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自考刑法真题解析答案

自考刑法真题解析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刑法真题解析答案

发布时间:

自考刑法真题答案解析

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A�宪法 B�民法C�刑法 D�行政法【】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A�法律编纂 B�法律制定C�法律整理 D�法律汇编【】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A�政治权利 B�监督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 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A�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11�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A�违约行为 B�正当竞争的行为C�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D�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出生 B�10周岁C�16周岁 D�18周岁【】13�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A�无效民事行为 B�有效民事行为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14�下列遗嘱形式中,不需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是A�口头遗嘱 B�自书遗嘱C�录音遗嘱 D�代书遗嘱【】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对象中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A�发明 B�科学发现C�动物和植物的品种 D�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16�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17�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王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18�在我国的刑罚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是A�管制 B�拘役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19�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C�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D�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20�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愿意多作贡献,少取报酬;在考虑个人利益时,能够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做到这一点的人,一般具有A�先公后私的人生目的B�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C�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2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C�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A�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 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2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是A�自由主义 B�集体主义C�个人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24�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25�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26�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A�社会关系 B�政治关系C�经济关系 D�文化关系【】27�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是人际交往中A�谦让原则的要求 B�平等原则的要求C�互助原则的要求 D�友爱原则的要求【】28�优良的心理品质能增强人际吸引力,不良的心理品质导致人际排斥。下列心理品质中,能增强人际吸引的是A�唯我独尊 B�意志薄弱C�嫉贤妒能 D�乐观豁达【】29�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繁荣和进步,对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所承担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是人生修养中A�心理修养的重要内容 B�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C�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 D�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30�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以自己身体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行为为全体人民做出表率,赢得广泛崇敬,向世人展示了一种A�艺术美 B�自然美C�社会美 D�人生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公民 B�法人C�国家机关 D�企事业单位E�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32�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下列法律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33�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包括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职业技能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E�接受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报酬【】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A�罚款 B�赔偿损失C�消除危险 D�没收财产E�排除障碍【】3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反对“权力至上”、“金钱拜物教”、“享乐主义”等卑下的人生目的,不提倡“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等平庸的人生目的,提倡A�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人生目的B�禁欲主义、苦行僧主义的人生目的C�尽情享受口腹耳目快乐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E�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36�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明确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甚至搁浅触礁。这就是说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B�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C�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D�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E�理想等同于现实,是立即可以实现的【】37�所谓社会主义信念,是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真诚信仰。今天的青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B�大胆地随心所欲地畅想未来C�讲求实惠,放弃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D�积极参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E�满足于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实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3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自觉遵守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39�道德品质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A�生来就有的B�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C�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D�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E�在一次或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40�现代人的自我修养应重视心理的修养,即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需要A�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B�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D�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E�只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看自己的缺点和短处【】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42题各6分,第43、44题各5分,第45题4分,共26分)41�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6分)42�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要件。(6分)43�什么是人生价值?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5分)44�现代中国人应努力把做“四有”新人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目标。简述“四有”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5分)45�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简述合作的意义。(4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6�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试论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分)47�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试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试卷完全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宪法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2�【解析】法律整理是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ABD答案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3�【解析】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的是制截与惩罚,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4�【解析】本题ABC答案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答案】选D。5�【解析】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监督权利体现在公民有权申诉投诉或者检举。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6�【解析】本题A答案违反民事法律,B答案违反道德义务,D答案违反国家安全法律。 【答案】选C。7�【解析】本题ABC答案要受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能免除。 【答案】选D。8�【解析】本题题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9�【解析】本题题意明显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10�【解析】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11�【解析】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有11种,本题题意符合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12�【解析】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13�【解析】我国民法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有效,结合本题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14�【解析】我国继承法规定ACD三种遗嘱必须有两人作见证人。 【答案】选B。15�【解析】根据专利法规定,BCD三种对象不授予专利权。 【答案】选A。16�【解析】过于自信的过失,强调可能有危害结果,轻信能够避免,但结果并未避免,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17�【解析】犯罪未逐是指已经着手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现犯罪目的。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18�【解析】拘役处罚强调短期且就近执行。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19�【解析】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20�【解析】先公后私的人生目的强调的是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故本题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21�【解析】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22�【解析】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23�【解析】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24�【解析】职业道德中的诚实守信强调言行一致,遵守职业纪律,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25�【解析】男女恋爱中要符合ABC答案的基本要求。 【答案】选D。26�【解析】社会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本质,故本题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27�【解析】本题题意强调人际交往应遵循平等原则,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28�【解析】本题ABC答案表现的是不良的心理品质。 【答案】选D。29�【解析】社会责任感是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30�【解析】本题题意体现人生美的内涵,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二、多项选择题31�【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公民、法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团体及国家等。 【答案】选ABCDE。32�【解析】本题ABD答案属于自然资源法的内容。 【答案】选CE。33�【解析】本题ABCD答案符合劳动义务,E答案是劳动权利。 【答案】选ABCD。34�【解析】本题AD答案是行政处罚的种类。 【答案】选BCE。35�【解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CD答案是我们反对的观点。 【答案】选AE。36�【解析】本题DE答案不符合理想的内涵。 【答案】选ABC。37�【解析】青年人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进行实践活动。故BCE答案错误。 【答案】选AD。38�【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答案】选ABCDE。39�【解析】本题AE答案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CD。40�【解析】本题ABCD答案符合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需要。 【答案】选ABCD。三、简答题41�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解析】本题考核违法的概念及构成违法的4个条件。【答案】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的构成条件有:(1)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2)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3)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4)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42�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要件。【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构成的概念及4个构成条件。【答案】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等四个要素。43�什么是人生价值?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解析】本题考核人生价值的含义及统一的原因。【答案】人生价值,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也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主体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关系。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首先,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的;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44�现代中国人应努力把做“四有”新人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目标。简述“四有”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解析】本题考核“四有”的内容及各自相互辩证关系。【答案】(1)“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社会主义时代的“四有”新人,最重要的是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又是和纪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远大理想,才能有自觉的纪律,而理想的实现也要靠纪律来保证。有理想必须要有道德,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有文化是牢固树立理想和信念,提高道德水准的重要条件。(3)总之,理想、道德、纪律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45�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简述合作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核合作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答案】(1)合作具有极大的社会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合作。(2)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四、论述题46�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试论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本题考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优越性及实践。 【答案】(1)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独特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3)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47�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试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考核民族精神的含义、内容、重要任务及作用。 【答案】(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加以继承和发扬。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应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月的看这里

刘某犯抢劫罪和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理由是抢劫中实施强奸行为,仍以抢劫罪认定,为杀人灭口而杀人,应定故意杀人罪

