产 D.劳动力的支出 3.要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必须 ( ) A.保持长期稳定不变 B.落后于生产力状况 C.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 D.超越生产力状况 4.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是 ( )。(2012.1 真题) A.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 B.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C.自然方式和市场方式 D.计划方式和行政方式 5.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是在( ) A.原始公社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早期 C.奴隶社会中期 D.奴隶社会末期 6.决定经济体制模式的最终根据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经济制度 C.历史文化传统 D.现实国情 7.商品是 ( ) A.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任何社会的劳动产品 C.任何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 D.不要求等价补偿的物品 8. 形成商品二因素的原因是 ( ) A.生产商品的劳动需要人和工具 B.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C.生产商品的劳动同时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生产商品的劳动包括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 9. 通货膨胀是指 ( ) A.任何形式的货币流通情况下都可能发生的现象 B.伴随商品生产一同出现的现象 C.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现象 D.纸币发行数量超过了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产生的现象 10.一般价值形式是指( )。(2012.7 真题) 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 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 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11.工作日绝对延长生产出的剩余价值是( )。 (2011.7 真题)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 D.超额利润 12.I(v+△v+m/x)=II(c+△c)是 ( ) A.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B.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C.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D.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13.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 ( ) A.商品的个别价值 B.商品的社会价值 C.商品的生产价格 D.商品的垄断价格 14.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2012.4 真题)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的等级差别 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D.土地的稀缺 15.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 ) A.C+V B.C+V+M C.V+M D.C+M 16.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部门的商品生产价格总额一般情况下 ( ) A.低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B.高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C.等于其商品价值总额 D.与商品价值总额无关 1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金融资本 B.银行资本 C.工业资本 D.商业资本 18. 资本主义垄断阶段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 ) A.垄断消灭竞争 B.垄断缓和竞争 C.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 D.垄断和竞争并存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 A.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标志是 ( ) A.1978年改革开放 B.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C.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1954年宪法的颁布 21.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分配原则是( ) A.按资分配 B.平均分配 C.按劳分配 D.按生产要素分配 22.一般来说,第二产业是( )(2011.7 真题) A.农业和畜牧业 B.工业和建筑业 C.信息业和房地产业 D.商业和金融业 23.关于农业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起着关键作用 C.农业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 D.农业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24.我国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是 ( ) A.保证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B.使劳动者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保证劳动者充分就业 D.实现共同富裕 25.2012年,国务院决定将纺织服装产品出口退税率上调至17%。这种调节经济的手段属于 ( )手段 A.行政 B.财政 C.经济 D.法律 26.下列各项,不属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 ( ) A.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 B.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C.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27.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争夺主要集中在()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争夺世界霸权 D.重新分割世界领土 28.发达国家之间在商品出口上发生冲突属于( )(2011.7 真题) A.生产领域的矛盾 B.贸易领域的矛盾 C.投资领域的矛盾 D.金融领域的矛盾 29.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 )(2012.7 真题) A.从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 B.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从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 D.从效益型向速度型转变 30.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二、多选题 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说明,人们是可以( ) A.认识它 B.利用它 C.消灭它 D.发现它 E.创造它 2.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是( ) A.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特点 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 C.经济体制可以脱离经济制度独立地存在和运转 D.在经济制度不变的情况下,经济体制可以发生变化 E.不同的经济制度的国家,在经济体制上可以相互取长补短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使用价值的存在不以价值的存在为前提 C.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E.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价值 4.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是正确的选项有() A.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与支付手段 B.货币的出现使商品内在的矛盾外化 C.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D.货币是以观念的形式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 E.货币的本质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5.