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重点

自考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

广播电视概论自考重点

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 笔试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 笔试 3 00659 新闻摄影 5 必考 笔试 4 00642 传播学概论 6 必考 笔试 5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6 必考 笔试 6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4 必考 笔试 7 00529 文学概论(一) 7 必考 笔试 8 08250 广播电视原理 4 必考 笔试 9 08247 电视节目策划 4 必考 笔试 10 11437 主持人节目 5 必考 笔试 11 0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考核 12 00015 英语(二) 14 选考 笔试 13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6 选考 笔试 14 01181 电视节目导播 6 选考 笔试 15 01170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6 选考 笔试 16 00633 新闻学概论 6 加考 笔试 17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10 加考 笔试 18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6 加考 笔试 19 00655 报纸编辑 6 加考 笔试 20 00024 普通逻辑 4 加考 笔试 课程设置:必考课11门47学分;选考课4门32学分;加考课5门32学分。说明:1、101至104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2、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4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3、港澳不考001、002课程,须加考231课程。4、本专业仅接受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难。《广播电视概论》是2009年10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海潮、杜娟,本书花了很大的篇幅比较详尽地描述了新媒体语境下的广播电视的形态,自考比较难。广播电视学是新闻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学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广播电视概论》主要以当代的视角,全面梳理广播电视业从诞生到如今的发展历程,阐述广播电视媒介的发展规律,揭示当今媒介新技术对广播电视行业变革的深刻意义,介绍广播电视业务的最新发展动向。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自考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重点

绪论 什么叫信息? 信息论的奠基人申农从通信理论的角度把信息定义为“对不确定性的消除”。“控制论之父”维纳则从人、动物、机器的通信过程相统一的观点出发,把信息与系统的有序性联系起来,认为信息是系统的组织程度、有序程度的标志:“信息量实质上就是负熵”。我国学者居延安认为,信息是由发生源发出并用载体进行传递的,反映新内容、新知识,为接受体所理解的信号和消息。 哲学家把信号同物质、能量一起列为事物构成的三大要素。 信息包括生物、机械、人类信息三大类。人类信息又分为直接信息、间接信息、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等多种。什么是符号? 符号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其内容。符号是传播活动的要素。符号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人的感觉器官感觉到,它包括声音、文字、图像、图画、手势、姿态等。 传播、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新闻媒介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传播:传播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系统间利用一定的载体和途径所进行的有目的的信息的传递活动。传播现象的核心是“传”,它是指“观念、知识等的分享、传送或交换”。传播的五要素是:谁、说什么、怎样说、媒介、受着。 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是信息传递的载体、工具,是联系传者与受着的纽带。 传播媒介分为多种类别:人际传播(当面交流、信件沟通、电报、手机、网络等),大众传播(印刷媒体:报纸、刊物,电子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 从上诉可见,有些媒体是单一层面的,有些事全层面的,如网络、手机既是人际交流媒介,同时也是大众传播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此类媒介是完成大众传播活动的中介物,是联系传播者与社会大众的媒介。它为社会公众公开传播和提供大量信息的工具,如书籍、报纸、刊物、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 大众传播具有三个特征:(1)拥有广大的受传者;(2)信源是机构或组织;(3)采用某种技术大量复制信息。 新闻媒介:新闻媒介指以传播新闻为主要职责的媒介,多为大众传播媒介,主要有: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网络。 信息与人是什么关系? 人是信息动物:人是能够思维的高级动物,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只有在同外界进行连续信息交往的条件下,才能正常思考、生活。科学家得出的结论表明:人是力求获得关于外界最多信息的生物,最能适应环境,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最大。 广播的定义是什么? 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播送音响、图像节目的大众传播媒介。按传送方式,它可以分为无线广播和有线广播。从传播信号看,只播送声音的,称为声音广播,简称广播;同时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称为电视广播,简称电视。现在还可以加上新的传播技术:网络广播和数字广播。第一章 广播电视史前史 一、人类早期通过哪些媒介进行沟通? (一)通过视听的沟通是人类最早的传播方式 最早的人际传播主要是人际沟通---人们靠观看对方的表情、动作和收听简单的声音,此外还有少量的图画,来了解各自提供的信息。 语言的形成和使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最早的人造传播媒介是语言,它同时又是视听的内容。 口头语言能系统、形象地建立声音和客观事物、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使人类将声音同它们所知的对象分离开来,所以有助于人类更有效的利用信息、从事信息传播活动。有了语言以后,人类运用它进行口说耳听的口头传播,语言的共享区域就是信息传播的范围。 语言传播的优点是:口、耳、眼、身并用,传播的理解、接受率高,传递比较迅速、准确、丰富,且自由灵活,还有反馈及时。然而,在相应技术发明之前,口头语言转瞬即逝,其传递的信息无法离开人的记忆系统被单独的保存下来;同时口头语言将传播距离局限在声音所及的范围之内,虽然可以通过“接力棒”的方式延伸信息传播的距离,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又会造成信息的“走样”。这一切使得口头传播的局限性很大,且内容的准确性、保留型差。 文字的发明和运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文字创制经历了三个阶段:象形阶段、表意阶段和音标阶段。 优点:文字能把语言长久的记录下来,保存在记忆的知识、历史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传统法律、教义,都能以较大的保真性记载后长期保存,传向远方、传与后世。用文字传递的信息比用口头语言传递得更准确,传递范围也更广;同时也为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大规模的社会管理控制提供了可能。 文字传播是伟大的人类进步,它极大地克服了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是人类有了准确的历史记录方法。人们的经验因此能有效记录,大范围的传播、沿用,并使人类社会扩大、统一,发展、进步开始加速。文字至今仍为方便、有效的传播媒介。 缺点:文字在共时性分享信息上也有着与生俱来的短处,特别是手写传播的早期,书写、传递速度缓慢。加之不像语言已有数万年的世代相传,已演变成了人类自然习得的能力,文字则需要长期学习才能掌握;因而至今世界各国无论多么发达,都仍有一定比例的文盲,就是证明。 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 文字的初期复制主要靠人工抄写,因此速度很慢;作品储存、搬运困难、很难形成大规模的传播,甚至引发了文化的垄断。 纸张的发明,让文字插上了翅膀,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 印刷术的运用,让书籍成为最早大批量生产的信息产品,从此开始出现了大众传播媒体。 