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

发布时间: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

发布时间:

宏观经济学自考重点

GDP消胀指数 GDP DNP NNP 流动性偏好 理性预期 古典两分法 价格刚性 利率 劳动人口 失业人口 自然失业率 摩擦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 周期性失业

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2021今天我们的教务老师给同学来讲讲以下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可以收藏我们网站哦,我们专注于自学考试教材购买服务网哦,接下来一起来阅读下面的正文吧!2023年,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将提供多种课程供学生选择,其中包括中国文化课程、外国语言课程、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艺术课程、公共管理课程、教育学课程、法学课程、医学课程、经济学课程、工程技术课程等。中国文化课程中国文化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化、中国近代文化、中国现代文化、中国文学、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法律、中国社会等课程。外国语言课程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外国语言课程主要包括英语、日语、法语、德语、俄语等语言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外语课程学习。社会科学课程社会科学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等课程。自然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天文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等课程。艺术课程艺术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摄影、绘画、书法等课程。公共管理课程公共管理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公共管理理论、公共政策分析、公共行政管理、公共经济管理、公共服务管理、公共危机管理等课程。教育学课程教育学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历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政策学等课程。法学课程法学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法学基础、比较法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等课程。医学课程医学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药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健康管理学等课程。经济学课程经济学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经济学基础、经济史、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经济统计学等课程。工程技术课程工程技术课程是广东自考科目一览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课程。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需要考的科目包括: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原理、财务会计、法律学概论、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关系学、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学、国际组织与国际法、比较政治学。

一、思想政治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以广大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一篇重要课程,也是自考行政管理本科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主要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政治制度、政治文明、行政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是自考行政管理本科考试的必修科目之一,主要是让考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和分析能力,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三、行政管理学

行政管理学也是自考行政管理本科必考科目之一,主要涉及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宏观管理、组织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典型案例分析,要求考生具备社会科学研究与工作能力。

四、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也是自考行政管理本科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主要涉及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经济、经济制度等方面的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充分理解经济学基本概念、分析经济现象的方法和过程。

五、法律学概论

法律学概论也是自考行政管理本科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主要涉及法律基本原理、法律体系、法治国家基本特征、法律运动规律等方面的内容。要求考生正确掌握法律理论基础,对法律体系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

六、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自考行政管理本科必修课,是一门介绍和研究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关系的社会科学,重点在于如何策划和组织公共关系活动,以及如何与公众间充分沟通,消弭矛盾冲突。

七、行政组织学

行政组织学是自考行政管理本科考试必考科目之一,主要讲述各类行政组织的种类、构成、职能、管理等具体内容。该学科着重强调对各种不同类型和构成行政组织运行方式的认知及其代码化模型。

八、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管理组织内部人力。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

自考经济学本科,必考科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语(二) 文化基础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经济思想史 专业课、西方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 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选考科目有: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国际金融、世界市场行情、公共政策。 不考外语的必须考上述“选考科目”,但是不考外语的无法申请学位。

1. 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3. 国民收入:是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4. 个人可支配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个人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5消费函数:消费函数表示c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c=c(y)。6.储蓄函数:储蓄函数表示s与y之间的函数关系,即:s=s(y)。7. 投资乘数:乘数即倍数,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变量变化的比率;投资乘数就是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通常用k表示。8. 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9.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10.边际消费倾向:指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的比率。11.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是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与其收益的现值等于这项资本品的重置成本或供给价格。 12. 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在分析人们对货币的流动偏好时提出的。它指这样一种现象:当利息率极低时,人们预计利息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市场价格已经接近最高点,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以至于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趋向于无穷大。 13. IS 曲线:表示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方向变化关系。IS 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4. LM 曲线:是指使得货币市场处于均衡的收入与均衡利息率的不同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LM 曲线向右上方倾斜。15. 货币的需求:是指人们在手边保存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它是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引起的,因此,货币需求又称被为流动偏好。与其他资产相比,货币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人们用货币很容易与其他资产进行交换。正是这种流动性,人们对货币产生偏好。产生流动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三种:一是交易动机,二是预防动机,三是投机动机。16. 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7. 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8.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9.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20.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21.失业率:是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失业率的波动反映了就业的波动情况。22.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原因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或充分就业状态,仍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失业。23.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不当,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24.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下降造成的。25.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26.自然就业率:是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力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就业率。27.潜在的GDP:是指一国国民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的总产量,是与自然失业率相对应的GDP 水平。28.奥肯定律:是指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29.通货膨胀:是指总体价格水平持续上升的一种情形。30.通货紧缩:就是指总体价格水平的持续下降。31.消费者价格指数:被广泛地用来度量通货膨胀,它度量的是典型化的城市消费者所购买的一组固定物品的价格平均上涨情况。32.通货膨胀率:是指价格水平变化的速度。33.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内。34.奔腾的通货膨胀:是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以上和100%以内。35.超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率在100%以上。36.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相同比例上升。这里所指的商品价格包括生产要素以及各种劳动的价格。37.非平衡的通货膨胀:是指各种商品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38.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是指价格上升的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没有想到价格会上涨的问题。39.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是一种比较老的通货膨胀理论,这种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40.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41.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的起因归结为经济结构本身所具有的特点。42.菲利普斯曲线:表示了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替换关系。即当失业率较低时,通货膨胀率较高;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通货膨胀率较低。43.经济增长:是指产量的增加,产量既可以表示为经济的总产量,也可以表示为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来表示。44.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45.经济周期:指国民总产出、总收入核总就业的波动。这种波动一经济中的许多成分普遍而同期地扩涨或收缩为特征。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46.加速原理:宏观经济学中,产量水平的变动和投资支出数量之间的关系被称为加速原理。

