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发布时间: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发布时间: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学前心理学 名词解释: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关键期:关键期是指某以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3、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大脑皮质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暂时神经联系,它是后天的,在个体生活过程中获得的反射,是高等动物在无条件发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4、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由遗传得来的,不学就会的本能性的反射,是固定的神经联系。

5、消退抑制:消退抑制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不再强化,或不给予无条件刺激,逐渐就会使这种条件反射产生抑制,最后趋于消失,这种抑制叫做消退抑制。

6、分化抑制:分化抑制条件反射受到抑制的一种情况。在条件反射形成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也会引起条件反射,成为条件反射的泛化现象;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即分化抑制。

7、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8、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或综合)的反应。

9、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中意识的指向与集中。

10、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当主体对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抗干扰能力时,能保持较高水平的有意注意。

11、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且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它主要受刺激物本身特点的影响,包括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运动变化及对比关系等。

12、注意的广度:是人在比较短的时间片段中所能清楚的知觉到事物的数量。

13、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中所能持续的时间。

14、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集中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活动上。

15、注意的转移:指自觉地调动注意,使之从一个对象转换到另一对象上。

16、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过程。它影响着儿童知觉、想象、思维、言语以及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17、有意想象:是在刺激物的影响下,依据一定的目的而进行想象的过程。

18、无意想象: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头脑中出现的想象。

19、再造想象: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纸、符号等)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过程的想象。

20、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幼儿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倾向于, 教育心理 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

幼儿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幼儿教 育, 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与教育的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教育是指对儿童进行的一系列可以提高其心理教育水平的教育方法。

心理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如智力、情绪、意志和性格方面的活动,也可称精神活动。儿童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除了体格方面不断增长外,心理发展也很快,性格也逐步形成,但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归纳为两大类:遗传与环境、教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3-6岁年龄阶段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心理学主要研究对象是3-6幼儿,是研究幼儿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

幼儿教育心理学又叫学前心理学,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致力于提供引导幼儿产生健全心理的方法,对学龄前儿童的个性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2007年7月北京师大出版,作者是陈帼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全面地阐述了幼儿的学习与教育的问题。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儿童从初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教育的一般原理及其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的科学。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7岁儿童的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

就是小孩上学前给心理辅导辅导

学前儿童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

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4、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问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5、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牲,即天生的解剖生。

6、危机期: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开关、感觉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7、 客体永久性: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教学原则

1、全面了解幼儿教育新动态,思想紧紧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2、在教学中,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学习氛围。在课前的教具准备要充分、内容要丰富、生动、新颖,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教态上具有儿童化,形象生动,和幼儿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同时还要对幼儿的操作能力进行强化培养,让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去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激发幼儿的兴趣。

自考学前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与辅导名词解释 1暴怒发作:儿童在个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或在某20方心理健康:面受挫折又称精神健康,时,出现哭闹是关于保护和增进人的等发泄不愉快的过火行为 2超常儿童:指处于学龄前或学龄阶段,在潜力 创造力 特定学科 领导能力或在演艺与视觉艺术等方面足以证明其有超出同龄儿童能力的儿童。 3发展性语言障碍: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可接受性语言障碍和表达性语言障碍 4攻击性行为:指能引起别人对立和斗争的行为。 5广义的心理辅导:包括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心理检查和心理测验。 6心理辅导: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的求询者提供的心理援助的过程。 7心理评估: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进行评定 8游戏疗法:指通过游戏活动达成治疗儿童问题的行为疗法。 9阳性强化法:指通过语言 物质等对儿童进行表扬鼓励的方法。 10系统脱敏法:指逐步消除不良条件情绪反应的后序技术 11行为治疗法:应用学习原理以改变或消除不良的行为疾病或症状,并塑造适应社会的.良好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 12矫枉过正法:指对某些不良行为采取惩罚措施,以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方法 13投射测验:指给予被评价者一定的刺激,如提问,观看材料,让其自由反映,通过各个投射反映来了解被评价者地个性和心理状态。 14团体疗法:指一个被治疗者在多数人的团体活动中,施以训练或教育达成治疗效果,或集合问题行为发生原因相似的 问题行为性质相近等多数被治疗者,在同一环境中施以同一训练方法 15生活地位:指儿童基于沟通与脚本基础的自我价值与他人价值的综合感受。 16生活脚本:生活安排了个人从幼年时期挑选出来的的儿童自我状态,而且绝大部分的信息都是个人处于儿童状态时接受父母所给予的评价而来的 17社会兴趣:指的是一种想要与人亲近,归属,参与及合作的状态。 18适宜环境:指适合学期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并能促去心理健康的环境。 19自我意识:是人对于自身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心理健康的心理学原则,方法和措施。 21学习经验:93指儿童在学前阶段托幼机构应提供的课程成为孩子的经验,这些经验的提供有助于孩子对环境的适应并为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22生命风格:个体不断前进达到目标时的一种特有方式和习惯反应。 23融合班:将有较严重问题行为或有发展障碍的学前儿童置于普通班级学习的形式。 24开放性空间:教室中每一视觉分化得很清楚,如用不同颜色或地板升高区隔,以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

学前儿童心理学名词解释如下:

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感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3、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4、依恋:是指婴幼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意离去的情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问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或亲善行为。它是指一个人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做有益于他人的事的行为和倾向。

5、遗传素质:是指遗传的生物牲,即天生的解剖生。

6、危机期: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理特点,如身体的构造、开关、感觉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的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7、 客体永久性:指的是当知觉对象从视野中消失时,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教学原则

1、全面了解幼儿教育新动态,思想紧紧跟上现代教育的步伐。认真钻研教材,全面细致的了解每个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因人施教,使每个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2、在教学中,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学习氛围。在课前的教具准备要充分、内容要丰富、生动、新颖,并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在教态上具有儿童化,形象生动,和幼儿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同时还要对幼儿的操作能力进行强化培养,让幼儿学会在游戏中去寻找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上利用各种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激发幼儿的兴趣。

学前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即0-6岁)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1、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2、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3、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4、学前儿童表征的发展;5、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6、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7、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8、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9、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10、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11、学前儿童气质、性格和能力的发展。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名词解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释义: 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百科释义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请问学前教育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扩展资料 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 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重要”指的是它是一个人发展的奠基时期,许多重要能力、个性品质在这个时期形成基本特点;“特殊”指的是这个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从最初的不定型到基本定型,转而可以开始按社会需求来学习并获得发展的过渡时期。宝宝大约在出生1年后,才会开始有意义的口语沟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 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 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中文名学前教育外文名preschool education相关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专科专业代码A040101本科专业代码B040102年龄范围0-6岁。 名词解释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释义: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百科释义学前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他们的大脑进行各种 *** ,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 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 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 学前教育学中的“发现学习”名词解释 发现学习:亦称探究学习、问题/探究教学,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要通过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主动发现或建构新知,并掌握其方法与程序,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科学态度和品行的教学。 简言之,它是一种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获得真知与个性发展的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但学生获取知识仍要经历下述基本阶段:明确问题→深入探究→作出结论。 发现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研究并提出,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它所强调的是学生的探究过程,而不是现成知识的获得。 扩展资料: 发现学习具备四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的结果。要学生亲自参与所学知识的体系建构,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发现知识。 2、直觉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要用正常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思维,而是要运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去获取大量的知识。 3、内在动机。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好奇心是其内在动机的原型,是学生内在动机的初级形式,外部动机也必须将其转化为内在动机才能起作用。 4、信息提取。学生的记忆过程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发现的过程。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重点如下: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2、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3、预成论。4、欧文学校和福禄贝尔幼儿园。5、近代学前教育思想:夸美纽斯、洛克、卢梭、福禄贝尔。6、现代学前教育思想:杜威、蒙台梭利、陶行知、陈鹤琴。7、艺友制。8、“活教育”理论。9、艾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0-1、5岁、1、5-3岁阶段)。10、最近发展区。

第二章、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1、学前教育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经济的反作用。2、学前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3、学前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学前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4、学前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5、学前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1、儿童发展的概念。2、儿童发展的一般规律。3、遗传素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4、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的影响。5、影响儿童发展的主观因素。6、学前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7、儿童发展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第四章、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教育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2、学前儿童体育的概念。3、学前儿童体育的实施原则。4、学前儿童智育的概念。5、学前儿童智育实施的原则。6、学前儿童德育的概念。7、学前儿童德育的意义。8、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原则。9、学前儿童美育的概念。10、学前儿童美育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年龄阶段儿童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中国的学前教育学研究在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3~6岁幼儿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原则、学前教育学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学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内容。

学前年龄阶段的划分在各国是不同的,有的国家为 2~5、6岁,也有的国家为初生到5、6岁或7岁。3岁前是儿童身心发展比较重要的阶段,与3~6岁儿童教育有密切联系,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把两者统称为学前教育较为恰当。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前教育工作者总结该国学前教育的经验,并吸取国外有益的经验,在教育实践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进一步科学地揭示了学前教育的规律。

对幼儿园一日教育过程的组织,儿童生活护理和身体锻炼,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语言和智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常识、体育、音乐、 美工、 计算各科教学法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师范学校编写了学前教育学教材,这些都推动了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由家长及幼师利用各种方法、实物,有系统、有计划而且科学地对孩童的大脑进行各种刺激,使大脑各部位的功能逐渐完善而进行的教育。广义的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狭义的学前教育是指对3~6周岁或7周岁的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学前教育学的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儿童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基础阶段,又是发展最快的时期,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对幼儿智力及其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超常儿童的形成、发展,无一不与适当、正确的学前教育有关,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学前教育。学前智育是一个多方面的培养过程。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关注也不可小觑。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心智发展极不成熟,需要家长及幼师积极的引导。现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很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不懂得分享,因此,作为家长和幼师,应积极引导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分享、乐于分享。学前教育是就业率排名最高的专业之一,几乎是供不应求,很多幼儿园都需要提前下“定单”。因为社会不是缺少幼儿教师,而是缺少高文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这样的教师,不仅要拥有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还要拥有广博的文化素养和识物察人的智慧,以及敏锐的科研意识以及良好的科研能力。幼儿时期是形成性格人格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学前教育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索引序列
  •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   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   自考学前心理学名词解释汇总
  •   学前教育原理自考名词解释汇总
  •   自考学前教育原理名词解释汇总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