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问答 自考本科自考百科
自考问答 > 自考百科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比较多,考生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注意背诵和记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复习重点及笔记总结,供参考。中国当代文学史自考本科知识点归纳一、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1)五四新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辛亥革命不彻底,未从根本上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社会思想领域为配合袁世凯称帝掀起复古逆流;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两大口号:民主(Democratic)与科学(Science)(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主要发起者:陈独秀(1879-1942)、胡适(1891-1962)、李大钊(1889-1927)、钱玄同、 刘半农、周作人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初名《青年杂志》)新青年》编委会成员:陈独秀、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新青年》:《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发表于《新青年》文学革命重要文献:(1)1916年10月《新青年》二卷二期(通信栏)胡适率 先提出“文学革命需从八事入手”;(2)1917年1月《新青年》二卷5期,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将“八事”概括为“八不主义”,提出“文言统一”的主张,打出白话文和施、曹、吴现实主义作品是中国文学之正宗,正式揭开文学革命序幕;(3)1917年2 月《新青年》二卷六期《文学革命论》,陈独秀正式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阿谀的、雕琢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4)1918年12月《新青年》五卷六期,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提倡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文学,对胡、陈的文学革命理论具体化和深刻化;(5)1919年1月《每周评论》第五号,周作人发表《平民文学》,提出人的文学应该以广大平民为主要描写对象;(6)1919年《新青年》六卷五号为“马克思主义专号”,由李大钊主编,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二、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理论及文学译著:严复译赫胥黎《天演论》;严复译史妥夫人《黑奴吁天录》、《一磅肉》(莎剧); 林纾译小仲马《茶花女遗事》;鲁迅、周作人译《域外小说集》……外国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1)引起文学观念的重大变化;(2)对创作方法的明确意识和自觉运用;(3)文学题材和主体方面的新突破;(4)促进了文学题材的创新和创立;(5)极大地丰富了和提高了艺术描写手段。三、新文学社团与流派1、主要社团:(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3)新月社—— 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4)语丝社—— 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5)其他社团—— 未名社、南国社、浅草-沉钟社、湖畔诗社等。四、五四文学创作实绩及其特点1、实绩:小说方面—鲁迅《狂人日记》(1918/5《新青年》)《孔乙己》(1918/12)《药》(1919/5)…… 黄庐隐《海滨故人》(1917)新诗方面—郭沫若《女神》(1921/8)胡适《尝试集》(1920/3) 沈尹默《人力车夫》《三弦》、刘大白《卖布谣》《田主来》、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1920)《相隔一层纸》《滑稽歌》《学徒苦》、汪静之《蕙的风》、周作人《小河》,以及朱自清、鲁迅(唐俟)、冯雪峰、康白情等人的诗作散文方面——最早五四散文由于文学论战需要,多为议论文,1920年周作人的《美文》是白话散文由议论文向抒情文演进的转折点。抒情文(美文)代表作家——朱自清、俞平伯、冰心、周作人等;议论文(随感录)代表作家——鲁迅、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等;剧本方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1919/3)、汪仲贤《好儿子》(1921)一、生平与思想发展道路1、寻求救国真理的爱国志士(1)家庭与童年(1881-1898)1881.9.25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破落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周福清(字介孚),父亲周凤仪(字伯宜),外祖父鲁晴轩,母亲鲁瑞。周树人,原名周樟寿(字豫才,笔名鲁迅),二弟周作人(魁寿),三弟周建人(松寿),四弟周椿寿(早夭)(2)南京求学和接受进化论思想(1898-1902)1898年鲁迅来到古都南京,进入南京水师学堂管轮班(机关科)学习;次年初,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属矿物铁路学堂,学习矿业科,1901年底以优异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1902年春,考取官费留学资格,赴日本留学。南京的学习生活不仅使鲁迅走出故乡,开阔了视野,更重要的使他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哲学等社会科学著作及其文学作品,接触了后来对其思想产生重大影响的“进化论”(赫胥黎著、严复翻译《天演论》)从此进化论的思想成为他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武器。关于“进化论”:《天演论》又名《进化论与伦理学》,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宣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的重要著作。比赫胥黎早几十年的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和《生物进化论》,其学术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败,自然淘汰”(物种强盛和生态平衡的规律),阐明了生存竞争是生物进化的基本法则,这一学说给教会的“神创论”以及物种不变的唯心主义自然观以致命的打击,被列宁称为“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赫胥黎借用达尔文的自然进化观点来观察人类社会,则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因为赫胥黎只生物的人,而非“社会的人”。《进化论与伦理学》前半部分阐述自然进化的理论是科学的,后半部分用进化论解释人类社会现象,是唯心的、不科学的。《天演论》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认为世界万物处在不断的、激烈的发展变化之中,新形态的出现和旧形态的消亡是自然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赫胥黎学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鲁迅所接受的部分。