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社会工作行政自考考试重点总结

社会工作行政自考考试重点总结

发布时间:

社会工作行政自考考试重点总结

发布时间:

社会工作行政自考考试重点总结

社会工作行政知识要点

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强调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过程,包括目标、政策、人事、管理、服务和评估,而有效的行政则能使服务呈现不同的效应。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行政知识要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1、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强调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过程,包括目标、政策、人事、管理、服务和评估,而有效的行政则能使服务呈现不同的效应。

基德尼夫: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斯基德莫尔:社会工作行政是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将机构政策转换成服务的行动过程。包括执行者、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方法为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活动。

2、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a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b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c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

3、社会服务: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来实现社会政策。

4、社会服务策划:就是在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前所进行的计划工作,是把目前的情况与将来的理想联结起来,带领个人和组织向理想的方向前进。

5、策划工作可分为三大类:⑴管制性策划是以监管行为为主,目的在于减少偏差和统一的行动。⑵指导性策划是通过指导要求下属或执行部门发挥所长,是非强迫性的。⑶分配性策划的重点是根据计划的标准去分配资源。

6、社会服务策划形式: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

7、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运用理性的方法,通过清除了解服务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发展方向从而确立服务目标,并从多个服务工作方案中选取一个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据社会需要分配和动员资源,在推行服务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情况修改服务的运作过程。服务的推行可分三部分:计划、执行和评估。

8、社会服务方案策划分四个阶段:⑴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问题认识和分析(两种认识方法:一是“问题认识工作表”。方案策划者应认真考虑的几个问题: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发生?谁受这个问题影响?这个问题何时发生?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程度如何?二是“分支法”。首先确定要解决的全面性问题,其次列明形成这个问题的“明确问题”,再次逐一列明造成这些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评估(界定危机人口、目标对象人口、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

⑵目标制定阶段: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⑶方案安排阶段:制定各种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可行性方案(“筛选标准”:一是效率;二是效果;三是可行性;四是重要性;五是公平;六是附加结果)、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制定行动计划

⑷考虑服务的评估: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9、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10、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①非营利性②有明确和清晰的使命、宗旨、目标、服务重点和服务承诺、服务策略③主要功能是提供专业的福利服务。

11、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A、一般类型(依据政府、政府和第三部门交叉、第三部门的标准):⑴政府主管社会保障事务的行政机构:①独立的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如澳大利亚家庭与社区服务部;②社会福利与卫生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美国的健康与人群服务部;③社会福利与劳工合并的行政机关,如德国;④社会福利、卫生、劳工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日本、法国;⑤社会福利与其他公共行政职能混合的行政主管机构,如我国的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⑵从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的机构。

B、中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政府、群团组织(工青妇、老龄委、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主要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面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如儿童福利院、救助站;公益二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如普通高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公益三类:业务活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社会化程度较高,与市场接轨,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纯民间组织;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

在中国,事业单位分: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经营开服务类 三种。

12、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

⑴一般结构类型:①直线式②直线叁谋式③职能式。⑵团队式结构:①问题解决型团队②跨专业团队

13、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⑴授权:①授权任务;②授予权力;③对所授权力进行明确的限制。⑵协调:分程序性协调(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和工作性协调(在服务进行过程中)⑶沟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同事间协调、向公众交代)

14、我国对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是指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立或志愿服务组织自由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服务。(身份要素包括:①根据自由的意愿作选择②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③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④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15、有效的志愿者管理应依循八个步骤:⑴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志愿者评估/动机评估、机构本身评估[组织评估:利益、风险]、服务对象评估)、⑵工作发展与工作设计(撰写“志愿服务工作说明书”,明确工作任务、技能和工作成果)、⑶招募、⑷面谈与契约、⑸迎新说明与训练(意义、技巧、信息)、⑹督导与激励、⑺奖励表扬、⑻评估(志愿者、机构)。

16、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①政府资助②民间捐助③商业交易

17、社会服务机构筹资方式:①项目申请;②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③特别事件筹资活动:重大灾害、记者会、研讨会、展览会

18、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①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者②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③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④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督导类型:①师徒式②训练式③管理式④咨询式。

19、督导的功能: ①行政②教育③支持

20、督导的内容:

⑴行政性督导的内容:①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②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③工作计划与分配;④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⑤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⑥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缓冲器角色、倡导者角色、机构变迁推动者)。

⑵教育性督导的主要内容:①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②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③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④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⑤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⑥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⑶支持性督导的内容:①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工作中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情绪;②给予关怀和支持,使工作者在工作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③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④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

社会工作者基础知识要点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多数是困难群体、贫弱群体和边缘群体,他们可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者基础知识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基础

(1)理论方面的知识科学的助人要把问题放到现实的社会背景下来认识和分析,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具备较丰富的关于人类社会、社会现象方面的科学知识,这里包括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

(2)政策方面的知识政策是政府制定的、涉及社会财富和公共利益分配的制度性安排。政府的政策也称公共政策,它是面对公众的。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是针对困难群体,对其给予优惠以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安排,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社会政策主要涉及就业、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权利、老人与残疾人服务等领域,涉及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这些都是社会工作的基本领域。