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是依靠 ( ) A.延长劳动日 B.增加劳动强度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E.提高商品的价格 6.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经济关系的差别在于( ) A.利润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剩余价值率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C.利润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D.剩余价值率表示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E.利润率模糊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社会资本是 7.金融寡头在政治上建立统治的途径有( )(2011.7 真题) A.“个人联合” B.金融寡头亲自担任政府要职 C.聘请过去的军政要员到企业任职 D.建立各种咨询机构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 E.使自己的代理人担任政府机关要职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 ( )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时间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是指被市场承认的劳动量 E.还没有成为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 9.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变动的总趋势是 ( ) A、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质量日益提高 B.第二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 C.第三产业的结构逐渐下降 D.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 E、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数量迅速增加 10. 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关系的特征是 ( ) A.敌对的 B.具有相互依赖性 C.仍具有剥削与被剥削、控制与被控制的不平等性质 D.融合的性质 E.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对立 三、简答题 1.简述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 2.简述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作用的二重性。 3.价值是怎样转化为生产价格的? 4.简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5.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 1.论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含义及其关系。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个人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3.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有何影响?应如何应对?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知识点:导论难度:22、答案:C知识点:导论难度:33、答案:C知识点:导论难度:34、答案:B知识点:第1章难度:35、答案:D知识点:第1章难度:36、答案:A知识点:第1章难度:37、答案:A知识点:第2章难度:28、答案:C知识点:第2章难度:49、答案:D知识点:第3章难度:310、答案:C知识点:第3章难度:311、答案:A知识点:第4章难度:312、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13、答案:C知识点:第5章难度:3解析:资本主义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社会平均利润,随着平均利润的形成,商品价值也就转变为生产价格。故答案为C。 14、答案:B知识点:第5章难度:215、答案:C知识点:第4章难度:316、答案:B知识点:第5章难度:517、答案:A知识点:第6章难度:418、答案:D知识点:第6章难度:219、答案:A知识点:第7章难度:220、答案:C知识点:第7章难度:321、答案:C知识点:第7章难度:322、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323、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324、答案:A知识点:第9章难度:225、答案:C知识点:第9章难度:326、答案:D知识点:第10章难度:227、答案:A知识点:第11章难度:228、答案:B知识点:第11章难度:229、答案:B知识点:第8章难度:230、答案:B知识点:第12章难度 二、多选题 1、答案:ABD知识点:导论难度:22、答案:ABDE知识点:第1章论难度:53、答案:ABD知识点:第2章难度:34、答案:BCE知识点:第3章难度:35、答案:AB知识点:第4章难度:36、答案:BCE知识点:第5章难度:47、答案:ABCDE知识点:第6章难度:48、答案:ABCD知识点:第7章难度:49、答案:ABD知识点:第8章难度:310、答案:BCE知识点:第11章难度:3 三、简答题 1、答案:⑴ 受供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⑵ 商品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这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因为从较长时期来看,价格的上涨部分和下跌部分可以相互抵消,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另一方面,商品的价格无论怎样波动,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而变动的。⑶ 价值规律是通过供求机制、竞争机制等的作用实现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 知识点:第2章难度:32、答案:信用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具有二重性。(1)信用促进了市场经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信用可以增加投资机会,促进资本的自由转移,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信用可以加速资本的积聚和集中,促进企业规模扩大;信用可以加快商品流转的速度、节约流通费用;可以给居民提供新的投资渠道和金融资产的持有方式,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国家可以通过信用工具调控国民经济运行。(2)信用也加深了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主要表现在:加深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出发生产过剩危机;还会引发信用危机,如果商业信用引发的债务不能得到偿还,就会导致商业信用减少,从而银行无法收回贷款,造成信用危机;信用刺激投机,引发经济秩序混乱。 知识点:第3章难度:43、答案:(1)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生产价格。(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许多生产部门所得到的利润与本部门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出现了差别,有的部门获得的利润高于剩余价值,有些部门的利润低于剩余价值。这样,这些部门的商品价格便与其价值不一致。现在,商品不再以价值为标准出售,而是以生产成本加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出售。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所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3)生产价格的形成,实际是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不同生产部门平均分配的结果。 知识点:第5章难度:54、答案:(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量比上年总量的增长比例,反映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只要经济总量增加了,也就实现了经济增长。(2)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经济质量的提高。(3)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发展包含着比经济增长更广泛的内容。经济发展包含了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并不能等同于经济发展,如果只有经济增长但是没有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第8章难度:45、答案: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主要有:(1)非歧视性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主要体现为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互惠原则等条款。