刑法,一直是司法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实务上的问题,根据不同的学说,都有好多种答案。而且,在考试中,尤其是在主观题的考察中,又着重考察多种处理角度,这样也加大了法律考试的难度。就像这道2018年的法考真题,每个老师都有每个老师的不同理解。由于处于学习阶段,就不得不借鉴多种参考意见,以保证在下次的考试中,可以从容应对。在法律考试中,最难拿分的就是刑法,但不能因为难拿就放弃,还是要督促自己,继续努力。 【案情】 王某组织某黑社会性质组织,刘某、林某、丁某积极参加。一日,王某、刘某在某酒店就餐,消费3000元。在王某结账时,收银员吴某偷偷调整了POS机上的数额,故意将3000元餐费改成30000元,交给王某结账。王某果然认错,支付了30000元。 王某发现多付了钱以后,与刘某去找吴某还钱,吴某拒不返还。王某、刘某恼羞成怒,准备劫持吴某让其还钱。在捆绑吴某过程中,不慎将吴某摔成重伤,因为担心酒店其他人员报警,故放弃挟持,离开酒店。 在王某和刘某走出酒店时,在门口被武某等四名保安拦截。王某遂让刘某打电话叫人过来帮忙,刘某给林某、丁某打电话,并私下叫二人带枪过来,林某二人将枪支藏在衣服里,护送王某上了私家车。 武某等人见状遂让四人离开。王某上车以后气不过,让刘某“好好教训这个保安”,随即开车离开。刘某随即让林某、丁某二人开枪。林某、丁某二人一人朝武某腿部开枪、一人朝腹部开枪。只有一枪击中武某腹部,导致其死亡,现无法查明是谁击中。 【问题】 1、关于吴某的行为定性,有几种处理意见?须说明理由。 2、王某、刘某对吴某构成何罪?须说明理由。 3、王某、刘某、林某、丁某对武某的死亡构成何罪?(其中王某的行为有几种处理意见)?须说明理由。 【关键词】 (1)被骗人处分意识的必要认识内容(财物性质,数量); (2)索债型非法拘禁,结果加重犯; (3)共同犯罪,共同正犯均对结果负责,因果关系; (4)教唆犯; (5)黑社会性质组织,集团犯罪首要分子。 【参考答案】 (一)对于吴某的行为,有盗窃罪、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罪三种处理意见。 吴某基于非法占有目的,修改刷卡数额,对王某实施了欺骗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涉及到 被骗人处分意识的必要认识内容 的理解(是否需对财物的数量有认识) 。 观点一:构成盗窃罪。 理由是:如认为作为诈骗罪构成要素的被骗人的处分意识,不仅要求认识到转移占有的财物的性质,也需认识到财物的数量。则本案中被骗人王某未认识到多支付的钱款数额及其转移占有的事实,对该数额(27000元)的钱款,系在被害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占有。吴某系盗窃行为,根据刑法第264条,构成盗窃罪。 观点二:构成诈骗罪。 理由是:如认为作为诈骗罪构成要素的被骗人的处分意识,只需认识到转移占有的财物的性质,无需认识到财物的数量。则本案中被骗人王某已认识钱款转移占有的事实,有处分财物的行为。吴某利用虚构数字的方式骗取王某实施处分行为,对该数额(27000元)的钱款,依照刑法第266条,构成诈骗罪。 另可答观点三:信用卡诈骗罪。 理由是:如欺骗王某结账时在POS机上刷用信用卡,可被认为是利用被害人错误的间接正犯行为,系 冒用他人信用卡的间接正犯行为 ,根据刑法第196条第1款第3项,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二)王某、刘某对吴某构成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 1、王某、刘某对于多付出的钱款,客观上具有合法的求偿权;主观上不具非法占有目的。劫持捆绑吴某的行为,不能构成抢劫罪或绑架罪。 2、二人劫持吴某让其归还应还钱款,非法剥夺他人自由的非法拘禁行为,根据刑法第238条第3款的规定,构成非法拘禁罪。 3、在拘禁过程中过失致人重伤,触犯过失致人重伤罪,根据第238条第2款的规定,系结果加重犯,构成非法拘禁罪(致人重伤)。 (三)关于王某、刘某、林某、丁某对武某的死亡的行为定性 1、对于正犯 林某 ,构成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 与丁某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 (1)林某、丁某一人基于伤害故意、一人基于杀人故意,共同实施了致死行为,根据行为共同说(或部分犯罪共同说),依照刑法第25条第1款, 二 人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构成共同正犯。 (2)虽无法查明何人致死,但系共同正犯行为导致,故二人对于死亡结果,均需共同承担刑事责任。 (3)林某欲射击武某腿部,主观上具有伤害故意,客观主观统一,根据刑法第234条,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2、对于正犯丁某,构成 故意杀人罪(既遂) 。与林某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 (1)丁某与林某系共同犯罪,客观上共同对死亡结果负责,系致死行为。 (2)主观上欲射击武某腹部,主观上具有杀人故意,客观主观统一,根据刑法第232条,构成故意杀人罪。 3、对于教唆者刘某,构成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系教唆犯。 (1)客观上,正犯林某实施了伤害行为,丁某实施了杀人行为;系刘某教唆引起,实施了教唆行为。 (2)主观上,刘某基于“教训”意图教唆二人,系故意伤害罪的教唆故意,客观主观统一于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根据刑法第29条,构成教唆犯。 4、对于王某,可能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故意杀人罪(既遂),涉及 集团犯罪首要分子承担责任范围 的问题。 观点一:构成 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 ,系教唆犯。理由同上述刘某。如只考虑其实施的本案具体行为,并认为丁某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是黑社会集团之外的个人行为。因其基于“教训”意图教唆他人,根据刑法第29条,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的教唆犯。 观点二:构成 故意杀人罪(既遂) 。 因王某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领导者,属于集团犯罪首要分子。如认为丁某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是黑社会集团范围内的犯罪。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需按照黑社会性质组织这种特定犯罪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故其应对丁某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既遂)负责。 (四) 此外,王某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刘某、林某、丁某积极参加,根据刑法第294条第1款的规定,王某构成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刘某、林某、丁某构成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应当与前述罪名,数罪并罚。 【参考答案二】 注:杨艳霞作答(中国政法大学 副教授 法考名师) 【答案】1.关于吴某的行为定性,有两种处理意见。 没有明确的处分意识,仅有自愿的转移财产行为是否能构成诈骗罪,在理论上有不同观点。 (1)根据处分意识不要说,吴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本案中,王某在支付餐费时,虽然没有意识到自己实际支付的是30000元,而不是3000元,但其确实自愿支付了该笔金额。如果认为构成诈骗罪只需要有自愿的转移财产的行为,而不需要有明确的处分财产的意识,则吴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2)根据处分意识必要说,吴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王某在支付餐费时,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支付的是30000元,他并没有处分30000元给饭店的意识,所以他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吴某盗走了270000元。所以,吴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说明1】也可以从成立诈骗罪都需要具备处分意识,但处分意识到底是对具体的金额、物品的处分意识(严格的处分意识),还是对性质相同的金钱、一类物品的处分意识(缓和的处分意识)来回答。如果认为要成立诈骗罪,被害人必须对处分的财物具有完全的意识,在本案中即必须认识到自己支付了30000元,则本案中王某没有处分意识,吴某构成盗窃罪。反之,如果认为被害人只要认识到自己在处分财产,而不要求认识到具体处分了什么,处分了多少,则本案中王某具有处分意识,吴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2.王某、刘某对吴某构成何罪?须说明理由。 (1)王某、刘某对吴某构成非法拘禁罪。王某、刘某劫持吴某,是为了要回王某无意中多付的钱,二人并无非法占有目的。因此二人的行为不构成抢劫罪。根据刑法的规定,为索债而非法拘禁他人的,构成非法拘禁罪。因此。二人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2)二人在捆绑吴某时,不慎将吴某摔成重伤,根据刑法规定,这属于“在非法拘禁中致人重伤”的情形,成立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 3.王某、刘某、林某、丁某对武某的死亡构成何罪?(其中王某的行为有几种处理意见)?须说明理由。 (1)林某构成故意伤害罪、丁某构成故意杀人罪,二人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犯,且均需对死亡结果负责。理由如下: 1)刘某下令让二人“开枪”,但并未明确是杀死武某还是伤害武某,因此难以认定林某、丁某具有故意杀人的共同故意。林某向武某的腿部开枪,说明其只具有伤害武某的犯罪故意,丁某向武某的腹部开枪,说明其具有杀害武某的犯罪故意。根据主客观相一致原则,林某构成故意伤害罪,丁某构成故意杀人罪。 2)由于二人在接到刘某指令后同时向武某开枪,因此二人具有伤害武某的共同故意和共同行为,因此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 3)虽然无法查明谁的枪打中了武某的腹部,但是由于二人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构成共同犯罪,二人均需为对方的伤害行为负责,丁某的杀人行为也可以被评价为伤害行为,故,无论谁打中了武某的腹部,二人均需对死亡结果负责。 (2)刘某对武某的死亡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其和林某、丁某共同构成本罪。理由如下: 刘某指使二人向武某开枪,其行为属于故意伤害罪的教唆犯。根据共犯从属性原理,教唆犯需要为被教唆者的实行行为负责,故刘某也构成故意伤害罪,且其需要对武某的死亡负责。 (3)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意见。 1)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王某指示刘某“好好教训一下这个保安”,林某、丁某也是私下带枪过来的,王某对此并不知情。因此其在主观上只具有故意伤害武某的犯罪意图,丁某的杀人行为超出其犯意,其无需负责。 2)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王某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根据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对本集团所犯的所有犯罪负责。丁某的杀人行为是受刘某指示后进行的,是为了完成犯罪集团的任务而进行的犯罪,因此王某应当对丁某的杀人行为负责。 【说明2】有的老师认为本题还需要回答王某、刘某、林某、丁某四人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且与后面的犯罪数罪并罚。我认为不需要。因为本题是问了具体问题的题目,只需要按照具体问题回答即可。 【说明3】有的老师认为刘某、林某、丁某三人构成故意杀人罪。这种看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开枪是具有高度的致人死亡危险的行为。刘某下令“开枪”,可以认为其对杀死武某至少具有间接故意。 不过,从题目只说“开枪”,而不说“开枪,杀了他”,还特别强调林某是向武某的腿部开枪来看,我觉得将刘某的“开枪”解释为故意伤害的故意可能更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 应该说,“开枪”到底是表示伤害,还是表示杀害,在本题中并不是很明确,属于有争议的表述(命题人可能觉得没有争议)。 从阅卷来看,无论是回答三人共同构成故意杀人罪,还是故意伤害罪,只要回答出三人都需要对死亡结果负责,这个问题就可以得到基本分了。官方答案也可能是(1)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或者(2)故意伤害罪的共同犯罪。