新闻媒介诞生,发明印刷机 1609年在德国出版了《报道与新闻报》,这是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伴随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出现的报纸是文字传播信息的一次伟大飞跃,它标志着人类的新闻传播从局限于亲身传播、群体传播飞跃到大众传播即面向整个社会的高效传播。 古时候曾有哪些图像传播形式和认识? (一)原始的图画及光传播 原始人最早将图画、画像、地图刻画在岩石上,以实现记录、传播的需要。 我国古时对光影的认识与应用 汉初齐少翁用纸剪的人、物在白幕后表演,用光照射,将人、物影像印在白幕上,幕外的人可以看到影像的表演。这就是产生与汉代、唐宋以后广为流传的“灯影戏”。它是光学理论初级、朴素的运用。 古代曾有哪些声音媒介,其传播效果如何? 器材发声:如手鼓、号等 语言传播:口耳相传如《荷马史诗》 第二节 近代相关科技发明 四、电的发明过程及原理是什么? 发现静电--发现电流--电动力学诞生--无线电的发明 电通信发明的顺序和规律是什么? 发明有限电报--铺设海底电缆--发明无线电通信 视觉信号记录与传输设备的发明历程是怎样的? 照相机--传真机--电影 电影技术的出现将静态的摄影技术升格为动态的图像和声音实录技术,第一次使人们有可能保留下历史活动的真实影像,而且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形象生动的艺术活动手段。 听觉信号传输设备的发明历程有什么特点? 电话--留声机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如 1、广播电视 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按照传播型号分为广播和电视;按照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或开路广播、有线广播或闭路广播、卫星广播和网上广播;按照覆盖范围分为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和国际广播;按照技术标准分为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2、新闻直播 广播电视的直播,是节目“直接播出”的简称,是指不经过预先录音或录像将事件现场情况、演播室播讲或表演同步播出的广播电视传播形式。3、滚动播出 指广播电视新闻首播之后,以正点为单位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在后续播出时新闻的重要程度增减删改,并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每次播出都增加新信息、淘汰旧内容,而非简单的重播。滚动播出是发挥广播电视传播优势、高密度大信息量播发新闻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深度和广度的重要途径。4、板块式节目 “板块”是借用地质学中的一个概念,在广播电视学中用于对集合式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形象称呼。版块式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连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型节目”。有以下特点: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5、广播电视新闻 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波或线缆系统)公开传播的正在变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6、深度报道 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体裁,而是一种报道的综合方式;广播电视传播优势的新发展;报道深度体现于对事件背后本质的揭示和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深度报道同样要以时效性和现场性取胜。把书看一下 每个老师出题风格不一样 弄清发展史 和基本的一些概念 如 什么事节目 什么是栏目 、、、、、、

广播电视概论自考重点总结

【免费定制个人学历提升方案和复习资料: 】中国传媒大学,一共需要考20门课程(含选修课), 分别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日语(二)、俄语(二)、综合英语(四)、电视艺术概论、电视采访、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电视艺术片创作、广播新闻节目创作、电视节目包装与编排、外国新闻事业史、电视传播概论、影视精品解读、非线性编辑、电视片结构、专题知识讲座、数字摄影技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论文。自考考试计划下方免费学历提升方案介绍: 201404自考03291人际关系学真题试题 格式:PDF大小:183.16KB 2018年04月自考07008采购与仓储管理真题试卷 格式:PDF大小:306.54KB自考/成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可以去道客巴巴和豆丁上看啊亲 都是分享的知识考点

简答题知识点第一章 传播概述工业文化(2016年4月真题)阿多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指以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的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他们制造出来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等特征。 拉斯韦尔模式存在哪些问题?(1)把传播过程视为一种单向传送信息过程,忽视了反馈 (2)忽视了传播过程与社会过程的联系 (3)没有指出讯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 (4)没有指出传播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反馈 传播过程中接收信息者对接收的信息做出的反应。 传播学基本模式 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其中线性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布雷多克的7W模式和申农·韦弗的通讯模式;控制论模式包括德弗勒模式,丹斯模式和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传播从功能角度,可分为哪些类型?(1)工具性传播(或实用性传播)代表学者E·托尔曼(2)消遣性传播(或娱乐性传播)代表学者 斯蒂芬森 第二章传播学简史拉扎斯菲尔德——两级传播理论格伯纳——培养理论勒温——把关人理论麦考姆斯和肖——设置议程理论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 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 二是妥协式解读 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李普曼1922年李普曼出版《舆论学》,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提出了如今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还提出了“虚拟环境”和“刻板形象”两个概念。 西梅尔认为,社会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社会的人是由特定的信息渠道相互连接的,社会就好比是一张巨大的传播网络 传播学经验学派形成以来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包括(1)霍夫兰的说服研究(2)拉斯韦尔的宣传研究 霍尔的受众解码形式:(1)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完全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解读讯息;(2)妥协式的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身社背景来理解讯息(3)反向解读或者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作完全相反的理解。 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影响地球村概念的提出者:麦克卢汉新媒体:相对于报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它们建立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以对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方式,体现出充分的交互性,个性化和共享性以及媒介融合的趋势。 人类传播革命有哪些规律:从人类传播经历的五次革命看,人类传播革命的步伐呈加速状态发展,新技术出现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传播符号,传播科技呈叠加状态发展;各种传播手段呈整合状态发展;信息复制和传送的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和知识的增加和积累呈金字塔状发展。 第四章:传播制度的建构(上)19世纪中期系统总结自由主义理论的著作《论自由》,作者是约翰·密尔水门事件发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客观性和公共利益至上社会责任理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理论作了哪些修正:(1)明确否认了绝对的自由,只承认相对的,有条件的自由;(2)大众自由和大众传媒自由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3)大众传媒必须为公众和社会利益服务,对社会负责(4)政府有约束责任,如果大众传媒侵害公众和社会利益,政府应出面管束媒介行为《新闻工作者守则》是1908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办人,沃尔特·威廉斯提出指定。 