(3)技术方面的知识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多种技术方面的知识。重要的包括调查研究方面的知识、现代资讯工具方面的知识等。

(4)文化知识社会工作者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样化的,对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掌握多种文化知识。社会工作者必须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包括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婚丧嫁娶、生育死亡等相关知识。

社会工作者的知识素养

社会工作者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具备一定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主要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

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联系及其本质的学问。运用哲学知识能从普遍联系、现象与本质、主流与支流等方面分析社会工作中的问题,对于正确地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即人们怎样组成社会,社会又如何运行以满足其成员的需要。社会学中的人的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群体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制度理论以及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理论,对社会工作者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心理学知识是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重要来源。当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是个人的,并与其成长经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者就可以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和帮助其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辅导更需要直接运用心理学的知识。

管理学特别是行政管理学知识对社会工作的贡献集中反映在社会工作行政之中。社会工作行政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这一整套方法对社会工作机构进行管理,以有效地实现社会工作目标,是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工作关系的突出体现。

2.2.文化知识

按照人类学的说法,文化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与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多数是困难群体、贫弱群体和边缘群体,他们可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社会工作者要帮助解决不同背景、不同信仰、不同经历、不同处境中有需要特别是困难群体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就要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明白他们的习俗语言,理解他们的行为诉求,知晓他们的信仰观念。要设法理解他们的文化,就要具备所要服务的族群的文化知识。

3.3.心理素质

社会工作者要同各种人打交道,要面对各种问题,特别是各种复杂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遇到问题要沉稳、冷静,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要经得住困难和复杂问题的压力,要富有同情心又不感情化。只有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处变不惊,充满信心,才能有效地与服务对象合作,有效地应对和解决问题。

4.4.政策知识

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政策是针对困难群体的,其目的是通过向困难群体提供福利服务解决他们的问题。社会政策或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工作得以开展的重要基础。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社会问题的解决都与政府的政策有关,社会工作基本上是在社会政策框架中开展活动的。于是,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了解和掌握社会政策就成为开展工作的前提。社会工作者要想有效地开展工作,特别是解决与政策相关的问题,就必须熟悉政策,包括理解社会政策的指导思想,熟悉某些政策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利用政策维护困难群体的利益。

5.5.技术知识

社会工作者要有效地达到助人目的,就必须掌握多种技术知识,包括调查研究的技术、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现代资讯工具使用技术等。社会工作者要研究社会问题,要对服务对象的处境和状况进行评估,就需要掌握调查研究技术。社会工作中充满了社会互动和沟通,因此口语和文字沟通占有重要地位,社会工作者应该有良好的口语和文字表达技术,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促进社会工作的开展。此外,利用现代资讯工具不但可以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丰富自己,而且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工作效率,改进工作效果。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总结

第一重要是家庭,第二重要是社区。

根据我国城市社区工作的实际状况和社区社会工作的特点,重点有社会服务 、 社区就业 、 社区治安和社区教育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 (多选)

一、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

1、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单位制和街居制 P329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是以“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

首先,单位体制不仅是生产组织,也是一个复合组织,兼有政治、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功能,成为社会整合的重要管理方式。

其次,国家通过“街—居”(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对少数的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与社会优抚对象进行社区行政管理。

2、市场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基层的管理体制:社区制 P329~P330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推行“社区建设”,有别于传统的“街居制”,民政部通过调整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的上下隶属关系,赋予居委会更多社区事务自主权,来倡导“社区制”。从街道组织看,这种多元主体包括: 政党组织(主要是共产党) 、 政府组织 、 企业事业单位组织 、 社区自治组织 和 社会团体 。 (多选)

二、社区服务:

我国的社区服务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由于社区服务领域广泛,内容丰富,所以人们对其体系的概括也不尽一致,有的从内容的结构角度出发,分为核心内容(重点内容)——福利性服务,中间部分(一般内容)——行政事业性服务,边缘内容(辅助内容)——商业性服务;有的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分为特殊对象的服务和一般居民的服务;有的从社区服务的层次出发,分为以福利机制维持的正式层次服务、以市场机制作为驱动力的准正式层次服务和以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非正式层次。

从社会工作专业视角出发,结合我国社区服务政策要求及其实践成果,我国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各类弱势人群的福利服务:

所谓弱势人群,是指在经济、社会竞争中牌不利地位,因而存在着种种生活困难的人群,例如老年人、残疾人、贫困者以及优抚对象等。他们或者失去了劳动能力,或者不具备劳动能力、生活能力,或者因为下岗、失业等问题存在上严重的生活困难。社区提供的福利服务具体包括:

(1) 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从社区服务的角度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养老服务;二是文化教育服务;三是健康服务;四是再就业服务;五是婚姻服务。

(2) 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

通过小区提供的服务主要有:一是康复服务(主要);二是安置服务;三是生活服务。

(3) 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

小区为优抚对象提供的服务包括:一是贯彻落实政府的优抚政策,开展拥军优属活动(主要);二是帮助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困难;三是开展军民联谊活动,开设培训军地两用人才的培训班等。

(4) 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有:一是生活照顾服务;二是校外教育;三是失足青年的帮教。

(5) 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一是通过小区组织努力,发展小区服务,帮助他们 再就业 (主要);二是执行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三是动员小区各方面的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失分济困活动。