自考刑法真题解析答案

全国2007年10月犯罪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犯罪防控系统的第一个层面旨在332(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防止重新犯罪D.矫正心理偏差2.在以下措施中,不属于人民调解“四落实”工作的是(B)342A.制度落实B.场所落实C.工作落实D.报酬落实3.芝加哥犯罪预防计划属于(C)310A.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B.实证犯罪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C.犯罪社会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D.犯罪心理学派的犯罪预防实践4.在下列犯罪预防二元模式的措施中,属于被害后预防措施的是(A)314A.被害援助B.提高大众的被害预防意识C.重视对易被害群体的被害预防D.减少被害因素5.一般预防的对象是(B)A.党政首脑机关B.普通社会成员C.已然犯罪人D.物资仓库6.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得(或者可能受到)侵害和保护的综合心态是()A.社会保障感B.社会安全感C.社会恐惧感D.社会支持感7.犯罪预测是推测未来不确定的犯罪状态和结构的(D)A.观察活动B.认识活动C.调查活动D.思考活动8.犯罪结构体现的是各种犯罪类型间的(B)89A.相互关系B.比例关系C.数量关系D.因素关系9.轻浮型被害人、疏忽型被害人、轻信型被害人的分类是根据被害人(B)A.人生经历的不同B.人格特征的不同C.生理特征的不同D.生活方式的不同10.在下列因素中,不属于掠夺性犯罪所必备之因素的是()A.潜在的犯罪人B.适宜的作案目标C.存在冲突的家庭D.缺乏有保护能力的人11.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心理标志是(A)A.性格B.情绪C.需要D.动机12.动机由(A)A.需要转化而来B.认识转化而来C.行为转化而来D.心理状态转化而来13.同一时期两种以上文化之间的冲突被称为(B)A.纵向文化冲突B.横向文化冲突C.物质文化冲突D.同质文化冲突14.我国经济增长同犯罪增长之间存在着(B)A.必然联系B.非必然联系C.直接联系D.间接联系15.马克思主义的犯罪原因论是一种多因素的(D)A.生物作用论B.经济决定论C.文化冲突论D综合作用论16.在犯罪原因系统中,各种因素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关系(B)147A.不是平行的B.不是等同的C.不是对应的D.不是相关的17.犯罪行为抑制机制中的主观因素对犯罪行为起(B139)A.助推作用B.阻碍作用C.调节作用D.终止作用18.拟制的犯罪人即(B)A.犯罪团伙B.法人犯罪人C.犯罪集团D.犯罪组织19.在一定时空内犯罪数与人口总数之比是(C)A.破案率B.立案率C.犯罪率D.报案率20.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刑事犯罪高峰是(A)A.1950年B.1963年C.1969年D.1983年21.女性较少进行的犯罪类型是(A)A.杀人B.抢劫C.投毒D.诈骗22.我国走私案件多发于(B)A.西南内陆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23.通过实际调查获取一定时空范围内犯罪的原始资料进而研究犯罪的方法是(B71)A.实验研究B.调查研究C.文献研究D.统计研究24.犯罪研究应坚持(61C)A.客观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原则D.人性化原则25.古典犯罪学派的犯罪原因观是(B30)A.性恶论B.自然犯罪论C.自由意志论D.天生犯罪人论26.关于犯罪原因的“原罪说”是(C25)A.欧洲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B.中国奴隶社会的主流观点C.欧洲封建神学时期的主流观点D.中国封建时期的主流观点27.探索促使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方法与途径是(A)A.社会学研究的任务B.犯罪学研究的任务C.刑法学研究的任务D.政治学研究的任务28.狭义犯罪学又被称为(B)A.犯罪现象学B.犯罪原因学C.犯罪预防学D.犯罪对策学29.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是(A)A.犯罪学的基本原理B.犯罪学研究的具体方法C.犯罪学研究的推断依据D.犯罪学研究的哲学基础30.20世纪中期以后,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D)53A.人类学的研究方法B.心理学的研究方法C.法学的研究方法D.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提出的预防犯罪的措施有(de )A.刑罚个别化B.制定明确而通俗的法律C.使法律的执行机构注意遵守法律而不腐化D.奖励美德E.完善教育32.犯罪现象的属性是()A.悖逆性B.文化性C.社会性D.政治性E.历史性33.犯罪社会原因是决定个体犯罪的(C) B.内部条件C.客观条件D.主观条件E.主客观综合条件34.加罗法洛提出的“自然犯罪”包括( )46.杀人罪B.盗窃罪C.诈骗罪D.重婚罪E.交通肇事罪35.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犯罪状况是()A.常规性犯罪增加B.反革命案件增加C.统计上的犯罪数量不高D.事实上的犯罪严重E.成年人犯罪严重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36.犯罪中预防37.社会治安综合治理38.文化39.李斯特40.观察法41.群体性犯罪全国2008年1月 犯罪学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广义犯罪学与狭义犯罪学的区别实质上是两者的(C)A.时代背景不同B.研究方法不同C.研究范围不同D.研究立场不同2.从研究的问题上看,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区别在于犯罪学侧重研究(B )A.社会结构B.犯罪现象C.社会规律D.越轨行为3.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所发生的全部犯罪行为的总和,被称为(B)78A.犯罪率B.犯罪现象C.犯罪行为D.犯罪明数4.贝卡利亚认为,预防犯罪最可靠但也是最困难的手段是(C)A.发展经济B.制定法律C.改善教育D.奖励美德5.现代犯罪学关于犯罪对策的核心内容是(A)A.犯罪的社会预防B.犯罪的心理预防C.犯罪的个体预防D.犯罪的法律预防6.世界上第一部以犯罪学命名的研究专著的作者是( D)A.贝卡利亚B.托皮纳尔C.龙勃罗梭D.加罗法洛7.在现代犯罪学中,犯罪原因论的主流观点是(B)A.单因素论B.综合原因论C.混合因素论D.冲突论8.边沁学说的核心是(A)A.“幸福计算”理论B.性善论C.社会解组论D.刑罚个别化理论9.在关于犯罪因素数量的变化规律方面,菲利提出了著名的(B)A.犯罪饱和法则B.犯罪三原因论C.“自然犯罪”的概念D.社会防卫论10.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克利福德·R·肖和亨利·D·麦凯创立了(D)A.犯罪经济学B.犯罪遗传学C.犯罪心理学D.犯罪生态学11.犯罪学研究方法的显著特征是(C)A.外显性B.客观性C.综合性D.主观性12.犯罪研究中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A)A.访谈法B.比较法C.统计法D.相关分析法13.在研究总体中,每隔相等的若干单位,抽取一个样本的犯罪学抽样方法是(C)A.分段抽样B.整群抽样C.等距抽样D.分层抽样14.没有被察觉而实际已经发生的犯罪数是(D)A.发案数B.相对暗数C.恒比数D.绝对暗数15.犯罪统计表明,从总体来看,当代中国犯罪人的初犯年龄(A)A.正在提高B.正在降低C.没有变化D.变化不定16.下列观点中,属于犯罪社会心理学理论观点的是(C167)A.脑组织损伤说B.自由意志论C.模仿论D.精神分析理论17.犯罪条件对犯罪行为的发生是(144B)A.必然的B.必要的C.既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D.非必要的,而是必然的18.19世纪30年代,比利时统计学家科特勒和法国统计官员盖里在进行社会道德统计中提出了(B)A.社会控制论B.社会环境论C.文化冲突论D.亚文化理论19.作为社会制度的核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社会性质的制度是(184C)A.社会形态B.宏观社会制度C.中观社会制度D.微观社会制度20.欲望在犯罪行为发生机制中起着(D)A.纽带作用B.辅助作用C.基础作用D.核心作用21.不具备被害因素和条件,纯粹是由于偶然性的不幸事件而遭致被害的人是(C)225A.状态性被害人B.流动型被害人C.机会性被害人D.疏忽型被害人22.当前我国被害人的年龄段集中在(B231)A.18周岁以下B.18~35周岁C.36~55周岁D.55周岁以上23.被害人在遭到犯罪侵害时表现为一种顺应状态的特性是(C)A.被害的可猎性B.被害的诱发性C.被害的易感性D.被害的受容性24.世界各国衡量被害风险的最重要指标是(B)A.被害数量B.被害率C.被害死伤率D.被害死亡率25.以匿名方式轮番征询专家意见,最终得出预测结果的经验推断法是(C270)A.指数修匀法B.时序预测法C.特尔菲法D.对比类推法26.将犯罪预测划分为犯罪主体预测、犯罪对象预测、犯罪形式预测、犯罪手段预测、犯罪结构预测、犯罪率预测等类型所依据的标准是(A)259A.犯罪预测的内容B.犯罪预测的时间C.犯罪预测的条件D.犯罪预测的空间27.采用物质装置用以阻劝犯罪实施的犯罪预防是(C)A.条件预防B.人防C.物防D.技防28.通过针对形成犯罪的心理和实施犯罪的途径,将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的犯罪预防是(D)292A.惩戒性预防B.控制性预防C.保护性预防D.堵塞性预防29.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工作中,属于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是(A)A.教育B.防范C.打击D.改造30.在犯罪防控系统中,第一个层面的防控措施旨在(A)A.抑制犯罪动机B.限制犯罪机会和条件C.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D.预防重新犯罪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犯罪学的学科作用主要有(5ACDE)A.认识犯罪B.打击犯罪C.为制定和完善刑事政策、刑事法律提供依据D.为预防犯罪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E.为培育犯罪预防的社会基础提供帮助32.犯罪学采用的社会调查的具体方式主要有(20CDE)A.统计法B.心理分析法C.访谈法D.问卷法E.文献法33.34.下列有关犯罪人的表述中,合理的有(119ABDEC)A.犯罪人是犯罪现象构成的核心B.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载体C.犯罪人是犯罪行为的实施者D.犯罪人包括不被刑法规范为实施刑罚的未成年犯罪人E.犯罪人包括无刑事责任能力,但实施了符合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35.犯罪行为运作机制的动作方式具有(138BDE)A.间断性B.连续性C.不规则性D.律动性E.向度性