第五章 传播制度的建构(下)大众传播对文化的消极作用:降低大众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湮灭文化的独创性和个性,助长社会的消费主义倾向。为什么是说经济发展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1)经济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水平的提高,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每一次传播革命都离不开经济和技术的支持,通讯技术和交通的进步也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了保障。(2)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也相应提高,为媒介消费提供了广阔空间。(3)经济发展为大众传播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霸权:意大利葛兰西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和大众传播等方式实现对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使被统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第六章 传播活动的实践表达自由:人们发表意见的自由,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实现其他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相比传统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受众不再被动的接收信息,相反他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发出信息;传者既有组织,更有个人;传播手段兼容并包;传播速度更快。人际传播的特点: 社会性, 互动性,灵活性,个体性。第七章 传播主体的互动传者的特性:代表性,专业性,自主性,机构性传者的权利:采访权,批评权,编辑权,秘匿权,报道权,安全保护权传者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人民利益; 坚持社会效益至上原则;尊重采访对象个人隐私义务;不以权谋私,不行贿索贿的义务;与职业相关的契约义务受者的权利:传布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隐私权 第八章 传播效果的探索什么是传播效果?传播效果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传播效果是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阶段:(1)早期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直接来源于大众社会的概念,认为大众传媒是对每一个人都具有强效果,而且效果是一样的。(2)随后的研究,逐渐对这一思想提出疑问,新的理论假设大众传播效果具有选择性,是有限的(3)随着研究的深入,着重短期,直接的效果研究也遭到怀疑,不得不又一次修改,转向研究媒介间接,长期的效果。“火星人入侵”的研究,挑战了“魔弹论”,为“选择性理解理论”研究开辟了一条道路沉默的螺旋:人的社会性导致人们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以免陷入孤立状态;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广播电视概论自考重点知识

课程设置: 序号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学分 类型 考试方式 1 0370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必考 笔试 2 03709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4 必考 笔试 3 00659 新闻摄影 5 必考 笔试 4 00642 传播学概论 6 必考 笔试 5 00660 外国新闻事业史 6 必考 笔试 6 00662 新闻事业管理 4 必考 笔试 7 00529 文学概论(一) 7 必考 笔试 8 08250 广播电视原理 4 必考 笔试 9 08247 电视节目策划 4 必考 笔试 10 11437 主持人节目 5 必考 笔试 11 06999 毕业论文 不计学分 必考 实践考核 12 00015 英语(二) 14 选考 笔试 13 00658 新闻评论写作 6 选考 笔试 14 01181 电视节目导播 6 选考 笔试 15 01170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 6 选考 笔试 16 00633 新闻学概论 6 加考 笔试 17 00654 新闻采访写作 10 加考 笔试 18 00653 中国新闻事业史 6 加考 笔试 19 00655 报纸编辑 6 加考 笔试 20 00024 普通逻辑 4 加考 笔试 课程设置:必考课11门47学分;选考课4门32学分;加考课5门32学分。说明:1、101至104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2、毕业生可直接报考本专业,其他专业专科(或以上)毕业生报考本专业,须加考201至204课程,已取得相同名称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免考。3、港澳不考001、002课程,须加考231课程。4、本专业仅接受专科(或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自考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试课程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文化导论、影视摄影技术、电视画面编辑基础、电视摄影造型基础、数字制作技术基础、视听元素组合训练、电视作品赏析、视听元素、写作基础与应用、影视声音艺术。 自考报名条件 1、凡具有本省正式户籍的公民,不受年龄、职业、学历的限制,均可就近报名并参加考试。外省在我省工作学习的人员,也可就近报名参加考试。 2、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或备案的各类高等学校的专科毕业生,可直接申请报考本科段(独立本科段)。 3、考生专科(基础科段)、本科段(独立本科段)可同时兼报,但在领取本科毕业证书前必须先获取专科毕业证书。 4、实践性学习环节考核、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考核等,须按规定在本专业涉及实践课程理论考试全部合格后才能报考。 5、提倡在职人员按照学用一致、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报考专业。对某些行业性较强的专业(如公安管理、医学类专业等)将根据专业考试计划的要求限制报考对象。 自考网上报名流程 1、登录各地自考网上报名网站(新生需注册并填写相关资料,老生根据自己之前的账号进行登陆)。 2、到自考办网站规定的指定银行办理一张缴费用银行卡。 3、办理银行卡后的新生,和有银行卡的老考生按照报名网站规定的报名流程完成网上报名。 4、网上报名成功后的新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到自考办指定的地点进行摄像制作准考证。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广播电视编导本科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传播学概论、电视艺术概论、非线性编辑、电视节目导播、电视文艺编导、广播新闻节目创作、英语(二)、外国新闻事业史、电视采访、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实践)、电视艺术片创作、电视节目包装与编排、电视片结构、电视摄像基础(实践)、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自考报名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按省教育考试院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报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2、已公布停考的专业,仅限在籍考生按有关文件规定报考。3、考生报考自学考试本科层次专业,申请毕业时须通过“前置学历”认证。如果不能提供专科或以上学历证书是无法办理自考本科毕业的。自考毕业条件1、考完本专业考试计划所规定的理论课程且考试成绩合格。2、完成该专业所规定的实践性环节课程考核,并取得合格成绩。3、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4、办理本科毕业证书者,必须具有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及以上毕业证书。自考/成人高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选择主考院校及专业、不清楚自考/成考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1.编导的文学常识 第一部分 考试环节及科目 一、考试环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术科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笔试满分160分,面试满分140分。 