鲁迅从憎恶和反对旧的封建制度的要求出发接受了进化论思想,这种反封建的愿望和要求促使他吸取了进化论中的积极因素。从进化论中,他得出了“将来必胜过去,青年必胜老年”的观点。其论文《我们怎样做父亲》、《我之节烈观》都是从生物学的观点看问题的。因此,鲁迅进化论的特点: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尚不能认识到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实质。(3)日本留学与弃医从文(1902-1912)1902年春—1909年夏,鲁迅在日本留学。其间经历了弘文学院学习日语、仙台学医、东京从文三个阶段。弘文期间:鲁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跑书店,听演讲,往集会,追求新知识和真理。赴日不久和同学许寿裳一起剪掉了辫子。1903年写下著名的《自题小像》,体现了强烈的爱国反封建思想。撰写文言小说《斯巴达克之魂》,宣扬战斗到底的斗争精神。仙台学医:1904年鲁迅耻于与清国留学生为伍,来到偏僻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希望通过医学救国。1905年下半年因课间观看《日俄战争》幻灯片,认识到“第一要著是救治国人的灵魂”,遂于1905年底决定弃医从文。1906年回到东京。东京从文:回东京后,鲁迅主要从事文艺活动,评介外国优秀文艺作品,编译了《域外小说集》,积极推介外国被压迫民族文学。并开始撰写政治论文,对近代以来的旧思想旧文化进行抨击。1907年撰写了长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站在民主革命立场,批判复古派和洋务派,提出改造中国道路——启发民智,改造革命,所谓“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1909年下半年,鲁迅离日回国。(4)在辛亥革命的风暴中(1912-1916)1909年8月鲁迅回国,先在浙江杭州两级师范学堂担任生理学、化学科教员。次年8月应蔡元培邀请回到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教授生理卫生课并担任监学。同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王金发成立绍兴府军政分府,并自任都督。鲁迅被革命政府任命为师范学校校长。1912年2月,应蔡元培邀请到南京担任。5月,迁到北京,鲁迅随部去京,任教育司第二科科长,8月被任命为检事,主管文化教育,至1926年离任。残酷的现实,使鲁迅对革命从希望变为失望、颓唐,此间占思想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进化论和个性主义。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2、从革命呐喊到文学革命的旗手(1)遵命文学(1917-1923)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以《新青年》为阵地发起文学革命,连续在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胡适提出了“八不主义”,陈独秀提出了“三大主张”,文学理论上的探讨得到初步的展开,但是理论的探讨需要向纵深发展,新文化、文学的革命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迫切需要以创作的实绩来促使革命运动向纵深发展。鲁迅本着“遵从文学革命”、与革命先驱取“统一步调”的原则,做出积极呼应。经钱玄同的“劝驾”,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发表了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此后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写下《孔乙己》《药》《故乡》等小说、新诗《梦》《爱之神》《桃花》《人与时》和社会论文《我之节烈观》《我们怎样做父亲》。鲁迅将自己的小说集命名为《呐喊》,意为“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驰的猛士,使他们不殚于前趋。”又因为《新青年》不喜欢太***、阴冷,所以鲁迅在小说《药》里设置了光明的尾巴,目的在于“删削些***,装点些欢容。”五四时期的鲁迅,思想有了重要发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论因素,已经开始了量的积累。(2)彷徨与探索(1923-1926)此间,鲁迅一边自由撰稿,同时兼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职讲师,同学生一起积极参加民主革命运动,亲历了“三、一八”惨案。1926年8月,鲁迅接受林语堂邀请,赴厦门大学任教,很快因不满于厦大庸俗污浊的空气愤而离职,年底接受广州中山大学邀请,前往赴职。1927年,鲁迅在广州经历了“四、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大革命以来,鲁迅目睹中国革命的高潮与低谷(从王金发——刘和珍——毕磊),特别是目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大屠杀,使他开始认识到进化论的思想武器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尖锐复杂的斗争的需要,开始了“从怀疑到扬弃”这一极为艰苦而复杂的思想转变过程。1927年鲁迅写下《答有恒先生》借题发挥,公开宣布了自己进化论思想体系的破灭。(3)从厦门到广州(1927)1926.8,鲁迅应林语堂邀请,离京赴闽,到厦门大学任教,至12月底辞职。1927.1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文学系主任,教授。“4.12”蒋介石发动反革命***,之后,广州发生了“4.15”***,许多进步学生被抓,鲁迅多方奔走营救无效,三次提出辞呈表示抗议。革命的多次失败、历史的惨痛教训和残酷的现实,使鲁迅思想上又一次陷入苦闷,4.26他写下《野草·题辞》,反映了希望烧毁旧世界、新的革命到来的愿望 。3、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1)鲁迅的最后十年(1927-1936)1927年10月,鲁迅携许广平抵达上海。到上海不久,鲁迅和太阳社、创造社发生了关于“革命文学”问题的论争,斗争中开始系统地接触马克思主义,纠正了只信“进化论”的偏颇,思想上从进化论者转变为阶级论者,完成了世界观的根本转变。瞿秋白概括鲁迅思想转变的三个原因:A、严酷的、长期的阶级斗争的锻炼;B、自觉接触和学习马克思主义;C、***人的影响;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中,鲁迅积极参与革命运动,培养了柔石、殷夫、萧军、萧红、沙汀、艾芜、冯雪峰等大批文学青年,写下《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大量杂文。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寓所逝世,终年56岁。鲁迅著作一览小说集:《呐喊》《彷徨》;新编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35万字)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共700多篇,约135万字)辑录、校勘的学术著作:《稽录集》《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约80万字)翻译著作和作品:中长篇小说、童话9本,短篇小说78篇,戏剧2本,文艺论著8本,短篇论文50篇(共约310万字)书信:《两地书》(1350封)《鲁迅书信集》二册(1200封)(共约200万字)日记:二本(1916.5.5—1936.10.17)(约82万字)另有70万字佚文、佚诗。报考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获取个人学历提升方案:

本科毕业:在本专业专科毕业的基础上,凡取得本计划所规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19门课程合格成绩,累计达64学分,毕业论文经答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 学位授予:凡外语成绩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由国务院已授权的主考高校授予学士学位。 � 基础科段(专科)和本科段,既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层次,又有连续性,互相衔接。 �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层 (1)基础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2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 必设课程及学分:公共政治课2门(8)、文学概论(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6)、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6)、外国文学作品选(6)、现代汉语(7)、古代汉语(8)、写作(7)。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英语(7)。 (2)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0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4学分。 必设课程及学分:公共政治课(4)、外语(14)、美学(6)、中国现代文学史(6)、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外国文学史(6)、语言学概论(6)。 说明: (1)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不得更动。� (2)本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必考课程,由全国考委统一组织编写大纲和教材。本专业设置的选考课程,其大纲和教材可由各地自行确定。� (3)凡取得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序列的各类高等学校(含自学考试)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文凭的、参加本专业本科段的应考者,均须加考本专业基础科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古代汉语三门课程。� (4)年龄在40岁以上的应考者,可以申请免考本科段的外语课程,但是必须加考三门选考课,并且不授予学位。 (5)在计划实行以前,凡考试成绩合格,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者,可免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者,可免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两门课程;通过外国文学课程者,可免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课程;通过中国通史课程者,可顶替一门选考课。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1)各门课程一般均采用闭卷笔试的方法,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合格。考试答卷时间均为150分钟。 (2)在本科段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进行毕业考核。毕业考核有综合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由各地自行规定。 (3)综合考试分语言课、文学课两类,由应考者自选一类。综合考试应注重考核应考者应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考课程考试原则上每年安排一次,考试时间安排保持相对稳定。 (4)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主考高校公布,应考者任选一题撰写。亦可由应考者自选论题,但须经主考高校的同意。论文以一万字左右为宜,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联系实际,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字迹工整。论文须经审查答辩后评定成绩。评定成绩采用五级评定制方法,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凡经发现毕业论文为抄袭或他人代写者,应取消其获得本科学历资格。毕业论文考核不及格者不能获得本科学历。 (六)主要课程说明及使用大纲教材� 1.哲学(略) 2.中国革命史(略) 3.政治经济学(略) 4.外语(略) 5.文学概论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培养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理论修养;为学习其他文学课程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2)《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文学概论》(全国考办组编)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课程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内容包括"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到建国以前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分析和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并为学习现代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 1998年版 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7.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1)课程的内容包括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线索及其基本特征,培养分析、鉴赏和评论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2)《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 1998年版 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1)课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先秦至唐、五代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学习宋代至近代的文学作品。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特征,培养阅读、鉴赏、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并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1998年版徐中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0.外国文学作品选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优秀的和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培养鉴赏、分析、评价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并为学习外国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外国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刘建军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1.现代汉语 (1)课程说明: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学、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 (2)《现代汉语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现代汉语》(全国考办组编)林祥楣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 12.古代汉语� (1)课程说明: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一定数量的文言文,通过文字、训诂、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自学者初步具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古代汉语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古代汉语》(全国考办组编)王宁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 13.写作�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各种常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写作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写作》(全国考办组编》王光祖、杨荫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14.美学� (1)课程说明:要求学习、掌握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性质、规律、特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良好审美素质和能力。� (2)《美学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美学》(全国考办组编)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15.中国现代文学史� (1)课程说明: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运动、文艺思潮和文艺发展的基本轮廓与线索,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历史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国考办组编)吴宏聪、范伯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 16.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17.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1)课程说明:主要目的是为获得较系统的文学史知识,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高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2)《中国古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一)(二)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全国考办组编)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18.外国文学史�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欧美文学的发展线索,正确评价欧美文学主要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思潮、流派、作家作品,同时要了解亚非拉美文学的概况。� (2)《外国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外国文学史》(全国考办组编)夏仲翼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19.语言学概论�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并且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与科学方法分析一定语言现象的能力。� (2)《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语言学概论》(全国考办组编)邢公畹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另:云南的你参考下吧~