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弧弹性和点弹性含义及其表示1)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和B,其价格与购买量的组合分别为(P1Q1)和(P2Q2)如图所示,于是DP和DQ马上可求得,但是在考虑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是选取P1,Q1,还是P2,Q2其结果不一样。为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采用了一个变通但却非常有效的方案,即取AB之中点作为代表,这样由于则2)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这一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的点(P,Q)的斜率dQ/dP有关,故被称为点弹性,它可以精确地反应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值。(三)其他的需求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用E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表示收入,DM表示收入增减量。则对正常商品而言Em>0,如果Em<0,则表明收入增加,该商品的需求减少,该商品为劣等品。如果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超过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奢侈品。00,则二种商品X、Y为替代品。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补品。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不相干。(四)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供给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1%,供给量变动X%,我们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衡量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用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供给量。(DQ、DP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数值)由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提供产量,所以Es一般是正数。供给弹性的分类①Es=0,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它表明价格任意变化,供给量不变(DQ=0)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下垂直的线。②Es=1,称为供给的单位弹性,此时,价格量变动1%,供给量随之变动1%,其供给曲线是一条450线。③Es=,称为供给其有无限弹性。此时当DP=0时,商品供给量任意变动,其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④01,称为供给富有弹性,它表明如果商品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超过1%,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敏感。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生产技术类型,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越先进,固定资本,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少,在价格下降时,这类生产要素不能方便地转移。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对拥有相同技术的生产者而言,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会更高有弹性,因为它在价格变动时,特别是价格升高时,更容易调整产量。生产成本的因素,当产量增加时,成本迅速增大,供给弹性越小,反之,生产扩大成本增长慢,供给弹性就大。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生产时间),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对供给量进行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时间越短,生产者越来不及调整供给量。如在一个月内,考察西瓜的供给,它可能缺乏弹性,但如果跨年度考察西瓜供给量的变化,则其供给弹性可能很大。因此对象农产品这样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有:Pt=f(Qt);Qt=f(Pt-1),简单地说,就是今年的价格由今年的产品决定,今年的产量由去年价格决定。(有兴趣的学员可以去查阅一下有关教材的蛛网原理可能会有很大的启发)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①弧弹性的计算,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是以该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供给量为基础计算出来,其公式为:②点弹性,供给的点弹性是在供给曲线某一点上衡量的相应于价格无穷小的变动量,供给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方式:第二章、第六节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的含义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限制价格的含义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过高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二)税收负担分析对既定的定量税而言,消费者和生产者负担的比例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直接相关(如下图)。在下图中,定量税为(P1-P2),消费者承担的部分为(P1-Pe),生产者承担的部分为(Pe-P2)(三)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其需求弹性之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出售该商而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变动情况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总收益(TR)等于销售量(Q)乘以价格(P)。PR=QxP①如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例:设电视机的|Ed|=2,原来的价格500$,此时,销售量Q1=100台。TR1=P1xQ1=500$x100=50000元现价格下降百分之十,即P2=450元,因|Ed|=2,所以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此时,TR2=P2xQ2=450×120=54000元TR2-TR1=54000元-5000=4000元此时,电视机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结论:结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②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例: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 =0.5,原来的价格P1=0.2,此时,销售量Q1=100斤,TR=P1xQ1=0.3×100=20元。现价格上升10%,即P2=0.22元,因为|Ed| =0.5,故销售量减少35%,Q2=95斤,此时TR=P2xQ2=20.90元。TR2-TR1=20.90元-20元=0.90元此时,面粉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结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为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分析"薄利多销"这一营销策略"薄利多销"这一营销策略并不是在所有的情况下都适用,只有在价格弹性是富有弹性时,薄利才能多销。自考考试辅导自考考试辅导西方经济学弹性理论弹性理论(一)弹性的概念弹性的定义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一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应于另一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来反应变量之间的变动的敏感程度,如价格变动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弹性的大小可用弹性系数来衡量,弹性系数= y变动的百分比/x变动的百分比。(二)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或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一定程度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程度,我们通常用价格弹性系数加以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设:Q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P表示该商品的价格;DQ表示需求量变动值;DP表示价格变动的数值;Ed表示价格弹性系数,则: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可以把商品需求划分为五类:。完全无弹性、缺乏弹性、单位弹性、富有弹性和无限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产品的性质,一般而言,生活必需的需求弹性较小,奢侈品需求弹性大。