二、考试科目 1、笔试(满分160分) ①科目一: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综合知识30分,命题写作50分,共80分) ②科目二:影视作品分析(80分) 2、面试(满分140分) ①科目一:命题演讲、命题讲故事或根据材料编故事(70分) ②科目二:回答考官提问(30分) ③科目三:自我介绍(10分) ④科目四: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30分)第二部分 《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考试大纲 一、综合知识部分 (一)考核目标 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设立综合知识考试科目,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 3.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二)考试形式 1.闭卷集中考试,满分30分。 2.与命题写作合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3.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 (三)考试要求 1.对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3.卷面整洁。 (四)考核知识点 1.文学常识: (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 (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 (5)“三曹七子” (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8)“三言二拍” (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 (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 (12)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 (13)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 (14)曹禺的戏剧作品 (15)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和田汉的戏剧创作 (16)“茅盾文学奖” (17)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 (1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9)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20)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 (21)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 (22)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 (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 (24) *** 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5)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 (26)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 2.艺术常识: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3)南戏与昆曲及其重要剧作 (4)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及其艺术成就 (5)李渔及其戏剧理论 (6)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的行当、京剧四大名旦及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 (7)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品 (8)戏剧的种类,如悲剧、喜剧、悲喜剧等 (9)戏剧性 (10)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 (11)莎士比亚和他的四大悲剧作品 (12)三一律 (13)欧洲现代戏剧之父及其四大社会问题剧 (14)契柯夫及其戏剧代表作品 (15)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16)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剧作家和他们的重要戏剧作品 (17)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及其戏剧代表作 (18)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及西洋乐器的基本分类 (19)器乐演奏形式的分类 (20)声乐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分类 (21)古典音乐 (22)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威尔地、约翰·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3)音乐的体裁,如交响乐、摇滚乐、爵士乐等 (24)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 (25)聂耳、冼星海、陈钢、贺绿汀、华彦钧、雷振邦、王洛宾等作曲家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 (26)电影音乐 (27)民间舞蹈 (28)现代舞 (29)芭蕾舞剧 (30)“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 (31)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 (32)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顾闳中、张择端、齐白石、徐悲鸿、黄永玉等画家及。 2.编导的文学常识 第一部分 考试环节及科目 一、考试环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术科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笔试满分160分,面试满分140分。 二、考试科目 1、笔试(满分160分) ①科目一: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综合知识30分,命题写作50分,共80分) ②科目二:影视作品分析(80分) 2、面试(满分140分) ①科目一:命题演讲、命题讲故事或根据材料编故事(70分) ②科目二:回答考官提问(30分) ③科目三:自我介绍(10分) ④科目四: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30分)第二部分 《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考试大纲 一、综合知识部分 (一)考核目标 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设立综合知识考试科目,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 3.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二)考试形式 1.闭卷集中考试,满分30分。 2.与命题写作合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 3.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 (三)考试要求 1.对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3.卷面整洁。 (四)考核知识点 1.文学常识: (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 (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 (5)“三曹七子” (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8)“三言二拍” (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 (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 (12)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 (13)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 (14)曹禺的戏剧作品 (15)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和田汉的戏剧创作 (16)“茅盾文学奖” (17)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 (1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9)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20)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 (21)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 (22)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 (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 (24) *** 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5)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 (26)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 2.