话说~没有什么最好的自考本科,一般都是省市规定的科目。另外呢,自考是比较辛苦的,主要是一门一门的复习。加油!给一点网上的参考资料~~==============================四川省自考(长线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考试计划D050105序号课程编码课程名称类别学分试题来源大纲名称教材名称教材主编教材出版社课程备注10000毕业论文必考1//////20004毛泽东思想概论必考2全国命题毛泽东思想概论自学考试大纲毛泽东思想概论罗正楷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000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必考3全国命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卫兴华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4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考6全国命题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中国现代文学史吴宏聪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5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必考7全国命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学考试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罗宗强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必考7全国命题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自学考试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罗宗强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70540外国文学史必考6全国命题外国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外国文学史金元浦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0541语言学概论必考6全国命题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语言学概论胡明杨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90015英 语(二)选考14全国命题英语(二)自学考试大纲大学英语自学教程(上、下册)高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100037美 学选考6全国命题美学自学考试大纲美学原理蒋孔明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10814中国历代文论选读选考4全国命题中国历代文论精选自学考试大纲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张少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20815西方文论选读选考4全国命题西方文论选读自学考试大纲西方文论选读孟庆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30816文艺心理学选考5全国命题文艺心理学自学考试大纲文艺心理学童庆炳高等教育出版社/140818文献学选考5全国命题文献学自学考试大纲文献学马文峰人民大学出版社/150819训诂学选考5全国命题训诂学自学考试大纲训诂学宋子然电子科大出版社修订版/16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加考6全国命题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7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加考6全国命题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自学考试大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徐中玉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180536古代汉语加考8全国命题古代汉语自学考试大纲古代汉语郭锡良等语文出版社2000年版