(2)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缔约国可以保护本国某些产业,但保护的手段必须是透明的;二是各缔约国的贸易法规、政策、措施应是充分透明的。(3)对发展中国家实行单方面优惠原则(4)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一般情况下适用于各成员的贸易条款,在特定情况下成员可以采取例外和保障措施,即不承担或不履行已的义务。 知识点:第10章难度:3四、论述题1、答案:(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以个别资本增大为前提。而个别资本的增大,则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方式来实现的。资本积聚是指个别资本依靠自己的资本积累,即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自己的资本总额。资本积聚要受社会财富增长程度的限制,也受社会资本分散程度的限制。因此,资本积聚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积累的发展,被资本集中突破。资本集中是指已经存在的若干规模较小的资本,通过吞并或联合,合并为较大的资本。(2)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关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有着内在联系,主要表现为资本积聚的增长能够促进资本集中的发展,而资本集中也能加速资本积聚。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也有重要区别,主要表现在二者对社会资本的影响不同,限制二者增长的因素不同,二者增长速度不同。 知识点:第4章难度:32、答案:(1)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是指通过充分利用和有效配置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是指权利和机会平等。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个人所得到的收入的多少应以所依据的分配尺度来确定,收入应与决定收入的尺度相对应。(2)个人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二者之间既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又存在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实行,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方式,但也造成了个人收入差距。任个人收入差距发展逐步扩大,会使公平和效率走向极度失衡,影响经济的发展。允许适度差距的存在,有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3)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次分配要更加重视公平,避免伴随着经济发展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知识点:第4章难度:33、答案:(1)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在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从外部给各国的经济安全带来了威胁和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产业安全的影响。引进外资不当,可能会使本国产业政策受到冲击。而跨国公司主导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失去了主动权。第二,经济全球化对国家贸易安全的影响。国际贸易摩擦的增加,使一国的对外贸易利益受到损害。第三,经济全球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国际资本市场更加统一、开放,但一旦发生金融危机,又会使金融危机在国际间迅速传播和扩大。第四,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扩散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缺陷,使各国经济运行的困难增加。第五,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加强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而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和协调是以各主权国家让渡部分经济权力为前提的,这又会使各国政府调控本国经济的能力因此而弱化。(2)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要做到:第一,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第二,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要加强各国政府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加强区域性的国家间经济合作。第三,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建立国家层次的经济安全预警及重大冲突处置机制,就成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2014年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考前模拟试题》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 ) A.落脚点 B.着重点 C.出发点 D.中介点 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 ( ) A.原料和材料 B.道路和土地 C.厂房和仓库 D.生产工具 3.决定一个社会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的经济规律是 ( ) A.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该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 D.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4.任何社会的再生产从其内容看 ( ) A.既是粗放型的再生产,又是集约型的再生产 B.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5.依据生产要素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方式不同,将经济增长方式划分为 ( ) A.外延型和内涵型 B.粗放型和集约型 C.生产型和消费型 D.封闭型和开放型 6.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的发展过程是 ( ) A.自然经济一产品交换经济一商品经济 B.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一产品交换经济 C.产品交换经济一商品经济一自然经济 D.自然经济一商品经济一产品交换经济 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 ) A.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8.商品价格波动的基础是商品的 ( ) A.供给量 B.需求量 C.供求比例 D.价值 9.资源配置的任务是在不同时间、不同部门和不同地区之间 ( ) A.确定资源使用的信息 B.安排资源取得的方式 C.形成资源配置的动力 D.分配资源使用的数量 10.市场经济需要良好的市场秩序,最基本的市场秩序是 ( ) A.供求决定商品价格 B.企业听从政府宏观调控 C.公平竞争 D.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 11.最初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形成基础是 ( ) A.自然经济的发展 B.小商品生产者的分化 C.资本集中 D.资本积聚 12.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是 ( ) A.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B.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D.资本主义生产扩大的趋势 1 3.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产业资本循环的 ( )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 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 ( ) A.I(v+m)=Ⅱc B.I(v+m)>Ⅱc C.I(c+v - m/x)>I(v+m/x) D. I(v+△v +m/X)=Ⅱ(c+△c) 15.资本主义企业生产成本是 ( ) A. c+v B.c+m C. v+m D.c+v+m 16.土地的私有权垄断是 ( ) A.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 B.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 C.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D.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17.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 ( ) A.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C.资本主义国内垄断和资本主义国际垄断两个阶段 D.