艺术常识: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3)南戏与昆曲及其重要剧作 (4)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及其艺术成就 (5)李渔及其戏剧理论 (6)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的行当、京剧四大名旦及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 (7)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品 (8)戏剧的种类,如悲剧、喜剧、悲喜剧等 (9)戏剧性 (10)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 (11)莎士比亚和他的四大悲剧作品 (12)三一律 (13)欧洲现代戏剧之父及其四大社会问题剧 (14)契柯夫及其戏剧代表作品 (15)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16)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剧作家和他们的重要戏剧作品 (17)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及其戏剧代表作 (18)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及西洋乐器的基本分类 (19)器乐演奏形式的分类 (20)声乐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分类 (21)古典音乐 (22)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威尔地、约翰·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3)音乐的体裁,如交响乐、摇滚乐、爵士乐等 (24)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 (25)聂耳、冼星海、陈钢、贺绿汀、华彦钧、雷振邦、王洛宾等作曲家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 (26)电影音乐 (27)民间舞蹈 (28)现代舞 (29)芭蕾舞剧 (30)“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 (31)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 (32)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顾闳中、张择端、齐白石、徐悲鸿、黄永玉等画家及。 3.编导的文学常识 第一部分 考试环节及科目 一、考试环节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术科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组成,满分300分,其中笔试满分160分,面试满分140分。 二、考试科目 1、笔试(满分160分) ①科目一: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综合知识30分,命题写作50分,共80分) ②科目二:影视作品分析(80分) 2、面试(满分140分) ①科目一:命题演讲、命题讲故事或根据材料编故事(70分) ②科目二:回答考官提问(30分) ③科目三:自我介绍(10分) ④科目四:特长展示(声乐、器乐、舞蹈、曲艺等,30分)第二部分 《综合知识及命题写作》考试大纲 一、综合知识部分 (一)考核目标 具备一定的文学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常识和素养,是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因此,设立综合知识考试科目,旨在达到以下考核目标: 1.考查考生对中学语文教材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戏剧、戏曲、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常识。 3.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今后学习和将来从事本专业所应具备的广播电影电视基本常识。 (二)考试形式 1.闭卷集中考试,满分30分。 2.与命题写作合卷考试,时间共90分钟。 3.考试题型为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和简答题。 (三)考试要求 1.对基本知识识记准确,对基本概念理解正确。 2.文字通顺,表述准确。 3.卷面整洁。 (四)考核知识点 1.文学常识: (1)《诗经》中的民歌代表作与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源头 (2)屈原、《楚辞》与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源头 (3)《左传》与编年体史书 (4)司马迁、《史记》与纪传体史书 (5)“三曹七子” (6)“唐诗宋词”的重要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7)散文“唐宋八大家”及其代表作 (8)“三言二拍” (9)中国章回小说与四大古典名著的成就 (10)鲁迅小说和杂文的主要成就 (11)郭沫若的诗歌和历史剧作品 (12)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 (13)老舍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作品 (14)曹禺的戏剧作品 (15)沈从文、丁玲、周立波的小说和田汉的戏剧创作 (16)“茅盾文学奖” (17)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戏剧 (18)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9)巴尔扎克和他的《人间喜剧》 (20)普希金和他的诗歌创作 (21)托尔斯泰和他的长篇小说 (22)高尔基和他的文学成就 (23)海明威、卡夫卡的小说 (24) *** 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25)泰戈尔和他的文学成就 (26)文学体裁的“三分法”与“四分法” 2.艺术常识: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 (2)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3)南戏与昆曲及其重要剧作 (4)中国古典四大名剧及其艺术成就 (5)李渔及其戏剧理论 (6)四大徽班与京剧的形成、京剧的“四功五法”、京剧的行当、京剧四大名旦及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 (7)重要的地方戏曲剧种及其代表作品 (8)戏剧的种类,如悲剧、喜剧、悲喜剧等 (9)戏剧性 (10)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及其代表作品 (11)莎士比亚和他的四大悲剧作品 (12)三一律 (13)欧洲现代戏剧之父及其四大社会问题剧 (14)契柯夫及其戏剧代表作品 (15)世界三大戏剧体系 (16)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与荒诞派戏剧及其代表剧作家和他们的重要戏剧作品 (17)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及其戏剧代表作 (18)民族乐器的基本分类及西洋乐器的基本分类 (19)器乐演奏形式的分类 (20)声乐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分类 (21)古典音乐 (22)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威尔地、约翰·施特劳斯、柴科夫斯基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23)音乐的体裁,如交响乐、摇滚乐、爵士乐等 (24)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及通俗唱法 (25)聂耳、冼星海、陈钢、贺绿汀、华彦钧、雷振邦、王洛宾等作曲家及其各自的代表作品 (26)电影音乐 (27)民间舞蹈 (28)现代舞 (29)芭蕾舞剧 (30)“文房四宝”与“书法五体” (31)中国绘画的三大题材 (32)顾恺之、阎立本、吴道子、顾闳中、张择端、齐白石、徐悲鸿、黄永玉等画家及 4.关于广播电视编导的一些知识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国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艺术摄影、音响设计、音响导演、撰稿、编剧、制作、社教及文艺类节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广播电视艺术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制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创作、管理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新闻传播学 主要课程:传播学、电视艺术概论、戏剧艺术概论、中国戏曲、影视作品分析、视听语言、电视节目制作、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电视节目策划、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主持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作业练习、认识实习、毕业作业、毕业实习等。