个开会反对开会的看法黑糊糊单簧管反抗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大纲

全段都要背,我背过。

本科毕业:在本专业专科毕业的基础上,凡取得本计划所规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19门课程合格成绩,累计达64学分,毕业论文经答辩合格,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者,发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证书。 � 学位授予:凡外语成绩合格的本科毕业生,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由国务院已授权的主考高校授予学士学位。 � 基础科段(专科)和本科段,既是相对独立的两个层次,又有连续性,互相衔接。 � (四)考试课程与学分层 (1)基础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2门,总学分不得少于70学分。 必设课程及学分:公共政治课2门(8)、文学概论(7)、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6)、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5)、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6)、外国文学作品选(6)、现代汉语(7)、古代汉语(8)、写作(7)。 推荐选设课程及学分:英语(7)。 (2)本科段:考试课程不得少于10门,总学分不得少于64学分。 必设课程及学分:公共政治课(4)、外语(14)、美学(6)、中国现代文学史(6)、中国古代文学史(一)(7)、中国古代文学史(二)(7)、外国文学史(6)、语言学概论(6)。 说明: (1)各门课程的学分数不得更动。� (2)本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必考课程,由全国考委统一组织编写大纲和教材。本专业设置的选考课程,其大纲和教材可由各地自行确定。� (3)凡取得教育部认可、属国民教育序列的各类高等学校(含自学考试)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文凭的、参加本专业本科段的应考者,均须加考本专业基础科段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古代汉语三门课程。� (4)年龄在40岁以上的应考者,可以申请免考本科段的外语课程,但是必须加考三门选考课,并且不授予学位。 (5)在计划实行以前,凡考试成绩合格,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者,可免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两门课程;通过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者,可免考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两门课程;通过外国文学课程者,可免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课程;通过中国通史课程者,可顶替一门选考课。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1)各门课程一般均采用闭卷笔试的方法,按百分制计分,60分为合格。考试答卷时间均为150分钟。 (2)在本科段的全部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进行毕业考核。毕业考核有综合考试和撰写毕业论文两种方式,采用何种方式由各地自行规定。 (3)综合考试分语言课、文学课两类,由应考者自选一类。综合考试应注重考核应考者应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考课程考试原则上每年安排一次,考试时间安排保持相对稳定。 (4)毕业论文的题目由主考高校公布,应考者任选一题撰写。亦可由应考者自选论题,但须经主考高校的同意。论文以一万字左右为宜,要求主题鲜明,观点正确,联系实际,层次清楚,语言流畅,字迹工整。论文须经审查答辩后评定成绩。评定成绩采用五级评定制方法,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凡经发现毕业论文为抄袭或他人代写者,应取消其获得本科学历资格。毕业论文考核不及格者不能获得本科学历。 (六)主要课程说明及使用大纲教材� 1.哲学(略) 2.中国革命史(略) 3.政治经济学(略) 4.外语(略) 5.文学概论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掌握文学的基本原理,培养欣赏、分析、评论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理论修养;为学习其他文学课程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2)《文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文学概论》(全国考办组编)童庆炳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6.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1)课程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内容包括"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到建国以前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分析和鉴赏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并为学习现代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 1998年版 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7.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 (1)课程的内容包括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优秀作品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当代文学的发展线索及其基本特征,培养分析、鉴赏和评论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 (2)《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 1998年版 钱谷融、吴宏聪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8.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1)课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学习先秦至唐、五代的文学作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学习宋代至近代的文学作品。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和基本特征,培养阅读、鉴赏、分析、评价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并为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1998年版徐中玉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0.外国文学作品选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优秀的和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征,培养鉴赏、分析、评价外国文学作品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并为学习外国文学史打下良好基础。� (2)《外国文学作品选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外国文学作品选》(全国考办组编)刘建军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1.现代汉语 (1)课程说明: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掌握语音、词汇、语法以及文学、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 (2)《现代汉语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现代汉语》(全国考办组编)林祥楣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 12.古代汉语� (1)课程说明: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要结合一定数量的文言文,通过文字、训诂、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培养自学者初步具备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2)《古代汉语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古代汉语》(全国考办组编)王宁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 13.写作�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各种常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写作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写作》(全国考办组编》王光祖、杨荫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14.美学� (1)课程说明:要求学习、掌握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性质、规律、特征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培养良好审美素质和能力。� (2)《美学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美学》(全国考办组编)朱立元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15.中国现代文学史� (1)课程说明:了解"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运动、文艺思潮和文艺发展的基本轮廓与线索,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特点、主要成就和经验教训,历史地、全面地分析、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和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全国考办组编)吴宏聪、范伯群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 16.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 17.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 (1)课程说明:主要目的是为获得较系统的文学史知识,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理解文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提高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2)《中国古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一)(二)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全国考办组编)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18.外国文学史�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欧美文学的发展线索,正确评价欧美文学主要发展阶段的代表性思潮、流派、作家作品,同时要了解亚非拉美文学的概况。� (2)《外国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外国文学史》(全国考办组编)夏仲翼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19.语言学概论� (1)课程说明:学习的主要目的是树立科学的语言观,并且初步具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与科学方法分析一定语言现象的能力。� (2)《语言学概论自学考试大纲》全国考委制定。� (3)学习教材:《语言学概论》(全国考办组编)邢公畹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