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按照规定的内容、法律地位和制定的程序不同,法律可以划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其中,根本法又称A�宪法 B�民法C�刑法 D�行政法【】2�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称为A�法律编纂 B�法律制定C�法律整理 D�法律汇编【】3�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和惩罚,体现了法律的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4�下列选项中属于国务院职能范围的是A�修改宪法B�制定和修改基本法律C�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D�对国防、民政、文教、经济等各项工作的领导和管理【】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诉或者检举。这属于公民基本权利中的A�政治权利 B�监督权利C�社会经济权利 D�人身自由权利【】6�公民的下列违法行为中,属于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是A�不遵守合同约定,长期拖欠房屋租金B�拒不赡养年迈、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C�故意损毁或者擅自移动路牌、交通标志D�为境外机构、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情报【】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情况中,行为人不受行政处罚的是A�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B�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D�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8�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国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应受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调整B�《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调整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调整【】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服务者向消费者提供质低价高的服务,是对消费者A�公平交易权的侵犯 B�人格尊严权的侵犯C�损害求偿权的侵犯 D�选择服务自主权的侵犯【】10�通常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A�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B�提前3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C�提前6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D�提前60日以口头形式通知用人单位【】11�经营者为排挤竞争对手,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是A�违约行为 B�正当竞争的行为C�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D�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出生 B�10周岁C�16周岁 D�18周岁【】13�杨某刚满16岁时进工厂当了工人,每月收入700元。除交父母一部分生活费外,其余都积攒下来,一年时间已有2000多元积蓄。在未征得父母同意的情况下,杨某自作主张花1200元买了一件艺术品。由于父母反对,杨某决定将该艺术品退还给商店,但商店不同意。根据法律规定,杨某购买艺术品的行为属于A�无效民事行为 B�有效民事行为C�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 D�显失公平的民事行为【】14�下列遗嘱形式中,不需要证人在场即为有效的是A�口头遗嘱 B�自书遗嘱C�录音遗嘱 D�代书遗嘱【】1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对象中能够授予专利权的是A�发明 B�科学发现C�动物和植物的品种 D�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16�某司机自恃车技高超,经验丰富,无视他人劝阻强行超车,导致重大交通事故发生。在此次事故中,该司机的罪过形式为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17�王某在实施盗窃时,因未撬开防盗门而最终放弃。王某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18�在我国的刑罚中,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是A�管制 B�拘役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19�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对人活着的意义的理解不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A�人们对整个世界最根本的看法和观点的总和B�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C�人们对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D�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最根本的观点和看法【】20�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时,愿意多作贡献,少取报酬;在考虑个人利益时,能够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做到这一点的人,一般具有A�先公后私的人生目的B�自私自利的人生目的C�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21�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A�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B�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C�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2�追求崇高的理想需要坚定的信念。信念是A�一种单纯的知识或想法 B�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把理想变为现实的桥梁和中介 D�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23�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是A�自由主义 B�集体主义C�个人主义 D�合理利己主义【】24�遵守职业道德是对每个从业人员的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工作中慎待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遵守劳动纪律,这是职业道德中A�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B�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C�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D�服务群众的基本要求【】25�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是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的行为。下列选项中,违背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A�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B�以寻找爱情、培养爱情为目的C�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D�一方强迫或诱骗另一方接受自己的爱【】26�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际关系,是在人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关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A�社会关系 B�政治关系C�经济关系 D�文化关系【】27�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与人交往时既不能自恃清高,看不起别人,也不能自卑自怯,自暴自弃。这是人际交往中A�谦让原则的要求 B�平等原则的要求C�互助原则的要求 D�友爱原则的要求【】28�优良的心理品质能增强人际吸引力,不良的心理品质导致人际排斥。下列心理品质中,能增强人际吸引的是A�唯我独尊 B�意志薄弱C�嫉贤妒能 D�乐观豁达【】29�社会责任感是一个人对祖国、对民族、对人类的繁荣和进步,对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所承担的职责感和使命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是人生修养中A�心理修养的重要内容 B�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C�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 D�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30�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以自己身体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模范行为为全体人民做出表率,赢得广泛崇敬,向世人展示了一种A�艺术美 B�自然美C�社会美 D�人生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法律关系主体是指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即在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公民 B�法人C�国家机关 D�企事业单位E�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32�环境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下列法律中属于环境保护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33�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的义务包括A�完成劳动任务 B�提高职业技能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E�接受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的报酬【】3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属于民事责任承担方式的有A�罚款 B�赔偿损失C�消除危险 D�没收财产E�排除障碍【】3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反对“权力至上”、“金钱拜物教”、“享乐主义”等卑下的人生目的,不提倡“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等平庸的人生目的,提倡A�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人生目的B�禁欲主义、苦行僧主义的人生目的C�尽情享受口腹耳目快乐的人生目的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人生目的E�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36�无数事实证明,人有了明确的理想,才能在人生的追求上不断去攀登,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人若没有明确的理想,就会像没有舵的小船,在生活的大海中迷失方向,甚至搁浅触礁。这就是说A�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B�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C�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D�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E�理想等同于现实,是立即可以实现的【】37�所谓社会主义信念,是指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解和真诚信仰。今天的青年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B�大胆地随心所欲地畅想未来C�讲求实惠,放弃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D�积极参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E�满足于最基本生活需要的实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3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为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自觉遵守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E�敬业奉献【】39�道德品质的培养既是个人修养的任务,也是社会教育的目的。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A�生来就有的B�靠教育、实践或感化获得的C�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所得到的结果D�主观上道德认识和客观上道德行为的统一E�在一次或两次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心理特征【】40�现代人的自我修养应重视心理的修养,即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为此,需要A�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学会自我调节B�发展与他人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C�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D�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E�只看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看自己的缺点和短处【】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其中第41、42题各6分,第43、44题各5分,第45题4分,共26分)41�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6分)42�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要件。(6分)43�什么是人生价值?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5分)44�现代中国人应努力把做“四有”新人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目标。简述“四有”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5分)45�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简述合作的意义。(4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6�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试论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2分)47�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试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分)200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试卷完全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宪法是根本法,其它之外都是普通法,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2�【解析】法律整理是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ABD答案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C。3�【解析】法律的强制作用强调的是制截与惩罚,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4�【解析】本题ABC答案是全国人大的职权范围。 【答案】选D。5�【解析】公民基本权利之一监督权利体现在公民有权申诉投诉或者检举。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6�【解析】本题A答案违反民事法律,B答案违反道德义务,D答案违反国家安全法律。 【答案】选C。7�【解析】本题ABC答案要受行政处罚,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且不能免除。 【答案】选D。8�【解析】本题题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概念,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9�【解析】本题题意明显是对消费者公平交易权的侵犯。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10�【解析】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11�【解析】不正当竞争行为共有11种,本题题意符合不正当竞争行为之一,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12�【解析】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故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13�【解析】我国民法规定年满16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有效,结合本题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14�【解析】我国继承法规定ACD三种遗嘱必须有两人作见证人。 【答案】选B。15�【解析】根据专利法规定,BCD三种对象不授予专利权。 【答案】选A。16�【解析】过于自信的过失,强调可能有危害结果,轻信能够避免,但结果并未避免,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17�【解析】犯罪未逐是指已经着手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实现犯罪目的。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18�【解析】拘役处罚强调短期且就近执行。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19�【解析】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20�【解析】先公后私的人生目的强调的是先集体后个人,先他人后自己,故本题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21�【解析】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22�【解析】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23�【解析】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24�【解析】职业道德中的诚实守信强调言行一致,遵守职业纪律,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25�【解析】男女恋爱中要符合ABC答案的基本要求。 【答案】选D。26�【解析】社会关系是人际关系的核心本质,故本题BCD答案错误。 【答案】选A。27�【解析】本题题意强调人际交往应遵循平等原则,故ACD答案错误。 【答案】选B。28�【解析】本题ABC答案表现的是不良的心理品质。 【答案】选D。29�【解析】社会责任感是思想政治修养的重要内容,故ABD答案错误。 【答案】选C。30�【解析】本题题意体现人生美的内涵,故ABC答案错误。 【答案】选D。二、多项选择题31�【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有公民、法人、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团体及国家等。 【答案】选ABCDE。32�【解析】本题ABD答案属于自然资源法的内容。 【答案】选CE。33�【解析】本题ABCD答案符合劳动义务,E答案是劳动权利。 【答案】选ABCD。34�【解析】本题AD答案是行政处罚的种类。 【答案】选BCE。35�【解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CD答案是我们反对的观点。 【答案】选AE。36�【解析】本题DE答案不符合理想的内涵。 【答案】选ABC。37�【解析】青年人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进行实践活动。故BCE答案错误。 【答案】选AD。38�【解析】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倡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答案】选ABCDE。39�【解析】本题AE答案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CD。40�【解析】本题ABCD答案符合培养良好心理品质的需要。 【答案】选ABCD。三、简答题41�简述违法的含义和构成条件。【解析】本题考核违法的概念及构成违法的4个条件。【答案】违法是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违法的构成条件有:(1)必须是人们违反法律规定的一种行为;(2)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3)必须是行为人出于故意或过失;(4)主体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和行为能力。42�简述犯罪构成的概念和要件。【解析】本题考核犯罪构成的概念及4个构成条件。【答案】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所应当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总和。犯罪构成包括犯罪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的主观方面等四个要素。43�什么是人生价值?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解析】本题考核人生价值的含义及统一的原因。【答案】人生价值,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之间的相互需要关系,也就是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主体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关系。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首先,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可偏废的;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须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现出来。44�现代中国人应努力把做“四有”新人作为自己人生修养的目标。简述“四有”的内容及其辩证关系。【解析】本题考核“四有”的内容及各自相互辩证关系。【答案】(1)“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2)社会主义时代的“四有”新人,最重要的是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又是和纪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远大理想,才能有自觉的纪律,而理想的实现也要靠纪律来保证。有理想必须要有道德,能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有文化是牢固树立理想和信念,提高道德水准的重要条件。(3)总之,理想、道德、纪律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45�社会生活中有竞争,更有合作。简述合作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核合作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答案】(1)合作具有极大的社会作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合作。(2)合作是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的根基;合作是人生力量的源泉;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合作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求,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四、论述题46�结合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试论如何坚持和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解析】本题考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优越性及实践。 【答案】(1)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产生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并以人大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政权建设的经验总结和独特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在于: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便于人民参加国家管理;便于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3)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 (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47�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试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考核民族精神的含义、内容、重要任务及作用。 【答案】(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必须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加以继承和发扬。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应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一月的看这里