课程作业练习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要求安排,认识实习在寒暑假中完成,毕业作业安排在毕业实习之前5周在校内完成。毕业实习一般安排20周,毕业实习结束后要求交回毕业实习作业和毕业实习鉴定,毕业实习作业与毕业论文同时考核。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导演、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 5.高清电视的基本知识 高清播放机、无线高清机顶盒 专业销售。 北京市超凡鸿运科技有限公司1、HDTV-High Difinition Television高清电视,高清电视不等于数字电视,HDTV有2种:模拟HDTV(日本1990年开始研制,1992年试播)和数字HDTV(数字技术产生后) SDTV-Standard Difinition Television 2、高清:是多项技术的共同结晶:数字电视技术、先进的像素与分辨率技术和广播技术。数字电视采用与计算机相同的数字编码方式,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处理。 图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鲜艳。但是数字电视要达到高清水平,还得依靠广播技术。 数字技术可以让电视台采用比普通模拟电视高得多的分辨率来播出节目,也就是所说的高清晰度。 3、480i,1080i,720p i:interlaced隔行扫描 p:progressive逐行扫描 4、各国对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完全转换时间表 荷兰:2006年12月11日终止播放模拟信号,成为全球第一个完全使用数字信号电视的国家 加拿大:没有中止模拟节目播出的具体计划 美国: 计划时间是 2009 年 4 月 7 日 日本: 计划时间是 2011年 中国: 计划时间是 2015年 欧洲: 德国预计2010年,但可能推迟到2016年;英国预计2012年,推迟到2015年;意大利预计2006年,推迟到2020年。 5、特点:高清电视标准中提高了分辨率,采用了逐行扫描和提高帧频的技术,更符合人们的观看16:9的宽画幅,提高了电视的收看效果。 6、高清技术(HDTV)标准 1)电视制式的技术特征 当前电视制式的主要技术特征是行频、场频、扫描方式、宽高比。 制式决定了电视所携带的信息量和显示质量。数字高清是多种制式并存,针对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制式。 2)HDTV清晰度等级 HDTV有清晰度等级不同的图像三种显示格式,分别是:720P(1280*720P),1080/60i/50i(1920*1080i),1080/24p/25p/30p(1920*1080p)(p:逐行扫描; i: 隔行扫描) 1920*1080i是清晰度指标最高的,广电总局于2000年8月发布了GY/T 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标准,将1080/50i确定为中国的高清晰度电视信号源标准,采用1080/50i作为高清信号源标准的一个突出优点是1080/50i与我国现行的标清信号源576/50i (PAL)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上/下变换,为顺利从标清向高清过渡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080/24P(简称24P或24F)是一种专门用于后期制作的高清晰度电视格式,它采用的24帧逐行扫描方式与每秒24幅画面的电影胶片具有每帧电视图像与每幅画面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在进行胶片与磁带的相互转换时不会产生因帧频变换而带来的图像质量损失。 1080/24P是电影与电视结合的最佳桥梁,已经被美国的节目制作行业,特别是采用胶片作为前期拍摄的节目制作公司接受为后期制作的标准,正在成为国际间高清晰度电视节目的交换标准。 3)码率显著的提高 计算下HDTV的基带码流。 根据SMPTE 274M数字电视标准中,采用10比特量化时,HD数字电视信号的基带码率是1485Mbps(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2个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 74.25(MHz)*10 (Bit)+2*37.125(MHz)*10(Bit)),其中有效码率为829.44Mbps。而根据ITU-R601数字电视标准,采用10比特量化时,SD数字电视信号的基带码率是270Mbps,其有效码率为165.888Mbps。 因此,HDTV的绝对码率是旧的PAL制SDTV的5.5倍,有效码率是SDTV的5倍。高码率成为高清节目的最大特点,是制作与传输环节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7、高清信号的传输 1)高清信号的传输方式:模拟、数字。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即将播出的高清电视不可能采用模拟传输方式。 数字信号的传播速率达每秒19.39兆字节,如此大的数据流传输速度保证了数字电视的高清晰度。所以高清电视的播出就牵涉到了数字电视的传输问题。 在中国,卫星数字电视的传输,国家采用DVB-S标准;广电总局推荐使用DVB-C作为中国有线数字电视传输的行业标准。地面播出数字传输技术标准还没有确定,但同时根据目前的技术,数字电视的地面传输还不能支持高清节目。 2)传输过程中使用的压缩编码 HD的基带码流高达1.5Gb/s。与标清服务相比,分发高质量HD节目需要5倍的带宽。 传输高清信号首先要对其进行压缩。采取有效的压缩办法,从质量和效率上去平衡,从而保证基于目前IT技术的网络能够满足高清节目所要求的带宽和存储量。 目前的HDTV传输压缩标准DVC-S,DVB-C使用的是MPEG-2压缩编码。后来发展起来的WMV9,H.264等编码压缩技术与MPEG-2相比,能节省一半多的带宽,这将对HD节目的分发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下一代HDTV传输压缩标准中,MPEG-4和微软的编解码方案(正从Windows Media 9变体为Video Codec-1/VC-1)竞争激烈。在欧洲,MPEG-4占上风。 Premiere World将把MPEG-4用于其下一代压缩。去年推出HD业务的法国广播机构也在考虑MPEG-4。 但目前MPEG-4要求相当高的许可费用。 对于VC-1,虽然VC-1是蓝光盘和HD-DVD解码方案的一部分,但至今还不是一种标准。 有些广播机构质疑微软方案在专业领域的表现。但在端到端系统解决方面,微软已提出方案,并获。 6.关于影视编导的知识 影评:研究性、理论性、欣赏性 电影:通过照相录音手段,把外界影像,以及声音摄入在胶片上,放影视相,声音等内容。 (附电主观意识,具有文学性,注重冲突性,绘画性,用二维画面表现三维让人感受四维空间。) 电影艺术:通过表演、造型、音乐、蒙太奇,以电影艺术,以画面和声音为媒介,在银幕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电影特点:高度逼真性、假定性、综合性、运动性、群众性。 景别:在镜头镜框焦距固定的前提下取景距离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画面,这些不同的画面称为景别。 镜头远近形成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作用:1营造磅礴的气势2用来抒情表现一定优美的情调 3刻画渺小、孤独、悲愤的气势 全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的全貌的影视画面,塑造环境中人或物表现人物间相应性格特点。 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大部分。作用:既展示人物的形体动作又展示人物的神态使观众对人物认识有整体感,表现两三个人在当中的活动,让观众注意到他们间的关系。 近景:胸部以上或与此相当的景物,肩部的影视。画面表现透露人物性格的面部表情和细微的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中产生与人物的感情交流。 特写:表现成年人局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对象细部或局部的画面。细节善于展现人物的细微形体变化直接反应人物的内心活动将人物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达给观众,这些细微的动作引起观众的注意强调特定的含意。 蒙太奇含义:将电影的镜头与镜头进行分配、剪辑、衔接、组合,以组成电影的片段和场面,最后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的艺术手段。 蒙太奇功能:叙事作用,打乱时间顺序来表现若干镜头;按不同的景别,不同的空间造型;按一定的艺术要求,组合形成流畅的顺序,带来影片的时空变化,情节发展,人物性格的形成,使故事不断的变化发展,将静态艺术转化为动态艺术。 引寓蒙太奇:是一种独特的电影比喻,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或交替表现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的表达,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引寓蒙太奇往往将类比的不同事件之间具有某种相类似的特征突出出来以引起观众的联想领会导演的寓意或领略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从而深化并丰富事件的形象,情节发展上力求贴切、自然、含蓄、图解、直露。 顺序蒙太奇:将许多镜头按逻辑时间顺序分段聚集在一起使各种片段成为有意义的整体主要用于讲述故事展现事件。 