(6) 为外来经商务工人员提供的福利服务:

近年来,我国外来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就业的潮流持续高涨,且大多数在建筑业和商业服务领域就业,为城市建设作出了贡献。但这个群体本身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由于相当一部分外来人口没有正当职业或正常的收入来源,同时又不愿意选择回乡,从而导致了“问题民工”的出现,这部分人员中有不同程序违法行为的人数在日益增多,给城市治安带来了隐患。二是即使是有正当职业和正常收入的外来人口,他们也存在着如何适应城市生活、提高人文素质的问题。

2、面向小区普通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

与一般意义的社会福利事业不同,中国城市的小区服务兼有“福利服务”和“方便人民生活”的双重任务,发挥着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 (多选)

街道、居委会不能不把普通群众提供全民利民的服务作为小区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些服务包括:居民生活服务、家务劳动服务、文化生活服务。

三、我国社区就业服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1) 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主要包括:

一是结合社区居民多方面、多层次生活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托幼托老、配送快递、修理维护等全民利民的服务岗位,特别是面向居民家庭和个人的家政服务岗位;

二是结合驻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剥离部分社会服务职能的需要,开发物业管

理、卫生保洁、商品递送等社会化服务岗位;

三是结合对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的需要,开发健身、娱乐以及老年生活照料等工作岗位;

四是结合社区组织建设、公开管理和公益性服务的需要,大力开发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 社区工作岗位 ,特别是开发社区保洁、保安、保绿、车辆看管等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中年龄较大、再就业困难且家庭收入低的人员实施就业援助。

(2) 鼓励多种形式就业:

一是鼓励和支持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社区组织起来就业,创办各种全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二是积极鼓励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以个体、私营等各种经济形式,举办投资少、机制灵活、适应性强的社区服务型小企业从事社区服务,实现自谋职业;

三是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街道基层组织等举办以安置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为主的就业型中小企业、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等社区就业实体。

2、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

从1998年以来,各级政府纷纷制定了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

(1) 税收优惠政策;

(2) 工商登记优惠政策:

下岗职工从事社区居民服务业的,三年内可免收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性收费等,为下岗职工自谋职工和组织起来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3) 贷款担保等金融服务政策;

(4) 场地安排优惠政策。

3、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1)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2000]42号)提出的要求,我国劳动保障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已经把工作职能拓展和延伸到社区,并与民政等部门相互配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市、区、街三级社区就业服务工作网络。

(2) 开展就业培训:

社区社会工作者应配合街道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开展就业 培训 工作,提高社区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

4、解决社区下岗和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接续等实际困难

四、社区治安:

1、我国社区治安的组织体系:

社区治安的'管辖部门,从狭义上讲,是指管辖地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从广义上讲,社区治安的职能部门包括与治安工作密切相关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以及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保卫部门。此外,我国宪法确定的 “治安保卫委员会” (简称“治保会”)是群众性自治的治安保卫组织。

2、社区治安的主要内容:

(1) 宣传教育工作: (多选)

1 法律政策的宣传,包括通过各种形式讲解宪法、刑法、民法、治安管理条例、交通法规、消防条例、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现阶段与治安有关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目的是帮助社区居民增强法治意识。

2 社会治安防范知识的宣传,包括介绍治安形势、发案特点以及教授防范知识(包括人防、物防、技防知识)等,目标是帮助社区居民建立安全防范意识。

(2) 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1 群防群治的工作,即组织开展值班巡逻、看门护院、安全检查等群防群治工作,落实防盗、防火、防破坏、防其他治安灾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2 保护案发现场,提供破案线索。通常是根据当地环境和现场情况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组织警戒,不许无关人员进入保护区。

3 依法对被管制、剥夺政治利、缓刑、假释、监外就医的刑事处罚人员和监视居住的被告人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人进行帮助教育。对于上述特殊人员,社区组织应成立监督考察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

(3) 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具体工作内容包括:一是要搞好宣传,重点是宣传户口登记条例、身份证条例、暂住人口管理规定、暂住人员租赁房屋管理规定等;二是建立户口协管队伍,协助公安机关宣传有关法令、督促外来人口申报登记、协办暂住登记、注意发现可疑情况;三是深入了解人口情况:一方面要对社区基本居民有充分的认识,从中发现社区居民骨干,培养壮大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要对社区重点人员进行监控。

(4) 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以及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五、社区教育:

1、社区教育的含义:

2、社区教育的内容:

(1)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多选)

1 补偿式教育,即通过社区教育课程及系统的活动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

2 控制式教育,即通过一些宣传教育的活动,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

3 发展式教育。这种社区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居民体察社会,发现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并聚集个人和集体的力量,改善社会创造平等和谐的社会。

发展式教育的核心是达到思想解放,形成批判性思维,其重点是对居民进行意识提升,使社区居民了解社会对每个个体的责任和应提供的权利保障,同时也教育居民掌握个人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应作出的努力与贡献。 (一类重点)

(2) 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看: (多选)

1 家庭生活教育,通常是运用讲座、展览、小组及宣传活动,灌输给居民家庭沟通和人际相处的态度和方法。

2 公民教育,是我国社区教育的重点内容,主要强调要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青少年为对象,以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

3 成人教育,早期的工作工作以扫盲为主,现时期则以提供实用性知识和技能的短期课程为主,这类课程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

4 健康教育,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在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也包括由社会工作者推动的以“反歧视”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

社区社会工作指以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为内容的社会工作基本方法,那么社区工作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呢?