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18.垄断的银行资本和垄断的工业资本混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形式是 ( ) A.借贷资本 B.金融资本 C.商业资本 D.股份资本 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是 ( ) A.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 C.D.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条件 l C.为了追求日益增多的高级生产技术 D.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条件 20.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取代商品输出成为这个阶段经济特征的是 ( ) A.货币输出 B.劳务输出 C.资本输出 D.自然资源输出 2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韵关系是 ( ) A.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 B.对等的相互合作 C.互惠互利 D.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22.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两种趋势是 ( ) A.滞胀和危机 B.发展与停滞 C.危机与繁荣 D.复苏与萧条 23.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代替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客观根据是 ( ) A.垄断使经济全面社会化 B-.垄断金融资本的统治 C.垄断使资本大量输出 D.垄断利润的快速增长 24.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 ( ) A.低级阶段 B.中级阶段 C.高级阶段 D.过渡阶段 2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 ) A.是在一切行业和领域中都要占绝对优势 + ’ B.主要是具有量的优势,无须质的提高 C.只能通过国有独资企业来实现 D.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6.我国现阶段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是通过 ( ) A.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的 B.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的 C.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 D.加强法制建设进行的 27.现代企业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所组成的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称( ) A.企业营销体制 B.行业管理的制度 C.法人治理结构 D.企业生产体系 28.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最主要的是 ( ) A.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序 B.公共安全秩序 C.严格的交通运输秩序 D.市场准入秩序 29.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率称为 ( ) A.投资率 B.利润率 C.增长率 D.积累率 30.我国宏观调控中所采取的主要计划管理形式是 ( ) A.指令性计划 B.指导性计划 C.行政性计划 D.短期性计划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 ( ) A.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诸方面的关系 B.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 C.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D.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 E.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3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物质资料生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是因为 ( ) A.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必须具备人的因素和物质的因素 C.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社会生产关系是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 E.物质资料生产是不断重复进行的再生产过程 33.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 ) A.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物品的有用性 C.商品的社会属性 D.商品的自然属性 E.由具体劳动所创造的 34.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 ( ) A.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B.企业能在竞争中获利 C.建立起开放的、完善的市场体系 D.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竞争法制和规则 E.消除各种垄断35.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 ) A.生产出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B.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C.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D.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E.销售生产出的商品 36.借贷资本 ( ) A.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 B.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 C.它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联系 D.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 E.它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3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 ( ) A.增进国际货币合作 B.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C.协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支付困难 D.稳定国际汇率 E.支持落后国家免受发达国家控制 3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取决于生产力的 ( ) A.总体水平低 B.多层次 C.不平衡 D.增长速度快 E.社会化 39.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存在和起作用的领域是 ( )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B.只存在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 C.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D.公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 E.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经济成分 40.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在于 A.它是巩固和加强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B.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需要 C.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 D.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 E.它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的需要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的原因。 42.简述社会再生产的内容。 43.简述市场体系及其构成。 44.为什么要考察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45.简述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 0分,共20分) 46.论述商品两大属性的相互关系。 47.试述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及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为什么越来越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 48.