商品代用品的多少,代用品越多,当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时,消费者就越容易转向其他商品,所以弹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如果一种商品的用途很广泛,当商品的价格提高之后消费者在各种用途上可以适当地减少需求量,从而弹性越大,反之越小。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当一种商品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中占很小的部分时,消费者并不大注意其价格的变化,如买一包口香糖,你可能不大会注意价格的变动。消费者调整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而言,消费者调整需求的时间越短,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小,相反调整时间越长,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如汽油价格上升,短期内不会影响其需求量,但长期人们可能寻找替代品,从而对需求量产生重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弧弹性和点弹性含义及其表示1)弧弹性是以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需求量为基础计算出来的价格弹性。假定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上的两个点分别为A和B,其价格与购买量的组合分别为(P1Q1)和(P2Q2)如图所示,于是DP和DQ马上可求得,但是在考虑价格和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时,是选取P1,Q1,还是P2,Q2其结果不一样。为解决这一问题经济学家采用了一个变通但却非常有效的方案,即取AB之中点作为代表,这样由于则2)点弹性衡量了在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相对应于价格的无穷小的变动率,需求量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这一弹性系数只与需求曲线上的点(P,Q)的斜率dQ/dP有关,故被称为点弹性,它可以精确地反应出需求曲线上每一点的弹性值。(三)其他的需求弹性需求收入弹性的定义和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收入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相对于消费者收入的相对变动,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需求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用Em表示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M表示收入,DM表示收入增减量。则对正常商品而言Em>0,如果Em<0,则表明收入增加,该商品的需求减少,该商品为劣等品。如果Em>1表明需求量增加了幅度超过收入增加幅度,该商品为奢侈品。00,则二种商品X、Y为替代品。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补品。如果Ec=0,则二种商品X、Y为互不相干。(四)供给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供给价格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价格变动1%,供给量变动X%,我们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衡量供给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我们用Es=表示供给弹性系数,P表示商品的价格,Q表示供给量。(DQ、DP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价格的变动数值)由于价格越高,生产者越愿意提供产量,所以Es一般是正数。供给弹性的分类①Es=0,称为供给完全无弹性,它表明价格任意变化,供给量不变(DQ=0)其供给曲线是一条向下垂直的线。②Es=1,称为供给的单位弹性,此时,价格量变动1%,供给量随之变动1%,其供给曲线是一条450线。③Es=,称为供给其有无限弹性。此时当DP=0时,商品供给量任意变动,其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④01,称为供给富有弹性,它表明如果商品价格变动1%,供给量的变动超过1%,供给量对价格的变动反应较敏感。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生产技术类型,一般而言,生产技术越复杂、越先进,固定资本,占用越大生产周期越长,供给弹性越少,在价格下降时,这类生产要素不能方便地转移。生产能力的利用程度,对拥有相同技术的生产者而言,拥有多余生产能力的生产者的供给会更高有弹性,因为它在价格变动时,特别是价格升高时,更容易调整产量。生产成本的因素,当产量增加时,成本迅速增大,供给弹性越小,反之,生产扩大成本增长慢,供给弹性就大。生产者调整供给量的时间(生产时间),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生产者对供给量进行调整需要一定时间,时间越短,生产者越来不及调整供给量。如在一个月内,考察西瓜的供给,它可能缺乏弹性,但如果跨年度考察西瓜供给量的变化,则其供给弹性可能很大。因此对象农产品这样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有:Pt=f(Qt);Qt=f(Pt-1),简单地说,就是今年的价格由今年的产品决定,今年的产量由去年价格决定。(有兴趣的学员可以去查阅一下有关教材的蛛网原理可能会有很大的启发)供给弹性系数的计算①弧弹性的计算,一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弧弹性是以该商品供给曲线上两点之间的价格和供给量为基础计算出来,其公式为:②点弹性,供给的点弹性是在供给曲线某一点上衡量的相应于价格无穷小的变动量,供给变动率的反应程度,其计算方式:第二章、第六节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一)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支持价格的含义支持价格又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种商品的生产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支持价格的经济影响在支持价格的条件下,市场将出现超额供给现象。限制价格的含义限制价格又称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商品过高而对市场价格规定一个低于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的经济影响在限制价格条件下,部分市场需求会得不到满足,往往会出现某种形式的黑市交易。(二)税收负担分析对既定的定量税而言,消费者和生产者负担的比例与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直接相关(如下图)。在下图中,定量税为(P1-P2),消费者承担的部分为(P1-Pe),生产者承担的部分为(Pe-P2)(三)需求弹性和销售收入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其需求弹性之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出售该商而所得到的总收益的变动情况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总收益(TR)等于销售量(Q)乘以价格(P)。PR=QxP①如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总收益会增加。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减少。例:设电视机的|Ed|=2,原来的价格500$,此时,销售量Q1=100台。TR1=P1xQ1=500$x100=50000元现价格下降百分之十,即P2=450元,因|Ed|=2,所以销售量增加20%即Q2=120台,此时,TR2=P2xQ2=450×120=54000元TR2-TR1=54000元-5000=4000元此时,电视机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价格上升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结论:结果某商品是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减少,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②如果某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销售量)增加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该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销售量)减少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例:假定面粉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Ed| =0.5,原来的价格P1=0.2,此时,销售量Q1=100斤,TR=P1xQ1=0.3×100=20元。现价格上升10%,即P2=0.22元,因为|Ed| =0.5,故销售量减少35%,Q2=95斤,此时TR=P2xQ2=20.90元。TR2-TR1=20.90元-20元=0.90元此时,面粉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的例子,学员可自己寻找。结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成为方向变化,即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语(二) 文化基础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实践)、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经济思想史 专业课、西方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 、 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 选考科目有: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国际金融、世界市场行情、公共政策。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归纳