一、社区分析内容

1、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1)社区历史

(2)社区的自然环境与设施包括区位与边界、环境设计与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商业服务和经济等。

(3)社区居民包括社会人口情况、住房状况、职业状况、文化传统、民俗和价值观念非正式的网络和结构、社区居民的理解能力。

(4)社区内正式结构和组织包括社区直接提供服务的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 驻扎在社区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辖区单位)。

(5)社区权力和领导包括选举政治、行政管理政治、市民政治、社区政治等。

2、社区问题/需要分析

(1)社区问题的分析包括了解社区问题产生的背景、界定社区问题、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等。

(2)社区需求的分析熟悉需求的层次(马斯洛),关注 Bradshaw 的需求类型,为具体的需求评估提供指导。Bradshaw 的需求类型:①规范性需求(normative need)– 以现存的某些标准或常模来界定需求– 标准通常来自惯例、权威(专家、行政人员)或一般共识②感觉性需求(perceived need)– 透过有需要的人来界定– 人们透过想象及感受,来觉知自己有何种需求及需求程度③表达性需求(expressed need)– 透过有需要的`人真正寻求得到服务来界定– 以满足与否或是满足程度来定义④比较性需求(relative need)– 也可以称为比较性需求(comparative need)– 以相似的区域或人口群作为比较,评量两者间所得到服务的差距3、社区资源分析社区资源是指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一切自然物质资源和人为的社会文化制度。

社区资源的类型包括如下几种:人力资源:社区领袖、政府领导、志愿者、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及其它们的智慧技术等。

物力资源:物质资源、场地和设备财力资源:各种来源的资金。人文资源:人民认可、喜爱的文化性内容人缘资源:运用各种资源的动力、媒介和人际关系。

二、准备阶段的工作重点

1、确定主要任务和行动方案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确定社会服务机构介入社区的任务,进而确定服务方案,并筹集经费、招募和培训人员,准备介入社区。

2、确定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介入方法包括:利用社区观察、街头访问、家庭访问等方法,认识社区和建立关系;通过提供服务接近社区居民。

3、社会服务机构做好自己的准备,包括人员、资金、支持体系等。

三、启动阶段的工作重点

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四、巩固阶段的工作重点1、行动方针和主要任务

2、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3、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五、评估阶段的工作重点第一,主要任务。第二,介入策略和工作方法。第三,阶段性工作目标的实现。第四,注意事项。社区工作各阶段的行动方针

社会行政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行政法学自考重点内容有:行政、行政法的定义、行政法的渊源、行政法的分类、行政法的调整对象等。 考生可以按以下方法找重点:1、按照教材大纲确定重点;2、通过买辅导教材,做习题,确定自己不好掌握的难点。 行政法自考如何复习? 要真正掌握教材内容,光第一遍的泛读还不行,还应对教材进行复读,复读就是精读、深读。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重点、难点,才能深入浅出,浓缩教材。具体地说就是首先要从理解、熟悉概念人手。掌握概念,并非死记硬背,要抓住决窍,掌握概念的中心词,并旁推侧引。比如行政行为这一概念,应这样理解记忆:作为某一行为是一定社会主体实施的,就行政行为来说,肯定是行政主体实施的行为,而行政法所讲的行政行为是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作出的,并且具有行政法意义的行为,而非行政主体从事的与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职权无关的民事行为,行政主体实施的与法律意义无关的事实行为,也不是行政法所要研究的行为。因此,这个概念的中心词就是:“行政主体”,“行政职权,行政法律意义”。 行政法上的行政应包括以下含义: (1)行政的主体主要是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主体) (2)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发生依据是依法享有的行政权(依据) (3)政府管理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4)行政并不是行政主体的所有活动。它限于指行政主体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涉及)活动,行政主体的非管理活动(如借用、租赁、买卖等)不属于行政。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社会工作行政知识要点

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强调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过程,包括目标、政策、人事、管理、服务和评估,而有效的行政则能使服务呈现不同的效应。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社会工作行政知识要点,欢迎大家参考学习。

1、社会工作行政:是社会工作间接的实务方法,强调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过程,包括目标、政策、人事、管理、服务和评估,而有效的行政则能使服务呈现不同的效应。

基德尼夫: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

斯基德莫尔:社会工作行政是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将机构政策转换成服务的行动过程。包括执行者、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方法为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活动。

2、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a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b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c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

3、社会服务: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通过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来实现社会政策。

4、社会服务策划:就是在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前所进行的计划工作,是把目前的情况与将来的理想联结起来,带领个人和组织向理想的方向前进。

5、策划工作可分为三大类:⑴管制性策划是以监管行为为主,目的在于减少偏差和统一的行动。⑵指导性策划是通过指导要求下属或执行部门发挥所长,是非强迫性的。⑶分配性策划的重点是根据计划的标准去分配资源。