现阶段对于物价的上涨,我国政府进行了宏观调控,力保物价基本稳定,试述这一措施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P12) 2.D(P13) 3.c(P27) 4.,B(P30) 5.B (P39) 6.D(P41) 7.A(P59) 8.D(P62) 9.D (P66) 10.c(P78) 11.B(P83) 、 12.A(P112) 13.c(P114) 14.D(P131) 15.A(P136) 16.B(P163) 17.A(P169) 18.B(P174-175) 19.B(P182) 20.c(P192) 21.A(P205) 22.B(P210) 23.A(P213) 24.A(P231) 25.D(P240) 26.c(P285) 27.c.(P306) 28.A(P312) 29.D(P330) 30.B(P3,:) 3.【解析】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各种经济条件,决定着该社会必然有多种经济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在这个经济规律体系中,有该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而在某一社会形态所特有的经济规律中,有一个基本经济规律,是起着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 7.【解析】货币的出现,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它们都是特殊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是一切商品价值的代表。如此,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 12.【解析】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使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更加尖锐化。这样,就不仅为自身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大生产,而且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他们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15.【解析】资本主义企业的商品价值,包括三部分:不变资本价值(c).可变资本价值(v)和剩余价值(m)。其中c和V代表资本家为生产商品所实际耗费的资本额。这就是资本家的生产成本。 19.【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的主要目标并非是追求高额利润,其宗旨是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调解社会总资本的正常运行。 27.【解析】法人治理结构是指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所组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和运行机制。它是为了处理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产生的信托代理关系,即股东与信托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董事会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这种法人治理结构具有各司其职、权责明确、有效制衡、运转协调的特征。 二,多项选择题 31. ABCDE (P6) 32. ACD (P12) 33. ABDE (P4749) 34. ABCDE (P74) 35. BC (Piis) 36. ABCD(P150-151) 37. ABCD (P202) 38. ABC (P238) 39. AC (P256) 40. BCDE (P336-338) 31.【解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中心是生产关系,这一生产关系内容广泛。包括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诸环节和诸方面的关系,包括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同时也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关系体系。 33.【解析l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同时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使用价值是由具体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价值。 35.【解析】货币资本的职能有两个: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36.【解析】借贷资本是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资本形式,它的形成同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循环有密切联系,它的来源主要是产业资本循环中产生的闲置货币资本。 三,简答题 41.(P24-25)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任何经济规律都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第一,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变化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所说的经济条件,主要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的作用都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经济规律,也不能创造或制定经济规律。 42. (P29-30) (1)再生产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社会生产。(2)再生产的内容一是指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即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掉一定的物质资料,并又生产出一定的物质资料。(3)再生产的另一个内容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任何生产过程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条件下进行的,随着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种生产关系也会不断地得到维持和发展。(4)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43. (P76-78) (1)市场体系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2)市场体系的构成。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是基础性的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生产上所需要的各种条件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信息和技术市场,以及生产资料市场。 44. (P102) (1)名义工资是指工人把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所得到的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得到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的实物和服务的数量。 (2)考察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意义。在物价水平、服务费用等各种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受物价水平、服务费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往往不一致,在二者的变动中,只有实际工资才反映工人真实收入的状况。因而考察工资水平及其变化,必须把名义工资同物价变动等因素联系起来,着重分析实际工资的变化。 45.(P363) (1)经济效益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耗费、劳动占用同获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有用成果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 (2)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特点:第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符合节约社会劳动时间的要求。第二,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以实现满足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程度为基本依据。第三,社会主义经济效益,要把宏观经济效益同微观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二者从根本上说是统一的,但也存在矛盾,二者的关系实质是国民经济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四、论述题 46.(P47-4B)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因素,二者是统一的。这种统一集中的表现在三者统一于商品体中,缺一就不成为商品。