平行蒙太奇:运用平行发展的手法把同一时间内发生在不同场合的事件连接起来交替出现在荧幕上使剧情发展紧凑有序。 作用:1具有张力有紧凑感2有条不紊,脉络清晰 对比蒙太奇:会叙述关联的对比关系为意,把两个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形象连接在一起进行对比形成强烈鲜明对比从而达到增强印象启迪思想,这种对贫与富、乐与苦、生与死、高尚与卑下、胜利与失败,在形式上有景别的大小角度的俯仰,光线的明暗,色彩的冷暖和浓淡,声音的强弱,动与静强烈的对比产生相互强调,相互冲突的作用,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强化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在默片时代运用比较广泛。 色彩蒙太奇:用色彩和黑白镜头交叉剪辑,形成色彩的强烈对比和迅速变化,以展现各种时空的事态变化与发展,表现乐心境的外化。 声画蒙太奇:把各自独立的没有直接联系的声音画面有机组合起来同步同位从而产生新的寓意升华产生新的思想含义。 交叉蒙太奇:是由平行蒙太奇发展而来的,平行蒙太奇只是注重情节的统一主题的一致,剧情或事件的内在联系而交叉蒙太奇则是把并列表现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索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和迅速频繁的交替表现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或决定另一条或数条线索的发展互相依存,依次促进,最后几条线索汇合在一起。 作用:造成激烈紧张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新,引起悬念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手法影片中常用来表现追捕和惊险的场面。 心理蒙太奇:通过镜头组接或声音画面有机结合直接而生动的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例如表现人物的闪念、回忆、梦境、幻觉、想象、思索甚至潜意识的活动。 心理蒙太奇是人物心理描写的重要手段。特点:形象(声音或画面)的片段性,叙述的不连续性节奏的跳跃性带有人物的强烈主观色彩。 心理蒙太奇在现代电影中运用比较广泛。 复现蒙太奇:代表一定寓意的镜头或场面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造成强调对比互相渲染等艺术效果。 元素包括人物、景物、场面、动作、调度、物件、细节、语言、音乐、音响、光影、色彩等。产生独特寓意特殊的艺术效果,特别是人物命运性格生理变化,以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同构蒙太奇:1用相同或相似的空间结构(指具体的东西)转换场产生不同的叙事作用。2人物关系的同构,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共同爱好、观点等把几个不同人物有效地结合起来。 蒙太奇段落:影片中有若干蒙太奇句子或场面有机组合的可以表现相当完整大的大单元,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中的情节自然段落来划分。 关于电影的色彩 色彩具有表情性影视的色彩无疑是表达情感的方式。 色调:影视画面中总的色彩的组织与配置他与某种颜色为主导,使画面呈现出。 7.考编导专业 电视编导的专业及方向(考试内容) 一、广播编导专业 初试:①面试 形象考察、自我介绍 ②回答主考老师提问 复试:①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 ②影视作品评析(看片分析) 二、广播编导专业(电视编导方向) 初试:①面试 自我介绍 ②回答主考老师提问(高中所学知识) 复试:①面试 a回答考官提问 b命题演讲(根据背景材料提示自己命题演讲) ②笔试 电视节目分析 三、广播编导专业(文艺编导方向) 初试:①自我介绍 ②特长展示 ③回答考官提问 复试:①面试 a根据考官提供的背景资料谈自己的观点(即兴评述) b回答考官提问 ②笔试:电视作品分析 【参考用书:《影视传媒专业高考指南》(中央戏剧学院教师编写.中国传媒出版社出版,中国影视编导网有售.咨询qq905001818.一本决对有用的教学用书和学习用书.查看目录请登录中国影视编导网 )】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如 1、广播电视 一般认为,通过无线电波或通过导线向广大地区或一定区域传送声像节目,统称为广播。按照传播型号分为广播和电视;按照传输方式分为无线广播或开路广播、有线广播或闭路广播、卫星广播和网上广播;按照覆盖范围分为地方广播、全国广播和国际广播;按照技术标准分为模拟广播和数字广播。2、新闻直播 广播电视的直播,是节目“直接播出”的简称,是指不经过预先录音或录像将事件现场情况、演播室播讲或表演同步播出的广播电视传播形式。3、滚动播出 指广播电视新闻首播之后,以正点为单位增加新闻播出次数,在后续播出时新闻的重要程度增减删改,并随着事件的发展变化,每次播出都增加新信息、淘汰旧内容,而非简单的重播。滚动播出是发挥广播电视传播优势、高密度大信息量播发新闻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深度和广度的重要途径。4、板块式节目 “板块”是借用地质学中的一个概念,在广播电视学中用于对集合式广播电视节目的一种形象称呼。版块式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连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型节目”。有以下特点:板块式节目编排集中,时间长度基本固定;板块式节目子栏目内容相互关联;板块式节目内容具有多元性、多向性的特点。5、广播电视新闻 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波或线缆系统)公开传播的正在变动或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6、深度报道 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不是一种新闻体裁,而是一种报道的综合方式;广播电视传播优势的新发展;报道深度体现于对事件背后本质的揭示和信息之间的相关性的分析;深度报道同样要以时效性和现场性取胜。把书看一下 每个老师出题风格不一样 弄清发展史 和基本的一些概念 如 什么事节目 什么是栏目 、、、、、、

1.广播电视定义(名词解释) 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和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媒介。人们凭借电子音像技术有意识建立大众传播媒介,向期望的受众传送专门制作的声音和图像节目。 2.广播的诞生与发展(填空) (1)1873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威尔发表了《电磁论》在理论上确立了电磁学,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2)广播之父:费森登 (3)第一家广播电台是美国的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4)英国人贝尔德由于第一次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1928年,贝尔德首次进行彩色电视实验。 (5)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座电2)广播之父:费森登 (3)第一家广播电台是美国的KDKA电台,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播音。这标志着广播事业的诞生。 (4)英国人贝尔德由于第一次完成长距离短波传送图像而被后人称为“电视之父”。1928年,贝尔德首次进行彩色电视实验。 (5)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座电视台,并于11月2日开始了电视节目的定期播出,标志着世界电视事业诞生。 (6)1940年美国无线电公司首先试制成功彩色电视。1954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正式播出彩色电视节目,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办彩色电视的国家。 3.广播电视传输特性(简答) (1)迅速及时的时效性(现场直播)(2)高度综合的连续性:连续播出;符号;内容;传播形式(3)深入社会的渗透性:直接;接受免费;一次性投资;感情色彩;直面现实;便捷轻松;文化程度(4)传播过程的参与性:热线电话 现场观众 4.广播声音的三要素(填空):语言,音响,音乐。 5.广播中音响的作用(简答) (1)充当广播电台和节目的标志(开始曲);(2)组成广播中的文艺性节目(音乐广播);(3)配乐广播,渲染情绪,烘托气氛;(4)作为新闻节目内容的间隔或过渡,调整节目节奏,活跃节目的连接。 6电视声音的作用(简答) (1)加强新闻报道的真实感,揭示报道的思想内涵。(2)烘托环境气氛,交代、渲染事件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报道主题。(3)声音的叙事功能,可以扩展画面的时空,扩大新闻的信息量。(4)声音可以使画面连接流畅、顺利。(5)声音有助于静止的画面“活动”起来。 7.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填空,名词解释,论述) (1)声画合一:声音和画面传播的具体内容完全一致,即画面中出现的人和物就是声音的发音体,或声音就是在具体说明画面中的事物情景。 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同期声音响和电视实况转播都是声画合一。它常用来传播重大新闻事实,是目前国际电视新闻界普遍采用的报道方式。2)声画对位:又称声画对列。就是指镜头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彼此表达不同的内容,又在各自独立发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单是画面或单是声音所不能完成的整体效果。