6、社会服务策划形式: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

7、社会服务方案策划:是运用理性的方法,通过清除了解服务机构的工作理念、政策、资源和发展方向从而确立服务目标,并从多个服务工作方案中选取一个最理想的工作策略,然后根据社会需要分配和动员资源,在推行服务的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情况修改服务的运作过程。服务的推行可分三部分:计划、执行和评估。

8、社会服务方案策划分四个阶段:⑴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阶段:问题认识和分析(两种认识方法:一是“问题认识工作表”。方案策划者应认真考虑的几个问题: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在哪发生?谁受这个问题影响?这个问题何时发生?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感受程度如何?二是“分支法”。首先确定要解决的全面性问题,其次列明形成这个问题的“明确问题”,再次逐一列明造成这些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评估(界定危机人口、目标对象人口、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

⑵目标制定阶段: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⑶方案安排阶段:制定各种可行性方案、选择理想的可行性方案(“筛选标准”:一是效率;二是效果;三是可行性;四是重要性;五是公平;六是附加结果)、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制定行动计划

⑷考虑服务的评估: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

9、社会服务机构: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10、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①非营利性②有明确和清晰的使命、宗旨、目标、服务重点和服务承诺、服务策略③主要功能是提供专业的福利服务。

11、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

A、一般类型(依据政府、政府和第三部门交叉、第三部门的标准):⑴政府主管社会保障事务的行政机构:①独立的社会福利行政主管机关,如澳大利亚家庭与社区服务部;②社会福利与卫生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美国的健康与人群服务部;③社会福利与劳工合并的行政机关,如德国;④社会福利、卫生、劳工合并的行政主管机关,如日本、法国;⑤社会福利与其他公共行政职能混合的行政主管机构,如我国的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⑵从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的机构。

B、中国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政府、群团组织(工青妇、老龄委、残疾人联合会、红十字会)、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一类:主要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面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如儿童福利院、救助站;公益二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如普通高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公益三类:业务活动具有一定公益属性,社会化程度较高,与市场接轨,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纯民间组织;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

在中国,事业单位分: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经营开服务类 三种。

12、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

⑴一般结构类型:①直线式②直线叁谋式③职能式。⑵团队式结构:①问题解决型团队②跨专业团队

13、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⑴授权:①授权任务;②授予权力;③对所授权力进行明确的限制。⑵协调:分程序性协调(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和工作性协调(在服务进行过程中)⑶沟通(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同事间协调、向公众交代)

14、我国对志愿者的定义:志愿者是指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立或志愿服务组织自由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服务。(身份要素包括:①根据自由的意愿作选择②不计金钱财物的酬赏③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④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15、有效的志愿者管理应依循八个步骤:⑴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志愿者评估/动机评估、机构本身评估[组织评估:利益、风险]、服务对象评估)、⑵工作发展与工作设计(撰写“志愿服务工作说明书”,明确工作任务、技能和工作成果)、⑶招募、⑷面谈与契约、⑸迎新说明与训练(意义、技巧、信息)、⑹督导与激励、⑺奖励表扬、⑻评估(志愿者、机构)。

16、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资金来源:①政府资助②民间捐助③商业交易

17、社会服务机构筹资方式:①项目申请;②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③特别事件筹资活动:重大灾害、记者会、研讨会、展览会

18、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①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工作者②服务年限较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③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④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督导类型:①师徒式②训练式③管理式④咨询式。

19、督导的功能: ①行政②教育③支持

20、督导的内容:

⑴行政性督导的内容:①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②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③工作计划与分配;④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⑤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⑥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缓冲器角色、倡导者角色、机构变迁推动者)。

⑵教育性督导的主要内容:①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②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③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④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⑤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⑥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⑶支持性督导的内容:①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工作中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情绪;②给予关怀和支持,使工作者在工作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③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④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