宏观经济学重点:1.通货膨胀的含义: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通常用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价格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有三种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种价格指数都可以反映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一般常用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2.通货膨胀的分类:通货膨胀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可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以相同的比例上升)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比例不同)。按照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划分,可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成因:宏观经济学把通货膨胀的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需求方面的冲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包括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改变、农业歉收、劳动生产率的突然变动等。与这些原因相联系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以及所谓混合型(把需求方面与供给方面的冲击同时加以考虑)通货膨胀理论。4.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这表现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和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其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在签订工资协议和贷款契约时,会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通货膨胀对债务者有利,对债权者不利;对雇主有利,对领取工资者不利;对持有实物者有利,对持有现金者不利;对承租人有利,对出租人不利。至于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非平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就业和产量,非平衡的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影响就业和产量。

宏观经济学考研重要知识点1.西方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算法(支出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名义GDP和实际GDP。要求:重点掌握本章基本概念及计算。2.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产出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变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的动态模型乘数论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各种乘数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要求:掌握各种乘数的理论及计算。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投资的决定LS曲线、LM曲线利率的决定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要求:熟练使用IS––LM模型进行分析及计算。4.宏观经济政策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货币政策的效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要求:熟练掌握用财政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的基本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资本证券市场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要求:掌握财政货币政策的配合原理及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6.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的一般说明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模型凯恩斯主义对经济波动的解释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数学小结。要求:掌握总需求总供给曲线的推导和分析。7.失业和通货膨胀理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其影响价格调整曲线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要求:重点掌握通货膨胀的成因及解决的对策,可结合国际金融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8.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概念的概述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增长因素分析优增长路径经济周期理论概述。要求:注重各个增长理论的假设及结论,过对比加深对经济增长模型的理解。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各个理论对经济周期的解释。9.西方宏观经济学与中国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的有用之处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科学主义对意识形态问题的掩盖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简介。