不背理解记忆

考《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 《文艺理论》 《现代文学》 《古代文学》。看你自考那所院校,注意看看那所院校的自考大纲,该有详细说明。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和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课程性质和内容 1、本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本课程是自2008年开考的一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新课程。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学段同学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类别属于公共课程。 2、本课程的教学主线和教学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年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简称“两个了解”“三个领会”)。 课程所用教材 1、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由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由李捷、王顺生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8年版)同名教材(后附本课自学考试大纲)。本教材共分十章,前三章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80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第四章至第七章主要讲授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诞生30年翻天覆地的历史,第八章至第十章,讲授新中国成立至当今近6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每一章都由数小节构成,每节由数个小目构成。本课程内容历史和逻辑关系紧密清晰,有助于同学对课程的把握和认知。 2、本教材是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要求学生全面阅读本教材。 3、本课程串讲以考试大纲和本教材为依据,要求学生在全面阅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按照串讲要求,对所讲问题作适当记背。 本课程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1分×30(道题)=30分 多项选择题:2分×10(道题)=20分 简 答 题:6分× 5(道题)=30分 论 述 题:10分×2(道题)=20分 串讲的目的 1、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从“逻辑入手”,以“问题为干”,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基本脉络和主要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 2、本课程串讲旨在协助应考学生(特别是未收看本课程精讲内容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帮助同学有效率地进行学习和应考。 3、本课程串讲试图引发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为今后正确地观察和思考各种问题提供方法论引导。 串讲方式(即知识点如何讲授) 1、以章为单位串讲。 2、将每章中的知识点归类为“基本概念和判断”“简答题”和“论述题”三方面问题进行讲解辅导。一般而言,“基本概念和判断”是应对考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即客观试题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则是应对考卷中的“简答题”和“论述题”(即主观试题部分)。 3、三种问题从内容上会有适当的交叉和包含,同学须融会贯通理解。 4、本串讲对“基本概念和判断”题不作全部讲解,仅选择一部分作说明,“简答题”和“论述题”只会讲授答题的思路和要点。须由学生结合全部文字内容作深入理解。 本章重点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和由盛而衰的表现。 2、中国近代社会的特点

课后的大纲,就是识记领会应用那些

1、“语丝文体”:“语丝”派以 1924 年创刊的《语丝》杂志为创作集结地,鲁迅和周作人都是“语丝”派的核心作家。“语丝文 体’的特色是短小犀利,富于俏皮和讽刺,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2、郭沫若与郁达夫的散文创作的特点 郭沫若的散文集有《塔》、《橄榄》、《水平线下》等。1925 年发表的《小品六章》是郭沫若散文的代表作。 3、瞿秋白的《新俄国游记》与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萌芽 在“五四”时期,散文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还有“文学研究会”的冰心、朱自清等人。这一时期的散文创作还应提到的是瞿秋 白的两部通讯散文集《新俄国游记》(又名《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 4、周作人散文的内容特征和艺术成就 1918 年他在《新青年》发表的《人的文学》一文,在当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提倡过同样有进步意义的“平民文学”的主张。。 周作人的主要成就集中体现在他的散文创作方面,其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龙集》、《谈虎集》、 《永日集》、《看云集》等。 5、冰心散文创作及其艺术特色:冰心散文的艺术特色:自然卷舒,空灵又飘逸;语言美妙,清丽又典雅。 6、周作人散文的艺术成就:(1)旁征博引(2)舒展自如,娓娓而谈(3)平和冲淡,恬适淡远,又不乏幽默、苦涩的滋味(4)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具有独特的风致。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书

先看专业核心课程: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文献学和美学。然后就是两科公共基础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最后就是选考课程不低于4个考试科目,学分不低于19.

当然是本专业要看到,有《外国文学》《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及当代文学,还有《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另外还有的包括《写作》

首先去当地的省考试院的网站查询一下信息,然后到当地的自考报名点报名并咨询一些事宜(比如如何报考、购书等等)。一般的是认真看看书,过60没有问题的。加油!