社会工作行政自考考试重点

一、本章的主要知识点 (一)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二)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志愿者管理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式 (五)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内容 二、本章的主要内容 (一)社会行政的定义与功能 1、社会工作行政定义: 基德尼夫:社会工作行政是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双向的,一是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服务;二是积累经验,以建议修订社会政策;斯基德莫尔:社会工作行政是机构内的工作人员将机构政策转换成服务的行动过程。包括执行者、团队成员间的关系;最常用的方法为计划、组织、人事、指导、控制等活动。 2、社会工作行政的功能: 将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行动;合理运用资源,促进有效服务;总结社会政策的执行经验,提出修订建议; (二)社会服务方案策划 1、社会服务策划的类型:管制性策划、指导性策划、分配性策划; 2、社会服务策划的形式:战略性策划、方案发展策划、问题解决策划、创新策划。 3、社会服务策划的步骤: 第一,问题认识和分析阶段: (1)问题的认识和分析:问题认识工作表、分支法;点击进入社会工作者网校免费试听 (2)需要评估:界定危机人口、目标对象人口、求助者或受影响的人口; 第二,目标制定阶段: (1)界定总目标和影响性目标; (2)建立目标的优先次序; 第三,方案安排阶段: (1)制定各种可以实现目标的可行性方案; (2)选择理想的可行方案; (3)决定资源需求和争取资源分配; (4)制定行动计划。 第四,考虑服务的评估:检验各项行动计划中所要推行的“方案活动”是否根据原定计划和日期推行和完成,更重要的是,确定的方案活动目标是否达到以及达到的程度如何;方案评估分为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 (三)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1、社会服务机构: 通常是指由政府、社会团体或个人兴办的,通过社会福利从业人员,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半专业的服务人员、辅助工作人员等,为特定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非营利组织; 主要有政府部门(规模大,服务类型和人数多;提供法律责任内的服务、社会保障计划、服务策划和协调、社会福利经费的提供和监督等)和民办机构(规模和人力资源差异大,有些机构只有一种类型,服务对象比较单一,提供具体的福利服务); 2、社会服务机构的性质: (1)非营利机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社会捐助或国际援助,宗旨是为服务对象谋取福利和促进社会进步,强调施与而不在意回报; (2)社会服务机构建立明确的使命、宗旨、目标、服务重点和服务,强调社会使命和社会责任; (3)社会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福利服务,从业人员以社会工作者为主,也包括其他专业人员; 3、服务机构的类型: (1)一般类型:政府主管社会保障(福利)事务的行政机构;从事公共服务、公益服务的机构。 中国类型:1、政府: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 (2)群团组织:共青团、妇女联合会、工会、老龄工作委员会、残疾人联合会和红十字会; (3)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行政支持类、社会公益类(公益一类:主要承担政府规定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任务,面向社会无偿提供公益服务;公益二类: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经营开发类; (4)社会服务类民间组织:(1)由政府支持的民间组织,如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工作协会;(2)纯民间组织:完全依靠社会捐助和收费服务支持的社会服务机构;(3)契约型社会工作服务组织:政府购买服务改革趋势下成立的组织; 4、社会服务机构的组织结构类型: (1)直线式组织结构:由上而下分成若干层级,只有直线和垂直关系; (2)直线参谋式结构:层级之间存在者水平和垂直关系,而参谋作为专家有责任来协助直线部门的管理者; (3)功能职权式结构:在直线参谋式组织结构中,将参谋职权部门化,在特定工作范围内,可以直接对其他管理人员下达命令。 5、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 (1)授权:授权任务;授予权力;对所授权力要进行明确的限制; (2)协调; (3)沟通; (四)社会服务机构的志愿者管理 1、志愿者: 指那些没有报酬,到公立或志愿服务组织自由奉献的人们,他们从事各种类型的社会福利服务;身份要素包括:根据自由的意愿选择;不计金钱财物的筹赏;以具体的行动参与、投入;所作所为是满足社会的需要; 2、志愿者需要管理: (1)志愿服务机构的志愿工作越来越多,加上受到政府或社会赞助者对其产生的期待压力; (2)社会越来越关注志愿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效果,这也迫使社会服务机构加强管理那些由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方案; (3)志愿者在奉献时间、知识和技能时,更重视自我的收获; 3、志愿者管理步骤: 第一,需要评估与方案规划:志愿者评估、机构本身评估和服务对象需要评估; 第二,工作发展与设计:撰写“志愿服务工作说明书”,明确工作任务、技能和工作成果; 第三,招募:散发招募传单和海报,联络各种组织; 第四,面谈与签约: 第五,迎新说明与训练: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培训技巧、知识;提升服务信心,挖掘潜能; 第六,督导与激励; 第七,奖励表扬; 第八,评估。 (五)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式 1、社会服务机构的资金来源: (1)政府资助:一般通过购买服务和奖励来实现; (2)民间捐助:个人、企业、基金会的慈善捐款; (3)商业交易:服务收费,出售商品的收益等。 2、捐款动机分析: (1)个人捐助:个人需要动机:建立自尊和自我肯定;得到别人肯定,建立社会形象;成为习惯;外界影响动机:受亲戚、朋友、同事的影响而捐款;利他动机; (2)企业捐款:市场营销;公共关系;自我利益;税法策略;社会联谊(俱乐部); 3、社会服务机构的筹资方法: (1)项目申请:要想获得政府、基金会的支持,一般要写项目申请书; (2)私人恳请与电话劝募:私人恳请:注重私人性、注重人际关系的筹款方式;电话劝募:在紧凑的期间密集电话拜访,传达筹资信息; (3)特别事件筹资活动:包括重大灾害、记者会、研讨会、展览会; (六)社会工作督导的对象与内容 1、社会工作督导: 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的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社会工作者、实习学生及志愿者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 2、社会工作督导四种对象: (1)新进入社会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 (2)服务年限短、经验不足的初级社会工作者; (3)社会服务机构实习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4)社会服务机构的非正式人员,主要是志愿者; 3、社会工作督导的类型: (1)师徒式督导:扮演师傅角色,提供教育训练。强调学习过程,集中于一般议题,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责任。 (2)训练式督导:被督导者被认为是学生或受教育者,督导者负责部分工作;强调学习过程,集中在一般议题,专业方面,督导者承担更多责任。 (3)管理式督导:督导者是被督导者的上级或主管,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集中于特殊议题,专业角度讲,督导者承担更多的责任。 (4)咨询式督导:纯粹咨询角色,强调实务工作的完成及其服务质量,集中在特殊议题上,从专业的角度讲,被督导者自己承担更多责任,主动寻求帮助和支持; 4、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行政的功能 教育的功能 支持的功能 关注点 组织管理的障碍 被督导者知识与技能上的不足 情感上的障碍 提供 渠道和资源,协助被督导者完成工作 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巧 心理方面和个别关系方面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动员个人力量在工作方面有良好的表现 权力来源 地位、鉴赏及惩罚能力 专业知识及技巧 友情和关怀正面的工作关系 强调 效率 称职和胜任力 被督导者了解组织和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 5、社会工作督导的内容: (1)行政性督导内容: ①社会工作者的招募和选择;②安置和引导工作人员;③工作计划与分配;④工作授权、协调与沟通;⑤工作监督、总结和评估;⑥督导者扮演多种角色:缓冲器角色;倡导者角色;机构变迁推动者; (2)教育性督导内容: ①教导有关“服务对象群”的特殊知识;②教导“社会服务机构”的知识;③教导有关“社会问题”的知识;④教导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⑤教导有关“工作者本身”的知识;⑥提供专业性“建议和咨询” (3)支持性督导内容: 社会工作者的压力:服务对象、工作压力、行政压力、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认识的压力; ①协助被督导者适应和处理工作中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情绪;②给予关怀和支持,使工作者在工作中有安全感,并愿意尝试新工作;③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④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