自考刑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2021年法考主观题考试在11月21日下午1点结束,根据网友回忆,我整理了主观题刑法部分考试真题,答案将陆续整理给大家。

2021法考主观题真题(刑法)

1、赵某正在对妻子实施杀害行为,妻子大声呼叫,引来他们二人的两个孩子,赵某认为,在孩子面前杀害妻子对小孩影响不好,于是停止了杀人行为。

问:有观点赵某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理由为何?有观点认为赵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理由为何?

2、赵某敲诈勒索周某,以不给钱就在网上光其隐私相威胁,周某害怕,将10万元现金放在赵某指定的垃圾桶内,赵某告诉刘某串实,刘某取来二人平分。

问:有观点认为刘某构成敲许勒索,请说明组由入有观点认为刘某构成侵占罪,请说明理由?

3、刘某欠赵某债务,杨某提议拘禁刘某要其还,赵某速将刘某拘禁。刘某声称你们拘禁了我怎么还钱,就是你们把我放出来我也不会还的。于是杨某提议把刘某的大拇指砍掉,赵某同意,造成刘某重伤。

问:有观点赵某、刘某仅成立故意伤害罪一罪,你认为赞问和反对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4、赵某前往王某家盗窃电脑,下楼时误将李某当作王某,为了窝藏赃物,将李某打成轻伤,事后查明,李某是前往王某家贴小广告的。

问:有观点认为赵某构成事后抢动,理由为何?有观点认为,赵某的行为应评价为盗窃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理由为何?

注:以上仅为部分真题,更加详细的真题及答案陆续为大家整理。

刑法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司法考试刑法部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单位犯罪的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也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B、刑法分则规定的只能由单位构成的犯罪,不可能由自然人单独实施

C、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参考答案】A

2、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信用卡诈骗罪和贷款诈骗罪的主体都不可以是单位,只能是自然人

B、行政机关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私营企业不能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D、经企业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并实施的盗窃电力的行为,可以成立单位犯罪,但不对单位判处罚金,只处罚作出该决定的单位领导和直接实施盗窃行为的责任人员

【参考答案】D

3、下列情形中属于连续犯的有:( )

A、某甲和村民有仇,在三天之内先后杀死了村长的妻子、儿子和儿媳

B、某乙在连续半年时间内,持续对丈夫与其前妻所生孩子以打骂、冻饿、不让吃饭等方式进行虐待

C、某丙系国家工作人员,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实施了侵吞和收贿行为

D、某丁以其妻子快要生小孩为由,将其年迈的父亲赶出家门,使父亲沿门乞讨;一周后又将妻子生下的女婴溺死

【参考答案】A

4、村民张某,为了筹集结婚费用,动起了盗窃国防通信线路的念头,先后三次用钢丝钳等工具,偷剪该线路电缆2000余米,价值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3000元,致使该线路中断通信3个多小时。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