每次复习时,先不忙看书,而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包括思路)回想一遍,概念、公式及推导方法先默写一遍,然后再和课本、笔记相对照,哪些对了,哪些错了,哪些忘了,想一想为什么会错、会忘。针对存在的问题,再看书学习,必然留下深刻印象,经久不忘。这种回忆,既可检验课堂听课效果,增强记忆,又使随后看书复习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对于课后复习来说,确能深化理解,强化记忆。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大纲

太专业了,不知道

你是用哪个版本的啊 我这个是温如敏 钱理群 吴福辉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各版本内容应该有相似处吧 希望这个纲要能对你有点帮助现代文学学习纲要:识记部分:第一章:《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周作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第二章: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散文诗集、散文集 ,“闲话风”、“读语体”第三章:乡土小说的概念、代表作家、自传抒情小说概念、“零余者”抒情主人公、《潘先生在难中》第五章《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大我、小我)、“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原则第六章:胡适“作诗如作文”的主张、郭沫若的诗歌观、冰心宗白华的“小诗体”、闻一多的“新诗格律化”主张、纯诗概念、李金发诗歌的“远取喻”第七章:周作人的“美文”概念、言志小品,冰心、朱自清散文的缜密、漂亮风格,“雨丝体”,春柳社、“文明新戏”概念、爱美剧、田汉戏剧的艺术特色(重象征、重哲理、重抒情)、丁西林戏剧结构模式(二元三人)、《压迫》第九章:“革命文学”的倡导、“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左联概念、京派概念、林语堂与“性灵文学”、李健吾“印象的批评”、壮阔厚实的审美风格第十章:《蚀》三部曲、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形象系列第十一章: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骆驼祥子》第十二章:《激流三部曲》、《寒夜》、觉新第十三章:湘西世界、城乡对峙结构、《边城》、“人性”、“神性”、“文体作家”、抒情小说第十四章:“革命的罗曼蒂克”、《为奴隶的母亲》、莎菲《莎菲女士的日记》、张天翼《华威先生》、叶紫《丰收》、艾芜《南行记》、萧红《生死场》《呼兰河传》、“东北作家群”概念、卢焚《谷》、新感觉派小说代表作家第十六章:中国诗歌会代表诗人、《现代》与现代诗人、暗示与象征、朦胧美 戴望舒《我的记忆》、卞之琳《断章》第十七章:“古今杂糅”的手法、庄严与荒诞的色彩第十八章:林语堂的小品文主张、何其芳的《画梦录》、独语的调式、夏衍的《包身工》(早期报告文学的代表)第十九章:曹禺的“生命三部曲”第二十章: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洪深《农村三部曲》第二十一章:文学分割、文协、“文章下乡,文章入伍”口号、新歌剧《白毛女》、《讲话》概念、“工农兵方向”、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说第二十三章:沙汀的长篇“三记”、钱钟书《围城》、陆翎《财主的儿女们》、张爱玲《金锁记》、“土改小说”的代表作第二十五章:“吹芦笛的诗人”、历史的“综合”“太阳”“土地”意象、“时代鼓手”、七月诗派的概念及其代表诗人诗作、“中国新诗派”、“知性与感性的融合”、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诗的歌谣化、李季《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漳河水》第二十七章:报告文学的勃兴、丘东平《第七连》、小品散文、冯至《山水》、梁实秋《雅舍小品》第二十八章:新秧歌剧《兄妹开荒》、新歌剧《白毛女》、郭沫若《屈原》、夏衍《法西斯细菌》理解部分:第一章:文学革命的实绩和意义第二章:为什么《呐喊》《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鲁迅小说的两大情节模式及其意蕴 阿Q的接受史第三章:郁达夫自叙传抒情小说的特点第五章:为什么说《女神》是开一代诗风之作第六章:新诗内部的自我调整第九章:第二个十年文学创作的共同趋势第十章:茅盾的小说成就第十一章: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类型 老舍作品的京味第十二章:茅盾《家》的杰出成就第十四章:初期海派小说的特点第十七章: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色第十九章:为什么说《雷雨》是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第二十二章:赵树理笔下的农民形象 赵树理对评书小说形式的扬弃第二十五章:艾青诗歌的主题、情调、艺术与形式

我有 以前考研的一些资料 是近代史纲要 可以给你

  •   索引序列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大纲
  •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大纲
  •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学考试大纲书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自考大纲
  •   返回顶部

自考地区