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各个学校的考试内容不同,自学考试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

1、公共基础课:所有专业或者同类专业应考者都必须参加的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政治经济学》等。

2、专业基础课:该专业考生要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3、专业课:同专业知识、技能直接联系的基本课程(简称专业课)。

4、选修课:有限制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科目进行学习。选修科目的选择是有限制的,只能在专业考试计划规定的课程内选择。

考试时间:

全国自学考试时间一般如下:自考每年开设4次(各省市开考的次数由省级考办决定),考试时间分别为1月、4月、7月和10月,自2015年起大部分地区已将考试次数调整为4月和10月两次,详细情况请咨询所在地自考办。

考试须知:考生进入考场除2B铅笔、书写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外(其它科目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其它任何物品不准带入考场。严禁携带各种通讯工具(如手机及其它无线接收、传送设备等)、电子存储记忆录放等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工作实务自考重点总结

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 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四节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 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社会工作师! 逻辑基础、含义与分类来源:考试大的美女我们 一、逻辑基础 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二、含义 广义:将社会工作的知识、技术、态度与价值应用于健康照顾工作,并侧重于疾病与人们社会功能间的关系,协助受到实际的或潜在的疾病、伤害或失能影响的服务对象,增强、恢复和促进其社会功能。 狭义: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知识与技术于医疗卫生机构,从社会及心理层面来评估并处理案主的问题,以医疗团队之一分子共同协助病患及家属排除医疗过程中的障碍。 三、分类 1、预防性;治疗性(补救性);发展性 2、医院社会工作;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不同领域社会工作者可能遇到的与健康有关的问题(表14-1) 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实务主题 一、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 二、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预防暴力 四、青少年健康教育 五、参与初级健康照顾 六、参与急诊性短期健康照顾 七、参与康复和长期照顾 八、照顾者的服务 第一节医务社会工作概述:特点 一、需要了解医疗服务体系,具有相关医疗知识 1、疾病预防和促进机构、急性照顾机构、非住院照顾机构、长期照顾机构;卫生行政组织的运作与医疗保健政策 2、医疗体系中普存的矛盾:医院效益Vs.病人需要;医生专业Vs.医院行政 二、团队工作 1、团队构成: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营养师等 2、社工角色:社会及心理诊断;情绪辅导;参与治疗计划的制订;帮助病人适应治疗过程 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医院社会工作 二、公共卫生社会工作 三、精神健康社会工作采集者退散 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医院社会工作(1) 一、常规社会工作服务 (一)目标:1对病人(1)关注并消除由疾病带来的心理社会影响 (2)帮助病人适应住院生活,妥善安排病人出院事宜 (3)对病人群体的支持与教育 2对医院:参与医疗团队,给出病人心理社会方面的建议 (二)常规工作 1、筛查和寻找服务对象 2、危机介入(信息、精神支持、订立目标、重建生命意义) 3、心理社会评估和介入 4、简短辅导 5、哀伤辅导 6、出院计划 7、出院后服务和外展 二、长期照顾社会工作服务(提供给慢性病人、老人、残障人士的健康照顾、个人护理服务与社会服务,包括全面评估;协调各项服务;运用社区资源;倡导) 1、机构长期照顾:提供直接服务;协助服务对象恰当运用服务;强化沟通;维护治疗性环境;促进机构与社区的交流 2、居家长期照顾:评估;直接服务;连接与协调各项服务;倡导 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医院社会工作(2)来源: 三、临终关怀社会工作服务(以团队形式进行) 对象:濒死患者及其家属 服务:缓和性照顾和支持性照顾,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和信仰等方面 1、提供信息和经济援助(解释临终关怀) 2、与社区服务机构打交道 3、行政和管理作用(招募、培训志愿者、为团队提供精神支援) 4、提供直接服务给病人和家属(辅导、哀伤辅导等) 5、促进病人、健康照顾系统和整个社会接受临终关怀的理念 四、艾滋病社会工作服务 1、核心议题:提供服务时的文化适用性问题(患者特殊的生活方式);服务对象的耻感(偏见与歧视);分析问题的生态观(强调生态系统的影响,动员社会资源与个人潜能) 2、服务内容:预防性服务;个案管理;辅导及心理治疗(增强患者的应对能力);同辈支持(同病相怜);对照顾者的支持 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公共卫生社会工作 一、逻辑基础 疾病与社会状况的紧密关联 二、服务内容 1、评估社区健康需求 2、运作健康项目 3、计划和评估健康服务 4、参与初级预防运动(基本健康教育、戒烟教育、艾滋病教育、性安全教育、毒品预防等) 第二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一、工作理念的转变 1、道德解释(道德教育) 2、心理卫生解释(精神科)来源: 3、社区精神健康运动(社区为本的照顾体系) 二、服务内容 1、心理治疗 2、个案管理(代表服务对象进行倡导;联系资源;监督介入计划;协调问题解决方式) 3、照顾照顾者 第三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服务方法类型 一、直接服务 与服务对象有面对面的互动,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方法等,是治疗取向的 二、间接服务 与服务对象没有直接互动,而是跟服务对象的代理人、与健康相关的机构、服务涉及的社区互动;包括社区组织、政策实践与管理实践 第三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个案工作 一、个案工作的过程 申请与接案;预估;计划和介入;结案与评估 二、重点 了解患者与家属和疾病相关的各种社会、经济、家庭、情绪等问题,收集资料,综合分析,建立社会心理诊断,再针对问题予以处置。