A、盗窃罪

B、破坏公用通信设备罪

C、破坏军事通信罪

D、故意毁坏财物罪

【参考答案】C

5、甲为其邻居乙打工,认为工资太少,遂产生勒索乙钱财之念。甲准备了一桶汽油,于某日凌晨1时许,将汽油倒在乙家门前草堆上,点燃后暂时躲回家中,乘乙全家人出动救火之机,翻后墙进入乙家院内,撬开门锁,将在屋内睡觉的乙仅18个月的儿子丙盗回家中。乙回家发现丙不见,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人员及时赶至现场,当即组织全村村民在各路口设卡追堵。甲见无法将丙带走,而丙在其家中又哭闹不止,怕被人发现,即将丙抱还乙的家人,并谎称丙是其从小偷手中追回,后装晕倒地。甲的行为:( )。

A、甲是绑架罪的中止

B、甲是绑架罪的未遂

C、甲是绑架罪的既遂

D、甲构成绑架罪和放火罪

【参考答案】D

6、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参考答案】C

7、邢某与有夫之妇夏某勾搭成奸,后夏某因受丈夫责骂,与邢某中断了关系,邢某怀恨在心。一天下午,邢某将夏某骗至自己的住处将其杀害,当晚又潜入夏某家将其丈夫杀害。邢某的行为属于:

A、结果加重犯

B、连续犯

C、牵连犯

D、结合犯

【参考答案】B

8、下列犯罪中,不构成牵连犯的是:

A、为盗窃枪而侵入他人住宅,窃得枪后又予以私藏,构成盗窃枪罪、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B、枪杀一人的同时造成另一人重伤的结果,构成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

C、盗掘古墓葬后为湮灭罪迹又毁坏文物,构成盗掘古墓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

D、为了诈骗而伪造公文,构成诈骗罪与伪造公文罪

【参考答案】B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的船舶航行在公海时,发现犯罪分子正在该船舶上实施犯罪,我国刑法对犯罪分子是() A.必须适用的 B.不适用的 C.可以适用的 D.酌情适用的 2.我国的留学生K,在他国校园寻衅重伤我国大学生C.我国刑法对K() A.有管辖权 B.实行豁免 C.无管辖权 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3.某甲将妇女乙拐卖。乙的丈夫丙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卧轨自杀。某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甲对丙的死亡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甲对丙的死亡不负刑事责任 4.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过失的区别是() A.行为人对危害结果是否有预见 B.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放任 C.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认识到何种程度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 5.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下列行为,15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A.强* B.绑架 C.决水 D.抢夺 6.下列行为中,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甲乙互不相识,共同在一仓库内行窃 B.甲乙共同强*妇女 C.甲教唆13岁的乙投毒 D.甲乙同时基于过失构成犯罪 7.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刑法理论及刑法规定的是() A.所有不作为均是过失犯罪 B.有因果关系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C.对单位犯罪一律采用双罚制处罚 D.对想像竞合犯按一重罪处罚 8.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的范围是指() A.犯罪行为 B.违法行为 C.违法和犯罪行为 D.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9.刑罚与其他强制方法区别之一是() A.刑罚是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强制方法 B.刑罚是国家的一种强制方法 C.刑罚只能由司法机关执行 D.刑罚只能由国家机关立法规定 10.管制的特点是() A.犯罪分子享有完全的人身自由 B.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犯罪分子一定的人身自由 D.犯罪分子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1.犯罪分子实施的下列行为中,属于重大立功的是() A.协助司法机关捕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B.提供重要线索,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 C.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D.揭发他人犯罪,查证属实的 12.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一个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A.4—9年 B.7—15年 C.9—13年 D.9—15年 13.减刑是指() A.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 B.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C.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或者由较长的刑期减为较短的刑期 D.从较重的刑种减为较轻的刑种时,只能依据刑种由重到轻的顺序降一格,而不能跨刑种减刑 14.假释适用的对象是() A.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缓”的犯罪分子 D.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15.以牟利为目的,盗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码号的,构成() A.盗窃罪 B.诈骗罪 C.盗窃通信线路罪 D.复制电信码号罪 16.行为人在实施背叛国家罪的过程中,其行为方法或行为结果又触犯了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其犯罪形态属于() A.想象竞合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17.下列犯罪中具有“战时从重处罚”情节的是() A.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B.投降罪 C.私放俘虏罪 D.虐待部属罪 18.用账外客户资金非法拆借、发放贷款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的故意 B.牟利的目的 C.非法占有的目的 D.扰乱金融管理秩序的目的 19.某甲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与某商业银行签订借款合同,骗取借款300万元。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合同诈骗罪论处 C.存在法条竞合关系以贷款诈骗罪论处 D.以想象竞合犯按贷款诈骗罪论处 20.某国有企业经理李某利用职务便利,以假发票报销,共计20000元。对李某的行为应当() A.以诈骗罪论处 B.以侵占罪论处 C.以职务侵占罪论处 D.以贪污罪论处 21.对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于() A.犯罪故意 B.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C.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 D.谋取正当利益的目的 22.玩忽职守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 A.国家工作人员 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司法工作人员 D.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23.某甲为某法院审判人员,在审理一起民事案件时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事后某甲按事先约定从案件当事人处非法收受了数额较大的现金。对某甲的行为应当() A.以徇私枉法罪论处 B.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论处 C.以受贿罪论处 D.以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中处罚较重的犯罪论处 24.将他人的遗忘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构成() A.侵占罪 B.诈骗罪 C.职务侵占罪 D.盗窃罪 25.某甲夜间潜入一仓库盗窃粮食,为将粮食从麻袋中倒出,而用打火机烧麻袋,结果引起火灾,将仓库烧毁。某甲构成() A.盗窃罪 B.放火罪 C.失火罪 D.盗窃罪和失火罪 26.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A.只能是交通运输人员 B.只能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C.只能是交通管理人员 D.既可以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非交通运输人员 27.张某为防他人偷盗水果在自家承包的果园周围架起电网,胡、杨二人于夜间偷窃水果时,触电身亡。张某的行为构成() A.故意杀人罪 B.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8.国有企业委派到非国有企业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进行非法经营的,构成() A.非法经营罪 B.挪用资金罪 C.挪用公款罪 D.挪用特定款物罪 29.拐卖妇女、儿童过程中造成被害人死亡的,应当() A.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B.以拐卖妇女、儿童罪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C.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罚 D.实行数罪并罚 30.下列行为属于破坏军婚罪的是() A.与现役军人的配偶结婚 B.与现役军人的配偶通* C.与现役军人的配偶同居 D.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体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主体 E.犯罪客观方面 32.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A.只能发生在从实行到结果发生的犯罪过程中 B.只能发生在从预备到结果发生之前的犯罪过程中 C.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D.自动放弃犯罪或者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E.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3.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 A.犯罪的罪过性质 B.犯罪的事实 C.犯罪的性质、情节 D.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 E.犯罪的行为 34.刑讯逼供罪与非法拘禁罪的主要区别是() A.犯罪对象不同 B.客观行为表现不同 C.犯罪目的不同 D.犯罪主体不同 E.犯罪客体不同 35.叛逃罪的主体包括()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外国人 C.国有公司、企业人员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E.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共同犯罪 37.抗税罪 38.滥用职权罪 39.罪刑法定原则 40.犯罪目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41.简述防卫过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42.简述不作为犯罪的构成条件。 43.简述行贿罪构成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1分) 44.试述绑架罪的构成特征及其与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区别。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45. 某乡信用社被盗人民币3万元,长期未破案。公安机关观察到一村民某甲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便怀疑信用社被盗案是某甲所为,于是将其抓来审讯,某甲 “不供”,民警便轮番对其拷打,不准睡眠,最终取得了“认罪口供”。当案子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时,发现是一起错案。 问:对承办本案的公安民警应如何处理?说明理由。 46. 林某和田某是某厂工人。一天晚上,林某与田某在厂区一饭馆喝酒。其间,林某与田某因一件小事争吵起来。田某打了林某几拳,林某也打了田某几拳。后被群众拉 开。厂领导为防止他们再打架,将林、田二人分别叫到办公室谈话。田某在随厂领导去厂办公室途中昏倒,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查明:死者外表有三处 表皮轻伤,心脏附近有大量脂肪,心脏功能减弱。根据医学理论此种病症在特定情况下,即可导致心脏功能紊乱,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 问:林某的行为是故意伤害致死还是意外事件?说明理由。