汇率: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它表示的是两个国家货币之间的互换关系。2.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是指将现实汇率经过相对物价指数调整后得到的汇率,即名义汇率(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外国价格水平与本国价格水平之比。3.名义汇率:名义汇率是指两个国家通货的相对价格,并没有考虑到两个国家价格水平的情况。4.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比率。5.平衡预算乘数: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6.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凯恩斯所认为人们对货币的偏好,也就是对货币的需求,起因于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7.流动性偏好:对货币的需求,又称“流动性偏好”(也译为“灵活偏好”或“流动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这一概念首先由凯恩斯提出。8.流动性偏好陷阱: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吃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9.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10.效率工资理论:效率工资是指厂商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降低平均成本而支付给工人的比市场出清工资高的工资。效率工资理论认为,高工资使工人的生产效率更高,工数对工人效率的影响可以解释尽管存在超额劳动供给,企业也不能削减工资,因为尽管削减工资减少了企业的工资总额,但它还会降低工人的生产率和企业利润。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在四部门经济中,[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 r%A 10%2% B Msp=L2(r)货币投机需求Msp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 ”。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如图:[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x0d\x0a一、名词解释。\x0d\x0a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x0d\x0a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x0d\x0a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x0d\x0a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x0d\x0a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x0d\x0a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x0d\x0a7.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x0d\x0a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x0d\x0a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x0d\x0a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x0d\x0a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x0d\x0a12.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x0d\x0a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x0d\x0a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x0d\x0a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x0d\x0a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x0d\x0a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x0d\x0a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x0d\x0a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x0d\x0a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x0d\x0a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x0d\x0a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x0d\x0a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x0d\x0a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x0d\x0a在四部门经济中,\x0d\x0a[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x0d\x0a\x0d\x0a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x0d\x0a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x0d\x0a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x0d\x0a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x0d\x0a[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r%\x0d\x0aA10%\x0d\x0a\x0d\x0a2%BMsp=L2(r)\x0d\x0a货币投机需求Msp\x0d\x0a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x0d\x0a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x0d\x0a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x0d\x0a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x0d\x0a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x0d\x0a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x0d\x0a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x0d\x0a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x0d\x0a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x0d\x0a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x0d\x0a如图:\x0d\x0a[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x0d\x0a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

宏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国名经济统计与收入流量循环

①名义、实际、潜在GDP、GNP的含义。

②六种总量之间的关系(五种收入总量+GDP)。

③三种统计方法(它们从哪些方面统计的)。

④分清个人储蓄、企业储蓄、政府储蓄、国外储蓄、总储蓄、经济体内部的储蓄。

⑤事前平衡与事后平衡。

重点的名词解释

第二章 消费、净出口与投资需求理论

①简单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与消费函数之谜。

②恒久性收入说、生命周期说的主要内容。

③实际利率与现期消费之间的关系(分借款者、储蓄者)。

④消费理论中,什么是李嘉图等价;

投资理论中,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投资引诱、托宾的q、简单的投资函数与投资陷阱。

⑤什么是边际进口倾向;什么是实际汇率。

宏观经济学重要公式

第三章 总需求分析之一:商品市场均衡

①国民收入乘数理论的主要内容(区别:投资乘数、财政乘数、对外贸易乘数)。

第四章 货币市场均衡:货币供给与需求

①M0、M1、M2、M3的含义。

②中央银行的只能&资产负债表结构。

③货币乘数。

④中央银行直接、间接调控货币供给量的主要手段。

⑤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鲍莫尔交易性“平方根法则”;货币需求的三个命题。

希望以上知识对你有所帮助,更多有关宏观经济学的知识点可以看这个网盘,非广告,全免费。上面的图片都是里面内容截图的,练习题、名词解释、重点知识等,宏观经济学知识点

宏观经济学自考重点: 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它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价格水平: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5.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6.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 7.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最初变动量的比值。 8.货币的交易需求:出于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的货币需求。 9.IS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0.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12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3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14.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5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6.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7.货币创造乘数:不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法定准备率加上超额准备率的倒数。 18.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硬币和纸币)(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是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19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为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占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成为法定准备金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20.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1.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22.奥肯法则: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2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24.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5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26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给出的关于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之间具有反向关系。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代替工资上涨率。 27.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人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人们宁可牺牲持有生息资产会取得的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政策保持在手边。) 28.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避免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29.灵活偏好陷阱:当货币需求变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弹性,即在某一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人们预期利息率不会再下降而会上升,从而持有债券竟会遭受损失,这是人们对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因而无论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增加也不会是利息率在下降。 30.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31.投资陷阱:投资的利率调节与传导是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机制。根据凯恩斯投资函数理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越低投资越多,利率越高投资越少,由于利率调节与传导机制的存在,投资的增减变化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 6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政策混合产出利率1)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不确定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不确定下降4)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不确定 充分就业: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原有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劳动力参加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摩擦失业: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更详细的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见链接宏观经济学知识点,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名词解释:

1、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实际: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2,GDP 平减指数:是名义的 GDP和实际的GDP的比率

3,均衡产患:独总而求想一致的产患.也就是约济社会的收入正好毁无全体展民型企业提要有的支出。

4,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税收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收入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5,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在使用期限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丁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重置成本。投资边际效率:由于资本品的供给价格上涨而被缩小后的资本边际效率R,被称为投资的边际效率。(表示投资和利率间关系)

6,IS曲线: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由于在两部门经济中产品市场均衡时l=S,因此该曲线被称为IS山线。

7,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8,流动偏好陷阱:指当一定时期的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就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

9,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10,挤出效应(对投资或消费的挤出)﹔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11,财政休系: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政策休系。货币体系: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财政政策是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12,摩擦性失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作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起的失业。(自愿失业: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找不到工作的失业)结构性:经济结构变化造成失业。周期性: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

l3,自然失业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生作用时,总需求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14,自动稳定器: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5,功能财政:根据权衡性财政政策,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

l6,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17,法定准备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18,通货膨胀:一般指因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持续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19,资本深化:“资本广化"的对称,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积累快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从而资本-劳动比率或人均资本量在提高。资本深化一般意味着经济增长中存在着技术进步。

20,资本的黄金率: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F撤(k星)=n

宏观经济各部分循环流程

二简答:

1,简述GDP的GNP的区别:

a、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国民在一定时期内新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总和。

b、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新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务输出在境外所获得的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

c、GDP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生产经营的最终成果。比方说,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

2、说明GDP的三种核算方法并简析储蓄投资恒等式:

a、支出法: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总卖价。(经济社会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

b、收入法:用要素收入亦即企业生产成本核算。(工资、利息、租金等生产要素报酬,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资本折口)

c、生产法:从生产过程中生产的货物和服务总产品价值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的价值,得到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

等式:在一国的一年的经济总量中储蓄量与投资量是处于恒等状态的,也就是一年储蓄量=一年投资量,只有维持这样的恒等状态才不会危及到一个国家经济形式的正常运转.

3、简析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

LM曲线越平坦,或者IS曲线越陡峭,则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货币政策效果就越小.当LM曲线为水平线,IS曲线为垂直线时,财政政策十分有效,货币政策完全无效。财政货币政策效果:政府收支变化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a、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就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b、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果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Sl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反之,LM 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4、简析古典主义极端情况:

与凯恩斯极端相反,如果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相交,此时财政政策完全失效,而货币政策十分有效。财政货币政策效果:财政失效:政府支出的任何增加都将伴随有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是完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并没有使收入水平有任何改变。货币效果:而在占典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只同产出水平有关,同利率没有多大关系,货币需求对利率极其不敏感,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几乎为零,因此货币供应量的任何变动都对产出有极大影响,故很有效。

LM曲线

5、简述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a、支出乘数的大小

b、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度

c、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6、简述货币政策局限性:

a、在通货膨胀时翔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可能效果比较显著,但在经济衰退时期,实行扩张的货币政策效果就不明显

b、从货币市场均衡的情况看,增加或减少货币供给要影响利率的话,必须以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为前提

c、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也影响政策效果

d、在开放经济中,货币政策的效果还要因为资金在国际上流动而受到影响。

7、简述自动稳定器功能的发挥:

a、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b、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

c、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8、简述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政策,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按近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水平。及其手段的应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及紧缩性财政政策。

9、简述货币创造原理:

由于商业银行都想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它们会把法定准备金以上的那部分存款当做超额准备金贷放出去或用于短期侦券投资,正是这种比较小的比率的准备金来支持活期存款的能力使得银行体系得以创造货币。并指出货币创造成数等于法定准备率的倒数的限制条件:A.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储备,即商业银行得到的存款扣除法定准备金后会全部放贷出去 B.银行客户将一切货币收入存入银行,支付完全以支票形式进行。