社会心理诊断是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责任,内容包括 (1)病人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病人家庭生活及经济状况,家庭心理动力关系及其社会支持系统的评估(家庭) (3)病人改善困境的动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可以运用的资源状况(优势,资源) (4)病人的社会角色及病人角色适应,人际关系,情绪反应等(社会的,心理的) 表14-2,医务个案工作常见问题与社会工作服务 第三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小组工作 一、工作方法本文来源:考试大网 将患者及家属组成团体,在社会工作者的协助下,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经验分享、情绪支持和相互讨论的过程,协助病人及家属应对疾病的反应与治疗有深入了解,帮助他们恢复生活的信心、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和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二、类型 (1)按疾病种类分:糖尿病病友小组,癌症病人小组等 (2)按成员身份分:病人小组,病人家属小组 (3)从成员出入控制分:封闭式小组,开放式小组 (4)按性质分:社会支持小组,教育小组,自助小组 三、工作过程 招募小组成员——疾病经验分享——相关情绪表达——学习应对技巧——建立互助网络——寻求生命意义 四、注意事项 1、注意小组工作与医院工作的协调 2、小组成员的选择注重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结合 3、封闭式小组成员以10人左右为宜。 4、小组的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结合 第三节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社区工作 一、帮助患者及其家庭获得制度性与非制度性资源(经济、心理与社会支持) 制度性资源:国家医疗保障制度、全国和地方的救助和补助政策和相关政府部门、社区补助规定和相关机构、各类慈善基金会等。 非制度性资源:社区内各类民间团体,家庭,亲戚朋友,志愿者等。 二、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运动(反歧视) 第四节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1) 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社会与制度环境来源:考试大 1、城市医疗服务的现状 1)健康问题严重,生活方式待健康化,传染性与非传染的慢性疾病增加,健康服务需求增加。 2)医疗费用负担沉重 3)医疗服务输送体系不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滞后 2、农村医疗服务现状 3、医患纠纷频发 第四节医务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2) 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未来发展方向 1、积极介入医患纠纷 2、协助病人获得经济补助

第一节接案 接案阶段知识点 1.接案工作的目的 2.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3.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重点) 4.不能建立关系的原因 5.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 6.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1.接案工作的目的 (1)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 (2)激励服务对象 (3)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 (4)促使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改变的过程 (5)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 2.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变成“现有服务对象” (5)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3.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资料准备:服务对象材料、是否接受过服务、是否有特殊事项、走访社区 拟定面谈提纲 (2)会谈 (3)收集资料(结合预估) (4)初步预估 (5)建立专业关系 建立专业关系的五要素 与服务对象准确沟通想法和感受、沟通相互之间的资料、沟通充满亲切感和关怀、角色互补、建立信任 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6)决定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缺乏人员、对象或问题不符、其他机构有特权、服务对象不接受、看法和期待不一致 转介其他服务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7)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内容:服务对象问题的初步界定、机构和社工可提供的服务、相互的角色期望和暂定的工作时间长度 (7)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4.不能建立关系的原因 (1)社工与服务对象的期望不一致 (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不足以提供帮助 (3)临时事件或外部障碍 (4)服务对象不愿意接受服务 (5)社会文化因素 (6)不同专业间的配合问题 5.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 (1)增进彼此关系:信任、有吸引力、专业知识 (2)订立明确的接案工作指引 (3)订立初步协议:短期协议、防止畏难 (4)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当前需要 (5)运用网络资源:协同工作 (6)不断给予鼓励 6.接案应注意的问题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弹性)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4)保证服务对象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   索引序列
  •   社会工作行政自考考试重点总结
  •   自考社区社会工作重点总结
  •   社会行政自考重点笔记总结
  •   社会工作行政自考考试重点
  •   社会工作实务自考重点总结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