自考刑法学2020真题答案解析

刑法学中有关共同犯罪的真题解 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凯程精心为您准备相关复习参考题,真诚为您提供最大的帮助。刑法学中有关共同犯罪的真题解析 我国刑法学关于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是以作用为主、兼顾行为分工的标准,将共犯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在构成共同犯罪的基础上,又根据罪责自负的原则,主犯、从犯、胁从犯以及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又有所不同。综观历年考题,共同犯罪是一个常考考点。 下面结合一个辨析题来分析一下: [辨析] 请对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2004年,第28题) [分析] (1)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2)对教唆犯是否认定为主犯,应当综合考虑教唆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产生犯罪的决意,或者虽然产生了犯罪决意而没有实施犯罪,或者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不是教唆人教唆的犯罪,则根本不存在共同犯罪的问题,教唆犯也就没有主犯与从犯之分。 (4)如果被教唆的人听从教唆,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成立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也就是说根据个案中教唆犯在共同犯罪的实际作用分别处罚,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由于教唆犯是犯意的发动者,因此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起次要作用,应按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理。 下面分析历年真题: 2006年真题: 23.甲教唆乙杀丁,丙知情后,给乙提供一把匕首,乙将丁杀害。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复杂共同犯罪 B、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 C、甲,乙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 D、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 [分析]考查点是共同犯罪的形式及共同犯罪人的种类。以共同犯罪人有无分工为标准,可以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本案中,存在着教唆犯、帮助犯和实行犯区别的共犯形态,因此是复杂共同犯罪,A正确;法律规定以采取数人共同犯罪为必要形式的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属于分则特别规定的共同犯罪形式,B正确;教唆犯是犯意的发动者,因此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本案中,甲教唆乙,甲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乙、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所以D正确。 2005年真题: 28.请对凡教唆他人犯罪的一律以共犯论处进行辨论。 [分析] (1)这种说法不正确,教唆他人犯罪的可能与被教唆人构成共犯,也可能单独构成犯罪。未必都以共犯论处。 (2)教唆未遂的,即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被教唆人不成立犯罪,教唆人单独构成犯罪。 (3)在间接正犯的场合,即教唆人唆使未达刑事责任年龄人、精神病人实施犯罪或唆使不知情人实施犯罪的场合,实际是把他人当作犯罪工具利用,教唆人与被利用人不构成共犯。 (4)在分则已将某种教唆行为特别规定为独立犯罪的场合,教唆人与被教唆人不以共犯论处,而是分别定罪处罚,如指使他人作伪证等情形。 2004年真题: 21、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BD) A、必要共犯B、任意共犯C、简单共犯D、复杂共犯 [分析]考查点是共同犯罪的形式。任意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构成法律没有限制主体数量的犯罪,当数人共同犯该种罪行时就是任意共同犯罪,B正确;以共同犯罪人有无分工为标准,可以分为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本案中,存在着教唆犯、实行犯区别的共犯形态,因此是复杂共同犯罪,D正确。 26、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原则。 [分析]教唆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具体地说,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然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人。 按照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一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按照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 2003年真题: 14、以下情况不能成立共同犯罪(ABC)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 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分析]考查点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所以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的,不成立共同犯罪。共同犯罪需要有共同犯罪的故意,所以缺乏共同意思联络的同时犯以及故意内容不同,都不成立共同犯罪。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是在共同犯罪故意支配之下的共同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成立共同犯罪,故A、B、C正确。 16、李某(22岁)伙同其弟(15岁)共同实施**行为,骗取大量财物,则(BC) A.、二人构成共同犯罪B、李某单独构成**罪 C、李弟不构成犯罪D、李弟构成犯罪 [分析]考查点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和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我国《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承担刑事责任,所以,李弟不构成犯罪。而两个自然人共同犯罪的,要求各个犯罪人都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所以李某和其弟不构成共同犯罪,李某单独构成**罪,故B、C正确。 30、根据共同犯罪人的分工情况,可将共同犯罪人分为(C) A、主犯、从犯、胁从犯B、首犯、教唆犯、帮助犯 C、组织犯、教唆犯、实行犯、帮助犯D、教唆犯、主犯、从犯 [分析]考查要点是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共同犯罪人按照作用分类可以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根据分工的不同可以分为组织犯、教唆犯、实行犯和帮助犯,C正确 36、甲请乙为其在丙家盗窃时望风,乙同意。某日晚,甲乙按约定前往丙家,乙在屋外望风,甲进入丙家,见丙女一人在家,就对丙女实施了强奸行为,对本案应如何处理?(BD) A、甲、乙都构成强奸罪的共犯B、甲、乙在盗窃范围内成为共犯 C、甲、乙分别构成强奸罪的单独犯D、甲成立强奸罪 [分析]考查点是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共同犯罪是两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所以成立共同犯罪需要行为人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而本案中,甲、乙只有共同盗窃的故意,而没有共同强奸的故意,所以,甲、乙应当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而甲单独成立强奸罪,乙对甲的强奸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B、D正确。 凯程法硕优势: 凯程法硕辅导经验丰富,每年都有大量学员考取北大、清华、人大、中国政法、贸大、中财、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社科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等院校,在凯程官方网站有他们的经验谈视频,同学们可以查看,相信他们的经验对每位同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对法硕参考书、就业、择校、分数线、备考指导等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查看凯程的官方网站,可以联系咨询老师,为同学们详细解答。 凯程法硕成功学员经验谈视频: 很多机构说自己考了多少人,亮出来多少经验谈,但是几乎没有机构把自己学员的经验谈视频亮出来,凯程有实力把凯程学员部分学员视频经验谈亮出来,体现凯程的绝对优势。详细请查看凯程官方网站法硕栏目。 凯程简介: 凯程考研以"专业、负责、创新、分享"的办学理念,突出"高命中率、强时效性、全面一条龙服务"的特色,成为考研学子选择专业课辅导的首选。11年来已有千余位考生在凯程的帮助下顺利考取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中传等全国著名高校,引发业界强烈关注。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致力于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海洋教授、张鑫教授、卢营教授、王洋教授、索玉柱教授等一批高级考研教研队伍组成,为学员全程高质量授课、答疑、测试、督导、报考指导、方法指导、联系导师、复试等全方位的考研服务。