10、简述中火银行三大货币政策:

a、再贴现率政策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b、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c、法定准备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笔记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x0d\x0a一、名词解释。\x0d\x0a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P428\x0d\x0a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P446\x0d\x0a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P462\x0d\x0a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463\x0d\x0a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P486\x0d\x0a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x0d\x0a7.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x0d\x0a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P500\x0d\x0a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P517\x0d\x0a10.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P518\x0d\x0a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P523\x0d\x0a12.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P546\x0d\x0a13.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72—576\x0d\x0a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2—616\x0d\x0a15.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x0d\x0a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即使收入为0,也需要的消费。\x0d\x0a17.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扩大。表现为GDP或者人均GDP的增长。\x0d\x0a18.中间产品:指购买后不是用于最终消费,而是用于转卖或进一步加工的商品和劳务。\x0d\x0a19.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超过资本广化或人均储蓄在与补充原有资本折旧和配备新工人后)而导致人均资本上升的情况。\x0d\x0a1.消费的决定:家庭的消费支出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x0d\x0a答:主要由家庭的当年收入决定。某个家庭当年收入越高,其消费支出就会越大。这主要从消费函数c=a+by中可以看出。\x0d\x0a其他影响因素还有:1、家庭财富拥有量,财富越多则当年的消费就越高。2、家庭成员一生中的总收入,一生中的总收入越大则任何一年的消费量都会增大。3、周围人群的消费水平,周围人群消费水平越高,则本家庭受影响越大,看齐的心理使得本家庭的当年消费越大。\x0d\x0a2.平衡预算乘数在哪些情况下等于1?\x0d\x0a答:平衡预算指政府预算收入等于预算支出。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平衡预算指政府支出G来自于等量的税收T(即G=T)。政府支出G和税收T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乘数来反映。\x0d\x0a在四部门经济中,\x0d\x0a[img,293,118]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4481.png[/img]\x0d\x0a\x0d\x0a要使平衡预算乘数=1,应当是[img,83,23]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8889.png[/img],即是在只有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或者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际市场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没有内生变量的税收和进口。\x0d\x0a3.经济学家认为轻微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扩张有利,试说明理由?\x0d\x0a答:坚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为节约交易成本,劳资双方喜欢签订长期劳动合同关系,原材料供求中喜欢签订长期购销合同,由于这种长期劳动合同和原材料供求合同存在,使厂商工资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相对稳定,而通胀又使产品价格上升,从而使使厂商的实际利润增加,刺激厂商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全社会产量和就业都增加。\x0d\x0a4、试说明图中A、B两点的经济涵义。\x0d\x0a[img,233,181]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8380.png[/img]r%\x0d\x0aA10%\x0d\x0a\x0d\x0a2%BMsp=L2(r)\x0d\x0a货币投机需求Msp\x0d\x0a答:A点:利率处于最高点,未来利率只降不升,债券价格只升不降,人们只愿意持有债券,不愿意持有货币,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0。\x0d\x0aB点:利率处于最低点,未来利率只升不降,债券价格只降不升,人们只愿意持有货币,不愿意持有债券,此时货币投机需求为∞。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处于凯恩斯货币需求的流动性陷阱,货币政策实效。\x0d\x0a5.向右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隐含的政策含义?\x0d\x0a答:菲利普斯曲线反映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反向变动关系。政策含义是政府在进行失业与通胀治理时,先确立一个“临界点”(即失业率与通胀率的社会可接受程度)。如果失业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扩张性政策,以较高的通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如果通胀率超“临界点”,要求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以较高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胀率。\x0d\x0a6.什么是“内在稳定器”?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x0d\x0a答:内在稳定器也称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财政政策)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和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是政府“稳定经济的第一道防线”。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有:自动变动的税收(特别累进税制)、政府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x0d\x0a7.简述超额准备金产生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市场利率变化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x0d\x0a答:超额准备金指“银行实际贷款低于本身贷款能力”,其差额部分就是超额准备金。产生原因在于:银行找不到可靠的贷款对象,或企业预期利润率太低不愿意借款,或银行认为利率太低不愿意贷出等等。对商业银行而言,吸收存款是负债业务,如果不能放贷出去,同样要付出存款利息,增加成本。所以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将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积极性,从而超额准备金减少。反之,准备金增加。\x0d\x0a8.画图用AD-AS模型简要说明经济滞胀的成因?\x0d\x0a答:滞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如发生在上西方资本主义世界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主要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产提价,石油依赖程度高的国家进口原油价格上升,导致国内生产成本提高,总供给下降的冲击。\x0d\x0a如图:\x0d\x0a[img,344,250]file:///F:/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24527.png[/img]\x0d\x0a在总需求不变情况下,由于总供给刺激,AS1移动到AS2,均衡点发生移动,这时国民收入下降,有Y1到Y2,失业率增加;同时价格水平也上升,有P1上升到P2,出现通胀。