对于形象活动有特点,能明白传达的信息,而观众疑问又是画面无法表达的新闻;以及记者没赶上现场拍摄有关画面,但又非得报道的重大新闻;以及电视新闻评论可采用声画对位。 (3)声画合一和声画对位的综合组合: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讲话与同期声音响,主持人与记者在现场报道中叙述画面的声音,都是与电视画面形成声画合一的方式。而画面则刚发生的事件或事实,记者评述却已在追溯历史社会背景,作分析比较时,声音与画面就是对位对列的方式。主持人新闻节目与现场新闻报道中,声画合一与对位的综合运用常收到好效果。当然也要防止将声画合一误解为“看画解说”,将对位变成声画两张皮以及“万能”图像任意图解。8.广播电视事业的管理体制(填空):国际拥有和经营型,公共机构经营型,私营商业电视体制。 9.国家拥有和经营型广播体制的特点(简答) 所有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为国家所拥有。(1)资产为国家所有;(2)政府把它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实行直接领导和管理:任命领导成员,规定业务方针,业务活动受政府监督,经费靠国家拨款,有的辅之以受众的视听费以及广告费收入维系。(3)节目特点: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没有广告或广告比例较小。 10.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定义(名词解释)所谓“广播电视栏目化”,就是广播电视节目按周进行安排,把广播电视的播出时间按计划分割、交付给各种“栏目”,节目有既定的播出时间和长度、有规律地周而复始地播出。11.广播电视节目栏目化的原因(简答): (1)栏目化是广播电视播出有序化管理的需要(2)栏目化有利于发挥广播电视的多种功能 (3)栏目化是广播电视联系观众、增强观众参与度、加强双向交流的需要。 12.广播电视节目的板块化定义(名词解释) 板块化广播电视节目是指具有基本固定播出时段及周期,节目内容融新闻、信息、服务、文化娱乐等多种节目类型为一体,多采用主持人串联形式播出的大时段节目,亦称“杂志型节目”。13.以一板块化节目为例分析其组成模式和传播优势(论述)(答题角度及要点) (1)组成模式:内容集约式:将多数受众在某一时段希望获得的信息内容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中的模式《朝闻天下》《第一时间》;对象集约式:将某一类受众特殊需要的内容集中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中的模式《家政女皇》;混合式:将各种受众的各种需要集中组合到一个板块节目中的模式《双休日》。 (2)传播优势:具有连贯性强的特点(承先启后 连续注意力);具有比较明确的选择性(受众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接受到其需要的节目);受众的接受兴趣集中,有助于收听(收视)率的提高(集中满足目标受众的需求)连续剧《敌营十八年》(5)1980年,我国第一电视奖“飞天奖”创建 17.我国电视剧产业发展的现状,成就和不足(论述) 现状及成就:(1)电视剧数量成倍增长,题材更加广泛。(2)涌现出一些优秀剧目。(品种)(《闯关东》《潜伏》《奋斗》《士兵突击》)(3)电视剧创作队伍茁壮成长(海岩作品《五星大饭店》《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玉观音》《永不瞑目》《一米阳光》《便衣警察》)(4)国外、港台电视剧作为新的电视节目来源,已成为电视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我们的过去》1979年菲律宾)(《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我叫金三顺》) 不足:(1)数量庞大,精品不多:积压浪费:广电总局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40%已经生产出来的电视剧是没有播出平台的。 缺少精品:总量上供大于求,精品电视剧求大于供,是一种相对过剩。“每年1.4万多集的电视剧,其中最多只有三四千集是精品。”苗棣(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教授)。 (2)题材雷同,且“厚古薄今”:古装民国戏居多,而优秀现代题材的作品缺少力作。(清宫戏、穿越剧)(3)海外发行份额不大:我国电视剧输出的主要市场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由于它们都存在着一定的华语节目,为电视剧的海外发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但自从2004年后,海外市场逐渐萎缩。这与制作水平、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有很大的关系。 18.真人秀节目定义(名词解释) “真人秀”节目又称Reality TV,即真实电视,是指由普通的人(非扮演者),在规定的情境中按照制定的游戏规则,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为了一个明确目的去做出自己的行动,同时被记录下来而做成一集节目。 19.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及如何看待,试举例说明(论述) 20.西方纪录片发展的三位大师级代表作(填空):(1)罗伯特·弗拉哈迪——“纪录片作为一种探险纪实方式”,代表作品为《北方纳努克》、《亚兰岛人》、《路易斯安娜州的故事》被尊为世界“纪录电影之父”(纪录片之父)和影视人类学鼻祖。(2)吉加·维尔托夫——“电影眼睛派”,代表作有《电影眼睛》,《持摄影机的人》,《关于列宁的三支歌》,“电影眼睛”理论——真实地记录现实并引导观众达到明确的思想结论。(3)约翰·格里尔逊——“我视电影为讲坛”,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学生,英国纪录电影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有《漂网渔船》,《锡兰之歌》,《丘吉尔岛》(4)格里逊模式:它往往是先写好稿本再配画面,所以必然从头到尾灌满解说,因为负有宣传使命,便自然主题先行。 21.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的演变(简答,论述) (1)格里尔逊式:“英国纪录电影学派”。主张纪录片应当是富有创造性地对真实生活场景作出处理,是一种直接的宣传手段。(画面加解说词,封闭式的说教模式) (2)“真实电影”式:历史可追溯到“电影眼睛”派,60年代兴盛(让·鲁什)。主张“让主体自己说话”。弥补了“格里尔逊式”纪实性不够的缺陷,然而,纯粹的“真实电影”很难向观众提供历史、社会背景,以及未来的展望、推测等,有时传授双方都对此感到困惑。 (3)访问谈话式: 事件的目击者或参与者,直接在摄像机前讲述他们的故事,或者是发人深省的揭露,或者是事件真相的佐证,形成当代纪录片的标准模式。 (4)个人追述式:将叙述者的议论混杂于访问会见之中,又使制片人的画外音同屏幕上的字幕相结合,来直截了当地表达作者观点。集中前三者优点。 22.音响报道的定义(名词解释) 有实况音响并配有新闻解说的,称为音响报道。它把语言、音乐、音响这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呈现新闻现场各种声音的一种报道形式。 23.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1)定义:系列报道:围绕某个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多次性报道。 连续报道:对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在一定阶段围绕相关情况的发展变化所进行的持续性的报道。 (2)比较异同:相同之处:两者都具有新闻性,都是由多个独立的报道构成的;都是出现多次的连续性的报道。 题材的差异 连续报道的题材多为事件性新闻,系列报道的题材多为非事件性新闻。连续报道的题材一般都是重大的突发事件。系列报道的题材没有明显的起止时间,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件新闻,多为典型性、经验性报道和反映各方面成就的报道。 时效性差异 连续报道注重时效性,即每条新闻都是最新报道,是最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系列报道注重时宜性,即适宜当前形势的报道。 报道序列的差异 连续报道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在报道顺序上采用不可更改的时序排列。系列报道结构是展示同一主题的不同侧面,报道顺序则是以人们认识的逻辑顺序为主组织安排各篇报道,使各条新闻之间产生内在的关联。 传播功能的差异 连续报道主要传播事态发展的最新信息。 系列报道主要是唱响主旋律,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24.新闻杂志节目的定义(名词解释) 它是综合性的新闻性节目,节目由主持人主持,在固定节目时间内播出,采用杂志式的综合编排方式,把不同的新闻报道形式和内容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一次节目。 形式:题材内容广泛,兼有报道和评论形式,综合多样,灵活多变。如《东方时空》《看东方》 25.节目主持人的特点(简答) (1)节目主持人是以个体身份,第一人称“我”出现在节目中,带有一定的个性特征。(2)节目主持人是在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上出现,大众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它的宣传口径必须与党和政府保持一致。

  •   索引序列
  •   广播电视概论自考重点
  •   自考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重点
  •   广播电视概论自考重点总结
  •   广播电视概论自考重点知识
  •   自考广播电视概论考试重点总结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