C,D,由于E没有个人利益,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是个人私利,所以E是不正确的选项。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下列行为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是( )。 A、走私毒品 B、贩卖毒品 C、决水 D、拐卖妇女、儿童 2、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 A、犯罪客体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3、甲离婚后嫌才三个月的女儿乙累赘,某日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锁门外出。甲五天后回家,乙已经死在摇篮里,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 A、纯正的不作为犯 B、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C、纯正的作为犯 D、结果加重犯 4、我国客轮停靠在美国纽约港时,德国人甲在轮船上窃取我国公民乙价值4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本案确立我国刑法效力的依据是( )。 A、属人原则 B、保护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属地原则 5、下列选项中错误的说法是( ) A、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的 B、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区别的关键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 C、只有在造成法定损害结果时才处罚过失行为 D、未完成罪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 6、甲为投身恐怖主义活动而参加了某国际恐怖主义组织,法院认定甲构成参加恐怖组织罪。甲的行为属于( )。 A、预备犯 B、实行犯 C、帮助犯 D、未遂犯 7、想象竞合犯之所以被认为是实质的一罪,是因为( ) A、只触犯一个罪名 B、只造成一个危害的结果 C、只侵犯一个客体 D、只有一个行为 8、如果犯罪行为所造成的不法状态存在,则犯罪行为仍然存在。具备这一特征的是( ) A、连续犯 B、想象竞合犯 C、牵连犯 D、继续犯 9、甲因为男友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回家,发现乙已被人送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 )。 A、按既遂犯处罚 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免除处罚。 10、关于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以防卫过当罪定罪,但是应当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紧急避险用于解决紧迫情况下合法利益之间的冲突 C、防卫过当的场合,其罪过形式通常是直接故意 D、对于“事后防卫”的,通常按照防卫过当处理 11、齐某想出国,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吕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电话要挟吕某用20万换孩子。吕某报警,齐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对齐某的行为应当( )。 A、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B、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D、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12、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 A、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 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 C、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 D、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 13、连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数罪并罚时应当采用( ) A、限制加重原则 B、并科原则 C、吸收原则 D、相加原则 14、纪某因运输毒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禁不住朋友的再三请求,帮助朋友贩卖了30克毒品。纪某的行为( )。 A、属于毒品犯罪的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B、属于毒犯罪的惯犯,应当从重处罚 C、属于毒品犯罪的再犯,应当从重处罚 D、定贩卖毒品罪,加重处罚 15、按照刑法的规定,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之一是的追诉期限内( )。 A、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 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C、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D、犯罪分子阻止被害人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 16、保险事故的证明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骗取保险金提供条件的,应当认定为( )。 A、保险诈骗罪的共犯 B、伪证罪 C、诈骗罪的共犯 D、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 17、王某见一男子喝得酩酊大罪,神志模糊,躺的马路边,旁边放着一只皮包。王某就对周围的人谎称该男子为其朋友,将该男子扶到僻静无人之处,悄悄拿走其皮包(内有现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抢劫罪 D、抢夺罪 18、王某假冒公安人员,以抓流氓为名,对妇女李某进行胁迫奸淫。对王某应当( ) A、以招摇撞骗罪定罪处罚 B、以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 C、以招摇撞骗罪和强制侮辱妇女罪定罪处罚 D、以强奸罪定罪处罚 19、下列行为可以判处死刑的有( )。 A、故意伤害他人造成伤害结果的 B、以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但没有造成他人残疾的 C、过失伤害他人,并致人残疾的 D、以特别残忍的手段故意伤害他人并造成严重残疾的 20、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 ) A、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B、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C、的办公大楼抢劫的 D、入户抢劫的 二、多项选择题:21-2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21、甲唆使乙杀丙,乙将丙杀死。甲和乙属于( )。 A、必要共犯 B、任意共犯 C、简单共犯 D、复杂共犯 22、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 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23、关于罪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故意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B、犯罪过失是罪过的一种表现形式 C、罪过的本质在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害结果在主观上应受到谴责 D、坚持罪过原则,意味着反对主观归罪 24、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包括( ) A、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的某甲 B、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同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的某乙 C、因贩卖品罪被判处无期徒刑的某丙 D、因构成累犯而被从重处罚判处有期徒刑7年的某丁 25、下列行为中构成盗窃罪的有( ) A、王某在商场盗窃他人信用卡之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 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的时候,趁售货员与别的顾客聊天的机会,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 C、张某在商店购买手饰的时候,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从售货员那里拿来的价值8千元的真首饰调换 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三、简答题:26、27两小题,每题5分,共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6、简述教唆犯的概念和我国刑法对教唆犯规定的原则。 27、简述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四、辨析题。28、29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要求对命题进行判断并着重阐明理由。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28、请对“所有的教唆犯都是主犯”进行辨析。 29、请对“只要没有被法院实际判处刑罚的,就不认为是犯罪”进行辨析。 五、法条分析题:30小题,10分。要求符合立法原意和刑法理论。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0、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试说明:(1)本条所规定的罪名、罪状的描述类型; (2)本条所规定的犯罪构成特征; (3)本条所规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和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 六、案例分析题:31小题,10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31、甲被检察机关指控犯有三项罪行:第一项,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第二项,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对该经理乙谎称能联系出口香港的石材业务。然后以虚构的香港某公司的名义与石材厂签订了500万吨石材的购销合同,收取合同定金50万元后即不见踪影。一年后公安机关将甲抓获,发现甲已将50万元定金挥霍一空。第三项,审讯中甲还主动交待以下犯罪事实: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丙、丁同意。某日,在只有丙、丁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仿真手枪指向丙、丁。丙、丁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之后甲、丙、丁三人平分赃款。 分析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甲构成何罪?并请简要说明定罪的理由。 (2)对甲被指控的第一项和第二项罪行是否需要数罪并罚?为什么? (3)甲被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何法定量刑情节?为什么?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D 5、A 6、B 7、D 8、D 9、C 10、B 11、D 12、B 13、C 14、C 15、B 16、A 17、B 18、D 19、D 20、C 二、多项选择题: 21、BD 22、BC 23、ABC 24、AD 25、ABCD 刑法简答题答案: 26、教唉犯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具体地说,教唆犯是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者虽然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目的的人。 按照刑法第29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对教唆犯处罚的一般原则。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这一规定是为了更好地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按照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种情况,在刑法理论上称为教唆未遂。 27、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两者在许多方面相似,区别的关健是:(1)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不同。侵占罪的行为人在待有公私财物之后才产生犯罪故意,产生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而盗窃罪的行为人是在没有占有财物之前就产生了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2)犯罪对象不尽相同。侵占罪对象是行为人业已持有的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已经在行为人的控制之下;盗窃罪的对象则是他人所有、管理、持有的公私财物,公私财物在被害人的控制之下;(3)客观方面不尽相同。侵占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侵占行为,即将自己已经控制下的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盗窃罪客观方面表现为秘密窃取行为,行为人采取自以为不会被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看护人、持有人等发觉的方法窃取其财物。 刑法辨析题答案: 28、(1)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2)对教唆犯是否认定为主犯,应当综合考虑教唆犯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刑法第29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产生犯罪的决意,或者虽然产生了犯罪决意而没有实施犯罪,或者被教唆人实施的犯罪不是教唆人教唆的犯罪,则根本不存在共同犯罪的问题,教唆犯也就汉有主犯与从犯之分。 (4)如果被教唆的人听从教唆,实施了被教唆的犯罪行为,则成立共同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也就是说根据个案中教唆犯在共同犯罪的实际作用分别处罚,起主要作用的按主犯处罚;起次要作用的,按从犯处罚。由于教唆犯是犯意的发动者,因此在共同犯罪中通常是起主要作用者,应按主犯的处罚原则处理,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能起次要作用,应按从犯的处罚原则处理。 29、(1)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 (2)根据我国刑法第37条的规定,免除刑罚,是对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罚处罚。 (3)适用免除处罚情节的前提,是行为人的行为已构成犯罪。 (4)没有被法院实行判处刑罚,包括不认为是犯罪因而没有判处刑罚的情形以及免除处罚的情形。 刑法法条分析题答案 30、(1)本条的罪名是交通肇事罪。罪状是叙明的罪状;(2)构成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已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能构成此罪。实践中主要是交通运输的人员。4)主观方面是过失,即可以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也可以是过于自信的过失。(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的解释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且行为成立交通肇事罪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刑法案例分析题答案: 31、(1)甲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合同诈骗罪和贪污罪。甲伪造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章的批文,属于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的行为,侵犯了国家机关的正常的管理活动和信誉,构成伪造国家机关公文罪。甲持该伪造批文和所谓中国石材进出口公司出口业务合同,到某石材加工厂进行诈骗,并将所骗钱款挥霍一空,属于以虚构的单位名义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因而构成合同诈骗罪。甲曾说服在国有银行某营业所工作的业务员丙、丁二人,在丙、丁值班时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论。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甲与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丙、丁勾结,伙同贪污,应以贪污罪的共同犯论处。 (2)对甲进行的第一项和第二罪行不需要进行数罪并罚。因为这是一种牵连犯的情形。所谓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其方法行为或手段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形。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对于牵连犯,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处罚方法,那么,应当从一重罪处罚。对于案例中所说的情况,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是甲进行合同诈骗的手段行为,因而只需要按照合同诈骗罪这一重罪处罚即可。 (3)甲被指控的第三项罪行有自首情节。刑法第67条第2款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没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甲在被审讯时,如实供述了与丙、丁二人共同进行的利用丙、丁的职务,采取欺骗的方法获得银行巨款并平分的犯罪事实。属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人罪行的情况,并且他不仅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作为主犯,还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因而应认定为自首。

  •   索引序列
  •   自考刑法真题答案解析
  •   自考刑法真题解析答案
  •   自考刑法真题及答案解析
  •   刑法自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自考刑法学2020真题答案解析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