宏观经济学自考重点: 1.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2.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衡量一个国家的物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总值的综合经济指标。它是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个人可支配收入: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 4.一般价格水平:产品市场上的物价总水平。 5.失业率:失业人口与劳动人口的比率。 6.边际消费倾向:每增加一元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部分。 7.边际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上的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支出乘数:总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与支出最初变动量的比值。 8.货币的交易需求:出于交易动机(指个人和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的货币需求。 9.IS曲线:在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和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在两部门经济中,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0.LM曲线:表示在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收入与利率的各种组合的点的轨迹。LM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它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11.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经济效应 12宏观经济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13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与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 14.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15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16.自动稳定器(内在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17.货币创造乘数:不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法定准备率的倒数;考虑超额准备金时,它是法定准备率加上超额准备率的倒数。 18.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硬币和纸币)(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高能量的或者说是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 19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规定一个最低限度的准备金为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占银行全部存款的比率成为法定准备金率。指以法律规定的商业银行对于存款所必须保持的准备金的比例 20.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21.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22.奥肯法则: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23.需求拉动通货膨胀(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24.成本推动通货膨胀(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25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也会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26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给出的关于工资变化率和失业率之间的经验性关系:失业率与工资上涨率之间具有反向关系。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代替工资上涨率。 27.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人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人们宁可牺牲持有生息资产会取得的收入,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政策保持在手边。) 28.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避免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资产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对货币的需求。 29.灵活偏好陷阱:当货币需求变得具有完全的利息率弹性,即在某一较低的利息率水平下,人们预期利息率不会再下降而会上升,从而持有债券竟会遭受损失,这是人们对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因而无论实际货币供给如何增加也不会是利息率在下降。 30.恩格尔曲线:反映的是所购买的一种商品的均衡数量与消费者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 31.投资陷阱:投资的利率调节与传导是国民收入决定的重要机制。根据凯恩斯投资函数理论,投资是利率的减函数,即利率越低投资越多,利率越高投资越少,由于利率调节与传导机制的存在,投资的增减变化取决于投资的利率弹性。 6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政策混合产出利率1)膨胀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不确定上升2)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不确定3)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不确定下降4)膨胀性财政政策和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不确定 充分就业:在广泛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原有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失业率:指失业者人数对劳动力人数的比率。 劳动力参加率:劳动力与人口的比率。 摩擦失业:志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人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可看作是摩擦性失业的较极端的形式 周期性失业: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的。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宏观经济学的类型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宏观经济学重点:1.通货膨胀的含义:在宏观经济学中,通货膨胀是指一般价格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涨。通常用价格指数作为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通货膨胀是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价格指数是表明某些商品的价格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变动程度的指数。有三种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三种价格指数都可以反映出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一般常用消费价格指数来衡量通货膨胀率。2.通货膨胀的分类:通货膨胀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划分,可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式的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划分,可分为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以相同的比例上升)和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各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比例不同)。按照对价格变动的预期划分,可分为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3.通货膨胀的成因:宏观经济学把通货膨胀的原因概括为两个方面,即来自需求方面的冲击和来自供给方面的冲击。需求方面的冲击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等。供给方面的冲击包括国际市场供给价格和数量的改变、农业歉收、劳动生产率的突然变动等。与这些原因相联系的,有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以及所谓混合型(把需求方面与供给方面的冲击同时加以考虑)通货膨胀理论。4.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这表现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和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通货膨胀其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会对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因为人们在签订工资协议和贷款契约时,会把通货膨胀考虑进去。在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通货膨胀对债务者有利,对债权者不利;对雇主有利,对领取工资者不利;对持有实物者有利,对持有现金者不利;对承租人有利,对出租人不利。至于通货膨胀对产量、就业量的影响,宏观经济学认为,非平衡的和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会影响就业和产量,非平衡的和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也影响就业和产量。

  •   索引序列
  •   宏观经济学自考重点
  •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
  •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归纳
  •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章节
  •   自考宏观经济学重点笔记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