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又是相矛盾的,这种矛盾表现在:第一,二者是不同的。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价值作为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使用价值是一切物品包括商品所具有的属性,是永恒的范畴,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是商品经济的范畴。第二,二者是互相矛盾、互相排斥的。一切商品,对于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重要的是其使用价值。生产者要得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其使用价值,消费者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要先支付其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解决。 47. (P144-145, P152) 1 (1)利润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为利润表现为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好像是资本自行增殖的结果。 (2)平均利润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因为利润在量上仍等于剩余价值,还能多少看出利润与剩余价值的联系。而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在数量上也不相同,平均利润在质与量上都表现为全部预付总资本的产物,利润的真正来源全看不到了。 2 (3)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和企业利润,更加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因为利息似乎是资本自身的产物,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收入,企业利润好像是职能资本家依靠自己的经营管理活动而获得的报酬。 48. (P346) (1)我国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对于价格总的着眼点在于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以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协调有序运行,’使企业和个人在比较稳定的价格预期下安排生产和消费,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增长: (2)政府必须建立完备有效的价格调控体系,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计划的各种手段,约束定价主体的定价行为,防止价格水平的剧烈波动。物价大幅上涨或大幅下滑,都会引起投资者和消费者对价格预期的混乱,影响经济行为主体的判断和信心,扭曲资源配置,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3)保持物价基本稳定,并非价格固定不变。价格随商品价值和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是价值规律作用和价格机制作用的要求。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及答案详解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 (ABC)[DE表述正确但文不对题]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 (ABCE)【D要区分两种情况】 3、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特点是 (ACE)[B的表述含混不清,D明显错] 4、剩余价值: (ABCE)[D牵强附会,未有定论] 5

1.(2)【解释】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学科并取得“政治经济学”这一名称,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形成的。● 最早对经济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首先使用“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的是重商主义学派。▲ 重商主义学派 产生于资本主义早期,他们的主要观点概括起来就是两句话:▲ 其一,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其二,对外贸易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在 17世纪初,法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 安·德·蒙克莱田写了一本《献给国王和王太后陛下的政治经济学》(1615),在这本书里他首先使用了“政治经济学”一词。 经济学前面加的“政治”一词,是指“社会结构”或“国家”的意思。就是说,▲ 他所论述的经济问题已经超出了家庭或庄园经济的范围,而是以整个国家或社会的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了。 2.(2)【解释】商品的价值是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即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3.(3)【解释】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4.(1)【解释】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例如一个资本所有者花100元工资雇佣一个劳动力,劳动力在劳动中创造出120元的价值,其中100元与工资相抵消,20元就是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新创造出来的价值。 资本所有者看中的正是这一点,他才愿意购买劳动力这种商品。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货币才会转化为资本。所以,我们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也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最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前提条件。5.(3)【解释】相对剩余价值是在众多资本家分别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为了追求超额剩余价值,必须要改进技术,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众多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综合结果,乃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导致生活资料价值的降低,进而导致劳动力价值的降低。最终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延长,而是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6.(4)【解释】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m'=m\v(m'代表剩余价值率,m代表剩余价值,v代表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又称剥削率。7.(2)【解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题目中漏打了(经济)二字,否则此题目无正确答案。8.(1)【解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多层次的现状,所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9.(1)计划体制的改革10.(1)股份合作制 11.(3)【解释】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包含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其中,价格机制是核心。12.(2)经济手段13.(1)社会保险14.(4)【解释】题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费用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如果是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那么就应由国家全部承担。15.(4)【解释】跨国公司是以一国总公司为基地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从事跨国生产、销售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型垄断企业。16.(3)【解释】经济全球化又称经济国际化,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在世界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1)、(2)、(4)项是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第(3)项为正确选项。17.(1)【解释】商品的价值是有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即社会必要劳动决定的

其实4月的考试跟1月的考试一点关系也没有,不要指望4月考试会有1月考试的题目.所以1月的试题你做不做都行.

网上永远查不到,现在成绩没出来哪儿都查不到

哈~兄弟我看这个问题还是你的思想问题啊~端正态度吧~象楼上说的背书才是最实际的啊!

前些年,美国有一部风靡一时的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在这部电影里,卡通人物和“大活人”同时出演。你说它是什么电影呢?是卡通片还是传统的电影?似乎很难界定。但这种拍摄手法的效果特别好,观众很喜欢,于是,从那时起,卡通穿插真人成了一种很时尚的电影拍摄手法。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在创新产生之前,人们认为旧的东西乃是天经地义;一旦捅破了那层窗户纸,人们会发现:新东西是如此简单和美丽。 这种“嫁接式”的创新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我听过某相声演员模仿单田芳说评书的风格播天气预报,也挺生动新颖的。当他绘声绘色地说到:“呜……,从西伯利亚刮过来一股,寒流!”的时候,那效果就是比四平八稳的天气预报播音员要来得好。 我以前在学校里上经济学课的时候,当遇到那些味同嚼蜡的单元时,也曾经异想天开:要是用漫画或者寓言来讲述经济学的道理,那该多好啊!后来,还真的见过一些不错的经济学科普读物。比如,记得在1985年时,看过张五常的《卖桔者言》。张老师(又一个张老师,哈哈!)用大马哈鱼的例子,来说明科斯定理。还有,在詹小洪主编的《经济学家茶座》里,也经常可以见到通俗易懂的好文章。 可惜,大部分教科书以及经济学的文章著述,都习惯于“端著”。这似乎是为了印证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一个普遍的误区是:谁要是把科学弄得让群众喜闻乐见一点儿,谁让通往科学的道路稍微能够走得顺一点,谁就不能称之为科学。我们现在学的经济学、或者叫西方经济学(巨集观和微观),其理论框架早在100年前甚至更早,就已经搭建完成了。后来的发展和创新,也是在原有的脉络上做出一些延展。因此,现在再来讲西方经济学,基本的工作就是介绍和诠释已有的理论成果而非做出什么新贡献。既然这样,何不把诠释的工作做得更人性化一点呢?在这方面,张世贤老师就做了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他自己是经济学博士,按照小人之心(比如我自己)来度君子之腹,越把经济学弄得高深莫测,才越能显得经济学博士的不一般,张老师显然不这么想。他用幽默的文笔、巧妙的比喻来告诉读者:经济学其实就是那么回事,并不神秘,而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非常实用的理论。 值得一提的是,张世贤老师的《经济学演义》,用了大量的三国的典故,这就使这本科普性质的读物,增加了很强的趣味性。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可能是中国传播最广的文学作品了。即使是贩夫走卒,也都津津乐道。所以,张老师选择三国演义作为虚拟人物和事件的来源,可谓独具匠心。使人们读起来更加产生“无厘头”式的幽默效果,也就拉近了经济学理论和普罗大众的距离。比如,同样是阐述科斯定理,张五常用的例子是北美哈德逊河的大马哈鱼来说明,而张世贤老师则拿司马懿和诸葛亮共用汉江来“说事儿”,后者无疑离我们中国的读者更近。 如果你想轻松地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建议你读张世贤老师的这本《经济学演义》。你大可不必正襟危坐、煞有介事,只需在茶余饭后想起来时随手翻阅,就可以教会你很多有用的知识,使你产生很多感悟

远播网高考频道为广大外贸报关员学习者提供最便捷的服务,其中有海量资料、历年真题题库、模拟试卷、考试线上系统测试、远端教育直播现场、完善的资讯类等所有比较全面的资讯,尽请您到“远播网报关员”频道去看看,经常关注此网站你会受益匪浅。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你要看学校的安排。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历史阶段的法学 与政治经济学生产关系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生产关系是决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本关系

你可以买一本新的辅导书,后面都有再说也不考这一科了

经济学的话要考数三

全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都不是开卷考的,这个具体可以咨询你所报考的学校和教育部门。

1)资本主义工资及其本质:资本家在劳动力市场上购买的是工人的劳动力而不是工人的劳动,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者价格。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现象方面,工资却表现为劳动的的价值或价格,因此,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其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价值一旦采取工资的形式就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似乎工人工人的全部劳动都有报酬。 2)资本主义工资基本形式: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工人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计件工资是按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支付的工资。 3)工资水平: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 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能实际买到的生活资 料和服务的数量。它能确切地反映工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既有联络,又有区别。在物价及其它有关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一致的。 但是, 由于受物价水平、 服务费用、 税收负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者的变动又往往是不一致的。

级差地租(differentialrent)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 的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   索引序列
  •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及答案解析
  •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及解析
  •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答案解析
  •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和答案解析
  •   自考政治经济学题库及答案详解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